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胞脐血移植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从其移植并发症、长期造血及免疫重建等方面了解脐血作为干细胞来源的移植效果.方法: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例1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儿,体重30 kg,例2为急性淋巴肉瘤白血病患儿,体重50 kg;行HLA相合的同胞脐血移植,予处理采用BU/CY2方案:马利兰(BU)lmg/kg,每6 h一次,用4共16次,环磷酸胺(CY)60 mg/kg,d,用2天.分别输入脐血有核细胞3.7×10~7/kg及1.60×10~7/kg,CD34~ 分别为3.9×10~5/kg及1.6×10~7/kg,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预防单用环胞菌素A.移植后联合应用G-CSF及EPO以加速造血重建.结果:例1于 18天粒系植入, 33天血小板植入,例2于 13天粒系植入, 35天血小板植入,细胞因子的应用可以加速造血重建,例1于 30天DNA指纹图示骨髓全部为供者型,移植后2个月外周血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随访10个月,患者各项检查正常,未发生急、慢性GVHD.例2于 33天外周血性染色体分析证明为供者型,于 7天.发生急性Ⅱ度GVHD,用激素后控制,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脐血移植适合我国国情且对儿童高危白血病较为适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脐血库以促进脐血移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 ,作者对 12例CML进行了allo PBSCT的临床研究 ,12例均为第 1次慢性期 ,中位年龄 32 .5岁 ;全部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 ,供者动员用G CSF 5 μg/ (kg·d)× 5天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49.5 7)× 10 8/kg(中位数 5 .0× 10 8/kg) ,CD 34 + 细胞数为 (0 .72 6 6 .30 )× 10 6/kg(中位数 5 .82× 10 6/kg)。预处理方案 :9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 +环磷酰胺 (CTX) +依托泊甙 (VP16 ) ,3例采用TBI +CTX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 +短程甲氨喋呤 (MTX)方案。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中位数 14.5天 (142 3天 ) ,血小板 >2 0× 10 9/L中位数 16天 ;发生Ⅱ度以上急性GVHD 3例 (2 5 % ) ;慢性GVHD共 5例 ,其中局限性 3例 ,广泛性 2例 ;死亡 3例 ,2例死于感染 ,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 ,中位随访 6个月 ,存活 9例。Allo 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比异基因骨髓移植高 ,但慢性GVHD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新途径以促进造血重建及减轻GVHD ,对 35例供者使用G CSF(格诺赛特 ) 2 5 0 μg/d,连续 7天后采髓 ,对HLA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植。对 18例供者动员前后骨髓CD34 + 细胞含量及T细胞亚群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35例病人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15± 3 1)天及 (18 1± 3 0 )天 ,急性GVHDI度发生率为 2 8 6 % ,II度以上 5 7%。G CSF动员后骨髓CD34 + 、CD4+ 细胞比例增加而CD8+ 细胞比例减少。说明G CSF动员可使供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 ,从而促进受者造血恢复并降低其急性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经验。方法 APBSCT联合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 6 1例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2 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4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17例。结果 AML ,ALL ,NHL组的 3年及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6 3.2± 10 .6 ) % ,(5 4.6±10 .3) % ;(32 .8± 12 .5 ) % ,(15 .4± 12 .4) % ;(75 .4± 11.3) % ,(73.2± 11.5 ) %。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 ,WBC恢复至 >0 .5× 10 9/L时中位天数 +12 .0d ,WBC >1.5× 10 9/L时中位天数 +14.0d。PLT最低降至 <30× 10 9/L者当恢复 >30× 10 9/L时的中位天数 +17.5d。全部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零。 6 1例中至今死亡 14例 ,皆死于复发 ,主要为ALL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发热、肝功能受损最常见。结论 APBSCT联合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5.
利用TPA体外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出现的不同反应,建立了诊断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的分型方法.以5~10×10~5/ml的AUL细胞经1.6×10~(-7)M/ml TPA处理后,出现细胞贴壁反应,非特异性酯酶阳性细胞增多,获得一定的吞噬乳胶粒的能力,形态上变为单核或巨噬系细胞,综合临床资料,可判断其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反,细胞只出现凝集反应,则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正在治疗中的未缓解的白血病患者。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1841岁 ,平均年龄 31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3例 ,5例均在化疗中。主要症状 :发热及转移性右下腹痛 3例 ,黑色稀便 4例 ,恶心、呕吐 1例 ,消瘦、乏力 2例。主要体征 :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 5例 ,体温 38 840 0℃ ,肠鸣音弱 3例 ,腰大肌试验阳性 2例。实验室检查 :Hb (35 70 ) g/L ,WBC(0 30 7)× 10 9/L ,Plt (16 86 )× 10 9/L。病变部位 :仅在回盲部 2例 ,回盲部并累及升结肠 3例。临床诊断 :5例均诊断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 CD2 5抗体用于预防儿童白血病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儿童白血病患者接受 HL A2 - 3位点不合半匹配骨髓移植 ,移植方法除了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2 5 0μg促进骨髓及受者应用环孢素 A(CSA ) ,甲氨蝶呤 (M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和霉酚酸酯 (MMF)预防 GVHD综合措施外 ,加用抗 CD2 5单克隆抗体预防 GVHD,剂量各为 2 0 m g,在移植前 2 h和移植后第 4天应用 ,采髓后未去 T细胞输注 ,移植结果与前期未用 Simulect移植组比较。 结果  10例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 ,粒细胞大于 0 .5× 10 9/ L 中位天数是19 d,血小板大于 2 0× 10 9/ L 的中位天数是 2 2 d,骨髓植活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无 1例发生急性 ~ GVHD,未用 Sim ulect对照组急性 ~ GVHD为 5 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评价慢性 GVHD的 8例均发生慢性 GVHD,均为局限性慢性 GVHD。中位随访 12个月 (范围 9~ 2 4个月 ) ,2例移植相关死亡 ,1例移植后 14个月复发死亡 ,实际无病生存率是 70 % ,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本研究儿童半匹配未去 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 Sim ulect,明显降低急性重症 a GVHD发生 ,减少移植相关死亡 ,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郭长升  唐家宏  宋宗昌  朱璐 《人民军医》2003,46(11):655-656
1995年以来 ,我们采取砷剂诱导加杀伤 ,交替治疗完全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2 5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5例中 ,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5~ 4 3岁 ,平均 30 5岁。M 3a(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型 ) 1 6例 ,M 3b(急性早幼粒白血病b型 ) 9例。诊断与疗效标准按参考文献[1] 。 2 5例均采用砷剂(As2 O3)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在诱导过程中处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高凝期者给肝素皮下注射 ,直至出血倾向消失 ;当外周血白细胞数 >2 0×1 0 9/L时给羟基脲。完全缓解后按下述方法进行治疗。1 2 缓解后…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单克隆抗体(McAb)和兔补体体外净化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后对5例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ALL)患者进行了自身骨髓移植(ABMT)。抽出的骨髓细胞经McAb55加兔补体两次处理后,CALL抗原(CALLA)阳性细胞清除率可达2~3个对数级,骨髓有核细胞及CFU-GM回收率分别为48.7%~96.9%和39.5%~95.7%。外周血白细胞于移植后11~16d开始回升,14~29d升至1×10~9/L以上。23~53d出洁净室。例3于移植后4个月白血病复发, 8.2个月死亡。另4例无病活存分别为19~+、18~+、12~+和6~+个月,远期疗效正在定期随访中。  相似文献   

10.
在肺结核病变的基础上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国内文献报告不多.现就512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继发肺部感染63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63例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16~67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3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9例.持续低热5例,中热20例,高热11例,午后发热6例,不规则热型10例,体温正常11例.血常规:WBC10.O×10~9/L~15.0×10~9/L38例,15.1×10~9/L~20.0×10~9/L10例,≥20.1×10~9/L8例,正常7例,N<70%7例,71%~80%16例,≥81%~90%35例,>91%5例.18例痰普通培养5例有枸橼酸杆菌生长,3例痰涂片查出霉菌,15例血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