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6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简称主动脉夹层组)、同期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70例因胸痛住院的其他患者(胸痛组)的血浆D-二聚体等临床资料,比较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水平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均超过500μg/L,敏感性100%;死亡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存活患者(P〈0.05)。血浆D-二聚体浓度主动脉夹层组、肺栓塞组和胸痛组分别为(3479.2±2200.0)μg/L、(1560.7±940.0)μg/L和(179.8±167.0)txg/L,三组比较P〈0.01,每两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其平均浓度超过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26例急诊胸痛患者(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14例,肺栓塞32例,急性心肌梗死40例,非心源性胸痛40例)的血浆D-二聚体,同时检测其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并行WBC计数,并以20例慢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者作对照组。结果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及肺栓塞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对怀疑急性主动脉壁夹层形成患者的排除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3例经心脏超声、CT或CT主动脉造影(CTA)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为AD组,同期住院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AMI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时抽血检测D-二聚体(参考值<0.3mg/L)、C反应蛋白(CRP)(参考值0~10mg/L)和肌钙蛋白T(cTnT,参考值﹤0.1μg/L)水平。结果:与AMI对照组比较,AD组D-二聚体[(0.41±0.07)mg/L比(2.69±1.28)mg/L]、CRP[(20.36±8.71)mg/L比(45.91±16.45)mg/L]水平明显升高,cTnT[(2.40±1.10)ng/ml比(0.04±0.03)n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于胸痛病人联合检测血D-二聚体和肌钙蛋白T的浓度对鉴别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特别是其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对可疑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及时的确诊至关重要,在急诊状态下床边无创检查包括体格检查、ECG、胸片等,其诊断价值有限,较为精确的检查如CT扫描、MRI和血管造影在床边难以实现,到目前为止尚无诊断急性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与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连续收治5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根据围术期发生ALI的情况分组:a组(10例):术前、术后均发生ALI;b组(17例):术前未发生ALI,但术后发生ALI;c组(32例):术前术后均未发生ALI。各组间结果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因素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三组术前DD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均P>0.05。术后24 h、48 h DD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P<0.05,a组与b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D升高水平与PaO2/FiO2呈负相关性(γ=-0.032,P<0.001)。三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P<0.05;a组与b组P>0.05。术后有3例患者死亡,2例术后二次开胸探查,6例术后存在并发症,此11例术后均为ALI患者。结论:急性夹层围术期发生ALI的患者,有一个高的DD水平,且DD与PaO2/FiO2呈负相关性;术后发生ALI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6.
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35例AAD患者(Ⅰ型14例、Ⅱ型9例、Ⅲ型12例)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种疾病血清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分析AAD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AAD不同分型及AAD生存与否的关系。结果 AAD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AMI患者(P〈0.05)。AADⅠ型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Ⅱ型和Ⅲ型(P〈0.05);死亡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对于AAD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系统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早期检测、识别并预防主动脉夹层进展,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主动脉夹层的确诊需要特殊的影像检查,临床上仍缺少简便有效的实验室指标。目前,关于D-二聚体作为识别主动脉夹层的血清学标记物并提供预后信息的研究证据不断增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主动脉夹层的演进过程,评估不同患者的预后情况,现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在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痛二联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D-二聚体、Wells评分量表,探讨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鉴别诊断急性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的预测价值。结果行胸痛二联CTA检查的全部患者中,确诊为肺动脉栓塞者56例,确诊率为25%;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72例,确诊率为33%;余92例未见明显异常,占42%。Wells评分、D-二聚体及二者联合预测肺栓塞时,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9(95%CI:0.803~0.915),0.783(95%CI:0.723~0.843),0.924(95%CI:0.885~0.963),联合预测肺栓塞时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大。Wells评分与D-二聚体联合预测肺动脉栓塞的最佳截点为Wells评分2分,主动脉夹层1 650.00μg/L,敏感性94.6%,特异性78.0%。而当D-二聚体升高并低于1 650μg/L时,主动脉夹层组中Well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肺栓塞及正常对照组。结论 D-二聚体对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的临床预测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Wells评分对肺栓塞的临床预测敏感性低,特异性较高。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的临床预测有明确意义:当Wells评分≥2分、D-二聚体≥1 650μg/L时,临床上更倾向肺栓塞的可能;当Wells评分≤1分、D-二聚体升高(≥500μg/L)并<1 650μg/L时,临床上更倾向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使其剥离形成真性或假性夹层血肿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它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研究发现D-二聚体可能对诊断主动脉夹层有协助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和病期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和病期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D-二聚体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方法:共收入近3年来经治的4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影像特征分为4组,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和慢性期的D-二聚体水平;同时测定通过介入技术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术后1d和7d的D-二聚体水平。以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瘤及非器质性心肺疾病胸痛患者作为对照。分析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D-二聚体检测在夹层不同病期和不同类别中存在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也会显著升高D-二聚体水平。结论: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对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和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合理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检测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肺栓塞(APE)和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差异,探讨其在ACS、APE、A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住院的ACS患者437例[ACS组,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74例和不稳定心绞痛(UAP) 83例],APE患者51例(APE组),AD患者21例(AD组),同期行冠脉造影正常者58例(对照组),各组均检测DD并进行比较.结果 APE组和AD组血浆DD水平均明显高于ACS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ACS各亚型中,STEMI、NSTEMI患者DD水平高于UAP患者和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D水平的高低有助于鉴别ACS与APE、AD. 相似文献
13.
14.
王奕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3):347-349
目的研究D-二聚体、血尿酸与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TA)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与主动脉夹层组相匹配的非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中的D-二聚体及血尿酸浓度并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D-二聚体、血尿酸及其他危险因素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结果主动脉夹层组血浆D-二聚体及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及血尿酸与主动脉夹层显著相关(0R=2.834,P〈0.01:DR=2.087,P〈0.01)。结论D-二聚体及血尿酸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是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5)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immer)升高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是否有一定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中,选取术前、术后4h及术后24h血样完整的患者共9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患者给予升主动脉替换+Sun’s或Bentall+Sun’s手术。其中平均年龄(47.20±10.21)岁,男性占78.3%。根据D-二聚体的数值分为A组:D-二聚体<3 000μg/L,B组。结果:A组:共75例患者占79.8%,死亡1例(0.1%),30 d内死亡:14例(18.7%),体外时间(215.19±57.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9.6±46.97)min,选择脑灌注时间(26.69±10.17)min,B组共19例,占20.2%。死亡1例(5.3%),30天内死亡6例(31.6%)。体外时间:(222.47±40.7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6.58±24.90)min,选择脑灌注时间(28.37±5.51)min。其中术前肌红蛋白指标B组明显高于A组(P=0.00049),B组FBG(P=0.001)及血小板计数(P=0.00003)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发病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P=0.00038),术后总引流量(P=0.044)及止血药物如纤维蛋白酶原(P=0.015),凝血酶原复合物(P=0.004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导致输血量(P=0.035)高于A组,在并发症方面,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CRRT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D-DIMER升高会导致术前凝血机制受损,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大,需要输血量及止血药物增多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发生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16例AAD患者(AAD组)和132例同期因胸痛就诊的其它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包括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常用指标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500 μg/L预测AAD的敏感性92.24%,D二聚体>5 000μg/L预测AAD的特异性为95.45%.DeBakeyⅠ型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临床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内死亡的AAD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的水平与AAD夹层撕裂的程度和范围相关,并可能是AAD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逐渐增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刘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9,17(2)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plasma d-dimer,D-D)、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记为主动脉夹层组。另取同时期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胸痛患者200例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历资料、病史、血压、血浆D-D、MMP-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断血浆D-D、MMP-9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效能。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组患者随访12个月,其中死亡组31例、生存组169例。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组收缩压[(165.32±14.83)mm Hg比(112.57±11.76)mm Hg,t=39.415]与舒张压[(97.82±9.74)mm Hg比(86.39±8.25)mm Hg,t=16.342]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主动脉夹层组患者血浆D-D[(1.62±0.84)mg/L比(0.37±0.19)mg/L,t=20.526]与MMP-9[(1327.32±398.57)ug/L比(256.38±89.74)ug/L,t=37.071]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D联合MMP-9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0.807、特异度为0.815。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组患者血浆D-D[(2.43±1.02)mg/L比(1.41±0.77)mg/L,t=6.423]与MMP-9[(1745.73±414.92)ug/L比(1105.67±346.17)ug/L,t=9.165]水平分别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D-D、MMP-9应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效能较高,可能成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