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方法,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是甲状腺癌患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的引流方法可以减少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引流管引流法常使伤口腔内积液,影响伤口的愈合修复,术后颈部创腔积液及二次切开清除率高,应用负压吸引引流后使积液顺利引出,创腔处于负压可早日闭合,创口持续负压引流能保证创口敷料的整洁、干燥,避免皮下血肿的形成和皮下积液致感染的发生,便于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持续冲洗双套(腔)管负压引流是普通外科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负压引流有单腔负压引流和双腔负压引流两类。双套管负压引流用于腹腔引流时,可避免单腔负压引流造成的腹腔组织进入负压管被损伤或堵塞等并发症。同时进行外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可稀释引流液,清除积液池内残留的异物及细菌,使局部特别是瘘口周围保持相对清洁,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及瘘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前,乳腺外科术后刀口负压引流已成为常规操作,目的是有效引流创腔积血、积液,保证刀口敷料清洁干燥,减少皮瓣的坏死,缩短刀口愈合时间。现临床上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只能计量50ml以上的液体量,不能精确计量引流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引流器进行了改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乳腺切口负压引流是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操作,目的是有效引流创腔内的积血、积液,保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减少皮瓣的坏死,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乳腺切口负压引流器要求每日更换,并且要准确计量引流量.当24h引流量低于10ml时,才能拔出引流管.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负压引流器只能计量50 ml以上的液体量,为了精确计量每位患者的每日引流量,护士只能用空针抽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引流器进行了改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范围大,颈部血管丰富,渗出物较多,术后需要用负压较大的引流装置引出渗液,以利于颈部皮瓣贴合,减少术区无效腔形成,加速创面愈合<'[1]>.目前各种引流装置很多,负压引流袋负压小(120 mmHg~160 mmHg,1 mmHg=0.133 kPa),易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且不可调节,引流管过长,引流液一部分存于引流管和负压球内,计量不准确,对颈清扫术而言,由于颈部皮瓣剥离面较大,若负压太小,创腔内残液不能充分引出,造成创腔感染影响疗效.我科2007年以来使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颈恶性肿瘤术后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头颈恶性肿瘤术后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同一创腔多处放置负压引流,从明确负压引流管位置并标识,妥善固定,动态评估保证负压引流装置有效负压,动态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引流液倾倒、准确计量和正确记录,建立脱管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着手,围绕堵管、脱管防范展开护理。结果:本组负压引流管无脱管、堵管发生,负压引流有效。拔管时间术后3~10 d。经动态评估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22例全喉切除患者中2例负压引流期间发生咽瘘,部分喉切除术中1例出现术腔活动性出血,甲状腺癌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本组有3根引流管漏气。经对症处理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头颈恶性肿瘤术后细致、规范化的护理是保证负压引流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腔冲洗与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冲洗双套(腔)管负压引流是普通外科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负压引流有单腔负压引流和双腔负压引流两类。双套管负压引流用于腹腔引流时,可避免单腔负压引流造成的腹腔组织进入负压管被损伤或堵塞等并发症。同时进行外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可稀释引流液,清除积液池内残留的异物及细菌,使局部特别是瘘口周围保持相对清洁,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及瘘管的形成,改善全身症状。70年代,黎介寿院士在国内创新性地研制了双套管(黎氏双套管)用于肠外瘘患者的腹腔冲洗引流,使其严重的腹腔感染得以迅速控制,大大提高了肠外瘘的治愈率[1]。但腹…  相似文献   

8.
胸腔负压吸引广泛应用于气胸的治疗及纵隔、心脏术后的引流.心脏术后由于术中体外循环的抗凝及术后止血不彻底,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量增多,采用持续胸腔负压吸引,及时有效引流胸腔积液,防止引流管堵塞,从而预防心脏压塞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至今采用一新型三腔胸腔引流装置,其在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预防倒流所致逆行感染及负压控制方面均较以往的单腔瓶有显著改进,同时降低了心脏压塞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32-1533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出心包、纵隔内残存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膜腔的密闭性并重建胸膜腔的正常负压,使肺早期复张,稳定纵隔,防止因纵隔过度移动及摆动造成循环系统障碍,甚至发生胸膜感染及休克[1].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行体外循环手术235例,均采用心包、纵隔引流接双腔闭式引流瓶,并行持续低负压吸引.术后经精心护理,维持有效负压引流,预防了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所起的临床作用.方法 本文通过472例乳腺癌术后随机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管道负压吸引三种方法 行创口负压引流,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与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别,而管道负压吸引与上述两种引流方法 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管道负压吸引加预防措施是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有意义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1993年由德国Fleischmann博士发明的,以医用泡沫合成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再利用具有分子阀门功能的生物半透膜封闭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高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负压引流系统,可达到全创面引流,防止污染和感染,此外高负压状态,可消除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1-2],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材料逐渐退出后,腔壁紧密闭合,防止了残余积液及死腔的形成.与传统换药清创相比,达到全创面引流,防止污染和减少创面的细菌感染,消除组织水肿,使毛细血管腔显著扩张,密度加大,改善局部血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防止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和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两种不同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医疗和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乳腺癌手术后引流患者60例,传统组30例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改进组30例应用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比较两种引流效果.结果 改进组术后使用止痛剂人数少于传统组,术后72 h引流量高于传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相比较,能够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患者带管时间,使患者舒适感增加;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使用更安全、放心;护士操作省时、简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最佳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辉县市人民医院2004-08-2010-08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12例.比较单管负压引流组(A组)与双管负压引流组(B组)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40%,B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6.5%.B组与A组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明显优于单管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14.
成人剖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胸手术后,胸腔原有生理负压消失,几乎均有一定程度的积气、积液和渗血,又可能有肺泡漏气,所以术后常规放置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即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可排除胸膜腔内的积气和积液、恢复和保持胸膜腔内的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肺膨胀,并可消除死腔、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联合磺胺米隆药液冲洗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创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 对10例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主的脓肿切开术,术后用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创口.护理上维持持续有效的负压,观察和维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均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VSD及局部磺胺米隆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能够早期控制感染,并刺激创腔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负压引流法防止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所起的临床作用。方法 本文通过472例乳腺癌术后随机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管道负压吸引三种方法行创口负压引流 ,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与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比较 ,P >0 .0 5 ,无显著性差别 ,而管道负压吸引与上述两种引流方法比较 ,P <0 .0 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管道负压吸引加预防措施是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腮腺手术术后护理中运用的优越性.方法 对56例腮腺手术患者中的24例采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通过观察术后不同引流方式患者引流液状况及术后皮下积液、感染率、涎瘘、疼痛评分、满意度等指标,对比普通负压引流球,观察其优越性.结果 使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组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及涎瘘发生率与使用普通负压引流球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评分、舒适度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组和普通负压球的患者在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涎瘘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组患者术后舒适度、疼痛评分较普通组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德国pfm医疗公司)(实验组),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传统负压引流球引流(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14例,皮瓣坏死6例,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1例.2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用于乳腺癌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皮瓣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临床医学》2010,30(9):67-6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皮瓣处理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的皮瓣游离范围及术后创面持续负压引流,皮瓣腋下、胸大肌铆钉固定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3例(2例位于腋窝,1例位于胸壁),切口皮缘缺血坏死1例,皮缘血运不良3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对皮瓣恰当处理厚薄适当,包扎松紧适当,引流充分保持创腔持续负压吸引是防止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君花  许瑞华 《护理研究》2008,22(2):129-130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的效果.[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5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改进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进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