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药学类(药学、中药学)“双一流”建设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系统总结分析各高校发展特色和不足,以期为药学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入选药学和中药学“双一流”建设的1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InCite数据库中各项文献计量指标从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和学科发展力3个方面综合比较各高校的学科发展(2011产力、学科年)进步度。结果13所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中医药高校的学科生产力提高明显,中国药科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整体提升较大,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在科研发展力上表现突出。与此同时,13所高校在学科研究广度、深度、学科引领作用等方面与距离世界一流学科仍存在一定差距。结论在当前“破五唯”、论文“SCI至上”的背景下,学科发展要回归学术本质,要逐步探索实现从“指标一流”向“内涵一流”转变,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分析ESI、InCites数据库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数据,详细解读了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分析"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数据信息,概况总结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在全球所处的水平,并重点分析全球排名前100名的中国高校该学科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新时代“双一流”学科的热点尝试,不仅是高校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与探索,更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教育应答。方法 本文以暨南大学药学学科为例,分析了“本硕博”贯通式格局在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关键举措,实现对国际化拔尖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实现路径探索。结果与结论本文为药学学科和其他优势学科“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突破“平而不尖”及跨越式“冲一流”的进一步实现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我国双一流高校发表药学论文情况,以期了解药学学科发展现况,为高校建设和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及Scopus数据库检索文献,剔除重复的文献和非研究性文献.共纳入文献12028篇.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至2019年,各高...  相似文献   

5.
以大学课程设置为视角,以国内某高校国家级一流专业中药学专业为研究对象,选定“双一流”建设工程之前和之后两个时间节点,在分析其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调整情况的基础上,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嬗变与优化进行要素分析,分析该课程设置对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回应,以此反观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对大学课程设置的影响。研究显示,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呈同向正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校多年来在药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可供借鉴的模式与经验,同时本文也对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科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本战略单元,学科建设的水平已成为衡量院校办学水平的基本标志,高校的改革和建设都应以学科为核心,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永恒主题。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开展重点学科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同时引入学科战略能力矩阵模型对其核心要素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揭示若干关键要素构成了大学中的学科核心竞争力。本研究紧紧围绕重点学科的学科核心竞争力要素佐证该三个学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对三个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力图揭示三个重点学科20年问每一阶段学科发展的优劣势状况,明确该学科的战略位置,核心竞争能力方面中长期努力的目标,着重探讨了重点学科核心竞争能力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不同的发展路径所需掌握的不同要素或能力,以及不同的战略资源投入方向。进而探讨核心竞争能力对军队医学学科建设的作用,从而对军队医学科研管理的实践与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InCites数据库1989―2017年收录的羟乙基淀粉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该药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1989―2017年数据库收录的羟乙基淀粉研究文献和发文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范围内共有988篇文献,研究领域集中于麻醉学、重症医学学科;我国研究持续发展,国内形成了主要发文期刊和作者团体,但仍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结论:羟乙基淀粉研究仍然很受重视,相应研究产出持续增加,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9):4146-4150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TM(以下简称"WoS")核心合集为检索数据库,以"Rheumatoid arthritis""Rheumatoid-arthritis""Drug therapy""Medication"为主题词,文献类型设置为"Article""Review",检索2007-2016年的所有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文献按年发文量、来源期刊、所属学科、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和热点问题等项目进行排名和分析。结果:在Wo S核心合集中共检索得到文献2 528篇。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文献来源于800余种期刊,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共刊载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文献689篇(占27.25%);共涉及18个学科,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领域文献数量最多,有1 884篇(占74.53%);共涉及3 431家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哈佛大学,有68篇(占2.69%);共涉及14 325名研究者,排名前10位的研究者共发表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文献240篇(占9.49%);关键词出现频次≥100次的有25个,≥150次的有12个,"Rheumatoid-arthritis"出现频次最高(1 740次);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共35篇。结论: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文献呈逐年递增,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药物临床疗效上。我国尚无机构和研究者在该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应重视我国在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军 《中国药店》2008,(8):30-31
6月28~29日,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与中国药店杂志社合力推动的“2008中日连锁药店发展沧坛”在京举行,吸引了日本医药零售中处方药专业店排名第一的AIN PHARMACIES会长今用美明以及Welcia关东、药的青木、Pharmacy等多家日本知名连锁药店高层到访。  相似文献   

11.
《中医儿科杂志》2014,(3):F0004-F0004
甘肃中医学院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建校35年来,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不懈奋斗,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8000余名合格的中医药及相关专业人才,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位于甘肃兰州,总建筑面积近120000m^2。包括2所直属附属医院在内,共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2293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483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者61名。先后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3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7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30余人次获得“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60余人次先后人选“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2.
医科高校科研失信和科研成果造假事件频发。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实验室管理标准,主要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在医科院校中建设GLP可以促进创新药物研发、提高院校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GLP的建设对于医科院校人才和科研诚信良好氛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医科院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方曦  刘跃  尤宇 《中国药房》2021,(9):1038-1044
目的:协助企业了解医药中间体行业相关的技术点和发展趋势,为医药中间体应用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持。方法:将医药中间体涉及的核心技术列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四级,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SIPO)及合享(INCOPAT)、智慧芽(PatSnap)专利数据库中2020年2月2日之前公开/公告的医药中间体专利数据。运用专利分析方法分析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趋势以及专利申请人,同时对医药中间体二、三级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运用SPSS 24.0软件对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的申请数量进行曲线拟合预测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专利12103条;二级技术分类下,抗生素类药物中间体专利有331条,解热镇痛药物中间体专利有474条,心血管药物中间体专利有1227条,抗癌用医药中间体专利有1550条。全球与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数量均逐年递增,中国大陆的专利申请数量是最多的,其中江苏、上海、山东等省份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3位;排在前10位的专利申请人中有8家为我国国内企业或高校,他们也在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人构成中排名前2位。医药中间体二级技术中,心血管药物中间体专利申请数量占比最大(占32%),其次是抗癌用医药中间体技术(占30%);三级技术中,医药中间体在产品(占35%)、方法(占35%)和用途(占28%)上均有专利申请。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数量的曲线拟合显示,当前申请趋势与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程度最高,并预测我国2020、2021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688、781件。结论:医药中间体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高校与企业都具备相当的研发实力;企业除了在技术创新上有所发展外,还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以及企业间的专利交叉许可,助力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专业建设是高校优化学科结构、体现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性手段。随着新农科概念的提出,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以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原则,基于“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不断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德智体美劳融合新型课程体系、打造强有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新兴教学模式研究、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完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和实践,构建了满足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中药材产业发展需要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在培养药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基于“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形势需求下,探索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方法和新观念尤为重要。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药物研发为中心,采用科研反哺教学模式,设计全链条的新药研发综合性实验;从药学实验课程的构成、进程、质控和评价等方面高度综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能够体现药学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律的指标体系,推动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分析药学学科的内涵以及学科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2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结果 药学学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学科资源竞争力、学科产出竞争力、学科管理竞争力以及学科环境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师资力量、学科平台、学科声誉、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学科文化与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政府资助以及市场竞争力11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以及70个细化指标。结论 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了学科管理、学科文化和学科环境等要素,评价参与者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纳入了不良学术行为披露和药学学科的特色化指标。与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更能科学全面地评价高校药学学科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公告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其镜像系统对外提供无偿或有偿信息服务。本刊可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文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进行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校多年来在药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可供借鉴的模式与经验,同时本文也对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梳理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外药学服务领域文献,对比国内外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药学服务”“新冠肺炎”为主题词,检索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外药学服务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国内纳入547篇文献,国际纳入407篇文献。美国、沙特阿拉伯、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国内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外发文最多的机构是Marmara University。(2)国内排名前3的聚类类别为:安全性、互联网、诊疗方案,国际排名前3的关键词聚类类别分别为:药剂师、社区药房、心理健康。(3)国内排名前3的突现词为:互联网、门诊药房以及药学门诊,国际的突现词有:医院药房服务、药学服务及社区药房。结论:国内外共同的研究方向是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性、药物供应,国内更侧重患者的诊疗方案,国际以药房管理、服务与社区药剂师为主。国内药学服务多面...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药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托。我校从2007年开始集中本科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资源,成立了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并在2012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了积极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一流课程教学改革,我校近年来不断加大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药学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然而,如何强化教学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在发挥其教学功能的同时充分开发其使用价值,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是高校本科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综合平台为例,介绍了该平台在仪器设备开放管理、使用培训和应用维护等方面的运行策略和管理模式,为国内医药高等院校仪器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