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FISH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染色体异常的价值.方法 用3、12、18号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染色体着丝粒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25例CLL,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检测方法即R显带法进行比较,以明确何种方法对CLL染色体异常检出更敏感可靠.结果 25例CLL患者中,常规细胞遗传学检出 3, 12, 18 5例,检出率为20%;其中: 12 3例, 3、 12 1例, 3、 12、 18 1例; FISH方法检出8例异常(32%), 3 4例; 12 6例; 18 1例.CC可检出不确定异常:t(5;15) 1例;3q-,18p 1例;4q 13q-1例; 19,-22 1例.结论 FISH方法是检测CLL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技术,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显带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改变与临床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急性白血病(AL)染色体异常特征,结合临床评价细胞遗传学对AL诊治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以R显带为主、G显带为辅对76例A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观察疾病的诊治及转归情况.结果 76例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型异常检出率为 55%(42/ 76),初发病例异常核型31例,检出率61%(31/51),缓解病例异常核型5例,检出率31%(5/16);对52例患者随访中发现:核型正常16例,其中13例(81%)达缓解,2例(15%)复发;核型异常36例中22例(61%)达缓解,8例(36%)复发(P<0.05),核型正常组缓解率明显高于核型异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核型异常组;核型正常、超二倍体及t(15;17)易位者疗效较好 ,而伴-7/7q-、t(9;22)、t(4;11)、t (9;11)、t(1;19)易位者疗效较差;缓解期染色体仍为异常核型者常复发,继发性染色体改变常预示病情恶化.结论半数以上A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且主要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它们和特定的FAB亚型相关;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密切,是影响白血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ISH 技术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13、16、18、21、X/Y 号染色体数目检测,同时对培养后的羊水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600例羊水标本 FISH 检测均得出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FISH 检测出31例阳性结果,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2%。600例羊水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中598例检测出结果,2例标本污染无法分析,检测成功率为99.7%。598例检测结果中阳性结果63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0.5%。结论 FISH 检测羊水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过程简便、快速,成功率高,结论可靠。但只能检出特定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相互联合、补充,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产前诊断中。  相似文献   

4.
<正>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由Margtn等人在1976年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不仅对T细胞,而且对NK细胞、LAK细胞、TIL细胞、B细胞都有激活作用,特别是由IL-2诱导和激活产生的LAK、TIL细胞在肿瘤治疗上取得的显著疗效,更引起了人们对IL-2的极大关注。天然IL-2可以通过丝裂原刺激T淋巴细胞而产生。本文用南京、上海、广州生产的PHA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平行实验,对不同产地PHA诱导产生IL-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岑岭 《江苏医药》2001,27(4):317-317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是迄今为止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较为深入的血液恶性肿瘤之一。采用不同的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显带技术可发现 50 %~80 %的病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 ,而采用高分辨技术则核型异常检出率可达 93%。可见核型异常检出率主要与方法学不同有关。我们对 1998年 6月~2 0 0 0年 6月间检测出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 2 8例AML患者的检测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进一步提高在临床中的辅助诊断作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8例均为我院及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室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检出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AML患者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染色体检查对恶性血液病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初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83例,每例治疗前行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83例患者中,有103例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其中急性白血病40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2例,多发性骨髓瘤组6例,骨髓增殖性疾病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与FAB亚型的关系中,75%M3有t(15;17)易位,M6有1号染色体异常,60%M2有t(8;21)易位,92%(CML)有t(9;22)易位。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国仓鼠肺细胞(CHL)在经化学致癌物恶性转化后的染色体不稳定性、有丝分裂卡功能和对秋水仙素细胞毒性的抗性。方法 CHL细胞在经甲基硝亚硝基胍(MNNG)恶性转化后,进行核型分析,以秋水仙素诱导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比例反映有丝分裂关卡功能,MTT法检测秋水仙素的细胞毒性。结果 细胞经2μg/mlMNNG处理24h;3周后出现明显的形态转化,而且软琼脂集落形成率(54.2%)明显高于对照细胞(10%),表明处理细胞已恶性转化;核型分析显示转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14-48之间,只有7%的细胞有25条染色体;而对照细胞82%有25条染色体,表明转化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性;以0.5μg/ml秋水仙素处理转化和对照CHL细胞不同时间,计数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细胞比例,可见在各时间点,转化细胞的中期相细胞比例低于相应的对照细胞,这表明转化细胞的有丝分裂关卡功能下降;以不同浓度秋山仙素处理转化和对照细胞24h,可见各浓度组转化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细胞,这显示恶性转化细胞具有明显的秋水仙素毒性抗性。结论 有丝分裂关卡功能下降可能在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丁探讨血清及腹水中IL-6和CA123含量对卵巢肿瘤的意义.使用IL-B生物活性测定和CAl25的ELLSA检测等技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IL-6和CAl25的含量做丁比较性分析。结果显示.癌血清和腹腔液样本的CA125检出率分别为17/17和13/13;在非癌腹腔液中为8/6;癌血清和腹腔液IL-6阳性率分别是14/17和13/13.而非癌样本则分别为3/20和1/8。在恶性手术组和术后化疗病人的血清样本间.CA 125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gt;0.05).但两者间的lL-B无论在阳性率还是在含量上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lt;0.05).本研究提示:①IL-6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②在卵巢癌样本的检测中.CA125的敏感性更高.而IL-6的特异性颇佳。IL-6和CA 125作为复台生物标记物对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可掌性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高危因素,提高脐血管穿刺对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并行染色体检查的孕妇413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胎儿脐血管穿刺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41例,占9.92%;胎心心动过缓8例,占1.93%;胎儿丢失1例,占2.42‰。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62例,检出率15.01%。发现同时合并两种以上指征者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r=0.526,P=0.005)。结论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为临床上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可靠依据,但需要把握好手术指征及加强施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同时合并两种以上指征者很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涂海健  施丽华  王志萍 《重庆医药》2009,38(15):1947-1949
目的探讨闭经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闭经患者116例,其中原发性闭经98例,继发性闭经18例,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按常规方法G显带制备染色体(必要时行C显带或N显带),并进行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结果116例闭经患者中发现47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占受检总数的40.52%。原发性闭经98例,异常核型44例,占44.90%;继发性闭经18倒,异常核型3例,占16.67%。无论是原发闭经还是继发闭经患者,核型为46,XX最多见69例占受检总数的59.48%。异常核型全部涉及X染色体,其中以X染色体的数目异常23例,结构发生改变6例,嵌合体18例。X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中以46,XY12例和45,X8例最多见分别占受检异常核型的25.53%、17.02%。X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包括染色体等臂、缺失及倒位等,其中以核型46,X,i(Xq)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多见,嵌合体中核型45,X/46,XX占比例最高为8.51%。结论结合临床体征和染色体检查,不仅为闭经患者寻找病因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指导闭经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人外周血白细胞在细胞浓度为5×10~5个/ml、培养时间为24h,PHA加量对单独生产白细胞介素_2(单产)及联合生产a_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联产)的影响.单产中,以25μg/mlPHA刺激量为宜;联产中以100μg/ml刺激量最好.联产比单产所得白细胞介素-2产量高10倍以上,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12.
13.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IL-4﹑IL-13和IgE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IL-4、IL-13和IgE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2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4、IL-13和IgE的含量。结果: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中IL-4、IL-13、Ig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组IL-4、IL-13、IgE高于缓解组,IL-2的含量低于缓解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IL-4、IL-13和IgE水平的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进程及临床诊治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0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而IL-6、IL-10和IL-18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半年治疗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CD4/CD8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病情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癫痫患者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癫痫患者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水平,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癫痫组血清IL-2、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癫痫患者血清IL-2、IL-6与TNF-α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P〈0.01;r=0.56,P〈0.01)。结论癫痫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痫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1.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leukin-2 (IL-2) and IL-4 reduce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glucocorticoids o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production, in agreem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is combination causes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Whether a general cytokine resistance to glucocorticoids is induced by IL-2 and IL-4 has not been reported. 2. Mononuclear blood cells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pre-treated with IL-2, IL-4, or IL-2+ IL-4 (31.3-500 U ml(-1)) for 48 h, prior to lipopolysaccharide (LPS; 10 ng ml(-1); 20 h) and budesonide addition. Cytokine levels in the supernatants were analysed using specific immunoassays. DNA content was analysed to estimate cell numbers. 3. GM-CSF production was totally inhibited by budesonide at 10(-8) M in vehicle treated cultures, while IL-10 was inhibited to 33.4+/-4.3% of control. IL-2, IL-4, or IL-2 + IL-4 reduc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budesonide on GM-CSF to similar levels (23.7 6.7, 31.6+/-8.5 and 35.1+/-4.3% of control, respectively). IL-2, IL-4, or IL-2 + IL-4 also reduc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budesonide on IL-10 production (46.5+/-6.6, 55.9+/-7.3%, and 68.3+/-9.9% of control,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IL-8, IL-12 and TNF-alpha production did not become resistant to budesonide. 4. Thus,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induced by IL-2 and IL-4 is not general at the cytokine production level. While the glucocorticoid sensitivity of GM-CSF and IL-10 production decreased, the sensitivity of IL-8, IL-12 or TNF-alpha production was unchanged. Also, the mixture of IL-2 and IL-4 is not crucial for induction of 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 of GM-CS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红素对IL—1和IL—2活性及PGE2释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维敏  张罗修 《药学学报》1991,26(9):641-645
雷公藤红素0.1~1.0μg/ml在试管内能降低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外和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也能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动态观察表明,雷公藤红素经预处理8h和3h后已能分别抑制IL-1和IL-2的产生。此外,雷公藤红素能降低A23187刺激家兔滑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_2(PGE_2)。  相似文献   

18.
自然流产与T淋巴细胞及IL-2、IL-10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伟勤  施毕旻 《江苏医药》2007,33(4):328-329
目的 分析自然流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T、CD4 T、CD8 T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IL-2、IL-10,化学发光法检测血孕酮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健康早孕组比较.结果 (1)自然流产者外周血CD3 T、CD4 T、CD8 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早孕组(P<0.05).细胞因子IL-2水平在自然流产组较健康早孕组明显升高,而IL-10和孕酮水平明显下降.(2)孕酮水平与细胞因子IL-2及CD4 T淋巴细胞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细胞免疫异常可能与孕酮的减少相关,并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HBV感染者血清白介素(12,2,10)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HBV不同感染状态时血清IL-12、IL-2和IL-10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BV不同感染状态,包括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重叠急性自限性肝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等作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献血员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2、IL-2和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部分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12和IL-2高水平;重叠感染HAV、HEV感染IL-2、IL-10和IL-12水平急性期和恢复期相比无明显差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急性期血清IL-12水平低下,血清IL-2和IL-10水平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2水平与ALT水平并非完全平行关系,血清IL-10水平与ALT水平呈完全平行关系。结论血清IL-12和IL-2水平可考虑作为无症状携带者抗病毒治疗指征,慢性乙型肝炎活动与血清IL-12水平低下有关,血清IL-2水平升高与肝炎活动有关,其升高主要参与促进HBeAg/HBeAb血清转换。肝炎活动与血清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2、IL-4进行检测,以分析IL-2、IL-4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IL-2、IL-4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IL-2为(16.02±2.84)ng/L,低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实验组IL-4为(127.85±61.52)ng/L,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IL-2明显降低、IL-4升高,IL-2、IL-4可能参与到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值得诊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