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宇清  程汝滨  杨波  黄真  陈喆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389-2395
隐丹参酮是丹参中主要的脂溶性活性化合物之一,对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有效提高伊马替尼的化疗效果,但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该文利用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伊马替尼耐药株K562-R,系统研究了隐丹参酮对细胞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和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隐丹参酮对伊马替尼增殖抑制功能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Caspase-9,PARP的活性变化情况;梯度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伊马替尼的胞内药物浓度的变化.结果隐丹参酮预处理后,显著增强了伊马替尼对K562和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细胞的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PARP的降解产物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隐丹参酮对白血病细胞中P-糖蛋白表达和伊马替尼胞内药物积累没有影响.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可提高CML细胞对伊马替尼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不依赖于对P-糖蛋白表达的抑制和胞内药物浓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CML患者均予伊马替尼400或600 mg/d一次性餐后顿服,常规体检,用药后血液学取得完全缓解后择期复查骨髓、Ph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结果随访结束时,血液学完全缓解率61%(17/28),部分缓解率11%,总有效率71%,绝大多数为轻度不良反应,多可耐受。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有效、安全,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为0.36/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15%.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善了CML的预后,但对于急变期CML、TKIs耐药和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难治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给予移植了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裸鼠帕比司他或者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移植了三种不同KIT外显子突变肿瘤的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应用帕比司他或者联合伊马替尼对小鼠治疗12天。在确定的时间点取组织病理,对病理标本进行免疫学处理,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帕比司他对肿瘤细胞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伊马替尼用药后,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加强,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帕比司他单独治疗的小鼠肿瘤减少了62%,而用伊马替尼单独治疗的小鼠肿瘤缩小了25%。这种肿瘤抑制作用在12天后的联合用药组更为明显,肿瘤萎缩了73%。这四组之间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减少了细胞的耐药性。结论:帕比司他能够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由于帕比司他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可以克服肿瘤对伊马替尼的耐受作用增强治疗效果,从而为进展期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使用伊马替尼来治疗25例不同时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16例患者实现血液学完全缓解,3例患者实现血液学部分缓解,患者出现的一种或者多种不良反应绝大多为轻度的不良反应,多可耐受,近期疗效良好。结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可以用作无法接受骨髓移植治疗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首选化疗的药物。其远期效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 g/L苦参碱与0.2μmol/L伊马替尼单独或联合作用K562细胞48 h,观察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数,并利用RT-PCR检测转录因子GFi-1B表达。结果苦参碱可降低伊马替尼单独作用K562细胞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数以及转录因子GFi-1B的表达。结论苦参碱联合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后对红系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丑丑  冯永笑  万强 《新中医》2017,49(3):103-105
目的:观察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只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组均治疗3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象、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缓解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伊马替尼治疗,裴氏升血颗粒可以减轻伊马替尼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苦参碱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g/L苦参碱与0.2μmol/L伊马替尼单独或联合作用K562细胞48h,观察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数,并利用RT—PCR检测转录因子GFi-1B表达。结果苦参碱可降低伊马替尼单独作用K562细胞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数以及转录因子GFi-1B的表达。结论苦参碱联合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后对红系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6组:常规培养K562细胞组、1μM伊马替尼单药组、20μM丹参酮ⅡA单药组,以及5μM、10μM、20μM丹参酮ⅡA分别与1μM伊马替尼的联合用药组。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12 h和24 h的生长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再利用JC-1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凋亡(P0.05);并随丹参酮ⅡA的浓度增加联合用药组的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丹参酮ⅡA可显著增强伊马替尼引起的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治疗,观察组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疼痛、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是否有效提高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为了研究PD与伊马替尼(imatinib,IM)联合用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R的作用及机制。细胞增殖实验检测桔梗皂苷D对伊马替尼增殖抑制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测定PD和IM单药及联合用药对K562/R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PARP,cleaved PARP,Bcr/abl,p-AKT,p-mTOR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桔梗皂苷D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率比单独用药组效果明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以明显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同时下调PARP,Bcr/abl,p-AKT,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桔梗皂苷D可以提高耐药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联合用药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Bcr/abl蛋白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湛江市岭南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尼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早期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BCR–ABLIS≤10%达标率、BCR–ABLIS≤0.0032%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受损、水肿、关节痛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尼洛替尼的治疗效果优于伊马替尼,早期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蝎毒多肽干预K562/BALB/c-nu白血病荷瘤小鼠Hedgehog通路信号传导的机制,从基因、蛋白水平解析蝎毒多肽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展的分子机制和作用靶点。方法将K562/BALB/c-nu白血病荷瘤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伊马替尼(50 mg/kg)组和蝎毒多肽高、中、低剂量(0.3、0.6、1.2 mg/kg)组,药物干预14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小鼠瘤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上游因子Shh、Ptch、Smo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hh、Ptch、Smo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瘤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下游因子Gli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蝎毒多肽干预组小鼠瘤组织Shh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蝎毒多肽低、中剂量组小鼠瘤组织Ptch、Smo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伊马替尼组各上游因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蝎毒多肽低、中剂量组小鼠瘤组织Gli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蝎毒多肽高剂量组、伊马替尼组Gli1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蝎毒多肽能够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上游因子Ptch、Smo以及下游因子Gli1的表达,而伊马替尼对Hedgehog信号通路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伊马替尼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伊马替尼的药动学。方法 血浆经高氯酸沉淀,以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0.1%TFA(19∶61∶2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2 nm。6只SD大鼠,♂,灌胃给予50 mg·kg-1伊马替尼,分别在给药后多点尾静脉采血。用该方法检测血浆中伊马替尼的浓度;用DAS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伊马替尼浓度在0.10~20.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定量下限为0.05 mg·L-1;低(0.25 mg·L-1)、中(5.00 mg·L-1)、高(15.00 mg·L-1)3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86±2.77)%、(100.35±2.31)%、(100.14±1.66)%,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0.95±1.58)%、(81.60±1.00)%、(82.01±1.40)%;日内RSD分别为2.64%、2.50%和1.62%,RE分别为-1.60%、-1.00%、0.10%;日间RSD分别为3.51%、2.77%和1.34%,RE分别为-0.80%、0.72%、0.21%。大鼠伊马替尼灌胃后,伊马替尼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α相和β相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40±0.84) h和(7.82±0.87) h。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合用于大鼠血浆伊马替尼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瘀毒清对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株悬液分组,分别加入不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组)、含伊马替尼血清、含高剂量瘀毒清血清、中剂量瘀毒清血清、低剂量瘀毒清血清、含伊马替尼加高、中、低剂量瘀毒清血清,不加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后第12h、24h、48h和72h通过Armexin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不同药物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原代细胞有较低凋亡率,而空白对照组K562细胞的凋亡率更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24h内瘀毒清含药血清低、中、高组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药物组间相互比较亦有显著差异,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瘀毒清高剂量组72h未见凋亡率(31.48±6.58)进一步升高,与48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瘀毒清中剂量组72h的诱导凋亡率(27.54±5.89)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伊马替尼组12h开始即显示较高的凋亡率(23.80±6.94),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伊马替尼加瘀毒清各剂量组72h的凋亡率与伊马替尼组、瘀毒清低、中、高组的凋亡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含瘀毒清血清对体外K562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呈一定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瘀毒清与伊马替尼联合使用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伊马替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P-糖蛋白、P53蛋白水平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纳入标准的80例ALL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VDCP化疗方案治疗,此外对照组加以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免疫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同时治疗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P-糖蛋白及P53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BC水平显著下降,Hb、PLT、RBC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Hb、RBC、CD_3~+、CD_4~+、CD_4~+/CD_8~+、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53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伊马替尼治疗ALL疗效明确,能有效减少伊马替尼+化疗不良反应,降低P-糖蛋白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心率变异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复康口服液对人肺腺癌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PC-9R的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结果:对于G1、G2期细胞数含量,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与金复康药物血清组、吉非替尼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于S期细胞数含量,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金复康药物血清组、吉非替尼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吉非替尼联合金复康药物血清后,金复康口服液增强了吉非替尼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在凋亡率方面,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与金复康药物血清组、吉非替尼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吉非替尼联合金复康药物血清后,金复康口服液增强了吉非替尼对PC-9R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吉非替尼组、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与Con组比较,Caspase-3、Caspase-8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能够逆转人肺腺癌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对吉非替尼的凋亡抵抗,可能与上调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耐药性。方法 35例CML患者予格列卫治疗,其中CML慢性期予30 0~4 0 0mg/d ,CML急性期予4 0 0~6 0 0mg/d。结果 本组患者累计获完全血液学缓解(CHR) 31例占89% ,达CHR的中位时间2 8d。2 7例疗程>3个月的患者,在治疗第3个月时复查骨髓细胞染色体,获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R ,ph+ 细胞<35 % )共19例占5 4 %。结论 格列卫治疗CML安全有效,是治疗CML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以国产创新药物埃克替尼为例,探讨及时纳入医疗保险对国产创新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将埃克替尼纳入医疗保险时间差异较大的X省和Z省,使用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数据库中覆盖两个省份的样本医院2013 ~2018年间季度采购数据,对比分析3个同样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的价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药效学检验与预测模型。方法本次实验选择了MHCC97-H细胞(高侵袭性的HCC细胞系)建立了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肝脏原位接种HCC组织模型、肝门静脉注射HCC细胞模型;选取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阿帕替尼(apatinib)以及安罗替尼(anlotinib)为模式药物;裸鼠灌胃给予2 mg·kg^-1的索拉非尼、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进行治疗后,确定这些分子靶向药物对不同肿瘤模型的抗肿瘤作用,计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索拉非尼、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均能够显著抑制不同模型中MHCC97-H细胞的生长,阿帕替尼以及安罗替尼的作用较优于索拉非尼。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疗效预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