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氏吐血三要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希雍所著<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对后世医家治疗血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证是诸多血液病最常见的证候之一,缪希雍提出治疗吐血的治法可广泛用于诸多血证之中,并不局限于吐血病。其所提的三法即活血、补肝、降气,是慢性血证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3.
符坤  胡素敏 《江西中医药》2011,42(11):11-12
明代名医缪希雍将血证分为血虚、血热、血瘀三类,吐血一症为血证常见病症,亦是虚损主症之一,常见瘀、虚、热证候;并提出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而不宜降火.  相似文献   

4.
<血证论>为清代唐宗海所著,该书专论内、外、妇各科血证,对气血的机制,血证的辨证,无不阐述精详,发挥尽致.书中提出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虽专为内科"吐血"而设,实为通治血证之大纲.后世医家治疗血证多引用此四法,并以此作为血证治疗的提纲.此理论对于眼底血证的治疗,亦有极高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个人认识及临床实践,将唐宗海治血四法在眼底血证的运用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证《中医内科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证的要求是:1.了解出血部位与脏腑经络的联系。2.掌握血证的病因病理和辨证施治以及不同部位出血在用药上的特殊性。3.熟悉《血证论》的治血四法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篇提出的治吐血三诀。  相似文献   

6.
缪希雍,字仲淳,明代江苏常熟县人。医学造诣深邃,临证经验丰富。关于吐血一证,缪氏立“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三要法。此论对后世治疗血证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谨按吐血三要法,试探析其义。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与止血是血证的两大治则。所谓行血,系指活血散血而言;所谓止血,系指固涩堵止而言。杨仁斋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矣”。缪氏从气逆血升是吐血的主要病机立论,认为:“直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  相似文献   

7.
血证,系指以出血为主的病证,包括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和跌仆损伤出血等.病机一般可分为热迫血行和气不摄血,其多为外感毒热之邪或内伤七情化火(热),迫血妄行;气虚不固或脾虚失统,血液妄行以及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病因有寒热虚实或诸因兼夹的不同,尚有"离经之血即为瘀血"之说,瘀血既是诸病因作用的结果,又是血证发生与发展的病机关键所在,贯穿于血证的病理过程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今结合临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妇科血证见于经、孕、产、杂诸疾,其证有急有缓,对于势急情笃者,苟或失于救治,则危殆立至。妇科名家马志教授悬壶六十余载,尤擅诊疗妇科血证。笔者幸从先生游,凡历三稔。兹择其治疗血证三案,整理公诸于世,以供同好。一、经行吐血朴女,21岁。1987年10月5日初诊。患者素体壮实,嗜啖辛辣厚品。1985年舂末因怒后吐血,量少,未加重视。次月经前复又吐血,量多,色紫红,挟块且大。经潮量少,两日经净,吐血亦休。经检查未见上  相似文献   

9.
家父颜德馨老中医业医近五十年,擅治血证,在理论上推崇缪希雍氏的治吐血三诀和唐容川氏的治血四法,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对血证的诊断预后、立法用药及调理善后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史锁芳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深得其传.从事肺系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20余载,对肺系诸多疾病如咳嗽、哮病、咯血、喘证等,均有系统的辨证与治疗思路.史师认为咯血一证,虽属血证范畴,若论发病与治法,与吐血、衄血、便血等有异.提出"治肝、治火、治气"三法为治疗咯血的基本方法.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兹将其对咯血的辨治精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汪文绮治疗吐血的经验特色。汪文绮认为"五脏之火,皆令吐血",提出吐血分为咯血、呕血,两者病机不同,且治法有异。其在诊断上注重辨清轻重、缓急、虚实,治疗上强调安脏去火、止血防脱。对于暴吐失血者,要速以补气;阴竭阳脱者,宜引火归元;实火吐血者,可清热凉血;虚火吐血者,需补之而安;血证既久者,以胃药收功。其治疗经验可为后世医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发现王肯堂在重订《灵兰要览》中也详细地阐明了治血三要法的观点,那么,“治血三要法”到底是王肯堂还是缪希雍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应是王氏而非缪氏,特作如下阐述。1 王、缪的学术交往 王肯堂与缨希雍同是行医于江苏金坛的明代杰出医…  相似文献   

14.
《血证论》成书于清末,系四川彭县唐宗海所著,是论述血证的一部专书。书中理、法、方、药严谨,对血证的论述颇多创见。其中对吐血证治的阐述,尤为精辟,乃全书的重点,对于指导临床意义重大。本文试就《血证论》吐血证治特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血证种类颇多,如诸衄、吐血、咯血、便血、溺血及崩漏之血等等。病因有外感,饮食、劳倦、情志诸方面。其发病诱因往往不是孤立的,如饥饱伤脾,又兼新凉外加;情怀抑郁,又值借酒浇愁;或盛怒之后,加以暴饮;劳倦之余,  相似文献   

16.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 ,溢出脉管外 ,导致九窍、肌肤等部位出血的统称 ,是多种疾病过程中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如吐 (呕 )血、咳 (咯 )血、衄血、便血、尿血、紫癜、崩漏等均属血证范畴。血证的治则 ,前贤已有论述。元代医家葛可久主张急性出血证应以止血为要 ,并创制有十灰散。明代医家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 :“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 ,“二曰宜补肝不宜伐肝” ,“三曰宜降气不宜降火”。清代医家唐容川《血证论》提出治疗血证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原则。笔者将血证分为急症期、缓和期、恢复期等三…  相似文献   

17.
血证是指以出血症状为主的疾病,包括吐血、便血、咳血、尿血、衄血、紫癜等.在治疗血证过程中,笔者偶有所得,现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韩振杰 《光明中医》2012,27(12):2569-2570
中医的血证范围很广,凡血液不循常道而行,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等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但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命名不同,临床上常见的有衄血、咳血、吐血、尿血、肌衄、崩漏、便血等,与现代医学鼻出血、肺出血、胃出血、肠  相似文献   

19.
王和伯先生对于咯血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诸血皆由火升",结合时令节气分析病机;善于运用缪希雍"治吐血三要法",以降气为首务。治法重视降气通络和营、滋阴潜阳,区分外感内伤之异,对痰饮咯血不轻易投凉药,而重视温经止血是其特色。对虚损者主张补其不足、培育后天,并倡导节劳静养,故结合医案,分析王和伯治疗咯血的具体方药。  相似文献   

20.
血证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形成的出血疾患。内科常见的有咳血、吐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几种血证。 [病因病机] 血证的病因病机概括起来约有5点。1.感受外邪:以感受热邪者最多,如风、热、燥外邪犯肺,或湿热之邪侵及肠道,或热犯下焦,均可损伤脉络而引起衄血、咳血,便血、尿血等。2.酒食不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