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局部免疫与外周血免疫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1)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HBV感染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2)选取6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石蜡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 T、CD8 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析免疫细胞的类型、数目及分布情况,并作相应比较.结果 (1)HBV感染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值中,CD4 T细胞和CD T/CB8 T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 T细胞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4 T细胞多见于汇管区,CD4 T细胞数量少于CD8 T细胞数量.树突状细胞形态不规则,绝大部分DC分布于坏死灶和汇管区间质中与淋巴细胞伴行,肝细胞内一般不常见,坏死灶越多,淋巴细胞浸润越多的病例中DC细胞也越多.外周血CD4 T、CD8 T的数量与肝脏局部免疫细胞的分布数量不具有相关性(r=0.95;r=0.94).结论 评价慢性肝炎肝脏免疫微环境状况应当综合评价免疫细胞的类型、亚型和功能状态及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在分析、判断疾病进程和治疗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肝组织痛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HBV携带者60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型和频率,并与1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对照者比较,外周血CD4+百分率和CIM+/CD8+比值下降,CD8+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与对照者比较,CD4+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与慢性HBV携带者CD4+、CD8+百分率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HBV携带者CD4+百分率在G3~4亚组明显高于C0~两亚组(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两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导致HBV感染后慢性HBV携带.  相似文献   

3.
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变化规律,为临床制订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ELISA方法确定待检对象中HBsAg阳性与阴性,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HBeAb阳性与阴性;流式细胞仪技术同时检测55例HBV感染者和17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HBsAg携带者、HBsAg和HbeAg双阳性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HBsAg和HBeAb双阳性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比例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HBV感染导致机体T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病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细胞免疫功能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抗病毒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转归及变异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37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20例HBV携带者(无症状携带组)、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组)及2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HBV不同感染状况者T细胞亚群的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HBV-DNA水平和拉米夫定相关变异(YMDD).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症状携带组和慢性乙肝组的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和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无症状携带者的CD+8 T细胞计数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CD+8 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组CD+4 T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3、CD+4、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VB感染者HBV-DNA水平与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比值无相关性(P>0.05).(3)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HBV-DNA水平小于检测低限组的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治疗12个月后转归及无转归组,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治疗12个月后无转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拉米夫定相关变异型和野生型HBV感染者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比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HBV感染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的预测指标;T细胞亚群计数较百分比更能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测算318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比较不同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HBV DNA高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者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较低载量者减少(P<0.05),CD8+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结论 HBV DNA复制增加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的紊乱,CD4+/CD8+的动态变化可提示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12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IM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比及CD4 T/CD8 T较急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HBV-DNA阳性组、HBeAg 阳性组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比及CD4 T/CD8 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HBV感染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 (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了 6 0例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HBVDNA ,同时应用直接致敏红细胞花环法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HBVDNA总检出率为 6 8.3% ,与PBMC中HBVDNA阴性组相比 ,HBVDNA阳性组患者CD8细胞增加 ,CD4 /CD8细胞比值显著下降。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与HBV感染PBMC有关 ,这种变化可能是PBMC中HBV得以继续感染并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人及慢性HBV感染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名健康人及137例各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1.对照组与各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慢性HBV携带(CHBV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到肝炎后肝硬化(PHBC)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和CD8^+T绝对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BC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HBVC组(尸〈0.05)。2.不同程度CHB组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CHB(轻度)组、CHB(重度)组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UB)组,患者CD3^+F、CD4^+T、CD8^+T绝对值和CD4^+T/CD8^+T比值逐渐下降。CSHB组CD3^+T、CD4^+T和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CHB(轻度)组(P〈0.05)。结论HBV慢性感染机制复杂,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慢性HBV感染后,肝脏损害程度严重的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紊乱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改变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UHA(非孕期)患者和20例正常非孕(NNP)妇女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结果 UHA较NNP总T细胞和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细胞毒T细胞亚群(CTL)比例和CD8 CD3-淋巴细胞群UHA组也较NNP组显著升高(P<0.01).而CD4 CD25 T(Tr)细胞亚群比例显著下降(P<0.01).CD4 CD29 T(Ti)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UHA和NNP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UHA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Tr细胞群比例下降可能与UHA发病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 对112例乙肝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DNA及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哑群CD3+、CD4+、CD8+、CD3-/CD16+CD56+(NK细胞)、CD3-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结果 与急性肝炎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4、CD8均有下降(P<0.05),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而肝硬化组B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组高(P<0.05),NK细胞百分比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降低(P<0.01).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主要为CD3、CD4、CD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表型特点及干扰素α对其病毒学指标和免疫细胞表型的影响。 方法选取HBV 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采用ELISA检测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和HBcAb水平及两组小鼠血 清IL-21及IL-6水平,分离肝、脾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和CD19+B细胞频数;给予9只HBV转基因小鼠 重组鼠源性干扰素α(rmIFN-α)皮下注射,同时9只HBV转基因小鼠相应注射PBS,观察其血清HBsAg、HBV DNA、IL-6、IL-21 水平的变化以及外周血CD4+T和CD19+B细胞频数变化。结果HBV转基因小鼠的血清HBsAg水平较高并能检测到HBcAb, 其血清IL-21及IL-6水平较WT小鼠显著升高(P<0.05);HBV转基因小鼠外周血、肝脏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频数较 WT小鼠均明显低下(P<0.05),但其肝脏CD19+B细胞频数明显高于WT小鼠(P<0.05);HBV转基因小鼠肝内CD4+T细胞频数 与血清HBsAg水平呈负相关,而肝内CD19+B细胞频数与血清HBcAb水平呈正相关;rmIFN-α处理可显著提高HBV 转基因小 鼠外周血CD4+T和CD19+B细胞频数以及血清IL-6水平(P<0.05)。结论HBV转基因小鼠体内淋巴细胞亚群频数异常,外源性 干扰素α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频数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涂远航  荣梅生  马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73-1376,137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与CD8+CD28+T细胞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轻、中、重度乙型肝炎肝组织中HBV抗原及核酸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CD28T细胞表达并比较.结果:重度、中度、轻度乙型肝炎中HBsAg(+)HBcA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细胞绝对数的特点,并分析其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74例,其中发生院内细菌感染者24例,未发生感染者5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健康人和两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 、CD8^ T细胞、NK细胞、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肝炎肝硬变患者较正常人CD8^ T细胞比例下降,致CD4/CD8比值升高,同时有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的上升;CD8^ T细胞和NK细胞绝对数下降。患者中发生细菌感染组CD4^ T细胞绝对数、CD8^ T细胞绝对数均较未发生感染组低。结论: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D8^ T细胞比例和绝对数下降,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上升和NK细胞数的下降。患者中CD4^ T细胞数和CD8^ T细胞数低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证实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中存在HBV的基础上,研究树突状细胞中存在HBcAg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CD54)等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者树突状细胞的CD40、CD86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HBcAg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中,阴性组的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肝组织炎症总积分均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 乙肝病毒可能对外周血DC表达CD80、CD86、CD40等功能性共刺激分子有明显影响,而与DC内HBV的存在与否无明显关系;DC内HBcAg存在者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5.
吴引伟  杨毅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401-1403
目的:探讨检测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以及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值,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32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中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过MARS人工肝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以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检测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反映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对评价MARS人工肝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丹  王秋波  沈丹丹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2):1130-113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双阳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方法 以2014—2020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36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以同期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40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血清HBsAb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年龄、性别构成、ALT及AST水平、HBV DNA载量>103copies/mL患者比例、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HBV E抗体(HBeAb)阳性率、HBV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71.83±1.50)%vs(72.75±1.47)%;t=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水平、CD4+T/CD8+T细胞比值、HIV RNA、HBV DNA及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与HBV、HCV共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随着CD4+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而增加,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 4组间CD4+T细胞计数与CD8+T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独感染者的CD8+T细胞数与不同类型的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组间比较,除HIV/HBV共感染组与HIV/HCV共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共感染组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载量比较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HIV合并HBV、HCV感染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促进HIV-RNA复制,加速HIV/AIDS的免疫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8.
Tian Y  Qiu ZF  Li T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4-335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9例、HBV携带者25例及健康献血员35例的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565±192、672±148和816±259;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491±225、445±157和609±17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计数均减少,慢性乙肝患者NK细胞计数减少;与正常对照和HBV携带者相比,慢性乙肝患者CD8+CD38+T细胞和CD4+CD45RA-记忆/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4+CD45RA+62L+初始T细胞比例及计数均显著减少。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L-苏糖酸镁(MLT)是否可增强恩替卡韦(ETV)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压水动力法经尾静脉注射携带1.3拷贝HBV基因组(ayw亚型)的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建立HBV持续感染的C57BL/6小鼠模型。成模后分为模型组、MLT组(1.2 g·kg-1 L-苏糖酸镁胶囊)、ETV组(75 μg·kg-1恩替卡韦片)、联合处理组(1.2 g·kg-1 L-苏糖酸镁胶囊+75 μg·kg-1恩替卡韦片),每组8只;另选取8只未经病毒感染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及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分离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检测小鼠血清及CD8+T细胞中Mg2+含量,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中表面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CD95和CD38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和CD8+T细胞中Mg2+含量及CD8+T细胞中表面活化性分子NKG2D和CD3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抑制性分子PD-1和CD9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HBsAg、HBeAg水平及肝脏组织和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处理组小鼠各指标改善效果最好;与模型组比较,MLT组和联合处理组小鼠血清及CD8+T细胞中Mg2+含量及CD8+T细胞表面活化性分子NKG2D和CD3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抑制性分子PD-1和CD9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ETV组小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T可增强ETV对HBV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MLT可引起CD8+T细胞内Mg2+含量增加,提高CD8+T细胞活性,进而更加有效地清除HBV。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与血清HBV-DNA含量、肝组织中HBV-DNA含量、肝组织病理及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83例,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并行肝穿刺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肝患者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并检测肝组织中HBV-DNA的含量,同时行常规肝组织病理染色。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9%和53%。HBsAg 98.5%是浆膜型;HBcAg浆膜型占62.8%、胞核型占37.2%,浆膜型的肝组织炎症、纤维化较胞核型明显。HBsAg表达强度与血清HBV-DNA定量、肝组织HBV-DNA定量及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之间均无相关性。HBcAg表达强度随着血清HBV-DNA定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向关联(r=0.291,P=0.008),与肝组织HBV-DNA定量呈现明显的正向关联(r=0.664,P〈0.001),与肝组织炎症、纤维化分级也呈正相关(r=0.611,0.841,P〈0.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免疫损伤发生的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是HBcAg。将肝组织中HBcAg的表达结合HBV-DNA载量作为抗病毒治疗指标更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