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8例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特点,并在国内首次川肾组织免疫球蛋白k,λ轻链、血清淀粉A蛋白(SAA)染色及高锰酸钾试验辅助分型。结果显示;①淀粉样变性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常表现为多系统损害伴有典型肾病综合征;②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区结节状硬化和非增殖、非炎症性变化”为特征。免疫病理常呈多种免疫球蛋白、补体共同沉积的“满堂红”现象;③7例AL型与1例AA型淀粉样变的肾脏病理改变类似,但前者有k、λ轻链的沉积,后者可检出SAA。高锰酸钾试验阴性3例均为AL型,阳性1例为AA型。  相似文献   

2.
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免疫病理尹广,黎磊石,刘志红,周虹,张少凌,宋岩我们分析8例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特点,并在国内首次用肾组织免疫球蛋白轻链、血清淀粉A蛋白染色以及高锰酸钾试验辅助分型,旨在加深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8例患者均经...  相似文献   

3.
肾淀粉样变性病理诊断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淀粉样变性可以分为系统性和局灶性两类.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包括免疫球蛋白轻链(AL)、血清淀粉样A物质(AA)、家族性、衰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和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性.局灶性淀粉样变则包括:局灶的AL淀粉样变以及与帕金森病和快速进展性疾病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克雅病;此外2型糖尿病也属此类.最常见的累及肾脏的淀粉样物质是AL、AA以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笔者从肾活检病理角度谈谈对肾淀粉样变性诊断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淀粉样变性是由不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一类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疾病,主要可分为原发性(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型) 和继发性(淀粉样物质为淀粉A 蛋白,AA 型).AL 型常累及肝、肾、脾、心脏、胃肠及皮肤等多个组织器官,以往的尸解发现95%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都有肝脏淀粉样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以AL型和AA型常见,近年国外报道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发生率并不低,常被误诊为AL型。本文通过报道国内首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特点,加深对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肾组织进行A蛋白、κ、λ轻链、纤维蛋白原、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载脂蛋白AI染色,并进行纤维蛋白原A-α链DNA序列分析。结果:本例患者系青年女性,以蛋白尿和高血压起病,肾功能正常,伴肾脏病家族史。组织学改变显示淀粉样物质只沉积于肾小球,而小管间质及血管不受累。肾小球纤维蛋白原A.仅链染色阳性,A蛋白、κ、λ轻链、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和载脂蛋白AI染色阴性。基因测序提示存在纤维蛋白原A-α链的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以蛋白尿和高血压起病,淀粉样变性只累及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血管一般很少受累,纤维蛋白原染色是诊断该病的关键,而纤维蛋白原A-α链基因测序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淀粉样变病是一种由淀粉样蛋白在组织内沉积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系统性和局灶性2类.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包括免疫球蛋白轻链(AL)、血清淀粉样A物质(AA)、家族性、衰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和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性;局灶性淀粉样变则包括局灶的AL淀粉样变以及与帕金森和快速进展性疾病相关的阿尔海默茨病、克雅病.最常累及肾脏的淀粉样物质是AL、AA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据统计,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中,肾淀粉样变占其肾病综合征的9.1% ~ 15.0%[1].我们对我院收集的10例肾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primarysystemicamyloidosis)是淀粉样蛋白病的一种 ,为AL型 (amy loidlightchain) ,是单株浆细胞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 (κ或λ)或轻链片段以淀粉样纤维素的形式沉积在组织 ,导致进行性器官功能不全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肾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包括肾脏、腹壁脂肪、直肠粘膜等部位 )。早期肾小球系膜区呈无细胞性增宽 ,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血管腔闭塞 ,形成无结构的淀粉样物质团块 ,病变早期单纯常规肾活检病理易误诊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或膜性…  相似文献   

8.
64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无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血免疫固定电泳检查示λ型IgA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条带,血游离轻链检查示κ/λ比值下降;骨髓流式细胞学见4.52%单克隆增生的浆细胞,外院肾活检诊断轻链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化疗后临床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经重复肾活检后诊断为罕见的伴多核巨细胞浸润的轻链型肾淀粉样变性。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轻链(AL) 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病情进展较快,未经合理治疗者预后 较差。诊断AL 淀粉样变性需要做皮下脂肪、骨髓、直肠等部位或肾脏、肝脏等受累器官活检病理检查。刚果红染色 阳性、电镜下肾小球内系膜区淀粉样纤维沉积以及免疫病理检查见单一轻链沉积可确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 硼替佐米是一线治疗方案,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中等量蛋白尿、大量镜下血尿,无高血压,轻度贫血,免疫固定电泳图谱见λ型Ig G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条带,骨髓细胞学检查浆细胞比例为8%。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区轻~中度增宽,肾血管壁刚果红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染色Ig G及λ轻链呈线状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肾小管基膜,间质血管壁λ轻链阳性,超微结构见肾小球基膜内侧缘、系膜区、肾小管基膜外侧缘细沙样高密度的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电镜下见电子致密物Ig G、λ轻链染色胶体金颗粒阳性,间质动脉壁淀粉丝分布;皮肤脂肪活检刚果红染色阳性。最终诊断为轻重链沉积病(Ig G-λ型)合并AL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累及肾脏、皮肤、心脏)。  相似文献   

11.
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多系统损害、自身抗体阳性、补体下降,同时血免疫固定电泳见游离λ轻链单克隆条带;肾脏损害表现尿检异常伴血清肌酐升高,肾活检证实为肾脏淀粉样变性(AL型);皮肤脂肪组织、骨髓活检均示淀粉样变性。最终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累及肾脏、皮肤、心脏、骨髓)。  相似文献   

12.
淀粉样变性是以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统称[1].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为临床最常见类型,常引起心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分别占西方国家及中国所有淀粉样变类型的65%和93%[2].调查显示,西方国家AL型淀粉样变性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9.7~14.0例,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尚无大规模流行病...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最为常见,占淀粉样变性的80%以上。AL型淀粉样变性好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约62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环境致病因素的加剧,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笔者所在单位1979年~2002年的13 519例肾活检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性占肾活检总数的0,5%,而近年来AL型淀粉样变性已占肾活检总数的2%左右。国外资料表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是由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形成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组织器官,进而造成组织结构损伤、器官功能障碍的系统性疾病[1].从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来源看,大部分都是浆细胞所产生,来源于淋巴细胞的仅占2%[2],故针对异常克隆性浆细胞的治疗是AL型淀粉样变性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自体外周血干...  相似文献   

15.
轻链型(AL)系统样变性是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气管,造成组织结构破坏、气管功能障碍并进行性进展的疾病,主要与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免疫球蛋白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是浆细胞病的一种罕见类型,个体差异大,疾病的首发起病症状不一,且舌体肥大和眶周紫癜是AL型淀粉样变性的特异性表现[3]。这是我们报道这例以胸闷气短为首发症状的免疫球蛋白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的主要原因。病例报告:我们报告一例59岁女性患者,以活动后乏力、气短4年余,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起病,患者病史多年,且一直以“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并伴有舌体肥大,在按照心内科常规治疗情况下未见好转,经过多学科会诊及讨论,建议行舌体活检及骨髓穿刺考虑为系统性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明确诊断后启动化疗,现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好转,且舌体较前缩小。结论:以“胸闷气短”为首发症状,且症状反复,心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并伴有多系统累及,应考虑该病的诊断且尽快行相关的专科检查,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中年女性,临床表现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无贫血,血IgG 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阳性,骨髓活检浆细胞异常增生.肾活检病理为肾淀粉样变性,同时,直肠和皮肤也存在淀粉样变性;免疫荧光肾小球、肾小管基膜、管周毛细血管IgG阳性,轻链、AA蛋白和其他遗传性淀粉样蛋白阴性.该患者最终诊断为γ重链淀粉样变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患者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数量与免疫表型特征,探索浆细胞数量、表型与疾病风险分层的联系。方法: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AL患者骨髓浆细胞CD19、CD38、CD138、CD56、CD117表达情况及κ、λ轻链限制性,对照组选择同期诊断非AL的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AL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其单克隆浆细胞数量、免疫表型与疾病风险分层的关系。结果:共纳入AL患者119例,对照组非AL的MGRS 49例(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16例,轻链沉积病3例,重链沉积病2例,轻链重链混合淀粉样变性(AHL)型1例、MM 19例。AL患者有96例(80.7%)骨髓浆细胞检测出轻链限制性,单克隆浆细胞表面CD19、CD56、CD117阳性率分别为10.4%、71.9%、46.9%。与MGRS、MM比较,AL单克隆浆细胞CD117阳性率较高(P=0.001,P0.001),浆细胞数量高于MGRS(P0.001)而低于MM(P0.001)。单克隆浆细胞CD19阴性的AL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高于CD19阳性患者(P=0.013)。结合Mayo分期系统,AL中单克隆浆细胞比例最高的为Ⅳ期0.98%(0.6%,1.37%),最低为Ⅱ期0.53%(0.29%,1.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CD117在Ⅳ期患者中阳性率高于Ⅱ、Ⅲ期患者(P=0.032,P=0.021)。结论:AL与MGRS、MM克隆性浆细胞数量及表型存在差异,AL患者Mayo分期等级高的患者克隆性浆细胞负荷及CD117阳性率较高,提示MFC检测AL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及其免疫表型特征,可辅助疾病的诊断、鉴别与疾病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物质在肾组织沉积部位及程度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全切片扫描技术计算淀粉样物质占组织的百分比,分析其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259例,男性147例,中位年龄57岁,肾脏均受累,肠道受累71.06%,心脏受累43.22%。中位病程7月,蛋白尿4.80±3.15g/24h,19.31%的患者肾功能不全。中位随访时间22.3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4.24月,1、2、3和5年人生存率分别为81.8%、64.1%、52.4%和29.6%;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0.8%、82.3%、76.8%和47.8%。淀粉样物质累及肾小球(99.61%),肾血管(92.66%)和肾间质(50.19%)。淀粉样物质占肾小球、肾血管、肾间质及整个肾组织的百分比分别为11.81%±11.38%、14.14%±14.05%、3.34%±5.36%和4.25%±5.77%,且与多项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淀粉样物质占肾小球百分比、年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淀粉样物质占肾血管、肾间质及整个肾组织百分比,血清肌酐,尿RBP为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切片扫描定量分析是观察淀粉样物质在肾脏不同部位沉积及其程度的有效方法,并证实蛋白尿、血清肌酐等与淀粉样物质肾脏不同部位沉积有一定相关性。肾脏不同部位淀粉样物质沉积与患者预后和肾脏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种淀粉样蛋白沉积于心脏组织从而引起心脏功能改变的限制型心肌病。CA主要有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myloidosis,AL)和运甲状腺素蛋白型淀粉样变性(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ATTR)两型,其中又以AL为代表[1]。AL-CA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可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症状、体征,常伴有其他心外表现[2],常因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导致预后差,病死率高。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伴多浆膜腔积液等多系统损害的AL-CA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温修复联合酶消化法在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其在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肾小球疾病的患者:狼疮性肾炎、抗肾小球基膜肾炎、致密物沉积病、轻链沉积病(κ)及淀粉样变性(λ)各4例,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各6例,IgA肾病12例。采用高温修复(EDTA8.0高压锅加热)联合酶消化(胃蛋白酶)法对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1q)、轻链(κ、λ)染色,并将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与冰冻切片进行比较。结果:石蜡切片经高温修复联合酶消化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IgG、IgA、C1q阳性率、分布部位和强度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石蜡切片IgM和C3染色分布部位与冰冻切片无差别,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略低于冰冻切片,但不影响诊断。κ、λ轻链沉积的阳性率、分布部位和染色强度与冰冻切片一致,轻链沉积病和淀粉样变性患者石蜡切片染色部位显示得更加清晰。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达100%,且结构更清晰,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较冰冻切片容易判断。结论:石蜡切片高温修复联合胃蛋白酶消化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为肾活检冰冻组织无肾小球提供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