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非典型首发症状首诊时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以首发症状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首诊时误诊为急腹症1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炎7例,急性脑血管疾病6例,咽喉炎3例,牙痛1例。结论以非典型首发症状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诊时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其发病诱因、高危致病因素,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病首发症状的分析,掌握典型和非典型首发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误诊和延迟诊断.方法 对我院近3年収诊的住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前临床上非典型首发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误诊率亦较高.结论 临床医生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首发症状可以避免延迟诊断和误诊误治,降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病死率高,尤其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AMI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而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ECG)改变者仅占AMI的70%-80%,一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特别是老年人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不典型AMI更为常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对本院近几年来收治的首发症状不典型AMI 53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不典型AMI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急症,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胸骨后剧烈持续性疼痛或心前区压榨性窒息样疼痛,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导致诊断失误的常见原因[1]。本文对2000~2005年间我院5例以眩晕为首发的AMI误诊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田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640-640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结合心电图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而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非典型心绞痛型的发病率可达30.2%,无症状型更是高达42%。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65例首发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涛  姬亚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88-188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急症、重症。而老年人AMI首发症状常不典型或无症状.易漏诊、误诊.贻误治疗。笔者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65例老年人AMI首发症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和全面了解,避免误诊误治,提高救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13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总结分析误诊的原因和特点。结果:误诊的原因是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心肌细胞坏死疼痛反应不敏感。接诊医生对非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应提高认识;保证相关检查的连续性及正确分析。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要提高认识,对患者病情应仔细分析、详细查体,结合临床症状,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的首发症状与误诊原因的关系。方法:根据38 例老年甲亢的临床首发症状特点进行误诊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44-7 % ,误诊原因如下:临床首发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多以单个系统或器官受累较为突出;常诱发合并各种疾病,合并症的存在常掩盖甲亢表现而以其症状突出首发;多缺乏典型的甲亢体征等。结论:若发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神经肌肉、消化系统症状,应全面分析,防止甲亢误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典型临床表现和典型心电图表现者仅占70% ̄80%。一部分AMI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尤其是首发症状不典型者,早期常延误诊治。本研究对1990 ̄2003年13年间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18例(其中误诊35例,占29.7%),加以分析,以期提高对AMI的诊断水平。1误诊类型分析1.1以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常误诊为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此种情况有8例(6.78%),以中、老年患者居多。AMI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持续胸骨后剧烈疼痛。当发生下壁心肌梗死时,临床上有2.7% ̄17.6%的患者表现为突…  相似文献   

10.
王桂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35-1035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也明显增加,且首发症状不典型者较多,容易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治疗。现对我院或外院转入首发症状不典型的青年人AMI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内科危重急症 ,诊断较易 ,但首发症状为腹痛的AMI往往被误诊或漏诊。我院 15年来共收治AMI36例 ,其中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有 6例 ,占 16 7%,均被误诊 ,误诊率 10 0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5 474岁 ,平均 6 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 2例 ,胆石症、胆囊炎 1例 ,慢性胃炎 1例 ,平时“健康”者 2例。1 2 症状首发症状为上腹痛 5例 ,右上腹痛 1例。伴恶心呕吐 5例 ,频繁恶心 1例。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 ,4例伴有心悸。剑突下压痛 5例 ,右上腹压痛 1例 ,均有轻度腹肌紧张 ,但无反跳…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49岁。主因反复阵发性头痛 10 d,加重伴胸痛 2 d于 1990年 3月 2 5日急诊入院。 10 d前 ,出现阵发性头痛 ,每次持续 3~ 10 m in,劳累或情绪不佳时诱发 ,休息后缓解 ,尚可耐受。 2 d前因生气头痛加剧 ,发作频繁 ,后呈持续性 ,伴胸骨后憋痛、烦躁、冷汗、心悸、乏力。无发热、恶心、呕吐、咳嗽、气短 ,大小便正常。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眼、耳、鼻及神经系统疾患史。喜抽烟 ,每日 40支。体检 :体温 3 5 .9℃ ,脉搏 80次 /m 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40 /90m m Hg( 1m m Hg=0 .13 3 k Pa) ,神志清楚 ,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例1 患者,男性,70岁。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月加重半月入院。高血压病3年。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平卧后呼吸困难,每晚发作约2~3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端坐位后改善。无咳嗽及咳痰,白天日常活动不受限。近半月上述症状加重,整夜不能平卧入睡且伴有上腹饱胀,恶心未吐,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7岁。因间断上腹痛1d入院,发作时伴有出汗,自认为胃痛发作,自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缓解,第2天被家人送入我院就诊,入院时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拟行胃镜检查前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查肌钙蛋白(+)。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慢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 (Actual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有些老年AMI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收治的 16 2例老年AMI ,38例被误诊 ,误诊率 2 3 4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中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8 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 12例 ,高脂血症10例 ,糖尿病 10例 ,脑血管病 6例 ,首次就诊到确诊时间3h~ 3d。1 2 首发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 13例 ,呼吸困难 8例 ,心悸、胸闷 6例 ,颈、肩部隐…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临床上典型表现为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及血清心肌标志物增高,结合心电图进行性改变,较易做出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发病首发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烧心等,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了2003年1月-2012年5月我院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例] 男,72岁。因持续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40分钟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查体:体温36℃,脉搏102/min,呼吸20/min,血压120/60mmHg。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界不大,心率102/min,心音低钝,律整,两肺未闻干湿性罗音。腹肌略紧张,全腹无固定压痛,肠鸣音亢进。心电图示Ⅱ、avF呈qR波伴ST段抬高,T波高尖,Ⅲ呈rS伴T波加深。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舌下含服速效硝酸甘油1mg,肌内注射哌替啶50mg,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mg加5%葡萄糖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临床上并不少见,因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若警惕性不高,极易引起误诊,延误治疗。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结合心电图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心肌梗死往往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使早期心肌梗死误诊,以致延误治疗者亦非罕见。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25%。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非典型心绞痛型达1/6—1/3,而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非典型心绞痛型的发病率可为30.2%,无症状型更是高达42%,而典型心绞痛型仅占20%。说明在老年人急性心梗患者中,非典型心绞痛型是一较明显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程艳  董萍 《华夏医药》2003,7(4):39-40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故性分析10例老年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常多种疾病并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常不典型,有如下特点:①无痛型多见;②疼痛不典型的多见;③同时并发脑循环障碍的多见;④合并泵衰竭的多见;⑤合并心律失常特别是传导阻滞较多;⑥再梗的多见;⑦心电图改变不典型;⑧预后差,病死率高。结论 临床上应动态连续观察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酶谱变化,必要时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及冠状动脉照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典型者,如有明确的缺血性胸痛病史、特征性的心电图动态改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则易误诊漏诊,多误诊为消化道、呼吸道、脑血管、急性左心衰竭等疾病.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更低.为最大限度降低临床误诊漏诊率,对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