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睑内翻与下睑缩肌的发育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睑内翻的病因。方法 对42例(84只眼)先天性睑内翻患者行下睑缩肌延长术,观察下睑缩肌发育及附着情况,并与老年性睑内翻相比较。结果 42例(84只眼)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2~3年,无复发。结论 下睑缩肌的发育异常与先天性睑内翻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脸定量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内翻的效果,方法:对老年性睑内翻63例(68眼)施行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肤定量切除术,并观察术后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睑内翻全部矫正,随访18-24个月仅1眼复发,治愈率为98.5%,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定量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内翻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尝试对先天性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进行分型,并观察根据分型设计手术方式的手术疗效。 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患者122例(232眼)。 方法 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分为三型:内侧型、中央型和全眼睑型。内侧型行小切口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矫正术,中央型行新月形切口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矫正术,全眼睑型行眼睑全长切口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矫正术。“有效”定义为术后1个月眼睑位置形态正常,下睑睫毛背离眼球表面、不触及角膜,畏光、流泪、眼刺痛等角膜刺激症状消失,角膜染色阴性。“复发”定义为术后1个月后重新出现睫毛倒向眼球,并出现角膜刺激症状。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主要指标 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122例(232眼)患者中,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内侧型98眼(42.24%),中央型20眼(8.62%),全眼睑型114眼(49.14%),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4个月,有效率各型均为100%。内侧型2眼(2.04%)复发,中央型无复发,全眼睑型2眼(1.75%)复发。结论 不同分型的先天性下睑赘皮伴下睑内翻,选择对应的手术设计方案,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的睑内翻倒睫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它们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

方法:选自2011-06/2013-06共收治睑内翻倒睫患者669例1027眼。其中先天性睑内翻171例311眼,主要行睑板固定术、条形皮肤轮匝肌切除术、内眦赘皮矫正术及下睑轮匝肌增强术; 瘢痕性睑内翻260例407眼,主要行睑板固定术、部分睑板切除术及睑缘灰线劈开、下睑缩肌延长+异体巩膜植入术; 老年性或痉挛性睑内翻238例309眼,主要行下睑轮匝肌增强术。

结果:术后满意率97.2%,好转率0.7%,总有效率97.9%。其中先天性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满意率97.1%,瘢痕性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满意率96.6%,老年性或痉挛性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满意率98.1%。手术后有22眼(2.1%)出现并发症,主要有倒睫复发、眼睑外翻、瘢痕形成、眼睑弧度不自然、双眼外观不对称等,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满意。

结论:对于不同种类型的睑内翻倒睫要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下睑退缩合并睑内翻的治疗方法。方法距下睑缘1.5mm做皮肤切口,分离下睑缩肌,取与睑板相应长度的巩膜条,高度为下睑退缩量+2mm,分别缝合于睑板下缘与下睑缩肌之间,缝合皮肤。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观察下睑缘位置。结果17例(21只眼)随访2—20个月,平均(6.1±4.5)个月。18只眼治愈,另3眼于术后6个月残存下睑退缩约1mm,此3眼均为术前下睑退缩5mm者,半年后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下睑缩肌切断联合异体巩膜条植入对于治疗轻中度先天性下睑退缩合并内翻倒睫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不同发病机制及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 102例(204眼)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年龄1岁5个月~15岁.对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矫正.结果 对于下睑内翻轻度,眼球上下转动睫毛的位置不改变者,行单纯下睑穹隆皮肤3对缝线法6例(12眼);下睑内翻轻度,向前方注视睫毛不接触眼球,眼球向下转动时睫毛接触眼球者,采用下直肌鞘离断术7例(14眼);睑内翻中度或重度,眼球向下转动时加重者,采用下直肌鞘纤维离断联合缝线法45例(90眼);下睑内翻中度或重度,眼球上下运动睫毛位置无改变者,采用下睑皮肤和下眼轮匝部分切除的切开法(Hotz法)42例(84眼).单纯内眦赘皮矫正术2例(4眼).术后随诊3个月~1年,97.05%的患眼下睑内翻得到完全矫正,2.95%的患眼内眦部有倒睫.结论 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根据其临床不同的表现,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凌义学 《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138-1139
目的:探讨下睑缩肌在常见下睑内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矫治术中下睑缩肌折叠的理论根据,表明下睑缩肌功能不全是常见下睑内翻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方法:用下睑缩肌折叠术治疗64例(64眼)常见下睑内翻,其中12例儿童患者;观察手术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用下睑缩肌折叠术治疗下睑内翻64例(64眼),内翻的下睑术后全部恢复了正常位置,手术一次成功。结论:矫治常见下睑内翻的手术原理就是加强或设法恢复下睑缩肌的有效张力或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眼外肌解剖及眼球运动的特点阐述先天性下睑内翻的发病机制,探索下直肌鞘纤维分离用于矫治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对31例61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从下穹窿部行下直肌鞘纤维离断或联合穹窿眼睑皮肤缝线术及术后下睑缝线牵引。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18.64个月。结果29例57眼一次手术完全矫正,占93.55%,2例4眼复发,占6.45%。结论先天性下睑内翻的发病机制不同于传统概念原因。运用下直肌鞘纤维离断符合生理解剖关系或联合穹窿眼睑皮肤缝线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伴有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下睑内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伴有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下睑内翻和倒睫行手术23例(46眼)。手术方法:内眦部设计Y-V切口, 沿着睑缘向颞侧延伸至上、下睑, 内缝线法将上、下睑近睑缘切口下方眼轮匝肌固定于睑板缘处的上睑提肌和下睑缩肌上, 切除多余的皮肤及肥厚的眼轮匝肌, 间断对位缝合皮肤。随访6~12个月, 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进行皮肤瘢痕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治愈34眼, 占73.91%(34/46);好转8眼, 占17.39%(8/46);未愈(或复发)4眼, 占8.69%(4/46)。有效率为91.30%(42/46)。皮肤瘢痕评分分值≤3分, 不影响美观。结论改良Y-V形内眦皮肤重置术联合延长切口矫正睑内翻术疗效好, 复发率低, 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张性下睑内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16眼)低张性下睑内翻施行眼轮匝肌缩短,睑板楔形切除,下睑缩肌腱膜加固,皮肤除皱手术。结果全部术后睑内翻消失,无外翻,美容效果良好。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者。结论对老年低张性下睑内翻的患者采用眼轮匝缩短、睑板楔形切除、下睑缩肌腱膜加固及皮肤除皱治疗,可有效矫正内翻,改善容貌,又能避免睑外翻。  相似文献   

11.
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治疗老年复杂性睑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老年性睑内翻患者主要病因有:眼睑松弛、下睑缩肌张力降低、眼轮匝肌变化,根据病因选择患者使用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术中观察眼睑位置不可过度外翻。结果:本组19例31眼诊断老年复杂性睑内翻的患者行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随访8~50mo,疗效确切。结论:外侧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术是治疗老年复杂性睑内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平 《眼科新进展》2001,21(6):432-432
1993年 9月~ 1995年 6月我们对 34例 5 2眼痉挛性睑内翻患者 ,施行下睑缩肌缩短术 ,并对其中 11例 18眼进行5 a随访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1例 18眼 ,男 8例 13眼 ,女 3例 5眼 ,年龄 5 7~ 70岁。手术方法 :下睑皮下浸润麻醉 ,于睑缘下 2 mm平行睑缘切开皮肤 ,沿轮匝肌下间隙分离暴露出下睑缩肌 ,睑板下缘 4~ 6 m m处行平行于睑板下缘的 3组下睑缩肌套环式预置缝线 ,分别将 3针预置缝线与睑板下缘平行缝合于睑板中央部 ,打活结观察睑内翻矫正程度 ,如睑内翻过矫 ,表明缝线结扎过紧 ,应重新调整缝线松紧至睑内翻矫正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 对27例(46眼)先天性下睑内翻行改良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术,根据睑内翻程度决定切除量,皮肤及眼轮匝肌的最大切除量在内眦部.术中切除的眼轮匝肌包括睑板前及部分眶隔前轮匝肌,16眼复发性下睑内翻加局部灰线切开.所有患眼均采用7-0美容线内翻处皮肤潜行挂睑板约1.5mm间断缝合,外侧皮肤间断缝合.结果 随访6个月~2年.44眼治愈,2眼好转.所有患者术后1周肿胀消退,下睑皮肤切口处平整.结论 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下睑板前眼轮匝肌移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下睑板前眼轮匝肌移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0例14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均施行下睑板前眼轮匝肌移位术,其中3例曾行下睑内翻矫正术。本手术要点是将下睑板前具加压作用的眼轮匝肌转移至睑板下缘眶膈前,这样既减轻了对下睑板上缘的压力,又加强了对下睑板下缘的压力和下睑缩肌的张力,从而使向内翻转的下睑矫正至正常的生理解剖位置。结果 本组除1例经再次手术矫正外其余均一次矫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 下睑板前眼轮匝肌移位术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一种新的有效术式,适用于多种致病原因的老年性下睑内翻,手术操作步骤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9岁的儿童26例(50只眼),其中3例(6只眼)为缝线法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大部分配合的儿童在局麻下手术,个别不配合的儿童全麻手术。4例(8只眼)行缝线法矫正,22例(42只眼)采用下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法矫正。结果手术后下睑内翻矫正,配合局部药物治疗角膜上皮损伤24~72 h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缝线法4只眼好转,4只眼复发需再次手术;42只眼皮肤轮匝肌切除法,38只眼治愈,4只眼好转,未见复发。结论应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矫正下睑内翻,缝线法可用于轻度睑内翻者,下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适用绝大多数下睑内翻,且术后无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眼睑皮肤-轮匝肌-睑板间钝分离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应用眼睑皮肤-轮匝肌-睑板间钝分离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11例(20眼),年龄3~16岁,平均4.5岁,术后随诊观察3~18月。结果11例(20眼)术后治愈8例(15眼),好转2例(3眼),失败1例(2眼),总有效率达90.00%。结论应用眼睑皮肤-轮匝肌-睑板间钝分离术治疗先天性睑内翻,手术方法简单,痛苦少,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睑板条带外眦固定联合下睑缩肌折叠术治疗重度或复发性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对26例(36眼)重度或复发性老年性下睑内翻采用改良睑板条带外眦固定联合下睑缩肌折叠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均获一期愈合,下睑内翻矫正良好。随访1个月~4年,未见复发。结论本改良术式治疗老年性重度或复发性下睑内翻,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郑波涛  孙英  李超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8):1533-1534
目的:探讨中青年先天性下睑内翻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7例45眼中青年先天性下睑内翻患者行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随访6mo,42眼治愈,3眼未愈,治愈率93%,5眼术后下睑有轻度皮肤皱褶,无下睑退缩,无睑外翻。

结论:采用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中青年先天性下睑内翻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外形美观,是一种理想的美容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秦毅陈涛  李冬梅 《眼科》2013,22(3):205-208
 目的 探讨联合外眦成形、下睑外翻缝线以及睑板前轮匝肌切除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19例(23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方法 手术包括外眦成形矫正水平眼睑松弛,睑板前轮匝肌切除解除眼轮匝肌骑跨,下穹窿皮肤缝线折短下睑缩肌。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眼睑形态、位置,有无溢泪等。随访8~12个月。主要指标 眼睑形态、位置,有无溢泪。结果 到最后随访时,所有患者下睑对称无畸形;1例患者(1眼)在睁眼时下眼睑与眼表贴附不紧密,但无明显内外翻及溢泪发生。随访期间无复发或过矫现象发生。结论 针对多种致病因素的联合外眦成形、睑板前轮匝肌切除以及下穹窿皮肤缝线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0.
改良的下睑内翻矫正术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下睑内翻施行了经皮肤的部分眼轮匝肌切除、下睑缩肌前移和下睑缩短联合下睑多余的松弛皮肤切除。结果经6月~3a的随访观察,全部患者内翻矫正,自觉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经皮肤的下睑内翻矫正术能有效消除这种内翻的各种成因,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