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抗凝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8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依诺肝素的患者,按依诺肝素应用剂量共分为3组。A组(n=31):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B组(n=35):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日1次。C组(n=42):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早1次以及依诺肝素20mg,皮下注射,每晚1次。观察各组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在服用同样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情况下,3组患者均无大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发生,但A组患者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给予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早1次,20mg皮下注射,每晚1次,共5~7d,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普通肝素及依诺肝素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差异。 方法 将70例STEMI患者按给药方式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普通肝素组溶栓前先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 000 U负荷量,接着以12 U/(kg?h)维持静脉滴注48 h,根据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调整普通肝素剂量,48 h后逐渐减量改用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 mg,2次/d,序贯治疗(2~7) d或至转运。依诺肝素组溶栓前先给予依诺肝素30 mg静脉注射,15 min后1 mg/kg皮下注射,1次/12 h,治疗(2~7 )d或至转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 60 min时普通肝素组再通率为83%,依诺肝素组为57%,120 min时普通肝素组再通率为100%,依诺肝素组为91%,普通肝素组明显高于依诺肝素组(P<0.05);普通肝素组临床再通时间显著短于依诺肝素组(P<0.05);普通肝素组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P<0.05);普通肝素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P<0.05);普通肝素组成本-效果比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P<0.05)。 结论 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STEMI时,先用普通肝素冲击并足量维持48 h后用依诺肝素序贯治疗较全程应用依诺肝素方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糖尿病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非ST段升高的ACS患者248例,其中观察组129例,对照组119例,所有患者均首剂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之后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 d,给予替罗非班期间连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40 mg/12 h),停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2 h后,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4 d[依诺肝素:1 mg/(kg.12h)];对照组患者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1 mg/(kg.12h)]皮下注射连续使用5~7 d。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30和60 d血浆hs-CRP和FIB并分析其相关性;观察两组中治疗后30 d、60 d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性胸痛例数;出血状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hs-CRP和FIB水平均逐渐下降。观察组于治疗后7 d hs-CRP和FIB水平开始低于对照组,30 d降低作用最显著,60 d两组hs-CRP和FIB水平差异消失;两组hs-CRP和FIB水平变化呈线性正相关;观察组30 d和60 d的复合缺血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均无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可进一步降低中危ACS伴糖尿病患者的hs-CRP和FIB水平;降低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的同时并不增加临床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6月于南方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患者围术期间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磺达肝癸钠组)或依诺肝素(依诺肝素组),进行3~5 d抗凝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进行3个月终点事件的电话随访。结果磺达肝癸钠相比于依诺肝素抗凝能够降低48 h内出血事件(P=0.027),同时不增加缺血事件,两组3个月随访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 PCI围术期应用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普通肝素(UFH)、达肝素及依诺肝素对血小板激活的差别.方法:5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UFH组、达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术前测体重,动脉穿刺成功后,按50 U/kg经动脉鞘管内注射UFH(UFH组)、达肝素(达肝素组)或依诺肝素(依诺肝素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0 min、20 min取血,测定血小板活化标记物GPⅡb/Ⅲa、sCD40L、P-选择素(CD62P)及血友病因子(vWF).结果:UFH组给药后10 minGPⅡb/Ⅲa、血浆sCD40L及CD62P水平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20 min GPⅡb/Ⅲa、sCD40L水平仍高于给药前(P<0.05),但CD62P水平与给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肝素组和依诺肝素组给药后10 min、20 minGPⅡb/Ⅲa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血浆sCD40L及CD62P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肝素组给药后20 min、依诺肝素组给药后10 min血浆vWF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鞘内注射UFH、达肝素及依诺肝素均可激活血小板;与UFH相比,达肝素和依诺肝素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较小;而达肝素和依诺肝素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华法林的起效时间有无影响及在局部注射部位瘀斑的形成是否优于依诺肝素及达肝素。方法将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24例,达肝素组20例及磺达肝癸钠组50人。消融术前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达肝素或磺达肝癸钠5-10d,消融术后皮下注射至少3-5d(同时应用华法林治疗),待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上升至1-8-2.0时停用。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特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疗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依诺肝素组、达肝素组、磺达肝癸钠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24、0/20、1/50人,比较三组血栓栓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3)三组药物在华法林INR不同的达标时间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三组患者注射部位瘀斑情况比较:用药7天时,磺达肝癸钠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磺达肝癸钠组、依诺肝素组、达肝素组无瘀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66,0.21,0.15,P〈0.05),瘀斑长径明显减小(磺达肝癸钠组、依诺肝素组、达肝素组瘀斑长径分别为:0.7,2.3,3.3cm,P〈0.05),且优于依诺肝素及达肝素。结论与依诺肝素和达肝素组相比,磺达肝癸钠用于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未增加严重出血及血栓栓塞,也不影响INR的达标时间,但可以减少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三种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和达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单中心设计,76例入选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1mg/kg)、那屈肝素组(0.01ml/kg)和达肝素组(120IU/kg),每12h皮下注射一次,至少使用48h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所有手术在末次注射低分子量肝素(LMWH)后8h以内完成,术中不追加LMwH或普通肝素(UFH),监测三组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抗Xa因子活性,同时观察30d终点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和靶血管再次重建和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三组病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平均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手术结束时APTT≥45s的病例数在依诺肝素组、那屈肝素组和达肝素组分别为24例(96.0%)、23例(95.8%)和26例(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手术前和手术结束时抗Xa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达到抗Xa因子≥0.5IU/L的比例不同,在依诺肝素组、那屈肝素组和达肝素组分别为:术前23例(92.0%)、21例(87.5%)和17例(63.O%)(P=0.018),手术结束时22例(88.0%)、19例(79.2%)和15例(55.6%)(P=0.022).30d随访三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依诺肝素组发生1例因急性左心衰导致死亡,1例术后血小板<10×1012/L,另有1例输血200mJ;那屈肝素组发生1例靶电管再次重建;达肝素组1例术中支架后急性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结论依诺肝索、那屈肝素和达肝索在ACS患者心导管室应用中均安全有效,术前皮下注射LMWH 4次且手术在末次注射的8h内完成,不需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人手术中静脉追加LMWH或UFH.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5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观察依诺肝素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再通术,院内死亡发生率;并与普通肝素组相对照。结果:依诺肝素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再通术,院内死亡主要事件总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为16%,2组比较差异显著,2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依诺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肝素抗凝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vwF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UAP患者35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组)18例,普通肝素(肝素钙组)17例,正常对照组10例。观察依诺肝素组、肝素钙组的心绞痛缓解率;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观察其4周临床预后。结果:①依诺肝素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肝素钙组,分别为95%和82%(P<0.05)。②依诺肝素组治疗后血浆vwF水平明显低于肝素钙组分别从(166.67±10.29)%降至(94.11±13.23)%,(162.94±14.03)%降至(109.41±8.99)%,P<0.01)。③4周随访结果分析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例数肝素钙组多于依诺肝素组,分别为4例及2例(P<0.05)。结论:肝素抗凝治疗可影响UAP患者血小板的活化,抑制vwF释放,且依诺肝素作用明显强于肝素钙,前者临床疗效及预后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肝素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肝素预防及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 (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 32只小鼠中 ,16只正常小鼠分成两组 ,饮用DSS 7d的同时预防组皮下注射肝素 ,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另 16只饮用DSS 7d后诱导结肠炎的小鼠分成两组 ,治疗组皮下注射肝素 ,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用疾病活动指数、组织学评分、TNF α的表达和马休斯猩红兰 (MSB)检测微血栓评价疗效。结果 肝素在预防组降低微血栓的形成 ,对照组 8只中 4只微血栓阳性 ,预防组均阴性 (P =0 .0 38)。治疗组组织学评分、TNF α的表达明显降低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直肠、横结肠组织学评分和TNF α的表达分别为 1.33和 1.85 (P <0 .0 5 ) ,0 .92和 1.6 8(P <0 .0 5 ) ,(5 .5± 3.5 ) %和 (10 .8± 4.2 ) % (P <0 .0 5 )。结论 肝素可抑制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血栓形成和结肠炎症 ,实验结果提示肝素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也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使用依诺肝素能否降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in-stent thrombosis, IST)风险。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接受支架置入术的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依诺肝素将患者分为依诺肝素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多变量logistic分析确定术后亚急性IS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6例患者, 男性61例(70.93%), 年龄(58.03±10.14)岁;48例(55.81%)使用了依诺肝素。依诺肝素组亚急性IS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8%对13.16%;χ2=4.008, P=0.045), 而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对2.63%;χ2=0.028, P=0.86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支架置入术后使用依诺肝素为亚急性IST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042, 95%置信区间0.005~0.901;P=0.042)。结论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对比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129例,普通肝素组127例,两组都联合应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30 d内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等临床事件;并比较两组患者72 h内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30 d内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等临床事件,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内出血并发症,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稍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前后血小板数量下降程度,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低(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肝素,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评价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经腔冠脉介入术(PCI)中应用依诺肝素0.75mg/kg经动脉鞘管注射抗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60例择期PCI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诺肝素组给予依诺肝素0.75mg/kg,手术时间超过90min者再给0.3mg/kg;普通肝素组给予普通肝素100U/kg。结果注射依诺肝素后2h内,患者血浆抗Xa因子水平在0.5IU/ml以上。补充依诺肝素后可使所有患者血浆抗Xa因子水平4h内维持于0.5IU/ml以上。依诺肝素组鞘管内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26.6%比10.0%,P〈0.001)。两组30d内不良临床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择期PGI术中应用依诺肝素0.75mg/kg经动脉鞘管弹丸式注射进行抗凝是安全和有效的,有效抗凝强度至少可维持2h,手术时间超过2h的患者应补充依诺肝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肝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与红花注射液.3组疗程均为两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9%,优于肝素组(72.22%)和对照组(63.33%,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与依诺肝素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确诊为糖尿病合并NSTE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4例,主要采用阿司匹林、依诺肝素等治疗);替罗非班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观察48h、30d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变化,以及有无出血等并发症。结果:替罗非班组48h、30d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8h:4.3%比20.5%,30d:13.0%比29.5%,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h、7d时APTT、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与依诺肝素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正>【据《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年4月报道】题:并发门静脉血栓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Cui SB等)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的发生率很高,而肝硬化患者PVT的最佳治疗方案尚不清楚,目前尚未有关于使用依诺肝素治疗肝硬化PVT最佳剂量的文献报道。为了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PVT应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来自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Cui SB等使用不同剂量依诺肝素治疗65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合并急性PVT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一组患者1 mg/kg,每12 h皮下注射,给予对照组1.5 mg/kg,每24 h皮下注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生化、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DES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因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组及替罗非班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5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组应用依诺肝素皮下注射(1mg/kg,1次/12h),替罗非班组应用替罗非班0.1μg/(kg·min)持续泵入,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2h停用依诺肝素或替罗非班,术后根据外科情况,尽早恢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观察围术期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桥接时间及手术方式无明显区别,围术期两组患者未发生心脏事件,肝素组发生2例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替罗非班组发生1例牙龈出血,1例便潜血阳性,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随访,肝素组于术后2个月发生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再发2例,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再发1例,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S植入术后近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可以考虑应用依诺肝素或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肝素1组、肝素2组和对照组共3组,均按AMI常规治疗,其中肝素1组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1次,每次0.4ml,肝素2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每次0.4ml,疗程2周,2周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总缺血和缺血总负荷。结果:各组缺血持续时间和缺血总负荷分析为:肝素1组3.4±6.8min;5.2±10.4min·mm;肝素2组2.7±7.2min,4.5±11.2min·mm;对照组9.3±10.8min;15.9±18.2min·mm.肝素1组、肝素2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治疗AMI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依诺肝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6-01该院收治的ASTE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尿激酶与依诺肝素治疗,研究组应用瑞替普酶与依诺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30、60、90 min时梗死动脉的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后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0、60、90 min时梗死动脉的再通率为44.44%、51.11%、57.7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2.22%、28.89%、35.56%(P0.05)。研究组出血的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随访1年,研究组病死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依诺肝素治疗ASTEMI疗效满意,可以有效促使梗死动脉再通,降低出血率与病死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依诺肝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及最长持续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7/46)(χ2=5.059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发作频率及最长持续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及最长持续发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3915、4.1542,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可靠,且能减少发作频率和缩短持续发作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