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Wallenberg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MRI和MRA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复习了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12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12例作了MRI检查, 有7例同时作了MRA检查.结果 MRI检查的12例中有2例正常, 10例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 其中8例为典型的延髓背外侧梗死病灶, 另2例病变超出延髓背外侧范围; 4例梗死病变仅限于延髓, 3例延髓合并小脑梗死, 3例延髓伴桥脑梗死.在MRA检查的7例中所有患者延髓梗死同侧的椎动脉显示流空消失, 5例患者的Willis环明显动脉粥样硬化, 1例基底动脉起始部明显狭窄.结论 MRI与MRA结合使用为wallenberg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延髓性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因延髓性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易致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本文观察我科自2003-02始急性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加强呼吸道康复护理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与未采用呼吸道康复护理的急性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脑干梗死约占脑梗死10%,延髓梗死占脑干梗死7%~([1]),因延髓解剖结构复杂,血供来源多且时有变异,故延髓梗死部位的细小差别则可有截然不同的症状,其中延髓梗死患者临床演变过程似脊髓病变的病例鲜有报道。故将我科最近收治一例延髓梗死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发作性右上肢麻木、构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靶点综合治疗脑梗死后延髓性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4-03—2016-04收治的脑梗死延髓性麻痹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组、中药组、康复加中药组,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0d参照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进行评分测定。结果治疗后各组吞咽障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康复组,康复加中药组疗效均优于其余3组。结论多靶点综合治疗脑梗死后延髓性麻痹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最早由Spiller报道,主要因椎动脉或脊前动脉的分支闭塞所引起,是临床十分少见的脑梗死类型,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在临床上则更为罕见,以下我们将收治的1例进展性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恶心呕吐伴四肢麻木1 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判断脑梗死后吞咽困难预后的评估方法。方法 对205例脑梗死后伴发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吞水实验,以改良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根据牛津郡社区脑梗死分型(OCSP)进行分型。临床观察吞咽困难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晚期恢复患者和早期恢复患者在吞水试验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延髓梗死、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完全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患者发生吞咽困难较其他类型的脑梗死伴发者更难恢复。结论 判断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预后可以综合吞水实验、改良的Barthel指数和OCSP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延髓性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因假性延髓性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反复发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有研究表明,包括隐性误吸在内,正常人在睡眠中可有45%发生误吸;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高达70%。因此对于脑梗死致急性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中,针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原因,采用科学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02-01~2004-01因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52~92岁,平均72岁。其中既往脑梗死史50例,高血压史58例,心脏…  相似文献   

8.
Dejerine综合征又称为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临床上十分少见的脑梗死类型,约占后循环梗死的5%以下[1],也有报道认为不足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l%[2].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在临床上则更为罕见,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的也仅有30例左右[3].以下我们报道1例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2-02-2013-09我院收治的41例确诊为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株43株,革兰阴性菌占72.1%,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27.9%)、铜绿假单胞菌(14.0%)、大肠埃希菌(14.0%)等;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9.3%)。临床进行抗生素临床干预处理后发现,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可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敏感,该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后,36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在1周左右得到控制。4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9.75%。结论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针对病原菌进行治疗时,应遵循针对感染早期、足量、联合的原则。同时,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多频振动排痰、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延髓背外侧为延髓梗死最常见部位,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少见,占所有脑梗死类型的0.5%~1.5%,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则属罕见~([1])。现报道1例典型"心型"影像征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头晕伴言语不清、行走不稳4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有视物旋转,恶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引起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在少数,为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避免造成肺部并发症和营养不良,我科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联合静注弥可保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脑梗死后并发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及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弥可保1 000 μg/d.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组ESS及吞咽困难恢复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68.11±11.98 vs 59.45±12.02,81.10% vs 73.33%,P〈0.05).结论 弥可保可能为脑梗死后并发假性延髓性麻痹治疗中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对脑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8例脑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和康复治疗、护理;B组44例,在A组基础上给予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指导。观察2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B组(68.18%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导能够降低脑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眼动及前庭功能检查对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CI)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2例PCI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及入院体征等相关指标。患者均行眼动检查:包括凝视试验(gaze test,GT)、扫视试验(saccade test,ST)、平滑跟踪试验(smooth pursuit test,SPT)、视动眼震检查(optokinetic nystagmus test,OPK);前庭功能检查:包括自发眼震(spontaneous nystagmus,SN)、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固视抑制检查,上述检查均应用眼震视图仪(videonystagmograph,VNG)进行记录。 结果  共纳入22例PCI患者,首发症状:15例(68.2%)为头晕/眩晕,7例(31.8%)为肢体无力麻木。眼动检查提示:异常19例(86.4%),其中GT异常4例(18.2%),ST异常11例(50.0%),SPT异常15例(68.2%),OPK异常12例(54.5%)。前庭功能检查提示:22例完成SN检查,其中SN阳性8例(36.4%),包括小脑梗死4例,脑桥梗死3例,左侧延髓背外侧、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梗死1例;17例完成HST检查,其中HST阳性6例(35.3%),包括小脑梗死2例,脑桥梗死2例,小脑及脑桥梗死1例,右侧小脑及延髓上段梗死1例;19例完成固视抑制检查,其中固视抑制失败8例(42.1%),包括双侧小脑梗死1例,脑桥梗死4例,左侧延髓梗死1例,右侧小脑及延髓上段梗死1例,左侧延髓背外侧、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梗死1例。以头晕/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与以肢体无力、麻木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相比,眼动及固视抑制检查阳性率高(P分别为0.023和0.045)。 结论  小脑、延髓梗死的患者常以头晕/眩晕起病;眼动检查有助于筛查PCI患者;小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侧别常与自发、摇头眼震的水平成分一致;脑桥梗死患者HST后可诱发下跳眼震;脑桥、延髓梗死患者常固视抑制失败。  相似文献   

1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是由于供应延髓背外侧及小脑后下部的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现对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25例此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78岁,平均58.6岁;病程6h~5d,平均4.31d。均经头颅MRI证实。有高血压病史23例(92.0%),高脂血症13例(52.0%),糖尿病4例(16.0%),冠心病8例(32.0%),房颤1例(4.0%),吸烟16例(64.0%),酗酒5例(20.0%),脑卒中家族史10例(40.0%)。1.2临床表现本组均为急性起病,3例病初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3例为进展型脑梗死表现,进展完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对2013-01—2014-12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梗死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81例为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统计患者入院时的年龄、状态、基础性疾病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延髓性麻痹、脑梗死的范围。观察年龄、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否有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年龄75岁、有意识障碍、有慢性疾病、有延髓性麻痹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17.65%,对照组为8.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年龄、意识障碍、慢性疾病、延髓性麻痹均为影响该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时抗炎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据神经血管单元概念自订方案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高血压、糖尿病共患疾病2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即出现假性延髓麻痹,在其病后2w,遵照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由消栓通颗粒3.0·d-1,异山梨醇口服液60ml·d-1,硫辛酸注射液0.6·d-1(除去胃管后改用硫辛酸胶囊0.6·d-1加用苏子油软胶囊3.0·d-1)组成的治疗方案,观察除去鼻饲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1年后随访情况。结果 2例患者分别于2 w后取出胃管,1个月后正常进食,无药物不良反应。1年后随访无复发,生活自理。结论依据神经血管概念自订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方案是合理的、有效的,但需大宗病例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二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髓内侧梗死最早在1908年由Spiller描述,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脑梗死的0.5%[1].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更为罕见,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报道2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并结合文献对其血管病因基础、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急性起病,以头晕、恶心、呕吐、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MRI检查22 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7例行血管检查,其中4例显示椎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显示小...  相似文献   

20.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因其在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上类似"心型"的特征性表现,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延髓心型梗死,临床上极为罕见.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表现为进展性卒中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1 病例 1.1 例1 男,67岁.因"突发左侧上下肢无力、麻木伴言语不清2h"于2011年6月25日入院.患者2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半身麻木、无力,同时出现头晕、呕吐及言语不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死病史.查体:血压180/90 mmHg(1 mmHg =0.133 kPa),神志清楚,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言语含糊不清,左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低,左侧Babinski征(+).头颅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