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作为评定效果的工具。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前PANSS、IPROS总分及各凶子分间无明显差异。与综合康复训练前比较,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PRO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2.
出院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兰  司桂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47-1848
目的:探讨出院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46例,实施出院前健康教育;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降低复发率,是改善患者近期疗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叶秀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10-10,101
目的:探讨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30例住院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给予为期8周的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社工专业小组活动。治疗前,IPROS量表评定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是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与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费用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异同。方法将2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次数分为首次住院87例和再次住院131例两组,采用自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所需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为治疗费(约占42%),床位费(约占25%),药费(约占18%)。再次住院组患者多无职业、年龄偏大、病程较长、较少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疗效较差、家庭经济较差、日均费用较低(P〈0.05或〈0.01)。结论尽管首次住院与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无多大差异,但必须重视患者的首次住院治疗以免再次住院加重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合并国产利培酮(思利舒)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脑功能治疗合并利培酮组(研究组)和利培酮组(对照组)各30例。结果:研究组显著进步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4周后SAN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8周末下降更明显(P〈0.01),而对照组4周评分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在8周末评分下降显著(P〈0.05);在8周末SANS评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萍  高林平 《实用医技》2007,14(36):4931-493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通病房和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6例,研究组(康复科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普通病房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一般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一年后进行评定。结果:经康复训练一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OISE量表总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3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4个因子分和BPRS总分则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除抑郁因子外,NOSIE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另外,研究组除NOSIE量表中因子精神病表现外,其余各因子分及NOSIE量表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自身对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全程健康教育,于患者人院时、出院时采用自拟问卷对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出院时研究组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提高显著,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出院6月末,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月末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8月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水平,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延缓疾病复发,降低再次住院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早期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13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n=68)和对照组(n=68),研究组病人实施医护配合的综合性早期干预,对照组病人只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分别于治疗后2周末和4周末进行一次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治疗依从性、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结果:研究组病例在干预后BPRS减分值、治疗依从性、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且好转后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78例)给予抗精神病药加抗抑郁药(西酞普兰20mg/d)治疗;对照组(77例)单给抗精神病药治疗;两组于入组时、2周末、4周末分别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安全性,然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SDS和SAS总分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2周末和4周末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有辅助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简明精神测量表(BPRS)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43例(观察组)无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3例(对照组)无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51.16%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58.14%患者既往有攻击行为,而对照组分别为30.97%、30.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PRS中敌对猜疑,激惹性、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因子及NOSIS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既往有攻击行为,易激惹,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行为紊乱等可能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早期预测干预,可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 (APOA1)、载脂蛋白(APOB)的影响。方法 首次发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以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为对照组 (2 0例 ) ,以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为治疗组 (30例 ) ,治疗 2 0d后和治疗前的TC、TG、APOA1、APOB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APOA1、APOB均无统计数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APOA1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试验组治疗后TC (P <0 .0 0 1)、TG (P <0 .0 5 )、APOB (P <0 .0 2 )均较治疗前数值升高。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影响人体脂质代谢 ,使TC、TG、APOB升高 ,从而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性和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记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字残词补笔方法对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阴性症状组52例,阳性症状组41例)及30例正常对照(正常组)进行残字补笔内隐记忆的测评,使用方差分析和 t检验比较反应时和正确率,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其与人口学因素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治疗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氮平相比,氨磺必利治疗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更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文化程度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评估及控制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文化程度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评估及控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门诊初次诊断为哮喘的患者75例,以患者文化程度分为两组,包括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组(A组)46例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B组)29例.所有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控制药物均为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SM/FP).按照全球哮喘防治推荐方案降阶梯治疗.在治疗第8、12及24周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最大呼气流速日内变异率检测.根据病人对ACT问题的回答、体征及肺功能检测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估控制水平的情况.ACT评分19分认为已达良好控制.分析文化程度在不同治疗时期自我评估情况及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肺功能等基础水平无显著差异.经过8周治疗,A组中ACT评分19为29例,其中11例存在高估控制水平,占24%,实际哮喘控制率为39.1%.B组中ACT评分19为17例,其中4例存在高估控制水平,实际哮喘控制率44.8%.两组实际哮喘控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自我哮喘评估也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12周治疗,A组中ACT评分19为37例,其中17例存在高估控制水平,占该组的37.0%,实际哮喘控制率为43.6%.B组中ACT评分19分的为22例,其中4例存在高估控制水平,占该组的13.8%,实际哮喘控制率为62.0%.两组实际哮喘控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高估控制水平显著多于B组(P<0.05).经过24周治疗,A组中ACT评分19分的为42例,其中19例存在高估控制水平,占该组的38.7%,实际哮喘控制率50.0%.B组中ACT评分19分的为26例,其中5例存在高估控制水平,实际哮喘控制率为72.4%.B组实际哮喘控制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高估控制水平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 文化程度可能是影响病人病情评估和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在治疗期间不同时期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能否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4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测定P30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同期随机抽取4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同样的测定,并与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6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P300和N400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6周末研究组P300及N400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期存在明显ERP活动的病理改变,ERP异常是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较特异的生物学标志。利培酮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ERP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16.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不同。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末的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相差不大,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更适合老年人使用。  相似文献   

17.
常双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20-1021
目的:评价国产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BPRS和CGI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结束时两组疗效相似,有效率均大于85%,显效率约60%。洛沙平组的BPRS减分率在治疗早期大于维思通组,即洛沙平的起效时间早于维思通。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相当,以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和心动过速为主,加用安坦和/或心得安后均可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洛沙平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安全,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病种构成及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和癔症3种主要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为标准,对2008-2010年烟台地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2 453份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为0.74∶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国产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九家精神病医院开展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与盐酸氯丙嗪治疗 8周 ,采用BPRS和CGI评定临床疗效 ,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结束时两组疗效相似 ,有效率均大于90 % ,显效率约 60 %。洛沙平组的BPRS减分率在治疗早期大于氯丙嗪组 ,即洛沙平的起效时间早于氯丙嗪。两组的主要副反应相当 ,以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和心动过速为主 ,加用安坦和 /或心得安后均可缓解 ,不影响继续治疗。 结论 :洛沙平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抗精神病药物 ,起效快、安全 ,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帕利培酮,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第4、8、12周末2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末,观察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末,观察组情感迟钝、情绪退缩、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性社交退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