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作者从长期的教育实际出发,列举了后进生的各类表现,分析、探讨了导致后进生的原因,认为后进生这个群体虽然都有后进的表现,但内在因素都是错综复杂,提出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还提出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努力。希望引起各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不少人不加分析地认为放弃手术就是放弃治疗,放弃手术患者即为临终病人,从而有意无意地懈怠他们。作者认为上述观战和做法是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只有正确理解放弃手术的含义,对放弃手术患者进行生命质量的评估,对不同生命质量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进行整体护理,使患者获得应有的道德地位和权利,这才是人道和公正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真情的女孩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在我27岁时.我终于遭遇了期盼很久的爱情.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激情与欢乐后.这迟来的爱情却又把我带入更深的迷惘与痛苦中。 相似文献
9.
学生得到的爱有母爱、父爱、亲属爱、社会给予的爱。母爱和亲属爱侧重温暖和关注。父爱除温暖和关注以外,也应注意严格合理要求。社会给予的爱有法律施予的保护,提供学习条件.同学、朋友的帮助和照应,教师的关怀。社会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为师爱。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的温暖、启迪、感化和诱导,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阳光和雨露。但阳光地带更有着“偏爱”。偏爱,是由于对某种人或物的特别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相对过度的施爱。教师爱生,原则上要一视同仁,但多数教师自觉和不自觉地悖于这一原则,表现出偏爱与偏恶现象:对好学生施之过分宠爱,对后进生则过多指责,甚至歧视。这种心态似乎无可指责。不少人不也偏爱温顺听话 相似文献
10.
11.
我在心理诊所接待过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他对我说,他有很多钱,具体的数目他就不告诉我了,因为怕吓到我。我说,我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胆小。对我来说,无论钱多钱少,在人格上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估计你的钱一定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要不然,你就不会这样千里迢迢地一大早到我的诊所里来了。 相似文献
12.
13.
我在心理诊所接待过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他对我说,他有很多钱,具体的数目他就不告诉我了,因为怕吓到我。我说,我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胆小。对我来说,无论钱多钱少,在人格上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估计你的钱一定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要不然,你就不会这样千里迢迢地一大早到我的诊所里来了。 相似文献
14.
15.
放弃治疗与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放弃治疗与安乐死是医学伦理学界争论的一个重要伦理问题,争论的问题包括放弃治疗与安乐死的伦理意义、标准与对象界定、赞成与反对的伦理争论、安乐死的立法、及医学与法律基本程序,本文从不同的视角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并做了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捕捉、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转化后进生的捷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专生的素质不高,其中表现不良的后进生占据一定的比例。对班风、学风、枝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转化后进生,一条捷径就是捕捉、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