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内少见肿瘤的MRI诊断陈丽英叶滨滨MRIStudyofRareHepaticTumorsChenLi-ying,YeBin-bin肝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肝细胞癌(HCC),肝转移瘤,良性肿瘤有海绵状血管瘤(以下简称肝血管瘤)及肝囊肿等。磁共振(M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肝脏常见肿瘤8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8例,肝转移瘤15例,肝血管瘤33例,肝囊肿12例。行轴位扩散加权扫描,并拟合出ADC图,在ADC图上测出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行动态增强全肝扫描,观察实性病变在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不同时相的强化程度。结果:肝囊肿和血管瘤ADC值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转移瘤(P<0.01),根据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表现将其分为富血供病灶和乏血供病灶。结论: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 在原发性肝癌 (HCC)、转移性肝癌 (HLC) 及肝血管瘤(HHA) 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100 例肝肿瘤患者及40 例正常对照组 (NS) CDFI参数对比分析,比较HCC、M LC 和HHA 各组间CDFI影像学差异及特点。结果: (1) HCC 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肿瘤内部及周边部动脉血供明显丰富 (P< 0.005), 肝动脉直径明显增粗, 收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期最小流速明显增快 (P< 0.01); (2)M LC 组与HHA 组比较肿瘤周边动脉血流检出率显著增高(P< 0.005), 内部血供无明显差异, 肝动脉直径及血流速度与NS组比较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05); (3) 阻力指数 (RI) 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CDF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现状与展望李建国①原发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肝癌(CCC)、肝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肝脏肉瘤。其中以HCC在临床最为多见。本文简单介绍超声在HCC的诊断等问题的近况,力求得到和其它影像沟通的目的,以加强各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回波序列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结合B超、CT、核素、临床资料证实的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患者采用四回波序列进行MRI扫描,观察病变的MRI信号强度的改变。结果:在T_2WI四波序列的图像上,第1、2回波(TE=30、60毫秒),肝囊肿的信号低于或等于肝组织,可与其它2种病变鉴别:而第4回波(TE=120毫秒)的图像上,肝癌的信号强度稍高于正常肝脏但明显低于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结论:四回波序列在肝内常见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价值。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是肝脏常见肿瘤,自从MRI应用于临床以来,以其优良的组织分辨力,多参数多层面成像的特点,为肝脏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在鉴别诊断方面,MRI优于CT~[1-2]。笔者采用四回波序列对300例肝占位患者进行MRI扫描,重点探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MRI多回波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及肝脏海绵状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付旷①于多宋伟忠本文回顾分析了16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及19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oftheli...  相似文献   

7.
HSB、GSTs和TNF-α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定量检测了肝癌、慢性肝病和肝外肿瘤患者血清中肝癌特异性GGT区带(HSB)活性,并同时检测谷胱苷肽-S-转换酶(GST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比较分析它们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肝癌组HSB和GSTs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和肝外肿瘤组(p〈0.001)。TNF-α浓度肝癌组明显  相似文献   

8.
CO2作为超声造影剂应用于临床最早由Matsuda于1986年首先报道1,认为经肝动脉的CO2造影可以提高超声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并有助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90年代以后,肝肿瘤的CO2造影报道逐渐增多,其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CT及传统动脉造影。本文将对CO2微泡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1经肝动脉的超声造影IntraarterialcontrastenhancedUSUSangiography11造影原理及方法经肝动脉超声造影法是将含CO…  相似文献   

9.
肝脏少见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陈绍亮潘中允△TheDiagnosisofRadionuclidesImagingofRarenesLiverCancersChenShao-liang,PanZhong-yun肝脏少见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方法与常见肝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80肝脏肿瘤进行常规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b值)分别为0 s/mm2和1000 s/mm2,测量病变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65肝脏肿瘤同时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 结果肝癌、肝脏转移瘤患者病变区的ADC值分别为(1.12±0.23)×10-3 mm2/s、(1.51±0.43)×10-3mm2/s;肝囊肿、肝脏血管瘤患者病变区的ADC值分别为(2.43±0.68)×10-3 mm2/s、(1.99±0.78)×10-3 mm2/s;肝脏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区域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对肝脏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 heterogeneity)作为一种特异、敏感的原发性肝癌(hepatocpllular carcinoma HCC)_标志物已为人们所认识。它在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扁豆凝集素(LCA)民泳印迹法测定病人血清AFP-L3,根据AFP-L3的百分含量作出是否为HCC的初步诊断。结果提示,AFP-L3的百分含量对H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肿瘤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解放军第二疗养院(710600)超声科王绍林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王全华原发性肝癌(HCC)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已广泛开展,并且是治疗中、晚期HCC的有效方法〔1〕。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C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重点探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扫描的意义,以进一步提高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50例肝肿瘤(26例原发性肝癌,15例肝血管瘤,9例肝转移瘤)行螺旋CT三期扫描。一次屏气可完成全肝扫描,观察肿瘤三期强化的方式和特征。结果螺旋CT三期扫描是肝脏肿瘤鉴别诊断的最佳方法,能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征。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肝脏占位性病灶的常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的少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10011)皮执民齐海智李铁钢姚宏亮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十分常见而严重的肝脏恶性肿瘤,一旦发生并发症则临床诊断和处理更为棘手。常见并发症包括:PHC自发性破裂、肝性昏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和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在肝脏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新型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肝脏肿瘤的应用。方法:对41个肝脏肿瘤进行了彩色超声多普勒和三维血流成像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9例22个肿块)和肝脏转移瘤(11例18个肿块)的瘤内血流信号检出率有明显差别(100%,44.4%);HCC血流抵达瘤体中心区域者占36.4%(8/22)。而转移瘤的血流多位于肿块内的外侧。一例巨大肝细胞腺瘤周围和瘤体内也显示了丰富血流。结论:数字化程度高的超声仪器可望获得更敏感的低速度血流。在部分较大瘤体内的不同部位能测到不同速度的血流。三维血流图像(3D)对鉴别肿瘤边缘部位的血流归属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使肝内肿瘤的定位更加准确;为鉴别肝内和肝外肿瘤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能量谐波成像在肝占位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能量谐波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和能量谐波成像检查的肝脏占位性病变12例,其中肝细胞肝癌(HCC)4例,肝转移癌3例,血管瘤2例,坏死结节1例,炎性病灶2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后获得组织学证实。选用ATL公司HDI-3000、HDI-5000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Levovist造影剂。结果:8例患者经能量谐波成像检查显示出肿瘤组织内的细小、低速血流信号;有6例肝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增强,强度评分为2,4例肝良性肿瘤评分为1。结论:能量谐波成像可以客观评估肝组织及其病变的血流灌注状态,特异性强、灵敏性高,能显著提高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还能有效评价超声介入性治疗后的疗效,是一项很具潜力的超声诊断新技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酶学检测作为肝癌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酶学检测作为肝癌标记物的研究进展王克强,史继学综述刘来村刘汉棠审校(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271000)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在1943年Warburg就将酶用于癌的诊断。八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MRI灌注技术对肝脏恶性肿瘤占位性病变灌注系数进行量化分析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病例共28例(52个病灶),采用2DFSPGR序列动态增强首过期灌注成像技术进行MRI灌注成像研究。计算肝脏灌注系数(HPI)并进行分组比较,利用各组肝脏恶性肿瘤HPI分布特征,选择MRI灌注量化诊断的参考标准。结果所有病变的HPI均高于正常肝组织组。原发性肝癌的HPI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应用HPI≥0.7作为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论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进行量化分析,反应其血流灌注特点,有助于常见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业已应用于肝内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本文旨在评估一项新指标-肝肿瘤指数(HT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28例肝内肿瘤患者直径大于3cm的35个病灶进行了研究。先常规作二维超声检查,观察...  相似文献   

20.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补体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血清补体对肝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eckmanArray360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补体C4明显降低,肝硬变患者血清补体C3、C4亦有明显下降,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血清补体C1q升高明显。而肝癌患者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补体C3、C4及C1q均明显高于肝硬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结论检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补体蛋白,可以鉴别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别是肝癌与肝硬变的鉴别,对慢性肝病的追踪及肝硬变癌变的早期发现、肝癌疗效的判定及治疗后的监测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