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 45例颅脑肿瘤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残余肿瘤。结果 45例脑肿瘤患者,术中超声均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性质,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与术前MRI、CT对照,术中超声探查45例肿瘤部位、大小与其基本一致,8例开颅后与术前影像定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术中超声重新准确定位。经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结论术中超声可准确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是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术中超声确定脑胶质瘤位置及超声特点,评估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残余肿瘤。结果46例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性质,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与术前MRI、CT对照,术中超声探查40例肿瘤部位、大小与其基本一致,6例开颅后与术前影像定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术中超声重新准确定位。经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结论术中超声可更精确地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成为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3例颅脑功能区病变开颅后,采用术中超声对颅脑功能区病变定位,再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确定脑功能区后,确定手术入路。结果23例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术中超声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准确定位,指导手术不同程度地切除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在颅脑脑功能区病变的切除术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辅助切除邻近功能区或功能区及脑深部区域的病灶36例,开颅时实时定位,手术中示踪,关颅前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术中超声定位检查36例,超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与术前CT、MRI相吻合,根据超声提示能精确探查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有助于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术中超声定位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采用术中超声观察不同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应用于脑肿瘤的可行性及术中超声引导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5例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对需要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者,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随机选取同期115例未应用术中超声的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以比较手术切除率。选取10例肿块边界显示不清的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观察手术前后肿瘤强化改变。结果 (1)颅内肿瘤多呈强回声,不同病变有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3种常见脑肿瘤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术中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全切除率(P〈0.05);(3)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供血动脉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术前(P〈0,01);(4)术中超声引导穿刺有助于术中明确诊断,对于脑积水和肿瘤囊性变患者可穿刺抽吸减压;(5)术中超声造影有助于确认肿瘤边界,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结论 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可定位、定向,提高诊断准确性,确定病变边界,指导手术,减少损伤,并提高占位性病变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对一些位于脑重要功能区,脑表面无明显间接征象的深部小病变应用(在蛛网膜表面)超声定位检查。结果:率组术中超声定位检查32例,超声显示深部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与术前CT、MRI相吻合,根据超声提示都能精确探及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有助于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术中超声定位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深部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颅脑深部占位病变患者在手术切除前后及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评价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 32例颅脑深部恶性占位病变患者在边界不清晰、病变周围存在水肿带及病变内有血流信号等方面的检出率分别为53.2%、50.0%及37.5%,16例良性占位病变患者仅4例发现异常血流信号而被诊断,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良性病变患者均于术中超声引导下一次性成功切除,切除率为100%;32例恶性占位病变患者中,17例边界清晰的恶性占位病变均定位准确且完全切除;15例边界不清的恶性占位病变患者中,经术中超声判断存在残留5例,完全切除6例,无法判断4例.术中超声判断颅脑深部恶性占位病变完全切除率为87.5%(28/32).术后经MRI诊断及再次手术病理证实残留3例,术后半年内肿瘤再次复发者2例.术中超声定位引导下肿瘤总体完全切除率为91.6%(44/48).结论 术中超声对颅脑深部占位病变可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并可对病灶准确定位,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颅脑深部肿瘤的切除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35个肿瘤)行术中超声检查,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肿瘤及瘤结节,确定肿瘤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确定造瘘口的位置及造瘘方向。对于较大的实性肿瘤,应用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寻找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观察其来源及走行,确定手术切除入路。肿瘤切除后,残腔灌注生理盐水,超声探查并了解肿瘤切除程度。结果17例患者术中超声探及32个肿瘤。术中超声探及最小实性肿瘤的直径为7mm。囊实质型及囊结节型肿瘤术中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一致,13个实质型肿瘤中术中超声漏诊3个,此3个肿瘤大小为3~6mm,距脑表面2~5cm。结论术中超声对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检出率较高,可协助临床提高颅内病变全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选择21例幕上颅脑肿瘤,以术中超声确定病灶的位置,决定皮层的切口,动态了解病灶情况,判断病变应切除的程度.结果 所有肿瘤定位准确,21例患者肿瘤全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术中超声能够很好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副损伤,实时监测肿瘤的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1例术前CT、MRI所提示的病变进行检查定位,并引导对瘤体的切除及放置引流管。结果本组术中超声定位检查21例,超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与术前CT、MRI提示相吻合,根据超声提示都能精确探及病变,并根据彩超提示尽量避开血管,能较精确的指导对颅内瘤体的切除。结论术中超声检查定位简单、有效、安全。在定位、引导手术、提高切除颅脑肿瘤的精确性等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10只健康犬,麻醉满意后开颅.暴露硬脑膜后以不同外力制造加速性脑损伤模型.对不同病灶行常规超声及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实验结束后犬脑行病理学检查.②选取13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应用常规超声检测病灶,确定外伤灶的位置、深度、大小、内部回声等.对血肿清除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再行超声检查,以检测是否有迟发性血肿出现.选取8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①10只实验犬中共有脑外伤灶12处,选取10处行超声造影检查,证实脑挫裂伤1处,脑挫伤伴出血1处,脑内血肿7处,脑内血肿破人脑室2处,脑内血肿包绕血管1处.②13例患者中,术前CT检查发现病变15处,术中超声发现病变18处.其中,术中超声发现对侧硬膜外血肿4例,1例经CT证实为对侧硬膜外血肿;3例超声诊断为硬膜外血肿后,在超声引导下将血肿清除.脑内血肿造影后边界清晰,出血区表现为无或低增强,而脑挫裂伤挫伤区内有造影剂进入;与二维超声比较,病变区范围变大.结论 常规超声可清晰显示脑外伤灶,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对于术中急性脑膨出,超声可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进行定位,不同类型脑外伤灶其超声造影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显微外科手术的基础上,将65例动脑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术中接受术中超声检查,确定其畸形血管团的数目、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探查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数目及走行,以确定动、静脉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功能神经导航下联合荧光素钠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2019年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50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ty,CT)、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序列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m,MRV)、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WI)、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核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序列扫描,并在术前将其与博医来功能神经系统导航工作站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制定导航计划,术中功能导航联合小剂量荧光素钠(2 mg/kg)进行手术。术中神经导航确定肿瘤的位置及与主要纤维传导束锥体束及大血管的空间关系,以及术中Pentero900蔡司显微镜黄荧光模式下显示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进行肿瘤的切除。结果胶质瘤38例,肺癌脑转移瘤10例,肾透明细胞癌脑转移1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术前神经导航定位肿瘤与锥体束的准确率达95%。术后3 d复查头部MRI,与术前病变比较,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本组病灶全切除38例(76%),次全切除12例(24%)。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5.9%、12个月生存率为53.1%、18个月生存率为24.5%,生存时间为(15.0±3.2)个月。结论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可以实时定位和标记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评价小硬脑膜窗口显露策略在切除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中预防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实用性和价值。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颅内脑膜瘤,采用各自经典手术入路。硬脑膜切开的总原则是:在开颅掀开骨瓣后发现硬脑膜张力显著增高(即有脑膨出先兆)表现情况下,采用合理的小硬脑膜窗口显露策略,防止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和脑膨出,完好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功能区的脑组织。小硬脑膜窗口显露策略概念是:根据肿瘤部位和大小,合理确定初始硬脑膜开口的部位和大小;在经过初始硬脑膜开口能达到全部切除肿瘤时,应在硬脑膜张力消失后再对硬脑膜开口予以扩大,以实现最终肿瘤全切的目的。结果连续6例5个不同部位的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均在手术中避免了急性脑膨出的发生,保全了肿瘤周围脑组织,获得了无并发症性痊愈的效果。结论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采用小硬脑膜窗口显露策略,可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能确保肿瘤周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完好保留,避免了使用术前腰穿脑脊液引流降颅压;同时对脑膜瘤导致脑膨出的发生机制及其策略有效机制的理解都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functional MR imaging include mapping of brain functions in relationship to intracranial tumors, seizure foci, or vascular malformations to determine the risk for performing surgical excision, the need for intraoperative mapping during excision, and selecting the optimal surgical approach to a lesion. A variety of paradigms are used to produce a blood-oxygen-level-dependent response in various brain regions,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with functional MR imaging. The paradigms used include active motor, language, or cognitive tasks, and passive tactile, auditory, or visual stimuli. Activation usually indicates the location of eloquent cortex. Lack of function in a region cannot be assumed when functional MR imaging shows absence of activation with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脑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应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损伤灶,确定病灶的部位、深度、大小、内部回声及中线结构是否移位等。对血肿清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及时行超声检查,以观察是否有迟发性血肿出现。其中选取4例脑挫裂伤伴出血患者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脑挫裂伤、脑出血及周围腑组织的造影增强情况。结果本研究中12例患者,术前CT检查发现病灶15个,术中超声探测发现病灶18个;术中超声探测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4个,1个经急诊CT证实为对侧硬膜外血肿,另3个经超声诊断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后,在超声引导下清除血肿。不同类型的脑外伤有不同超声表现,超声能对病变进行定位。造影前脑挫裂伤病灶边界显示不清,超声造影后损伤灶边界显示清晰。结论术中超声可对脑外伤灶进行定位以指导手术,并可发现迟发性血肿。超声造影可了解脑外伤后损伤灶及周围脑组织灌注情况,为脑外伤后脑灌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湘雅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7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胰岛素瘤26例,胃泌素瘤2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8例。术前B超、CT、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24.3%(9/37)、48.0%(12/25)、53.8%(7/13);术中B超(IOUS)诊断的阳性率为90.9%(10/11)。肿瘤单发者33例,位于胰头8例,胰颈体10例,胰尾15例;多发者3例,2例2个均位于胰体部,1例3个分别位于胰体(1个)和胰尾(2个)。肿瘤大小在0.5~7cm之间,直径≤2cm者27个,直径在2~5cm之间的11个,直径〉5cm者2个。肿瘤局部摘除术22例,单纯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2例因发现肝脏转移灶及广泛腹腔淋巴结肿大,仅行活检术。术后并发症有胰瘘7例,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2例,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胰岛细胞瘤术前定性及术中定位很重要;术中触诊联合IOUS是定位的最有效方法;肿瘤摘除术是良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恶性病变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简单、实用且有效的颅脑体表投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对烟雾病患者和大脑凸面浅表肿瘤患者试行体表定位装置,步骤如下:为患者佩戴体表定位标志;进行放射影像检查并获取放射影像资料(包括X线平片、CT、MRI、脑血管造影等);图像处理软件标记病变部位或兴趣区;对标记后影像进行微型投影仪注册并将病变部位或兴趣区精确投射到对应体表;确定体表靶区,设计手术入路并进行临床精准性验证。结果体表投射定位装置对烟雾病患者颞浅动脉及其分支定位准确,误差〈3 mm,同时标示了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防止了术中损伤;对大脑凸面浅表肿瘤能够准确定位,并可根据定位精确设计手术入路,使肿瘤边缘距离骨缘误差〈1 cm。结论烟雾病患者临床应用体表投射定位装置能够准确定位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从而避免了在开颅过程中的损伤;对颅内浅表肿瘤,特别是微小病变,可精确划定手术靶区、合理设计手术入路、最大限度减少损伤。该装置组件简单,可操作性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