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痛宁外敷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腰痛宁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对照组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腰痛宁膏外敷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点穴推拿手法治疗摩洛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中国籍患者和摩洛哥籍患者各30例。两组均予点穴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关穴位,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采用PRI、VAS、PPI问卷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摩洛哥组PRI、VAS、PPI评分显著低于中国组(P0.05)。结论点穴推拿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摩洛哥籍较中国籍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普通针刺法联合恢刺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法联合恢刺针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M-JOA下腰痛评分和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M-JOA下腰痛评分、SF-MPQ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M-JOA下腰痛评分、SF-MPQ的PRI、VAS和PPI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针刺法联合恢刺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52.0%和8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整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整骨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整骨手法进行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评分(PRI)、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以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PP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和90.0%,对照组分别为26.7%和7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整骨手法是一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陆氏针灸"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陆氏针灸"烧山火针刺手法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芒针速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芒针速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量表(JOA)评分及改善率变化,评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RI、VAS、PPI、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体疗效中优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速刺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改善率和缓解疼痛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梅特兰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绵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梅特兰手法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针刺推拿治疗方案。两组均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5天,每日治疗1次,疗程间隔2天,共20天。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20天(3个疗程)后,采用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SF-MPQ量表积分的比较方面及总体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都较治疗前有改善,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更能明显缓解患者各方面的症状,优于针灸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南少林理筋整脊配合挑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用南少林理筋整脊配合挑痧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临床疗效评定、McGill疼痛问卷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Tergumed系统检测的腰椎活动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PRI、VAS评分、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少林理筋整脊配合挑痧治疗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杵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6.7%,对照组分别为36.7%和83.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小针刀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小针刀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蠲痹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PPI、PRI、VAS、SF-MPQ)、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 33%)(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PI、PRI、VAS、SF-MPQ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 0. 05),且研究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 2组患者治疗后行走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5),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小针刀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患者腰腿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法点穴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手法点穴治疗,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疼痛程度、腰部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评分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以及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点穴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通过减轻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活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寸劲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寸劲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功能障碍ODI积分、疼痛VAS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79.0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功能障碍ODI积分、疼痛VAS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功能障碍ODI积分、疼痛VA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寸劲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腰腿部的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与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治疗前后通过对Mc Gill疼痛量表分值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同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PRI、VAS、P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PRI、VAS、P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RI、VAS、PPI数值明显减小。结论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可以改善痛经的症状,减少患者痛苦,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定点复位推拿法配合筋骨舒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定点复位推拿法配合筋骨舒胶囊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牵引疗法配合西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T观察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定点复位推拿法配合筋骨舒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辨证为血瘀证的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牵引、物理治疗等手段,治疗组患者在牵引、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身痛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量表、ODI生活质量评价、JOA腰腿疼评分,并对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4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ODI、JOA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百笑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百笑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为(2.95±0.59)d,对照组为(4.26±0.6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笑灸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减轻患者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杵针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腰部红外热像变化。方法将200例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金刚杵寻按和点叩腰阳关八阵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腰部红外热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及腰部红外热像温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及腰部红外热像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0%和58.0%,对照组分别为82.0%和37.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治疗可有效缓解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提升腰部肌肉温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主结合腰腿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配合口服腰腿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5.7%,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治愈率41.7%,总有效率8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为主结合腰腿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