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在使用胰岛素泵行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诺和锐组、优泌乐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诺和锐和优泌乐的用量,比较两组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血糖达标所需的天数、血糖达标时每日所需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的频率。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的用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无低血糖的发生。结论诺和锐和优泌乐在CSII治疗中均能有效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杨萍  魏袆  牛瑶 《现代保健》2014,(7):48-5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优泌乐)与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本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泌乐组和优泌林R组,比较两组各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优泌乐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较优泌林R组短,胰岛素用量也较少,餐后血糖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餐前血糖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优泌乐和优泌林R均能安全、有效的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但优泌乐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餐后血糖控制更佳,所需胰岛素量更少。  相似文献   

3.
陈立 《现代保健》2011,(16):126-127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优泌乐25治疗口服降糖药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135例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68例)与优泌乐25治疗组(6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监测点血糖及HbA1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优泌乐25都能有效控制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R)和预混胰岛素(优泌林70/30)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住院患者年龄大于60岁患者106例,分别给予优泌乐25R治疗54例及优泌林70/30治疗52例,每日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2周。结果两种胰岛素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 h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胰岛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生低血糖情况优泌乐25R为:无低血糖发生47例(87%),1次低血糖5例(9,3%),2次低血糖2例(3.7%),优泌林70/30为:无低血糖发生42例(80.8%),1次低血糖8例(15.4%),2次低血糖2例(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优泌乐25R能更好控制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口服降糖药物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N-D组),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组(N-N组),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分别计算HOMA-IR和HOMA-β,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和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 N-G组与N-N组FBG、2hPG、Homa-β和Homa-I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强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FPG、2hPG、Homa-β和Homa-IR比较均为P〈0.01;而N-G组的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较N-N组低,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锐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多数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加快速、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6.
梁亚辉 《工企医刊》2014,(3):769-770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8例口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优泌乐25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早晚餐前联合阿卡波糖三餐时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优泌乐R(赖脯胰岛素)早中晚三餐前及睡前治疗。治疗四周后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反应均少于对照组。结论优泌乐25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能较快较平稳地控制血糖,且胰岛素日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陈立 《现代保健》2011,(15):17-18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DGMS)评价每日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优泌乐25)3次注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巴州人民医院VIP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优泌乐25每日3次(A组)和每日2次(B组)注射控制血糖,应用DGMS系统监测血糖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早餐前、早餐后2 h、午餐后2 h、晚餐后2 h血糖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血糖〉10 mmol/L的时间百分比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发生低血糖3例次,B组发生低血糖2例次,经过进食症状好转.两组均无伴有意识障碍的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应用优泌乐25每日3次皮下注射安全、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和普通胰岛素强化降糖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诺和锐组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普通胰岛素组用普通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日均胰岛素用量,住院总费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诺和锐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均低于普通胰岛素组(P<0.05),但住院总费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诺和锐疗效优于普通胰岛素,且住院总费用并不高于普通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5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II)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CSII)和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和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CSII)均较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相比,胰岛素泵(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C组(33例)和单纯CSII组(35例)。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单纯CSII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指尖血糖(SMBG);两组患者均应用CSII治疗2周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两组强化治疗两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但双C组血糖控制达标更快[(3.36±0.49)dvs(4.37±0.65)d,P〈0.0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更少[(45.06±5.04)u/dVS(53.63±4.58)u/d,P〈0.05],低血糖发生明显减少。结论两组患者的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理想而稳定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22),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18)。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相当,可良好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郑慧  赵凤丛 《现代保健》2010,(21):64-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tI)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并比较CSII与MSII对T2DM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52例,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MSII组(22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输入门冬胰岛素;MSII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PPG)〈8.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达标后巩固治疗2周停药,停药后第2天复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胰岛素(INS),记录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CSII组与MSII组治疗前后FPG、PPG、HbAle、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HOMA—β明显升高,而且CSII组HOMA—IR和HOMA—β变化幅度均较MSII组明显。CSII组较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结论CSII与MSII治疗均可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较MSII效果好,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更为符合生理性状况,因此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快速控制高血糖,避免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对于远期的血糖控制益处匪浅。建议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为早期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锐30;B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能有效地降低血糖,2组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短,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够平稳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更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长秀霖)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方法在行大中型手术的T2DM患者中随机挑选三组,每组各20例,A组使用诺和锐+长秀霖,B组使用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R)+精蛋白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N),C组使用胰岛素泵(优泌林R5例,诺和锐15例),所有患者均监测餐前、餐后2h及睡前血糖,部分患者加测凌晨0~3点血糖,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血糖。结果三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使血糖达到控制目标,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达到伤口愈合。A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患者满意率为95%;B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患者满意率为70%;C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使用安全方便,患者的顺应性好,将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7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严重低血糖发生次数约为诺和灵30R组的二分之一;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两种治疗之间的总体血糖控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6.
宁静 《现代保健》2011,(19):57-58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诺和锐30治疗组)和B组(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方案,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5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A组三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HbAl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诺和锐30治疗时,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胰岛泵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安全性及性价比。方法120例T2DM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60例)和泵组(CSII组,60例),两组的年龄、BMI、FC—P,FPG、2hC—P、2hPG、HbAc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O.05)。结果联合组和泵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FC—P、2hC—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O.05),但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CSII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安全、有效控制血糖.且性价比高于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速效胰岛素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6例患者分为速效胰岛素诺和锐组(34例)及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32例).分别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均用量、低血糖事件发生人次及遗忘注射胰岛素人次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三餐前、三餐后2h和睡前末梢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组三餐后2h末梢血糖较诺和灵30R组明显下降(P<0.05),诺和灵30 R组早餐前末梢血糖较诺和锐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中晚餐前、睡前末梢血糖及HbA1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诺和锐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均用量与诺和灵30R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3)诺和锐组餐后2hC肽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诺和灵30R组(P<0.05).(4)诺和锐组低血糖事件发生人次及遗忘注射胰岛素人次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 在控制GDM糖代谢及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采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诺和锐的效果优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而且安全性及依从性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43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待手术期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的控制血糖,缩短术前待手术期,减少低血糖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现代保健》2010,(34):24-25
目的比较糖尿病高血压状态下使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47例)和MSII组(38例)进行有效对照。目标血糖:FPG7.0mmol/L,餐后2hPG10.0mmol/L。结果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组问统计学意义有显著差异。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快速、平稳、理想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