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是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造成的急性冠脉闭塞、心肌缺血或坏死。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缺血及抗血栓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防治措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黄震华综述徐济民审校冠状动脉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各种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以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可使冠脉流...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经皮冠脉介入性治疗有了充足的临床试验证据,对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依据正在进行,现就氯吡格雷全面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ACS 是复杂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变化以冠脉斑块裂隙、糜烂和(或)破裂为基础,使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于血流中, 引起血小板在受损斑块表面黏附、活化和聚集,形成不同类型的血栓.  相似文献   

5.
王澈  齐大屯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22-502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心源性猝死.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ACS占主要原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PCI可诱发或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的增生或再狭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3].本文探讨PCI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前认为血管中形成的斑块逐渐使管腔狭窄 ,并最终引起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但这观点不正确。事实上 ,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 ,虽然有斑块明显聚集 ,但因冠脉“重构”(coronaryarteryremodeling)作用 ,管腔直径并未减小 ;直到疾病后期才出现可被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出的管腔狭窄[1] 。随着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迅猛发展 ,尤其利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 ,IVUS)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现已明确冠心病不是管腔而是管壁的疾病 ,粥样硬化早期的一个基本发病机制是冠脉重构 ,且粥样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时,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糜烂破裂,引起继发性血小板黏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梗死相关动脉(IRA)完全阻塞、心肌缺血或坏死。近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学会(ESC)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对STEMI诊治指南作了修订,强烈推荐有条件的医院将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作为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冠心病类型,在各种危险因子作用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下降、破裂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血管腔急性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病变血管供应区域心肌细胞发生急性缺血缺氧性损伤、坏死。炎症机制在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包括最初血液循环中白细  相似文献   

9.
王晓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86-508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事件与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明炎症在粥样硬化和ACS中起了关键作用.ACS患者整个冠状动脉系统都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而不仅局限于梗死相关血管[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炎症相关性疾病[2].大量研究证实[3],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破裂,在心血管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CS是炎症触发的斑块破裂,炎症反应是ACS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相似文献   

10.
<正>1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阻塞管腔,使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缺血性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急、危害严重,其基本原因为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因此,早期识别或发现不稳定斑块的存在并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合分析多种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相关的化学标志物,评价其特点、相关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粥样斑块破裂的病理生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种血管放射检查和形态学研究已经揭示尽管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是多样的,但90%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损伤,发生在动脉硬化部位表面损伤可发生内皮细胞剥蚀,而纵深的损伤可发现一个从腔内到斑块组织延伸的裂缝,斑块的裂缝和破裂可引起急性缺血性冠脉综合征(acuteischemiccoronarysyn-drome;AICS)[1]。本文对影响粥样斑块破裂的因素及其病理生理学内容综述如下:1 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粥样斑块是否稳定(或易于破裂)与下述因素有关。1.1 斑块内核的大小[2]: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冠心病类型,是指在各种危险因子作用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下降、破裂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血管腔急性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病变血管供应区域心肌细胞发生急性缺血缺氧性损伤、坏死。血小板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对ACS的发生均有促进作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作为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生物学指标,与ACS的相关性一直是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主要原因,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并且在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是ACS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将那些濒临破裂,进而发生血栓和(或)迅速进展的粥样斑块称为易损斑块(VP)。及时识别或检出冠脉易损斑块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对于临床有效预防ACS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年有关易损斑块的药物干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朱兴雷  赵鹏 《山东医药》2010,(5):100-10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ACS是复杂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变化以冠脉斑块裂隙、糜烂和(或)破裂为基础,使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于血流中,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导致严重心肌缺血所产生的一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常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的急性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 ,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脉痉挛所致管腔急性闭塞、血流中断 ,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起病急 ,病情发展迅速。近年开展冠心病早期住院前抢救 ,建立急救中心 ,配有“12 0”急救专用车 ;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护 ,能在AMI早期防治并发症 -心室颤动 (Vf)。溶栓治疗也能在AMI早期(6h) ,解除所造成的血管内梗死 ,显著降低病死率。主动护理以及以上措施对降低AMI死亡率起到了一定作用。1 急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MI的病死率近年逐年增加 ,对死亡病例分析表明 ,有 4 0 %的病人…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基本病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参与ACS的炎症反应过程[2],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发展及粥样斑块破裂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3].而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稳定斑块、防止或延缓斑块破裂等多效性机制[4].本文拟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栓形成 从稳定性冠心病转变为危及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这些濒临破裂、进而发生血栓的斑块,被称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其病理学特征为:脂核较大;巨噬细胞吞噬过氧化脂质,  相似文献   

20.
1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栓形成 从稳定性冠心病转变为危及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这些濒临破裂、进而发生血栓的斑块,被称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其病理学特征为:脂核较大;巨噬细胞吞噬过氧化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