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针刺、电鍉针罐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镇痛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中选择合适的疗法提供依据。方法: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刺组(A组)、电鍉针罐组(B组),两组均取阿是穴、循经验穴(背部膀胱经穴、肩井、大椎、委中、委阳、悬钟、秩边等),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鍉针罐、SDZ--Ⅱ型电子针疗仪,治疗时间约为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观察4周。通过目测类比定级法(VA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平均疼痛分数,并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从症状体征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鍉针罐组(B组)较针刺组(A组)更能降低疼痛评分(P0.05),提示两组均能有效缓解肌筋膜炎性疼痛程度,电鍉针罐组(B组)治疗肌筋膜炎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优于针刺组(A组);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总有效率为93.33%,说明两组对肌筋膜炎性均有良好疗效,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的临床效果优于A组。结论:电鍉针罐治疗肌筋膜炎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电鍉针罐、针刺及针刺结合电鍉针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电鍉针罐组、针刺组及针刺结合电鍉针罐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加以治疗,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分表(LDHSS)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LD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性显著(P0.05);针刺结合电鍉针罐组治疗后积分低于针刺组、电鍉针罐组(P0.05)。结论:电鍉针罐、针刺及针刺结合电鍉针罐治疗LDH均有疗效,但针刺结合电鍉针罐优于针刺及电鍉针罐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针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电针配合针罐疗法,对照组予电针配合拔罐疗法。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M-JOA评分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升高(P0.05),VA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电针配合针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电鍉针罐与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为临床应用电鍉针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提供依据,并阐述电鍉针罐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电鍉针罐组和针刺组,两组均选取阿是穴、肾俞(双)、大肠俞(双)、髀关、伏兔、阴市、风市、中渎、血海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电鍉针罐组、针刺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并分别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后分析。结果:电鍉针罐组总有效率90.0%,针刺组总有效率73.3%;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1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鍉针罐较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效果明显,且这种治疗效果具有累积效应,而于2周后更为明显,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体针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眼针配合体针治疗,B组采用单纯眼针治疗,C组采用单纯体针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85.0%,B组分别为100.0%和50.0%,C组分别为80.0%和15.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痊愈率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体针是一种治疗丘脑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及温针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26例和C组24例。A组采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温针治疗,C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1、2星期后及随访1、3个月时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PRI感觉项评分、PRI情感项评分、VAS数值及PP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和C组治疗2星期后及随访1、3个月时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治疗1、2星期后及随访1、3个月时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治疗1、2星期后及随访1、3个月时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随访1、3个月时JOA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5.7%,B组为73.1%,C组为58.3%,A组和B组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治疗腰痛病均有显著疗效,其中温针效果较慢,且操作中安全性低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穴电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5例。A组采用单穴电针15 Hz连续波治疗,B组采用单穴电针疏密波治疗,C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穴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药物治疗儿童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儿童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15例。A组采用揿针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B组采用单纯揿针治疗,C组采用假针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3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量化评分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及外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R)进行评估,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周的复发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3%,B组为90.0%,C组为71.4%。A组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症状量化评分、VAS评分、RQLQ评分及EOS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症状量化评分及RQLQ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为41.7%,B组为48.1%,C组为60.0%,3组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是一种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药罐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B组、C组和D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采用腕踝针、药罐及腕踝针配合药罐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D组治疗1 d后VA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7、14 d后,各组VA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D组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B组、C组和D组VA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B组、C组和D组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VAS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50.0%,B组为55.0%,C组为55.0%,D组为90.0%。D组总有效率与A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药罐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颈肩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8例。A组采用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B组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差值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87.5%,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