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常颞骨茎突的CT测量与茎突综合症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常颞骨茎突的CT测量与茎突综合症的CT诊断费洪钧①张传秀邓立生许传礼武广平马先福②邵广锐③茎突综合征(styloidprocesssyndrone;SPS)也称为茎突过长症、茎突神经痛、茎突痛及Eagle综合征等,是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抵触邻...  相似文献   

2.
SPECT平衡法心室造影与声学定量测定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平衡法心室造影和声学定量技术(AQ)测量40名成年人左心射血分数(EF)和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峰值充盈时间(TPFR)。发现病例组因心脏扩大,二种方法的EF测值比较相关。左室径>50mm的18例冠心病患者相关系数r=0.78(P=0.001)。而正常心脏组相关性较差。AQ法PFR测值较SPECT法的大,但病例组与正常组PFR测值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可能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40例有明确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脑血栓形成病例进行临床。CT和SPECT三者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PECT脑血流显像对脑梗塞诊断的敏感性及对临床定位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检查,而且SPECT显像还能发现脑梗塞中存在着神经功能联系障碍的现象,但在定性诊断方面SPECT却不如CT明确,并结合两种检查的显像特点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氧疗改善电休克治疗所致记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氧疗对电休克治疗(ECT)引起的记忆障碍能否得到改善,根据随机抽样按序编组的原则,对30例接受ECT者在治疗时配合氧疗(实验组),同时对30例接受ECT者治疗时不配合氧疗(对照组),进行两组对照研究,以韦氏记忆测验(WMS)为工具,进行ECT疗程前后记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在ECT疗程后的第2周WMS分值即恢复至ECT疗程前的WMS分值,而对照组ECT疗程后的第4周WMS分值仍未恢复至ECT疗程前的分值。结论:ECT时配合氧疗能改善其所致的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5.
SPECT与CT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对照研究许志祥,何广仁,钱铭辉,胡筠珠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组共82例,男65例,女17例,年龄22~73岁(平均55.7±10.1岁)。82例中肺恶性病变45例,肺良性病变37例。均进行SPECT和CT检查,两...  相似文献   

6.
双相动态增强CT诊断小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相动态增强CT诊断小肝癌许乙凯①刘杏元黄其鎏张嘉莉②本文就1993年至今二家医院遇到的12例小肝癌进行前瞻性研究,初步评价双相动态增强CT(Dual-phasiccontrastenhanedCT,简称DP-CT)对小肝癌(简称SHCC)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早期诊断率。材料与方法:收集HIE66例,首次CT检查时间在2小时至13天,其中14例在7天至12天做了复查,1例在4月和13月后做了复查。结果:①所有病例脑内均出现了低密度灶(〈18Hu)。Ⅱ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生率为38/66。③低密度灶出现的越广泛,SAH的发生率越高。④临床上有窒息和抽搐史的新生儿,其低密度区的范围大,SAH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CT影像质量控制宋明合①戈明媚王秋良CT在我国医院的拥有率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日立、东芝、岛津、西门子、GE、ELISCT等各家公司在我国都推出过不同数量的低、中、高档CT。由于不同档次的CT所使用的探测器性能、数量、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速度、成...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陈桦①苏子颖③高雅君①黄玫②段兴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6例新生儿SAH的CT诊断资料,就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CT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特殊征象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平衡法心室造影和声学定量(AQ)技术对72名成年人进行右心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右室射血分数(EF)或面积变化分数(FAC)、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时间(TPFR)。结果:两种技术测得的相应参数值之间相关系数较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用AQ法检测右心功能的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11.
40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治疗术(FESS)前接受了X线平片、冠状位CT扫描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上述资料对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指导价值、认为冠状位CT扫描对于窦口鼻道区(OMC)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MRI及X线平片、对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脾脏门静脉造影CT(CTPSP)的扫描技术昌仁民①张雪林众所周知,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是显示肝内占位病变最敏感的方法,但此项检查需在X线引导下行动脉插管后才能进行CT检查。张雪林等在此检查的基础上,认为经皮穿刺脾脏门静脉造影CT(...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观察冠心病37例,药物负荷试验中血液动力学效应显著。与21例踏车运动SPECT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全部患者耐受良好,副作用小,心律失常发生轻微。因此,认为低剂量多巴酚丁胺是一种安全、简便、准确、敏感性好的无创性冠心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变化与CT侯景玉①李彤吉四辈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SF-IgG)、白蛋白(AIb)、CSF-IgG/AIb比值、CSF-IgG指数及补体C3等(下称CSF-Ig系列指标)的测定,对于判定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5.
大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王培军①朱文江田建明吕桃珍左长京王敏杰杨继金薛宏范月兰笔者对34例大动脉病变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检查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大动脉病变SCTA的合理检查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以便为临床合理选择SCT...  相似文献   

16.
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的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区(VSA0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VP)含量的变化及清毒退热煮散剂(QDP)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灌胃,观察QDP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SA和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QDP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同时伴有VSA和血浆AVP含量明显增加,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SPECT和^99mTc—ECD定量测量CBF和rCBF数学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根据Fick原理,设计了适合用SPECT和脑灌注显像剂^99mTc-ECD定量测定全脑血流量(CBF)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两种模型。在采血法数学模型中主要修正了脑平衡时间,改进了N值测定法;在非采血数学模型中采用头颈部平面像,由颈总动脉影像注得动脉血中^99mTc-ECD的浓度;提出SPECT断层像和平面旬之间计数比例关系。用两种数学模型测得CBF和rCBF近似文献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超声内镜(EUS)对50例胰腺癌及30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并与US、ERCP和CT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EUS对胰腺癌的显示率达100%,诊断正确率达94%,高于US、CT和ERCP。②EUS对胰腺癌术前被膜浸润、胰后方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门脉浸润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2%、74%、76%和80%。③EUS显示主胰管与ERCP,相近.对胰石和囊肿的发现率优于ERCP。④EUS能对胰实质回声改变进行分型诊断。⑤EUS与US和/或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慢性胰腺炎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SPECT脑灌注显像数字减影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ECT脑灌注显像数字减影技术的研究贾少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灌注显像已经成为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1]。为了满足药物负荷、生理刺激、针刺和癫痫发作等前后对照性研究的需要,本文研究了连续和非连续显像的数字减影技术。报...  相似文献   

20.
经脾门静脉造影CT技术配合介绍张英①张雪林吴韶兰罗永丽经脾门静脉造影CT(CTSP)是我科1996年以来开展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对于显示肝内占位病变,特别是1cm以下的占位病变能达到与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同样效果,且方法较CTAP简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