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7例Ⅰ/Ⅱ期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生存率。结果全组2例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0例,Ⅱ期5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5.7%。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安全的,更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加放化疗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89年至1998年收治34例小细胞肺癌中单纯手术切除及手术切除加放化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就其生存时间与治疗方法的关系做临床对比。结果单纯手术切除3年生存率为11.6%,手术切除加放化疗3年生存率为34%,5年生存率27%,单纯手术切除无一例生存5年。结论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有明显的优越性,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1961~1988年应用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109例。手术切除89例,剖胸探查20例,手术切除率81.7%,切除组1、3、5、10年生存率为64.4%、23.0%、19.5%、6.9%,剖胸探查组2年生存率10%,无1例活到3年。随意取1980~1982年非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41例对照,1年生存率9.8%,无1例活过2年。TNM分期5年生存率Ⅰ期75%、Ⅱ期23.3%、Ⅲ期5.9%、Ⅳ期0,证实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外科切除结合其他治疗可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目的在于评价全肺切除术对晚期肺癌生存率的影响。自1970年2月~1995年10月,我科以全肺切除术治疗晚期肺癌108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41例(38%)。45例行右全肺切除,63例行左全肺切除。根治性全肺切除89例(82.4%),姑息性全肺切除19例(17.6%)。本组108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28.6%,其中非小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37,4%,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无一例生存满5年者。作者认为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并为术后放疗、化疗创造条件。本文提出对Ⅲ期未分化小细胞肺癌不宜行全肺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4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44个月.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46%、26%.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75岁、晚期、有吸烟史、有肝转移、无手术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是否手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或P<0.01).结论:性别、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是否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占肺癌的13%。SCLC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于5%。随着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厄罗替尼等成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亦有可能为提高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提供更广阔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7.
237例肺癌外科治疗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TNM分期,病理类型,年龄和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探讨在各影响预后因素中外科治疗手段的正确选择。方法:应用SPSS8.0统计,对237例肺癌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率分析。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显著性检测用Logrank方法。结果:Ⅱb期以上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49.8%,Ⅲa期仅为13.1%(P<0.001),Ⅲb和Ⅳ期肺癌均为0%,但伴颅内单发转移病灶手术后平均生存期19个月。鳞癌5年生存率48.3%,腺癌和腺鳞癌分别为30.5%和13.3%(P<0.05和<0.01);小细胞肺癌为0;大细胞肺癌为60.2%,70岁以下肺癌患者肺楔形切除术5年生存率为0,肺叶切除术31.4%(P<0.01);全肺切除术18.2%(P<0.01);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术37.6%(P<0.01),70岁以上肺癌患者肺楔形切除5年生存率33.4%,肺叶切除27.0%(P<0.05);全肺切除和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术3年经分别为20.2%和50.5%(P<0.01)。结论:Ⅱb期以上肺癌外科治疗应为首选;Ⅲa期应采用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可作为Ⅲb和Ⅳ期肺癌姑息性治疗的手段;脑部单个转移病灶的肺癌不应为手术禁忌证。腺癌和腺鳞癌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小细胞肺癌应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透明细胞类型的大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70岁以下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应为外科治疗肺癌的标准术式。70岁以下高龄肺癌患者应尽量选择对机体创伤小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病灶(≤3.0cm)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及生存率特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小病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类型、分期及生存率与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 223例手术病理标本,病灶最大直径≤3.0cm,占同期手术的18.6%,其中病灶≤2.0cm者仅67例。男女之比为2:1,中位年龄60岁。周围型74.6%,中央型25.4%。病理类型中腺型为主,占57.0%;鳞型占25.1%;鳞腺混合型占14.3%。中位生存期(MST)以鳞型最长为68个月,低分化伴小细胞型最短,仅16个月。Ⅰ期43.5%;Ⅱ、Ⅲ、Ⅳ期分别为22.4%、28.7%及5.4%。病灶直径≤2.0cm者,5年生存率为53.3%;病灶直径2.1~3.0cm者,5年生存率为39.7%。随期别的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期别与生存期之间呈明显相关性。无淋巴结侵犯5年生存率为56.4%,N1、N2降至26.2%和7.0%,N3为0%。手术残端阳性者MST仅26个月,较残端阴性者(66个月)明显缩短,5年生存率为18.4%。结论 占手术患者〈20%的小病灶肺癌以男性、周围型、腺型为主;对病灶虽小有邻近部位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较多的小病灶肺癌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因素及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1999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期间具有明确组织学类型、未经治疗过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5例,经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观察1年、3年、5年生存率,分析预后因素,记录复发时间,分析复发因素.结果 截止到2009年11月9日,随访率95%,仍存活或失访者按截尾计算.整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0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15%和3%.单因素分析因素T分期、临床分期、是否放化疗结合、放射治疗中断、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性肺炎对总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Cox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急性放射性肺炎、近期疗效是影响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未发现某因素为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期别是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原发肿瘤临床分期、急性放射性肺炎、近期疗效等因素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其5年生存率〈1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25%-30%已是局部晚期,40%~50%有远处转移,这类患者无法手术,只能进行放、化疗。常用一线治疗方案是铂类药物联合第三代细胞毒性药物联合化疗,但有效率仅为35%~40%,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生存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 2007年 7 月至 2010 年7 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 11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进行Log-rank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 回归分析。结果:全组1年生存率为71.8%,2年生存率为35.9%,3年生存率为12.8%。局限期1年生存率为76.9%,2年生存率为46.2%,3年生存率为19.2%;广泛期1年生存率为61.5%,2年生存率为15.4%,3年生存率为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局限期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广泛期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治疗方式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提示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分期、治疗方式是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采用放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约占全部肺癌发病率的20%~25%。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易转移、生存期短、恶性程度高。本病对放疗和化疗均极敏感。单用手术、化疗和放疗效果不佳,单纯治疗五年生存率1%~3%。近年来综合治疗使小细胞肺癌生存率迅速提高。因此,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受到了广泛重视。一、分期为了评价治疗效果,预后和选择治疗方式,国内多数学者提倡应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的分期方法。Karrer教授认为此分类方法很不精确,指出这种分类把可治愈和不可治愈病人均放在局限期内,故主张应用TNM分类是较合理和实用。  相似文献   

13.
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特性‘有显著不同,在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恶性,早期即发生转移,对化疗较敏感,但单纯化疗,长期生存率仍不佳,肿瘤复发率为40%~60%。据文献报告通过化疗辅以手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15%’‘’;另据文献报道,周围型小细胞肺癌有其自身特点,其预后比中心型小细胞肺癌好。作者就我院1988年~1994年间收治的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作一小结,以了解这类病人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及结果一、一般资料1.6年间共收治小细胞肺癌150例,其中周围型小细胞肺癌18例(12%),男14例,女《例,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探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ABO血型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74例,收集包括血型在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比较各血型之间5年生存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O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A型为67.2%,B型为39.7%,AB型为56%。与非O型患者相比,O型患者5年生存率更高(P=0.002)。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病理分期,病理分型以及血型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ABO血型与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切除的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目素,方法:目1995年3月-1998年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118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为ⅢA期-N2的患者.对可能影响其生存率的各种临床、病理、治疗方法等因素进行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多因素骨析评价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18例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年及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0.5%和18.4%.肿瘤切除情况、N2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和组数及术后化疗周期敖均与生存率有关。在多因素分析中.N2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及术后化疗周期数均为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结论:N2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及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增多症与恶性肿瘤相关联。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此症是影响小细胞肺癌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观点,作者分析1988~1992年间643例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血小板≥400×10~9/L为血小板增高症。作者分别考察病人的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合并此症对病人生存率的影响。 肿瘤合并血小板增多症者5年生存率为57.1%,未合并者76.5%;有统计学差异(P<0.01);平均发病年龄与此症无差异;合并此症者78%为鳞癌,9.2%为腺癌,5年生存率鳞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期为2006年12月至2013年1月。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 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女性肺腺癌、肺鳞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9%和19.3% (P<0.0001);N2、N1、N0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3.8%和66.1%(P<0.0001);治疗前有、无 胸腔积液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38.4%(P<0.0001)。结论 病理类型、N分期、治疗前胸腔 积液是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对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存活5年以上的72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放疗采用60Co-r线或10MV-X线,大野前后对穿照射Dr40Gy/20次,共4周后缩野加量至总DT52G6y-76Gy(平均61.6Gy,非手术者)或50Gy-70Cy(平均56.1Gy,手术者)。手术均为肺叶(段)切除术。化疗主要方案为(CTX+5-FU+VCR、CTX+ADM+DDP、CTX+5-FU+CBP/E-ADM+VP-16等。[结果]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是否加用手术治疗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分析显示有统计学差异。I、II、III、IV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12.9%、5.8%及0;小细胞未分化癌与非小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和96%;手术加放疗(加或不加化疗)与放疗(加或不加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对.5%和5.5%。而放疗剂量及是否加化疗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癌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s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EGFR-TKIs辅助化疗4周后,依据RECIST 1.1标准评价短期临床治疗效果,疾病控制较好患者继续进行EGFR-TKIs辅助化疗,并依据RECIST 1.1标准评价长期临床治疗效果;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Kaplan-Meier方法分析EGFR-TKIs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2年生存率。结果 EGFR-TKIs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周后32.28%患者达到病理部分缓解,51.97%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有效率为32.28%,疾病控制率为84.25%;EGFR-TKIs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长期治疗后40.94%患者达到病理部分缓解,14.96%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有效率为40.94%,疾病控制率为55.91%。皮疹、转氨酶升高、腹泻、胃肠道刺激等是EGFR-TKIs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是皮疹);患者2年总回访率为96.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3个月,辅助化疗后2年生存率为2.36%。结论 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s辅助化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耐受性较好。但是治疗后期EGFR-TKIs耐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