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99例原醛症患者分为醛固酮瘤组(APA组,n=103)、单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组(UNAH组,n=52)和双侧肾上腺增生组(BAH组,n=144),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就原醛症患者血尿醛固酮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患者餐后30min和60min血糖值及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原醛症患者中,APA组餐后60、120min血糖和餐后60、120、180min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BAH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AH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与24h尿醛固酮及血基础醛固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代谢异常与患者原醛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较轻。在原醛症亚型中,BAH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为明显,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生化检查?影像学和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24例原醛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91.1%的原醛患者血钾< 3.5 mmol/L;81.5%的患者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 50;②与结节样增生组比较,醛固酮腺瘤(APA)组的激发血浆肾素活性显著降低?血醛固酮和ARR显著增高(P < 0.05);APA和结节样增生组的血醛固酮和ARR均显著高于增生组(P < 0.05);③肾上腺B超诊断APA的敏感性14.3%,特异性23.1%;肾上腺CT诊断APA的敏感性85.7%,特异性21.7%;④APA手术治愈率为40.9%,有效率为50.0%;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手术治疗有效率8.3%?结论:ARR可用于原醛的筛查;结节样增生可能是APA和IHA之间的中间型;肾上腺CT是原醛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对APA诊断的准确性并不高;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1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类型和特性原醛以高血压、低血钾、硷中毒、血浆醛固酮(Aldo)水平增高、肾素活性(PRA)受抑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约半数患者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APA),约半数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后者至少有三种类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和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SHA)。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种临床试验方法对肾上腺腺瘤(APA)和增生(BA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124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中进行体位激发试验(PST)、赛庚啶抑制试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VSA),并与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APA组的血钾显著低于BAH组(P<0.001),血、尿醛固酮则显著增高(P<0.05)。②PST:22例APA患者中,12例血醛固酮升幅>30%,7例升幅<30%,较试验前下降者有3例;7例BAH中有4例升幅>30%。③赛庚啶试验:BAH中反应者占69.2%(18/26例),APA中反应者占50.0%(20/40例)。④VSA:11例行VSA的APA患者中,9例APA插管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另2例示醛固酮不呈一侧优势分泌;3例BAH插管结果均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符。结论PST及赛庚啶试验在APA及BAH中有相当一部分重叠,对两者的鉴别价值有限。影像学未能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者可进行VSA,如结果提示一侧病变则考虑手术治疗;如提示双侧病变,则予药物治疗,并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醛固酮瘤的诊断价值,并与肾上腺无功能瘤进行比较。方法我院近5年来临床确诊的醛固酮瘤患者21例(APA组),均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取双侧肾上腺静脉及肾静脉水平下的下腔静脉,测各点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并将结果与同期收治的23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nFAA组)进行比较。结果①APA组体位激发后血醛固酮升高者占61.9%(13/21例),其中升幅≥30%者占23.8% (5/21例)。②APA组肾上腺B超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61.9%(13/21例),nFAA组为60.9%(14/23例);APA组肾上腺CT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7%(18/21例),nFAA组为100.0%(23/23例)。③nFAA组病变侧及对侧肾上腺静脉血醛固酮和皮质醇的测值均显著低于APA组(P值均<0.05),下腔静脉血醛固酮测值也显著低于APA组,APA组病变侧与病变对侧醛固酮之比均≥2.0,而nFAA组均<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或体位激发试验并不可靠,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补充,并可明确鉴别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是否为醛固酮瘤。  相似文献   

6.
欧剑飞  江奕文 《海南医学》2006,17(6):88-88,2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和低血钾症状,其中的两种类型,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rimaryadrenal hyperplasia,PAH)手术治疗效果好.对本院近年收治的18例原醛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临床确诊原醛症患者65例,其中醛固酮瘤2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11例,醛固酮癌1例。所有患者检测血电解质,血、尿醛固酮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等生化指标,同时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以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组患者的血、尿醛固酮明显升高,而血钾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则低;原醛症组和对照组静脉盐水负荷后血醛固酮不能抑制者分别为95.4%(62/65)和21.1%(4/19);该试验对原醛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和93.9%。65例原醛症患者中,醛固酮瘤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的血钾较特醛症患者低,而血、尿醛固酮则高;醛固酮瘤、特醛症、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及醛固酮癌患者的静脉盐水负荷后血醛固酮的抑制率分别为16.1%、28.9%、15.4%和5.2%。结论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生化指标改变与醛固酮瘤患者类似,均较特醛症患者更为明显。静脉盐水负荷试验是一项安全且可靠的原醛症确诊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2006年临床确诊原醛症患者65例,其中醛固酮瘤2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11例,醛固酮癌1例.所有患者检测血电解质,血、尿醛固酮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等生化指标,同时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以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组患者的血、尿醛固酮明显升高,而血钾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则低;原醛症组和对照组静脉盐水负荷后血醛固酮不能抑制者分别为95.4%(62/65)和21.1%(4/19);该试验对原醛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和93.9%.65例原醛症患者中,醛固酮瘤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的血钾较特醛症患者低,而血、尿醛固酮则高;醛固酮瘤、特醛症、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及醛固酮癌患者的静脉盐水负荷后血醛固酮的抑制率分别为16.1%、28.9%、15.4%和5.2%.结论 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生化指标改变与醛固酮瘤患者类似,均较特醛症患者更为明显.静脉盐水负荷试验是一项安全且可靠的原醛症确诊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生化特点。方法:分析64例原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前后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变化。结果:64例中,醛固酮瘤(APA)47例(73.4%),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15例(23.4%),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2例(3.2%)。56例(87.5%)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术前低血钾56例(87.5%),APA患者严重低血钾发生率高于IHA(P〈0.01);血浆醛固酮升高55例(85.9%),血浆低肾素48例(75.0%);APA和IHA组高醛固酮和低肾素发生率相似(P〉0.05)。5例高血压、血钾、醛固酮正常的APA患者,血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PAC/PRA)〉30。术后平均随访20.4个月,APA和IHA患者术后血钾恢复正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治愈和缓解率APA优于IHA(P〈0.05);手术有效的患者血醛固酮、血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均恢复正常。术前低肾素患者高血压治愈率高于肾素正常者(P〈0.05)。结论:血钾、血浆肾素、醛固酮测定是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指标,血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有助于原醛的早期诊断。实验室检验对于术后疗效随访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目前临床上较多见,主要以高血压低血钾为表现,亦有早期报道无症状而体检发现血钾低而就诊发现的醛固酮(ALD)腺瘤[1],血钾正常的原醛症及血压正常的原醛症在肾上腺醛固酮瘤中也可见[2],但血醛固酮水平正常的肾上腺醛固酮瘤尚不常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09年10月发现血浆ALD水平正常的原醛症患者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HIV病毒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人缺氧诱导因子1α氧依赖降解结构域以及CASPASE3构建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方法: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AT、pET-28a(+)-TAT-ODD、pET-28a(+)-TAT-ODD-CASPASE3(pET-28a(+)-TOP3);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利用镍-亚硝胺乙酸-组氨酸(Ni-NTA-His)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TOP3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TOP3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优化表达和纯化条件,融合蛋白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结论:融合蛋白TOP3的成功表达及纯化,为该融合蛋白应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不同器官的表达。结果:在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中,有多种水通道的表达,睾丸中有AQP3、5、7、8、9表达;附睾头中有AQP3、6、8表达;附睾尾有AQP3、5、6、7、8表达;输精管中有AQP1、2、3、4、5、6、7的表达。结论:小鼠生殖系统中多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提示AQP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钟薇  王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64-1966
目的:研究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分为氯氮平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脂、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BMI、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胆固醇、IR的升高程度氯氮平大于利培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L-FABP)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依据尿蛋白/肌酐比(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5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0例),肾功能衰竭组(21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尿L-FABP含量,同时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肝功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量、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尿L-FAB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P <0.01),亚组分析显示正常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健康组( P<0.05),微量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 <0.01),临床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组( P<0.01),肾功能衰竭组尿L-FABP水平高于临床白蛋白组( P <0.01);尿L-FABP水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呈负相关( r =-0.812, P <0.01),尿L-FABP水平与Scr呈正相关( r =0.901, P <0.01),与HbA1c无关( P >0.05)。结论尿L-FABP水平不但可以更早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由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的肿瘤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肿瘤的一个独特标志,为癌细胞快速生长和增殖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来源。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与其他R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影响蛋白水平发挥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参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却很少关于环状RNA在肿瘤代谢中作用的综述。本文将系统阐述环状RNA与肿瘤代谢的关系,为临床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CA1 2 5、CEA、AFP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 ELISA)分别检测 1 8例结核性腹水、46例恶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A1 2 5、CEA、AFP水平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核性腹水、原发性肝癌及卵巢癌腹水患者血清 CA1 2 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恶性腹水与良性腹水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当 CA1 2 5≥ 2 0 0 U/ml时 ,恶性腹水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性腹水 ( P<0 .0 5 )。 3组血清及腹水中 CEA水平无明显差异 ( P>0 .0 5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及腹水中 AF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 ( P<0 .0 1 )。结论 :若以血清 CA1 2 5≥ 2 0 0 U/ml为阳性界值时 ,血清 CA1 2 5检测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 ;血清及腹水中 CEA水平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无明显意义 ;血清及腹水中 AFP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腹水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王艳萍  王尧 《现代医学》2010,38(1):82-85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首次识别的程度不同的葡萄糖不耐受,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WHO将妊娠期糖尿病列为与1、2型糖尿病并列的一个独立类型。为改善母、婴结局,应尽量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水平已经成为孕期饮食治疗与监护的关键评价标准。事实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糖代谢异常外,还存在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微量元素代谢的异常。为了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及母婴的远期健康,维持孕妇体内正常的糖、脂、蛋白质、微量元素代谢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 LXRs)属孤核受体家族成员,主要在肝脏中大量表达。LXRs作为一种氧化固醇激活的核受体,参与机体胆固醇代谢和转运、脂肪形成、糖原异生和炎症等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随着对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LXRs具有调节体内胆固醇代谢的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如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等的发生发展密切关系,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LXRs调节胆固醇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白晓苏  颜雯  刘京海  肖少梅  廖欢 《医学综述》2014,(10):1886-1888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绝经后女性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绝经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匹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上述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以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入组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情况,但对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亢危象患者的脂质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1例甲亢危象患者血脂各指标水平,并与60例体检正常者组成的对照组血脂各指标水平对比;同时分析甲亢危象患者TG、TC、HDL-C及LDL-C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甲亢危象组患者TG、TC、HDL-C及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G、TC与FT3呈负相关(r=-0.569,P<0.01;r=-0.473,P<0.01),TC与FT4呈负相关(r=-0.726,P<0.01).结论甲亢危象患者存在严重脂代谢紊乱且与甲状腺激素特别是FT3水平显著相关,临床救治当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