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增加,病死率高,其5年存活率几乎与恶性肿瘤相同.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认识由传统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转变为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由此,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逐渐增多,特别是MERIT-HF,CIBIS-Ⅱ和COPERNICUS等临床试验的发表,逐渐发现了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各项心力衰竭相关指南也相继建议将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在对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β受体阻滞剂为基本的药物。然而,在临床上怎样才能正确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对临床医生造成困扰的一个问题。优势在于心力衰竭指南能够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大的治疗方向。劣势在于怎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而,临床医生对指南正确理解,同时以指南为依据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对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这样能够使药物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为了降低病死率,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基础上建议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Ⅰ级,证据级别A).欧洲心脏学会专家共识中指出,在左室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也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Ⅱa级,证据级别C)[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医院高龄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现状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80例高龄老年H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80例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有60例,药物应用率为75%;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5例,占比8.33%;老年退行性瓣膜性心脏病有3例,占比5.00%;扩张性心肌病有3例,占比5.00%;心律失常有14例,占比23.33%;高血压性心脏病有15例,占比25.00%;冠心病有20例,占比33.33%。治疗后,患者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B型脑钠肽等临床指标显著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60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包含1例低血压与1例房室传导阻滞,减少2例患者的用药剂量后,不良反应情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且不良反应情况均在7 d内消失。结论:在高龄老年HF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较为广泛,应用率为75%;本研究同时发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β受体阻滞剂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就β受体阻滞剂(βR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述如下。1心肌梗死(MI)[1,2]βRB已成为MI治疗的常用药,βRB治疗MI的机制是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指数、心率和动脉血压而显著减少心肌耗氧,延长冠状动脉舒张期的灌注时间,降低血小板聚集,促进侧枝循环,有效改善梗死心肌氧供需平衡,明显减轻MI患者的胸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自2013年11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37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在使用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都发生一定的变化。结论:在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合理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统才  梁岩 《现代医院》2009,9(1):46-47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病人62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旦达维持剂量,即长期应用维持。随访两年,与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56例相对照。结果治疗组62例,显效35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有效率95.16%;对照组56例,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死亡4例,有效率67.86%。经过疗效对比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栾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60-336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6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33例,年龄在56-79之间,女性30例,年龄在59-8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29例,首先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2%,对照组29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5.9%。结论在治疗冠心病疾病的过程中,采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念认为,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简称为8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因此,禁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简称为心衰)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大量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在心衰治疗中积极、稳妥地应用口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目前认为,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治疗心衰中的一种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将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心律失常症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β受体阻滞剂)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补镁、补钾、抗心律失常、抗凝、扩冠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增加索他洛尔药物治疗,研究组增加β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必要时给予心律失常患者电击除颤。结果:研究组结束后β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后的研究组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将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室颤的缓解,减少心梗和猝死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心律失常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多数器质性心脏病难以避免的结局,50年来有多种模型介绍心衰的病理生理,近20年来心衰模型强调神经体液系统在心衰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最近学们转向关注交感神经系统及对心衰时的心血管系统的有害作用。如:下调β受体,对心肌有直接毒性作用,参与心肌重塑和致命的心律失常?只因为有负性肌力作用,心衰时该药问世后曾被列为禁忌使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多数器质性心脏病难以避免的结局,50年来有多种模型介绍心衰的病理生理,近20年来心衰模型强调神经体液系统在心衰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最近学者们转向关注交感神经系统及对心衰时的心血管系统的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及其与指南要求剂量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2004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408例次及2005年4—7月门诊患者213例次,调查其一般临床资料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结果无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住院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为54.9%,其中仅4.0%达到指南所要求的靶剂量,24.9%达到50%靶剂量;使用美托洛尔者占86.1%,其最大使用剂量为(54.25±34.26)mg/d,为指南靶剂量(150mg/d)的36.17%。无禁忌证及不良反应门诊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占77.5%,其中仅2.5%达到指南规定的靶剂量,26.6%达到50%靶剂量;使用美托洛尔者占89.7%,平均剂量为(52.50±28.42)mg/d,为指南靶剂量的35.0%。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的使用与指南有较大差距。其使用以美托洛尔为主,各药物使用剂量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16.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治疗的重要药物,在高血压、心率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治疗高血压的"老药",不论单用还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均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仍被国际公认为降压应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常用的有普奈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及卡维地洛等。随着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和局限性也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7.
18.
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s)是200年前洋地黄叶应用以来治疗心血管病的最伟大的突破,本类药物有很强的负性肌力作用,传统观点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视为禁忌。自20世纪80年代Maagstein等最早报告B受体阻滞剂对扩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有满意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口受体阻滞剂有改善心脏功能,阻止和逆转心室重构,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颤动作用,减少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此类药能减缓心衰的进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症状,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立新 《职业与健康》2004,20(2):118-120
自1975年Waagstein首次报道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状况,增加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功能以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结论并不一致,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DCM试验,MDC(大剂量胶囊)显示383例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12~18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9)[1];1994年在欧洲的比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试验研究(CIBIS)对64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2 a后,比索洛尔组病死率(16.6%)稍低于对照组(20.9%)[2].这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的影响不同.现将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院2000-2015年5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β受体阻滞剂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影响了其在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使用。但是在2005年瑞典医学博士Lindholm发表了一项荟萃的分析结果。迄今已超过2 000人参加的20个以上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安慰剂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重复表明持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临床症状,能够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将β受体阻滞剂作为A级推荐,β受体阻滞剂仍是心血管领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和防治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可辅助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