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自体静脉移植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2001年共收治27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经过积极进行术前处理及对其29条损伤动脉自体静脉移植修复术,除1例股动脉广泛撕裂伤术后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就诊时间超过8h,术后发生肌筋膜综合征坏死截肢,余23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血管外伤性缺损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肢血管损伤,在清创后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缺损,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肢体的血供,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我们于1992~1999年应用自体静脉修复四肢血管外伤性缺损2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13~52岁,平均30岁。股动脉7例,动脉6例,胫后动脉2例,腋动脉1例,肱动脉4例,尺、桡动脉各1例。同时合并静脉损伤者7例,其中股静脉2例,静脉3例,肘静脉2例、损伤性质:刀刺、切割伤4例,挤压、碾挫16例,爆炸伤2例。伤后至来院时间0.5~5.0h,平均2.5h。血管缺损长度2~12cm,…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88例采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口腔护理、皮肤准备及术后呼吸道护理、伤口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膨胀泡沫聚四氟乙烯(ePTFE)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干动脉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探讨血管吻合口感染的预防途径。【方法】采用Lire Green公司的ePTFE血管移植通过肌瓣包裹、转位覆盖及旁路迂回等方式修复四肢千动脉缺损40例。【结果】血管移植术后全部通畅,无吻合口感染。随访6个月、1年、2年,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96.9%、89.3%。无截肢病例。【结论】ePTFE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主干动脉缺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式.既能解决自体血管来源困难有限、口径小等难题,又能达到自体静脉移植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潘有朵 《护理与康复》2010,9(10):850-851
总结35例裤裆式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术后护理。术后做好合并伤的观察及护理、一般护理,严密监测患肢血运状况,加强创面的观察护理、疼痛护理,重视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35例血管移植术均成功,2例因血管吻合口漏行再次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总结10年治疗的62例四肢动脉损伤。方法:62例分别采用血管断口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结果:46例肢体存活并具良好功能,一期截肢4例,二期截肢6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争取伤后8h内处理血管,恢复肢体血循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淑敏  马晓燕  金薇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206-2208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由Koshima等[1]1989年首次报道,主要用于乳房再造.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2],故游离皮瓣移植术是目前修复创伤后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3].  相似文献   

9.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损伤肢体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自体血管移植治疗动静脉损伤4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例急性四肢动脉损伤均据外伤史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得以确诊,其中7例于伤后8小时内手术,5例于8 ̄24小时内手术,手术方式为:2例行动脉结扎术,2例血管移植术,2例血管侧壁修补,5例血管端端吻合,1例尺动脉结扎+桡动脉端端吻合。结果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从对12例急性四肢动脉损伤诊治结果分析表明,凡病史明确,结合临床表现确定诊断后,必须及早手术,尽量缩短肢体缺体时间;根据血管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  相似文献   

11.
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反义基因治疗边杰芳综述张柏根审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上海200001)AntisenseGeneTherapyforRestenosisinAutovenousGraftBianJiefang(Departme...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组织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测,观察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愈合过程。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12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实验分为两组:一侧为自体骨粉移植组,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自体左右对照。①缺损模型建立:于双侧下颌骨体部下缘用磨削机器各造成1.0×1.0cm的全层骨缺损。②自体骨粉移植:将所有自体骨粉回填一侧缺损处作为自体骨粉移植组,另一侧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组。③分别于术后2,4及8周各处死4只动物,获取整块下颌骨标本作组织学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测,光镜切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只观察自体骨粉移植组标本。结果:12只大耳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两组标本组织学观察结果:自体骨粉移植组术后2周时形成薄层骨痂;4周时为新生的骨小梁,但排列紊乱;8周时骨小梁形成的编织骨已逐渐向板层骨过渡。空白对照组术后8周时骨小梁分布仍稀疏。②自体骨粉移植组标本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后4周骨基质钙化程度提高,大量成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缺损间隙逐渐变窄形成多孔较疏松的新骨组织,新生骨小梁形成,新骨超微结构呈“蜂窝状”。8周时骨小梁钙化程度继续升高,形成的板状骨排列出现一定方向性,新生骨组织由多孔疏松的结构向致密性结构转化,新原骨组织基本上融为一体产生骨性结合,髓腔相通。结论:自体骨粉移植修复下颌骨成骨可靠,愈合加快,愈合方式以骨传导爬行替代为主,且应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3.
陈海燕  陈林  石梅  李亚娟 《华西医学》2012,(10):1526-1527
患者女,61岁;因尿毒症于2005年3月人我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illng=O.133kPa),脉搏78次/min,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界左下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0年1月~1994年10月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40例,13例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血管缺损,其中1例为上肢血管、12例为下肢血管.治愈12例,1例因复合伤及并发症死亡.1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1例,年龄9~40岁.13例肢体损伤血管17条,其中动脉12条、静脉5条,16条血管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1条股深静脉直接对端吻合.致伤原因:刀刺伤8例,车祸3例,牛角戳伤1例,医误伤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小时~35天;合并伤4例、其中股神经损伤伴肌肉撕裂伤1例,肌肉裂伤1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及挤压综合征1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移植指征:血管完全断裂6例,血管贯穿伤2例,假性动脉瘤3例,血肿伴血管炎症1例、修补后大出血1例.治疗结果:12例治愈,1例截肢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5.
四肢及手部血管损伤是比较常见的急诊创伤,特别是主干动静脉的损伤更是直接影响肢(指)体的成活及术后的功能恢复[1].我院2003年5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及手部血管损伤36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66例,男245例,女121例;年龄5~62岁.平均(37±3)岁;损伤类型:挤压伤163例,绞轧伤172例,切割伤31例.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18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宣教.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的体位训练,注重术野皮肤的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安置正确的体位,加强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贾瑛 《华西医学》2015,(1):141-143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膜片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6例行自体软骨细胞膜片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术患者,术后予患侧膝关节制动、屈曲、抬高及伤口持续冰敷等护理,认真观察和及时处置疼痛、移植物过敏等问题,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全方位促进患者康复。结果经10个月的随访,6例患者术前症状消失、关节软骨面平整、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个体化康复护理计划、功能锻炼指导及定期随访是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自体干细胞移植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体干细胞移植越来越多地用做血细胞性及实体性肿的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或外击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9.
四肢动脉损伤晚期修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9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后因Ⅰ期处理不当而行Ⅱ期动脉重建手术的患者,术后肢体均得以保留。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姜哲  崔春爱  姜正二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76-178,F0003
背景:研究表明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 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骨膜碎片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学变化及其成软骨能力。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体质量(2.15&;#177;0.30)kg的健康中国家兔14只,雌雄不限。 方法:实验于2001-04/2002-02在延边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选取兔双侧膝关节。共28侧,制作膝关节股骨髌面3.0mm&;#215;6.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模型。②随机分为复合移植组20侧,在缺损区内先植入红骨髓和骨膜碎片;无移植对照组8侧,缺损区内未植入任何组织。③分别于手术后第7天和第2,4。8,12周取材,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不同时同点缺损区修复组织的形态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移植组织大体观察、光镜观察及电镜观察结果。②两组单个软骨细胞面积。 结果:14只兔(28侧)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移植组织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第12周,大体镜观察,复合移植组再生组织与正常关节软骨面平齐,界线模糊;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融为一体。无移植对照组缺损区与周围正常软骨界线清楚;大部被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修复,只有在浅层可见到体积较小的软骨细胞。②复合移植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第4周,移植组织浅层可见到软骨细胞。③图像分析结果:第4。8,12周复合移植组单个软骨细胞面积显著大于无移植对照组[(248.70&;#177;16.62)比(168:23&;#177;6.14)μm^2,(267.79&;#177;28.88)比(172.93&;#177;17.18)μm^2,(175.75&;#177;13.24)比(145.35&;#177;13.54)μm^2,P〈0.05]。 结论:自体红骨髓-骨膜碎片复合移植组织,术后8周始成软骨过程基本同步,细胞形态.分布和排列接近正常软骨组织,具有相容和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