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围产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或)血小板悬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母儿的围产结局。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3例中经治疗的17例,显效10例(占59%),良效5例(占29%),进步1例(占6%),无效1例(1/17,6%)。23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4人(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100×109/L),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昌训 《海南医学》2008,19(10):102-102
目的 总结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殿(ITP)的临床特点,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3年至2004年间住院的24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ITP占62.5%,慢性ITP占37.5%,男女比例1.4:1,病毒感染5例占20.9%,在传统治疗方法外,采用更昔洛韦清除病毒感染,急性病例全部治愈,慢性病例疗效提高.结论 ITP自发性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采用更昔洛韦可清除病毒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测定 73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和 19例正常对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a、GPⅨ、GPⅢa、GPIb、GPⅡb阳性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与成人ITP疗效的关系。结果 :19例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均 >97% ;4 0例GP阳性率 <85 %ITP患者组疗效明显低于阳性率≥ 85 %ITP患者组 (F =18 2 5 ,P <0 0 0 5 ) ;5 1例女性ITP患者组疗效明显低于 2 2例男性ITP患者组 (F =8 4 2 4 ,P <0 0 5 ) ;成人ITP患者疗效与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呈明显正相关 (R =1 0 ) ,73例成人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愈低治疗疗效愈差。成人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病情的程度 ,为成人ITP初诊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行性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小儿ITP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儿CM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为ITP患儿的血清CMV-IgM,20例患儿合并CMV感染,感染率为47.6%;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常规治疗,其中16例CMV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小儿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对CMV感染的ITP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6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小儿ITP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重症ITP患者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0.3岁;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的27例患者中完全反应9例(33.3%),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到85.2%,4例接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患者中3例达到完全反应,1例接受中等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患者达到有效,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抗HP根治后,达到完全反应。结论对于重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丙种球蛋白的方法起效快,有效率高,对ITP患者应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7.
沙林林 《当代医学》2008,(10):21-22
目的 加深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转归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0例IT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急性型69例(63.8%),慢性型10例(11.1%),放弃治疗11例.(2)42例(46.7%)有前驱感染病史.(3)60例(80%)轻中度出血,6例(6.7%)重度出血.(4)就诊时35例(38.9%)血小板≤25×109/L,26例(28.%)≤10×109/L.(5)骨髓涂片66例,其中45例(68.2%)巨核细胞总数增多,21例(31.8%)巨核细胞数正常.结论 小儿ITP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病毒感染与小儿ITP发病关系密切;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IT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ITP的临床特征及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治疗的ITP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134例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或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出现治疗反应者为100例(75%),无反应者34例(25%)。发病时血小板越低(20×109/L),治疗效果越佳(P=0.011)。18-40岁较41岁以上患者疗效好(P=0.000)。30(23%)例出现治疗相关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1(0.7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ITP患者出血程度与发病时血小板计数无关,糖皮质激素仍是ITP的首选治疗方案,长期使用应密切观察药物相关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因治疗药物的不同,总结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经验。方法:根据24例ITP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一般治疗组有效率60%;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80%;免疫抑制剂治疗组有效率80%;HD-Ig治疗组治疗2例血小板<10×109/L伴明显出血症状3~5天后,血小板迅速上升,治疗有效。结论:ITP的治疗关键是几种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penic purpura 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ITP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急性ITP采用三线用药的方法,有效率93.4%。结论30例急性ITP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愈后大部分良好。转院率仅6.6%。  相似文献   

11.
何代英  舒琦  夏堪冀  王琛  徐诣芝 《重庆医学》2011,40(30):3044-3045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和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近几年收治的确诊为ITP的94例成年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94例成人ITP患者中有74例的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占78.72%,且以成熟的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较幼稚的颗粒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94例中显效42例(44.68%),良效24例(25.53%),进步10例(10.64%),无效18例(19.15%)。总有效率80.85%。显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占76.19%,而无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比例为55.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幼稚和成熟巨核细胞比例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院近6年(1982~1987)共收治118例,占同期住院7529人次的1.57%。通过分析小儿ITP 的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证实儿童ITP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115例60岁以上老年ITP病例资料,记录所有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出血评分、治疗方法、治疗疗效、骨髓象、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继发感染与其他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115例60岁以上老年ITP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63例。年龄60~91岁,中位年龄67岁。年龄增大,出血患者的比例增加,其中中度及严重出血患者比例亦增加。老年ITP患者中存在Th1/Th2免疫平衡紊乱,IFN-γ、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如TNF-α、IL-2、IL-4、IL-5显著升高(P<0.05)。随着年龄增大和病程时间延长,老年ITP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60~69岁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86.9%)。老年ITP患者在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期间易继发感染(22.1%),多为肺部真菌感染。115例老年ITP患者,死亡6例,占5.2%;其中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1例死于心源性猝死。 结论 老年ITP患者随年龄增大及病程延长,出血风险增加及治疗疗效降低,存在Th1/Th2免疫平衡紊乱;老年ITP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易继发感染及成为致死原因,临床治疗需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IT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51.72%、5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7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6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收集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4.44%;孕妇及新生儿无1例死亡。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降低孕妇及胎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诊断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将2000~2004年我院儿科送检的272例患儿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作出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 白血病符合率为83.3%(40/48),其次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3%(27/37).通过分析年龄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的关系发现,婴幼儿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则以白血病、ITP等疾病多见.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对大部分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对原因不明疾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3年62例ITP住院患儿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6月以下21例(33.9%),3岁以下46例(74.18%);感染为主要诱因,病原体依次为CMV,MP,EBV。34例(54.8%)应用静脉激素(年龄≤3月用地塞米松,>3月用甲泼尼龙),逐渐减量改口服醋酸泼尼龙治疗,共达1个月。26例(41.9%)同时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1次,疗效显著。结论 ITP好发年龄以婴幼儿居多;多有感染诱发;6月以下小婴儿合并CMV感染时,PLT上升缓慢,且容易反复下降;合并EB慢病毒感染时易使病程迁延,警惕可能转为慢性。积极去除病因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或同时联用丙种球蛋白蛋白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方机  罗光辉  罗鹏飞 《广东医学》2002,23(8):848-849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 (PSE)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3例ITP患者作PSE治疗 ,随访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近期疗效 (术后 3个月 ) :3 1例完全缓解 (血小板 >10 0×10 9/L) ,缓解率 72 % ;6例部分缓解 (14 % ,血小板 84 91× 10 9/L) ,总有效率 86%。远期疗效 :术后观察 1年以上者 3 0例 ,9例发生 (2 1% )。PSE主要并发症 :脾液化坏死 (4例 ,9% ) ,一过性高血压 (2例 ,5 % ) ,胸腔积液 (2例 ,5 % ) ,其中较大的液化坏死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 ,所有并发症均痊愈。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结论 PSE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并发症少 ,临床疗效满意 ,是治疗ITP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HIV相关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有效组,依据相关标准评估为完全反应、有效患者)和40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HIV相关ITP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以及Hp感染与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重症ITP患者与对照人群的Hp感染率;比较Hp阳性和Hp阴性ITP患者的年龄、性别、骨髓巨核细胞数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结果:42例ITP患者中28例14C-UBT阳性(66.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P<0.01)。Hp阳性和Hp阴性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21%,两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ITP患者Hp感染率增高,Hp阳性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