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永霞 《淮海医药》2003,21(3):192-193
目的 探讨 RM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 14例 MRI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 10例肿瘤形态不规则 ,边缘呈放射状 ;2例呈囊状改变 ;1例肿瘤很小 ,直径约 0 .3cm,表现为增粗乳管内的充盈缺损 ;1例无明确肿块影但可见皮肤增厚乳头凹陷 ,Cooper韧带增粗 ,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块病灶在 T1 WI呈略低信号 ,在脂肪抑制 T2 WI呈不均匀高信号 ,注射 Gd- DTPA后 ,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可清晰的显示乳腺癌病变 ,是诊断乳腺癌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颅咽管瘤的CT、MRI表现的分析,评价CT和MRI对颅咽管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的分析,讨论该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 28例颅咽管瘤患者中,位于鞍内4例,鞍上17例,同时累及鞍内、鞍上7例;28例患者中,22例肿瘤呈囊性,CT表现为鞍区类圆形低密度灶,灶周伴蛋壳样钙化,MRI有24例表现为长T1WI长T_2WI信号,2例短T1WI长T2WI信号;5例呈囊实性表现,CT平扫为类圆形混杂密度灶,MRI在T1WI表现为低等混杂信号,T_2WI表现为高等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行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环状强化;1例患者肿瘤为实性,CT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灶,MRI表现为等T_1WI长T_2WI,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在颅咽管瘤的诊断中具有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朴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04-104,13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结果:病变椎体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变椎间盘大多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椎旁寒性脓肿T1WI多呈稍低信号,T2WI多呈明显高信号。结论:脊柱结核的椎体、椎间盘和寒性脓肿在MRI具有特征性改变,MRI能够显示脊柱结核的病理变化,有利于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子宫颈癌(UCC)及其放射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方法:89例经病理学证实为UCC在治疗前根据低场强MRI表现做出临床分期,并与手术及外科探查术结果相对照;其中45例UCC在放疗后行低场强MRI复查。结果:UCCMRI 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增强;对术前低场强MRI UCC分期的准确率为97.8%(87/89),放疗后肿瘤组织纤维化,T2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MRI平扫T2WI为UCC检查的首选序列;低场强MRI在检测UCC肿瘤大小、宫旁浸润及转移等方面有优越性,有助于临床分期及监测UCC对放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MRI对放射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55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早期症状体征特征不突出,极易误诊。中晚期临床症状多变,MRI特点是在不同时期,T1WI和T2WI信号多变,主要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结论结合放射治疗病史,MRI能够对放射性脑脊髓损伤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侵袭性垂体瘤伴有坏死或囊变者14例,伴出血者9例。肿瘤在T1WI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多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MRI平扫T2WI、DWI呈明显高信号,T1WI低信号,FLAIR序列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无强化.6例信号不均匀,T1WI、T2 WI及FLAIR呈高信号、混杂信号,DWI呈等、低混杂信号,其中2例脂肪抑制示多发低信号;增强边缘或局部轻、中度强化.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多样,信号复杂,综合应用多种MRI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MRI诊断鞍区生殖细胞瘤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其MRI表现为:①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肿瘤邻近脑质无水肿;②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性别和肿瘤部位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9.
司丽亚  刘涛  郝海庆 《河北医药》2009,31(20):2712-2713
目的评价MRI对41例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性肿瘤共31例,余10例经CT扫描证实,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脂肪瘤(13例)具有特征性MRI表现,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通过脂肪抑制技术高信号变为低信号。皮样囊肿(3例)及表皮样囊肿(20例),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低及T2WI高或等高混杂信号影,两者MRI不易鉴别。畸胎瘤(5例),MRI可同时出现脂肪信号、骨质信号及软组织信号,亦可无骨质信号而表现为软组织和脂肪信号。结论椎管内胚胎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MRI表现,结合好发部位和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均匀。结论通过MRI相对特征性表现,提高PCNS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成像资料。结果 肿瘤最长径4.5~8cm,平均约5cm。1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则以实性为主、但有部分囊性成分。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1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1例囊性为主的肿瘤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比较均匀,2例囊实性的肿瘤则表现为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囊性部分则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并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的10例患者,进行常规及增强MRI扫描。结果所有患者病变段脊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6例病变区内未见明显强化,3例出现细条状强化,1例出现斑片状强化。结论MRI对急性脊髓炎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均行MRI的T1WI、T2WI、DWI、增强序列扫描。结果鞍区生殖细胞瘤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 DWI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均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分为3类:垂体柄增粗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6.7%)、6/12(50.0%)、4/12(33.3%);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沿穹窿播散;12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结论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形态、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及播散灶,再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  相似文献   

14.
嬴洁  张宗军 《淮海医药》2011,29(1):29-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内淋巴瘤(PBL)的MRI征象,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BL的MRI表现.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57.2岁;病灶大多位于脑实质深部近中线部位,单发或多发,MRI平扫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上多呈均匀高信号,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的各种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跟腱断裂的MRI表现。10例跟腱断裂的患者均行常规MRI横断面T1WI,矢状面T1WI、T2WI和频率敏感脂肪抑制(SPIR)序列扫描。结果完全性跟腱断裂6例,部分性跟腱断裂4例,跟腱断裂部位发生于跟腱上段3例,中段6例,下段1例。4例部分性跟腱断裂的患者MRI表现为跟腱局部肿大增粗;完全性跟腱断裂中4例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分离,裂隙宽度为2.6~7.8mm,断端水肿、充满血液,T2WI和SPAIR呈高信号,2例表现为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改变。10例跟腱断裂在T1WI均呈中等信号;在T2WI例呈中等信号或高信号;在SPIR中3例呈中-高信号,7例呈高信号。跟腱前脂肪垫模糊,见于6例完全性跟腱断裂。结论 MRI检查能较好显示跟腱断裂的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胎盘植入患者,总结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胎盘T2WI及D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子宫肌壁T2WI及DWI呈略低信号,T1WI呈低信号,6例表现胎盘稍向外突,子宫肌轻微变薄或不规则破坏;4例表现为高信号胎盘组织不同程度侵入低信号子宫肌壁;1例为高信号胎盘组织突破低信号子宫壁,与膀胱壁分界不清.结论 MRI对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髓外硬膜下常见单发肿瘤的MRI表现。方法采集在我院经MRI诊断为髓外硬膜下脊膜瘤10例和神经源肿瘤17例。研究其MRI表现。结果 27例病例均为单发,其中脊膜瘤10例,神经源肿瘤17例。10例脊膜瘤,3例为T1低信号,7例为T1等信号;4例为T2均匀等信号,6例为T2高信号,其中不均匀3例,均匀3例。3例T1、T2均为等信号。T1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轻度强化、中等均匀强化分别3例、1例、6例。17神经源肿瘤,其中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分为为14例和3例。其中5例引起椎间孔扩大,2例为神经纤维瘤,3例为神经鞘瘤,部分向椎外生长,呈哑铃状,12例邻近椎间孔区。T1WI呈等信号3例,呈低信号14例,17例全部为T2WI高信号,T2信号均匀6例,不均匀11例。Gd-DTPA增强T1加权成像17例均呈明显强化,其中11例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均匀强化。结论 MRI对髓外硬膜下常见单发肿瘤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8.
孙道东  江功远  尹波 《安徽医药》2013,17(5):776-778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磁共振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6例。位于鞍旁10例,鞍上17例。27例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25例边界较清晰,2例边界欠清晰;增强后24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呈不均匀强化;24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在该病的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司丽亚 《河北医药》2010,32(3):323-324
目的提高MRI对椎管内脊膜瘤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脊膜瘤表现。结果14例肿瘤中,发生于胸段11例,T1WI和T2WI为等信号11例,增强扫描11例肿瘤呈中等程度均一强化。结论脊膜瘤易发生于胸椎,T1WI及T2WI呈等信号,中等程度强化、均匀强化是脊膜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玫  韩悦  丁莹 《天津医药》2006,34(2):91-93
目的:探讨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视神经肿瘤患者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视神经胶质瘤12例,影像图均表现为视神经梭形增粗,边缘光滑清楚。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有强化。MRI上病变于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有强化。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影像图表现为视神经一致性增粗(2例)、梭形肿块(2例)、不规则偏心性肿块(4例),病灶边缘清楚但欠光滑。CT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2例伴钙化,有强化。MRI上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等或略高(或低)信号,强化明显。经手术证实病变限于眶内者9例(术前CT显示为12例,MRI显示为9例);累及视神经管内段6例(术前CT显示为3例,MRI显示为6例),累及颅内5例(术前CT、MRI均显示为5例)。结论: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脑膜瘤均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MRI较CT更利于显示肿瘤向视神经管内及颅内侵犯的范围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