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铁缺乏和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和口服琥珀酸亚铁补铁,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血透肾性贫血病人铁缺乏、改善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铁缺乏和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和口服琥珀酸亚铁补铁,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静脉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血透肾性贫血病人铁缺乏、改善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透析的46例慢性肾衰的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3岁。均存在肾性贫血,其血红蛋白(Hb)为60—90g/L,血清铁蛋白(SF)〈500mg/L。常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口服铁剂治疗1个月以上疗效不佳或4周内未用过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近1个月无输血史。排除血液及治疗性肝脏疾病,无铁剂过敏史。  相似文献   

4.
谭亚贵  彭海容 《广东医学》2004,25(5):588-589
目的 探讨口服右旋糖酐铁片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6 8例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其中 38例加用口服右旋糖酐铁片治疗 ,30例加用口服硫酸亚铁治疗 ,以上两组同时观察 3个月。结果 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 ,两组患者贫血均改善 ,但右旋糖酐铁组起效快 ,促细胞生成素用量较小 ,且副作用少 ,与硫酸亚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结论 口服右旋糖酐铁片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 ,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肾性贫血时静脉与口服铁剂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0例,口服组口服福乃得(含硫酸亚铁525 mg),1片/d,静脉组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每次100mg,每周2次,共10次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mg,2组疗程均为9wk,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结论 CRF贫血患者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  相似文献   

6.
静脉注射铁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硫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血液透析(HD)患者,分为静脉补铁组和口服铁组,每组20例.静脉补铁组:每次血液透析时静脉注射100mg蔗糖铁,直到完成总补铁量.口服组:硫酸亚铁300mg每日3次,共12周,均同时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50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比较两组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结束治疗后Hb、Hct、Re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静脉Hb、Hct、Ret升高比口服组升高更显著(经非配对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P<0.01),静脉组Hb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口服组,从而节省EPO剂量,静脉组治疗后,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的饱和度(TSAT)均明显升高(P<0.05).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静脉组0例出现不良反应,口服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包括反酸、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便秘,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比口服铁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刘磊  常保超  张继强  张燕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09-1509,1545
目的观察国产rhEPO环尔博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影响其疗效的部分因素。方法未行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46例采用环尔博5000U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4周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观察甲状旁腺素(阴H)、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红蛋白从第4周开始增加(P〈0.05或0.01),并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升高,而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无脱落,其中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结论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确定,炎症反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其疗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静脉补铁后铁的状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70例稳定血透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2、3次/周。所有患者血红蛋白(Hb)<80g/L,红细胞压积(Hct)<27%,铁蛋白(SF)<50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Kt/V均<1.2,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00~150单位/kg·周。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组1和静脉组1),分别采用静脉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进行补铁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铁指标和红细胞相关指标。将口服治疗组未达标者进一步分为两组,继续上述方法治疗。结果静脉补铁可使Hb、Hct、SF和TSAT迅速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口服铁剂无效的病人静脉应用铁剂76.9%仍然有效。静脉铁剂治疗后Hb/Hct达标患者,EPO用量减少(与起始剂量相比,P<0.001)。结论纠正肾性贫血时静脉应用铁剂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口服铁剂,并且可以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力下降。铁缺乏也参与了贫血的发生^[1]。铁缺乏也是造成患者对EPO治疗反应不足的主要原因。以往均采用口服补铁的方法来纠正缺铁,改善贫血,可达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暂时升高。但由于口服补铁不能保持充分的铁储备^[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补铁治疗血液透析(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78例HD患者,分为静脉补铁组和口服补铁组,每组39例.静脉补铁组:每次透析结束前1 h注射100 mg右旋糖酐铁,从透析器静脉端输入,时间维持1 h.口服补铁组:琥珀酸亚铁(速立菲)200 mg,每日3次,连续口服2个月.两组同时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00~150 U/(kg·W)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均改善,其中静脉补铁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较口服补铁组显著升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口服补铁组降低.结论 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可作为血透伴缺铁患者理想补铁方式,配合rHuEPO治疗贫血,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补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科莫非)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治疗疗程.方法 科莫非静点治疗IDA 68例,以右旋糖酐铁肌注治疗IDA 40例为对照,观察其补铁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上升的幅度、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补铁1周后Hb上升,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到(17.5 ±4.1)d两组补铁完毕时(补铁总量相等),治疗组Hb为(107.5±8.9)g/L,已基本正常,而对照组Hb为(76.4 ±9.0)g/L(P<0.01),待(37.7±12.8)d时才达治疗组水平.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大部分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及色素沉者.结论 科莫非治疗IDA疗效显著,且快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输血,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84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两组,静脉组注射蔗糖铁,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两组均应用EP0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后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B、HCT、RBC、SF及TSA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静脉注射铁剂组HB、HCT、RBC、SF、TSAT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口服铁片组(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剂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为理想的补铁方式。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补铁和口服补铁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莉  叶长宁  王芳  何强  李贵森 《四川医学》2002,23(11):1111-1113
目的 比较静脉和口服补铁对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和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平均透析时间 10 .3± 8.8个月 ,每周透析 2~ 3次。试验前检查每位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球压积、RBC、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 (SF)、转铁蛋白 (Tf)、转铁蛋白受体 (sTfR)、前白蛋白 (Pro Alb)和C反应蛋白 (CRP)。HCT <3 3 %作为贫血的指标 ,将患者随机分入静脉补铁组和口服补铁组 ,静脉补铁组 19例。给予枸橼酸铁 5 0mg透析后输入 ,共 10次 ,口服补铁组 2 2例 ,给予硫酸亚铁 60 0mg/d。两组病人都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 60 0 0U/周 ,6周后两组重复检查上述指标。结果 试验结束时静脉补铁组各铁参数指标明显高于口服补铁组 ,Tf(2 .2 1± 0 .77vs1.75± 0 .2 5g/L ,P <0 .0 0 1) ;sTfR(1.2 2±0 .68vs 0 .78± 0 .19mg/L ,P <0 .0 1) ;SF(4 96.13± 3 0 6.5 7vs2 79.2± 2 0 6μg/L ,P <0 .0 0 1) ,SI(14 1.6± 5 8.7vs60 .6± 19.1μg/dl,P<0 .0 0 0 1) ;静脉补铁组贫血改善较口服组好 ,HCT上升值 (0 .0 5 4± 0 .0 5 0vs0 .0 3 7± 0 .0 40 )和Hb上升值 (13 .8± 14 .9vs6.9± 9.1P <0 .0 0 1)有明显差异 ;将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的变化值 ,与治疗前后各铁参数变化值作相关分析 ,发现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分别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EPO)治疗伴有功能性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对功能性缺铁的补铁途径和方法.方法将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功能性缺铁和贫血的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患者使用力蜚能.2组患者均联合EPO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维生素B12、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贫血程度、血清铁蛋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RBC、SF均高于口服组 (P<0.05).2组平均EPO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肝、肾功能、血清CRP、维生素B12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缺铁需静脉补铁.蔗糖铁注射液可更好地纠正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改善EPO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缺铁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CRF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血液自动分析法进行血红蛋白(n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双吡啶比色法测定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生物索-亲和索-酶联免疫法测定sTfR。结果:sTfR在CRF伴缺铁组明显升高;与CRF不伴缺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sTfR含量能更加快速、真实地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冉建平  米绪华  张杰 《四川医学》2009,30(5):639-642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简称口服组)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伴贫血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78例中、重度心力衰竭(NYHA Ⅲ~Ⅳ级)伴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治疗组(加用EPO和铁剂治疗),共治疗2个月,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腔直径(LVDd)、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血液的血红蛋白表达(Hb)水平、6min步行距离,记录两组无事件生存时间、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肌酐、Hb、BNP、伴随疾病、LVEF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对照组BNP水平、Hb水平、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Dd、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NP水平、心功能分级、LVDd、LVEF、Hb水平、6min步行距离,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无事件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期内的两组患者总体死亡率、心力衰竭死亡率、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动脉栓塞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1年随访期内心力衰竭恶化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联合铁剂治疗重症CHF伴贫血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可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力衰竭恶化入院率。  相似文献   

18.
刘高伦 《吉林医学》2011,(9):1681-1683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推注蔗糖铁、静脉推注右旋糖酐铁、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力蜚能)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中重度肾性贫血(血色素<90 g/L)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1例,三组分别给予静脉推注蔗糖铁、静脉推注右旋糖酐铁、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力蜚能)治疗,三组均同时联合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共治疗12周,观察血色素(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肝功等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蔗糖铁组总有效率为90.47%,右旋糖酐铁组总有效率为84.21%,力蜚能组为71.43%,三组比较,蔗糖铁组与右旋糖酐铁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两组与力蜚能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铁组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力蜚能组发生率为4.76%,而右旋糖酐铁组发生率为19.04%,前两组与右旋糖酐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推注蔗糖铁联合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患者贫血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常规分析方法测定肾功能和各有关的生化指标 ,以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10 .0 4± 7.0 0 ) μg L ,血清瘦素浓度与BMI呈明显相关 (r=0 .4 1,P <0 .0 1) ,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较男性高 (t=3.194 6 ,P <0 .0 1)。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仍然与BMI有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4 5 (P <0 .0 1) ,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浓度较女性患者低 (t=3.6 6 5 7,P<0 .0 1)。CRF男性较正常男性、CRF女性较正常女性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t分别为 2 5 5 72和 2 916 6 ,P均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血清瘦素水平受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GFR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1.2 0 2 1、1.4 36 6、2 .6 813和 - 0 .14 13,P均 <0 .0 5 ;而血红蛋白浓度受到血白蛋白、血清瘦素和尿素氮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2 .5 110、1.32 2 6和 - 0 .3112 ,P均 <0 .0 5。结论 本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不仅仅由GFR下降引起 ,也是对慢性肾衰时血红蛋白减少的一种代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