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源基因定量PCR方法快速产前诊断Down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同源基因定量PCR方法在预防Down综合征患儿出生及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8名正常对照和38例Down综合征患者同时扩增位于2 1号染色体Down综合征致病关键区域的人肝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L- CH2 1)和位于1号染色体的人肌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M- CH1) ,计算机软件(Fluor Chem V2 .0 Stand- Alone)分析PFKM- CH1及PFKL- CH2 1产物的相对比。结果 正常人比值为1.4 0±0 .36 7,Down综合征患者比值为0 .4 6±0 .2 1,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这种定量PCR方法不但能检测2 1三体型,也可检测易位型Down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2 1三体综合征。方法 采用PCR方法同时扩增位于 2 1号染色体上的人肝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 (humanliver typephosphofructokinasegene ,PFKL CH 2 1)和位于 1号染色体上的人肌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 (humanmuscle typephosphofructokinasegene ,PFKM CH1) ,使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处理产物、琼脂糖电泳后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分析 ,得出扩增产物的荧光强度对比值。用此方法检测 2 6例 2 1三体综合征患儿及 2 0名正常人。结果  2 6例 2 1三体综合征患儿PFKL CH2 1/PFKM CH 1扩增产物的荧光强度对比值为 1.5 8± 0 .17,而正常人为 1 0 0± 0 .0 5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2 1三体综合征具有准确、快速、安全、实用等特点 ,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FQ-PCR方法快速产前诊断Down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FQ-PCR方法快速、准确的应用于产前诊断Down综合征。方法分别提取46例外周血(包括16例确诊为Down综合征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和40例唐氏筛查高风险羊水细胞基因组DNA,FQ-PCR方法扩增基因D21S11、S100β(位于21号染色体)及基因UFD1L(位于22号染色体)。结果正常人羊水基因定量R1(D21S11/UFD1L)=1.095±0.213,R2(S100β/UFD1L)=1.087±0.146,Down综合征R1、R2分别为1.597±0.156、1.604±0.235,经t检验两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无须细胞培养、操作简单,是一种快速准确产前诊断Down综合征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多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快速分子诊断唐氏及爱德华综合征.方法 应用PCR方法同时扩增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淀粉样前蛋白基因(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gene,APP)和18号染色体上的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midylate synthetase gene,TYMS),以相对定量指标△CT值区分唐氏、爱德华综合征及正常人.用此方法检测4组样本:36名正常人外周血(A组)、15名正常核型的羊水细胞(B组)、21例唐氏综合征(C组)和6例爱德华综合征(D组).结果 A~D 4组样本△CT均值分别为-0.48±0.15、-0.49±0.12、-1.26±0.17和0.25±0.12.B组与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D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交叉重叠.结论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同时快速诊断唐氏及爱德华综合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每700个活产婴儿中即有一个受累,患者表现智力低下和具有特殊的外貌。大多数Down综合征患者在其全身细胞中都多了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21三体),另有极少数患者是因21号  相似文献   

6.
人类21-三体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标准型21-三体(Down综合征)在临床实践中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仅从核型和表型的角度作比较分析还不易弄清。这包括下列情况:(1)具有正常核型的Down综合征病例;(2)有些Down综合征患者除21号染色体外,还有其他额外的染色体,如X染色体或Y染色体;(3)具有嵌合型21三体(11~13%)核型的表型健康的母亲,其子女具有同样百分率的嵌合体,却有Down综合征的全部特征;(4)表型健康的人具有异常核型(嵌合体或额外染色体)。有些Down综合征患者,在中期染色体结构中没有任何缺陷时,但可查出生化变化和免疫变化。很多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Down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21—三体)的遗传病,病人智力低下,Lott近年来提出有Down综合征的成年人脑有形态异常,是由于有病理老化过程,此老化过程与SOD—1活性关系密切,而SOD—1的基因已确知位于21号染色体上,因此许多西方科学家已观察了Down综合征病人血细胞及胚胎脑组织中的SOD—1活性,认为他们的红细胞内SOD—1活性比正常人增高50~60%,但在我国除1989年李柔外尚未见类似报告,本文即探讨我国Down综合征患儿与正常儿血中SOD—1活性的差异情况。  相似文献   

8.
应用STR判断唐氏综合征额外21号染色体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多态性诊断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者中额外21号染色体来源.方法选择21号染色体上6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STR位点,应用PCR技术,对10个DS家系个体进行基因的检测、分析,判断DS患儿额外21号染色体来源.结果在10个已知的DS家系的分析中,未发现这6个STR位点有突变基因出现,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规律;分析10例唐氏综合征患者体内额外的21号染色体的双亲来源,其中9例为母源性不分离,77.8%发生于减数分裂I,22.2%发生于减数分裂Ⅱ;1例来自父源性第1次减数分裂不分离.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这6个STR位点的基因状况可以确定DS患儿中额外21号染色体来源.该项技术对于唐氏综合征发生的病因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个个体由于21号染色体21q22关键的基因座位上存在3个拷贝导致Down综合征,常常是由于双亲减数分裂不分离(或后期迟延)引起21三体。与21号染色体短臂有关的细胞遗传学异态性的研究,提示在21三体型中80%的病例来源于母亲。然而用细胞  相似文献   

10.
对Alzheimer病(AD,老年性痴呆),研究的中心课题是β-淀粉样蛋白基因的分离。已发现淀粉样蛋白沉积于AD患者和Down综合征(DS,先天愚型)高龄患者的脑部。一个研究小组用DNA探针在家族性AD(FAD)中进行了连锁分析,发现对该病易感的基因不但标定在第21号染色体上,而且还标定于淀粉样蛋白的基因区,淀粉样蛋白基因也是在AD的染色体中被复制的。AD与DS均关系到第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在AD中该基因出现缺陷或调节缺陷,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制的GeneHub软件可以用来评价基因功能分类体系中各个功能单元的表达相关性的显著性,从而筛选与实验条件相关的功能单元。采用不同的相似性测度与不同的数据集,使用GeneHub研究了分别按染色体定位、蛋白质细胞位置与互作、代谢通路、信号传导通路等五个方面分类的基因的表达相关性,结果显示按照这些不同的方面分类的基因显著共表达,并且这种共表达现象往往受相关实验条件影响。为基因表达谱分析中广泛采用的假设“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相关”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DMD基因位点的cDM02b—3和8探针对正常中国人及20例无亲嫁关系的DMD患者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例病例中有10例可检测到DMD基因缺失,缺失率为50%,缺失的部位、大小不同,呈现遗传异质性。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CS—910),还发现了两例基因重复的病例,重复率为1%。此外,在两例有缺失的病例中各发现一个大小异常的联接片段。本文讨论了cDNA探针在DMD基因诊断、携带者检出以及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biological network inference methods, it has become crucial to create methods to validate the resulting models.Here we present GFD-Net, the first methodology that applies the concept of semantic similarity to gene network analysis. GFD-Net combines the concept of semantic similarity with the use of gene network topology to analyze the functional dissimilarity of gene networks based on Gene Ontology (GO). The main innovation of GFD-Net lies in the way that semantic similarity is used to analyze gene network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etwork topology. GFD-Net selects a functionality for each gene (specified by a GO term), weights each edge according to the dissimilarity between the nodes at its ends and calculate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the network functional dissimilarity, i.e. a quantitative value of the degree of dissimilarity between the connected genes.The robustness of GFD-Net as a gene network validation tool was demonstrated by performing a ROC analysis on several network repositories. Furthermore, a well-known network was analyzed showing that GFD-Net can also be used to infer knowledge.The relevance of GFD-Net becomes more evident in Section “GFD-Net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human diseases” where an example of how GFD-Net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human diseases is presented.GFD-Net is available as an open-source Cytoscape app which offers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to configure and execute the algorithm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visualize and interact with the results(http://apps.cytoscape.org/apps/gfdne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1例健康儿童和17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腺苷脱氨酶(ADA)活性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筛选出2例反复上感伴ADA活性低下患儿。在体外对这2例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后,以Lipofectin(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外源性ADA基因的基因转移。结果显示:2例患儿体外培养淋巴细胞ADA活性较转基因前升高。同步进行的标志基因pBLacZ的基因转移的检测结果也直观地证实了Lipofectin介导的基因转移是成功的。该研究为ADA-SCID淋巴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体外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5.
人白细胞介素—15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粘附的单核细胞,加入LPS刺激4h后提取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cDNA第一链,用两对特异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出含BamHI酶切位点的编码人1L-15成熟蛋白的cDNA,其大小约360bp。用PEG法回收其片段并将其连接到pBSSK载体的SmaⅠ位点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然后再将其片段亚克隆插入到pGEX-2T的BamHI位点。筛选插入方向正确的克隆,转化大肠杆菌JM109,以1mmol/LIPTG诱导5h收集菌体直接进行SDS-PAGE,与阴性对照相比,MW44KD处多出一条带,紫外扫描显示此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8.8%。WesternBlot证实此带能够特异地与兔抗人IL-15的抗体发生反应。证明RT-PCR所得的人IL-15cDNA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为进一步探讨人IL-15的生物学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L-4基因转染对HL-60增殖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法将人IL-4基因导入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观察高表达外源性IL-4基因HL-60株的增殖反应及其诱导的正常人PBMC增殖,IL-2、IL-6、IFN-γ基因表达及肿瘤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rIL-4或瘤细胞产生的IL-4早期促进HL-60细胞增殖,培养5天后则明显抑制其增殖;与rIL-4处理的HL-60细胞比较,IL-4基因修饰的HL-60细胞明显促进正常人PBMC增殖并合成IL-2、IL-6及IFN-γmRNA,其诱导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HL-60、仅导入载体的HL-60和加入rIL-4共育的HL-60细胞诱导者。结论IL-4基因转染在影响HL-60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的同时,可能促进某些抗原(如MHCⅠ类抗原)的抗原性,从而有利于机体建立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榆次地区100q,J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了解该地区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耳聋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榆次地区100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比对分析。结果100例耳聋患者中,检测到90例患者发生基因突变,其中有3,k位点未见报道:c.54C〉A(2.5%)、c.319h〉G(0.5*/0)、c.512-5l3insAhCG(O.5%);4个位点突变发生率较高:C.79G〉A(26.50%)、c.235delC(12.00%)、c.341A〉G(20.50%)、c.765T〉C(13.50%);另外还检测出8个突变发生率较低的位点:c.109G〉A(1.5%)、C.176-19ldell6(1.00%)、C.223C〉T(1.00%)、c.253T〉C(0.50%)、c.299-300delAT(3.50%)、C.328delG(0.50%)、c.368C〉h(0.50%)、C.608T〉C(2.00%)。结论通过对榆次地区耳聋患者GJB2基因的检测分析,可以明确耳聋患者的病因,了解该地区的耳聋基因突变情况,为今后的耳聋患者的病因学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纳米生物技术基因治疗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治疗已在治疗多种人类重大疾病如遗传病、肿瘤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需要安全、高效、靶向的载体系统。纳米生物材料,如脂质体、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聚乳酸(PLA)等,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方便有效地实现基因靶向性及高效表达和缓释,成为制备高效、靶向的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的良好介质,日益在基因治疗载体系统中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常用的纳米载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K562细胞株表达基因探针制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基因芯片探针的制备方法 ,为K5 6 2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制作及其在基因表达研究中应用打下基础。 方法 以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株为材料 ,应用一种分离显示基因的新方法即限制性显示 (RD PCR)技术 ,分离DNA片段 ,作为基因芯片探针。 结果 分离到近千个大小在 2 0 0~ 5 0 0bp的基因片段 ,认为该方法可以克服DD PCR中出现的假阳性较多的缺点 ,简单易操作 ,且利用该方法分离的基因探针 ,制备DNA微集芯片 ,同全长cDNA探针制作芯片相比 ,其探针长度小且相对均一 ,杂交动力学易于控制。 结论 限制性显示技术为基因芯片探针的制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并将大大加速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不伴有其他明显眼病的眼科遗传病,该疾病的发生有很高的遗传异质性,已经发现多个致病基因基因座,Xq26–q27、Xp11.4-p11.3、13q31-q33和6p12,可能还有新的基因座没有被发现,已经研究的基因座致病基因侯选区域很大,在该区域的侯选基因太多,所以必须精细定位后,才有可能完成致病基因的克隆工作。本文对先天性眼球震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