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HIV/AIDS合并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对118例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将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组口腔溃疡完全治愈的有48例,占81%,对照组口腔溃疡完全治愈的有29例,占49%。结论:通过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溃疡面的愈合,减轻因患艾滋病所致的心理压力,缓解因口腔真菌感染所致的病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损害及其在艾滋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例艾滋病患者(HIV抗体阳性)进行口腔检查,以了解口腔损害与艾滋病的关系,为研究口腔损害作为艾滋病的临床标志物提供资料。结果表明:7例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口腔损害是:口腔溃疡6例、白色念珠菌病4例、牙周炎4例、卡波济氏肉瘤3例、带状疱疹3例、毛状白斑2例、单纯疱疹性口炎2例以及淋巴结肿大3例。口腔溃疡患病率最高,白色念珠菌病最明显,其次为牙周炎。研究提示,艾滋病患者可以出现明显的口腔损害,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损害不仅利于艾滋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也有利于口腔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44例)和非真菌感染组(76例)。统计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比较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一般资料,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真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44例,真菌感染率为36.67%。真菌感染组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未进行口腔护理、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占比高于非真菌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于非真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及血清TP、ALB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是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真菌感...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的口腔表现是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指征之一,多数HIV感染者都有口腔表现.与HIV感染最为密切的口腔表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诊4例HIV感染患者,初诊的诊断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昱 《中外医疗》2016,(34):22-24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状况,为我国HIV/AIDS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_2015年12月经福建省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AIDS患者160例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采集病史,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将详细记录的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感染口腔表征协作中心制定的艾滋病口腔表征分类及诊断标准相比较。同时记录CD4+T细胞计数及HAART半年后的CD4+T细胞计数。结果160例HIV/AIDS患者,年龄范围为23~68岁,其中男93例,女67例。有32例患者出现了口腔病损,其类型依照患病率的高低依次是:白色念珠菌病11例,单纯疱疹7例,口腔溃疡6例,AIDS相关性牙周病变4例,卡波济肉瘤3例和乳头状瘤2例。入组HIV/AIDS患者使用HAART法进行治疗6个月后,口腔病损明显减轻,且大多数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提高。结论 HIV/AIDS患者常伴有口腔表征,并且部分口腔表征出现较早。口腔念珠菌病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HAART治疗后这些口腔病损减轻。  相似文献   

6.
赵庚 《广州医药》2021,52(2):37-39,45
目的 探讨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分析患者真菌感染部位、病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真菌感染部位中,排在前三位的为口腔、肺、食道,占比为44.4%(4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相关性口腔疾病防治。方法 通过3例合并典型口腔疾病的艾滋病病例的报告,深入分析HIV感染者及AIDS的流行状况、传播方式、口腔表现及治疗和预防措施。结果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患者常伴有或首先出现口腔黏膜相应损害,危害极大。结论 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对严重而持久的口腔黏膜病损如含珠菌病、病毒性疱疹、毛状白斑及口腔黏膜卡波济肉瘤等应警惕和考虑艾滋病。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广谱抗菌素、各种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逐年增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据国外资料报道,艾滋病患者在其病程中患真菌感染的可能性为90%,真菌感染是艾滋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我国HIV 阳性人群特别是西南地区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在发达国家,器官移植受者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高达20%~40%,而且往往是致命的感染。虽然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仍然是念珠菌[1],但曲霉菌、接合菌及新生隐球菌等也在不断增加[2]。这些真菌导致的侵袭性感染相对一般细菌、病毒感染具有更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40-40
近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口腔学术研讨会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曾同教授指出,尽管口腔是HIV感染症状好发部位,有些病例可在急性感染期出现口腔溃疡、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颌面部淋巴结肿大、口角炎等极为常见的口腔症状,却很难引起口腔临床医师的警惕。而患者一旦出现口腔黏膜毛状白斑、卡波西肉瘤等典型症状时,往往已到了艾滋病中晚期。由于艾滋病已在我国很多地区蔓延,因此临床上对患有这类口腔疾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以排除HIV感染。经血传播是HIV三个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口腔医疗过程中的血液接触存在着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感染部位以口腔、肺、食道较为多见;感染的真菌菌种以白色念珠菌(36.46%)、马尔尼菲青霉菌(23.96%)和新型隐球菌(16.67%)感染者居多;75例患者进行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其中死亡6例(8.00%)。结论: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感染部位多,常见于口腔、肺、食道;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常见;高效抗反转录病毒(HAART)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刘甘露  蒙坚 《医学文选》2000,19(6):975-976
艾滋病(AIDS)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罹患艾滋病或已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由于AIDS患者缺乏免疫力,易患全身各系统疾病,也常常波及口腔出现相应损害而到口腔科就诊,口腔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频繁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而成为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口腔医务人员必须对AIDS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截断AIDS的传播途径,阻止其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传播。1 AIDS的研究情况  AIDS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现第一批艾滋病人到1996年底[1]全球共有HIV…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AIDS/HIV知识教育及加强AIDS/HIV感染控制提供背景资料及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沙区305名口腔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行为了解情况。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的一般知识了解较多,对于HIV的传播途径了解程度在70%以上。结论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一定了解,但仍需对口腔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CD4细胞水平及病毒载量与口腔念珠菌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以加深对艾滋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进行实时核酸扩增检测分析HIV载量,用流式细胞技术计数CD3、CD4、CD8淋巴细胞分析,口腔念珠菌菌株培养鉴定.结果 CD4+<200 cell/μL的85名艾滋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39人次(占39%),以白念珠菌(33%)最为常见,0.3%为光滑念珠菌,0.1%为热带念珠菌.100例患者中血浆HIV病毒载量为103~104有46例,感染口腔念珠菌病24例,占52.2%(24/46),HIV病毒载量为>105有22例,感染口腔念珠菌病12例,占54.5%(12/22).结论艾滋病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和患者CD4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CD4 细胞水平及病毒载量与口腔念珠菌机会性感染的关系, 以加深对艾滋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至 2012年6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艾滋病患者进行实时核酸扩增检测分析HIV载量,用流式细胞技术计数CD3、CD4、CD8淋巴细胞分析,口腔念珠菌菌株培养鉴定. 结果 CD4+ < 200 cell/μL的85 名艾滋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39人次(占39%),以白念珠菌( 33%)最为常见,0.3% 为光滑念珠菌,0.1% 为热带念珠菌.100例患者中血浆HIV病毒载量为103~104有46例 ,感染口腔念珠菌病24例,占52.2%(24/46),HIV病毒载量为>105有22例 ,感染口腔念珠菌病12例,占54.5%(12/22).结论 艾滋病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和患者CD4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线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随访并初次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的成年HIV/AIDS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94例HIV/AIDS患者,其中男性1012例,女性82例,以30~44岁者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其中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达53.3%,其次为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28.9%)。肺部感染、PCP、口腔真菌感染、带状疱疹、CMV视网膜炎和淋巴瘤的发生率在CD4<200个/μl组显著高于CD4≥200个/μ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机会性感染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CD4细胞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密切观察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测CD4细胞,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机会性感染,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樊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08-10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50例,分别开展细菌培养试验及T细胞群监测,再给予抗HIV治疗与抗真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真菌感染谱的结果显示共41例患者(82.0%)检测出白念珠球菌,6例患者(12.0%)检测出马尔尼非青霉菌,3例患者(6.0%)检测出可鲁维酵母菌,主要以白念珠菌为主。治疗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与HIV RNA定量PCR检测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仅有2例患者因并发多重感染而致死亡,死亡率为4.0%,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在艾滋患者者的感染中以真菌感染最常见,且以白念珠菌为主要的菌群,抗HIV与抗真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时需尽量保证早期诊断与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AIDS)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罹患艾滋病或已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由于AIDS患者缺乏免疫力,易患全身各系统疾病,也常常波及口腔出现相应损害而到口腔科就诊,口腔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频繁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而成为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口腔医务人员必须对AIDS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截断AIDS的传播途径,阻止其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患者骨髓象及外周血象异常改变的分析,以便临床正确地采取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外周血细胞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艾滋病患者均伴有外周血细胞一系、二系或三系的减少,95%的艾滋病患者骨髓细胞增生活跃,5%的艾滋病患者骨髓细胞增生减低。在40例艾滋病患者中,反应性早幼粒细胞增多者占15%,感染性骨髓象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各占5%,真菌感染性骨髓象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占2.5%,纯红再障和生成减少性粒细胞缺乏症各占2.5%。结论: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异常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血液学改变,不仅与HIV及其基因产物扰乱辅助细胞的造血调节功能,从而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关,还与AIDS的机会性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9.
医院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夫  李荡 《吉林医学》2008,29(15):1312-1313
随着口腔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口腔医疗服务的卫生化已逐步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要求口腔医学提供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装备及业务流程和规范。口腔科器械是口腔临床治疗患者必不可少的工具。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灭菌较难。口腔科器械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遭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约有1亿人口携带乙肝病毒,HIV感染形势也令人担忧。因此,切断经口腔器械传播途径是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加强和改进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口腔局部免疫角度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机制。方法:①放射免疫法测定HIV感染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和非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全唾液sIgA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②流式细胞仪检测HIV感染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和非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HIV感染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和非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全唾液sIgA含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正常人明显下降(均为P<0.01),HIV感染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全唾液sIgA含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HIV感染非伴发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下降(均为P<0.05)。结论:HIV感染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可能与全唾液中sIgA的含量有关,全唾液sIgA在局部黏膜免疫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