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生率为0.4~7.3%。在临床上易与肝癌混淆。本文报告5例海绵状血管瘤(附表),5例均为女性。本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均经B型超声发现肝内占位病变。例1、2做了CT检查,1例诊断为肝癌,另1例为肝右叶血管瘤肝左叶癌。肝核素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4岁。因痔疮便血入院。入院后先后4次B超发现肝右后叶靠膈面有一22×25mm增强光团,边界清楚,内部可见管状结构,提示肝实质占位(血管瘤?)。核素扫描断层结果:肝右叶中心有一可疑放射性稀疏区,拟诊肝右叶占位?CT:平扫肝右叶后段可见边界较光滑清析之二个相邻小圆形低密度影,CT值为水样密度3.0H(正常43.8H)大者为1.7×1.7cm,小者为0.7×0.6cm,注药届扫描低密度影轻度增强,CT值29.5(正常78.4H),无壁结节及周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瘤多无临床症状,以往术前极难诊断,自B超在临床应用以来,其检出率不断提高。现就我院1992年5月至1997年6月间B超检出并经CT检查、核素扫描、手术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2a以上的化例肝血管瘤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级病例男性34例(占70%),女性14例(占30%);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4岁。肝右叶血管瘤41例,左叶7例。全部病人均系我院健康体检者及部份门诊病人。48例患者全部经CT检查、核素扫描等证实;其中手术力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血管瘤25例,有2例肝癌误诊为肝血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25例肝扫描显示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辅以超声显象检查的方法及结果,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核素肝扫描对肝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做为肝占位病变的初筛方法,但方法缺乏特异性,为进一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我们推荐使用核素肝扫描和超声显象互补检查技术,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 1990~ 2 0 0 0年间经临床表现、CT、B超、核素扫描、酶学检查等 ,符合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诊断标准的2 92例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 (AFP)测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92例中 ,男 2 2 8例 ,女 6 4例 ,年龄 2 5~ 82岁 ,平均 5 8岁。就诊时间为 2h至 0 .5年 ,均有B超、CT、核素扫描等一种或多种检查提示肝占位性病变。肝占位在右叶 182例 ,左叶 36例 ,左右叶均有 74例 ;酶学异常 194例。1.2 方法 受检测者均采用郑州播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的AFP单克隆抗体酶免疫诊断试剂盒 ,用ELISA双抗…  相似文献   

6.
自1972年首次报道经放射核素扫描证实的创伤性肝包膜下血肿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获成功后,非手术治疗的观念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我院从2003—2010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损伤83例,约占同期间患者总数的40.29%,现将诊治患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在何种情况下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和肝动脉造影CT扫描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效果优于动态CT扫描。方法:对137例(男性92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6.5岁)经动态CT检查发现或疑似肝细胞癌(H CC)的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了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和肝动脉造影CT扫描。进而分析了可能与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和肝动脉造影CT扫描发现动态CT扫描所不能发现的H CC有关的临床因素。结果:137例患者中,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和肝动脉造影CT扫描发现33例患者体内存在动态CT扫描未能发现的H CC病变。单因素分析显示,下列3个临床因素明显有利于其发现H…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核素扫描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处理了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脾扫描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能较精确地测量肝脾大小及了解放射性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0岁。因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4个月由他院转入。1989年5月在某医院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有3×2cm大小低回声区。AFP阴性,定性340ng/ml(正常值50ng/ml)。CT扫描亦示有低密度影,考虑为“肝血管瘤”。同位素池扫描印象:非血管病性占位。为确诊转我院。查体:营养良好,无蜘蛛痣,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动脉血管栓塞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120例患者经心电图和核素肺灌注扫描、通气显像等进行检查,确诊患者为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同时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4例肺栓塞直接征象,2例左肺动脉栓塞,为部分阻塞;2例右房栓塞发现,栓子附着在患者右房侧壁,并跟随心脏搏动而进行轻微的摆动。肺栓塞间接征像:82例为右房右室出现扩大,室间隔向左室移位,同时右室/左室的比值增大;38例患者的右房右室内径在正常范围之内。PE增强CT表现:76例患者为三尖瓣反流。结论:对肺动脉血管栓塞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对疑似等患者进行明确诊断,简单、方便、没有创伤、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螺旋CT扫描诊断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PreSpeed单排螺旋CT机行扫描检查。结果:1.本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螺旋CT扫描诊断出26例患者,诊断率为86.7%;2.肝右叶者是本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多的部位;3.经螺旋CT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最多的为弥漫型。结论:螺旋CT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简单、准确的检查方法,做到尽早发现原发性肝癌的病变情况、为临床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经手术和/或肝穿刺病理诊断证实了的50例肝癌应用B型超声和核素扫描检查的结果。B型超声显象阳性率为86%(43/50),核素扫描阳性率为84%(42/50),两种显象技术互补后阳性率达96%(48/50),总误诊率为4%(2/50),并提出了互补的条件,分析了B型超声显象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半年于2006年12月18日来我院就诊,近半年来患者自觉上腹部可扪及一包块,无疼痛,初是如鸡蛋大小,渐长大,近来伴腹胀,经CT上腹部扫描,初步诊断为:肝右叶及左内叶占位病变(肝畸胎瘤可能),于2006年12月20日入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核素显像微机处理系统,对21例肝转癌扫描进行了处理,明显地提高了分辨率和发现率。21例扫描图中,只有7例图显示7出个转移灶,直径均在3cm以上;经平滑处理后也只有15例图显出23个转移灶;而经约束反卷积复原处理后,21例处理图共显出55个转移灶。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8岁,肝扫描号1366。来诊时,右上腹肝区压痛,扪及肿物与肝分界不清。多次B超检查仍不能排除肝癌,~(113m)In胶体肝扫描,前后位:肝右叶下部示踪剂分布明显内凹性缺损,肝上移,肝上界在第4肋间。右侧位:右叶下部示踪剂明显内凹缺损。诊断为肝右叶下部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肝癌行手术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男性,58岁,纳差、消瘦、右上腹疼痛2个月,于我院就诊.CT扫描示肝多发占位,肝癌肝内转移或肝转移瘤可能性大.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见肝左、右叶多个大小不等的明显异常高代谢灶,其中右叶中份病灶中央有明显放射性减低区,降结肠中段见一约3.8 cm×5.5 cm×3.6 cm局限性异常核素浓聚影,提示降结肠恶性病变伴肝内多发转移(图1).  相似文献   

17.
自1954年Stirret首创肝扫描以来,目前已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方法。但核素扫描对肝硬变的诊断价值至今尚有争论,尤其对本病的扫描图形态与分型的看法也颇不一致。本文总结五十例经病理、手术探查和临床确诊为肝硬变的扫描图资料,就其形态与分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Ca伴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诊治的31例肝Ca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结果 31例肝右叶Ca伴门静脉右支癌栓患者中I型患者8例,II型患者7例,III性患者11例,IV型患者5例;癌栓在CT平扫中29例为等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门脉主干直径约1.5cm-3.4cm,平均(2.3±0.51)cm;增强扫描动脉期21例癌栓有轻度增强,5例出现管壁增强;CT增强静脉期,23例为低密度充盈缺损影。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肝右叶Ca伴门静脉右支癌栓的特异性为100%,不仅能精准的确定癌栓时期,完整确定癌栓的大小、部位等,还能够做到无创、便捷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华 《中外医疗》2012,31(1):169-170
目的研究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经心电图、核素肺灌注扫描、通气显像、64排螺旋CT肺血管显像等检查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同时行心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肺动脉和右房直接栓塞征像,41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及肺动脉压升高等间接征像。周围血管超声检下肢静脉栓塞36例。结论心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对肺动脉栓塞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简便实用、无创伤,可重复检查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等优点,在临床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及估计预后有较好的效果及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梁志宏  刘书强 《广东医学》2012,33(4):502-503
目的 评价右肝上间隙穿刺在诊断性腹腔穿刺中的价值.方法 89例经CT或B超检查发现腹腔积液患者进行右肝上间隙穿刺.对右肝上间隙穿刺标本与手术探查所见腹腔积液进行比较,得出腹腔穿刺阳性率.结果 89例腹腔积液患者右肝上间隙穿刺,获得脓性液体35例,不凝血26例,黄色清亮腹腔积液11例,暗红色液体12例,胆汁样腹腔积液3例,阴性2例.右肝上间隙穿刺标本与手术探查所见腹腔积液符合率为97.75%(87/89),无假阳性病例,敏感性为100.00%.结论 右肝上间隙穿刺是一种安全性高、敏感性强的诊断性腹腔穿刺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