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主纳气”实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气充盛,则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呼吸均匀和调.肾之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称之为"肾不纳气",说明呼吸之幅度由肾所主.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由于应用填精补肾的办法可以治愈或缓解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等病理现象,逐渐认识到了肾脏与呼吸相关,进而总结出了"肾主纳气"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肾主纳气”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学 《国医论坛》1994,9(5):36-36
“肾主纷气”,是说肾具有摄纳吸入清气的功能.如《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纷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的这种纯气功能对机体呼吸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的气机都随着呼吸运动有规律地升降出入,也就是说脏腑气机的正常运动受肾夫纳气功能的调节.所以,“仔主纷气”中的“气”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即不仅包括呼吸之气,更指全身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活动.现探讨如下:里巴主南精是肾纳气功能的体现《江门·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承,受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简述肾主纳气理论源流的基础上,辨析这一理论的实质。认为目前诸多教材将肾主纳气之“气”理解为“清气”,是混用气的不同概念导致的。肾所纳之气并非呼吸之清气,而是元气和肺气。  相似文献   

4.
肺属金,肾属水,据五行学说,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故又称金水相生。两者在生理上互相滋生,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从水液代谢而言,肾脉上连于肺,肺为水之上源,上靠肺的通调,中靠脾的运化,下靠肾的开合。如一脏失职,即生水液代谢障碍。从呼吸功能而言,肺为气之本,肾为气之根,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虚呼吸难司则见喘促。肾气虚不能纳气刚见气短。  相似文献   

5.
肾主纳气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纳气”的说法最先见于《难经·四难》“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以后医家也有论及,到清·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上提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后一直沿用至今。新版中医教科书的定义是“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  相似文献   

6.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海岑研究员临证 50余载,学验俱丰,对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屡试不爽。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张老认为喘证病因甚多,外而六淫之邪,内而饮食失节或脾虚生痰,或情志所伤,以及肺肾虚损等均可发病。实喘,多由外感六淫之邪引起。因外邪客于皮毛,皮毛合肺,肺为华盖,居于五脏之上而司呼吸,若肺被外邪所犯,肺气不利可发为喘。虚喘,多由肺肾气虚而发病,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肺肾气虚,则升降失常,出纳失调而致喘,肾虚则纳气无权而致喘。肺肾虚弱之因有先后天之别,属…  相似文献   

7.
1 概论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北方寒冷地带的常见症症,亦是老年性多发病之一。2 老年性喘证的症因病理特点 喘证在临床上有虚喘、实喘之划分,故把由于外邪侵袭、痰浊壅盛、情志不遂等原因所导致的肺失宣降、气逆不畅、肺气上逆而为实喘,其责在肺,盖由于“肺主气,司呼吸”而肺又为“娇脏”所致;把由于精气内夺,肺气虚弱而致。肺失肃降、肾失摄纳、气不归根而呼多吸少者划分虚喘,其责在肺、肾两脏、乃由于“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周宜强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笔者认为治疗慢支应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三脏受损则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不纳气而成咳喘、痰饮诸症。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  相似文献   

9.
喻文球 《国医论坛》1998,13(6):16-18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炭。氧气由外界吸入,经肺胃之气肃降于肾,经肾的纳摄而布于周身;二氧化碳由肾间动气升腾,借肝的疏升,经脾转运于肺而排出体外。机体不断地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这种降升入出,即肺通气、换气,组织换气,血运气的过程称之为呼吸。五脏都有其维持呼吸的机能。肺主气,在上司呼吸:心主血,气血相依,血前载气;脾主升,胃主阵,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肾纳气,肾间动气在下司呼吸;肝主疏泄,具有升发气体、调节呼吸的功能。各脏腑之间相…  相似文献   

10.
治喘三法     
喘之为病,即呼吸急促,气逆冲上并张口抬肩等证之谓也。前人称之曰:“肩息”“鼻张”“上气”者,皆括乎此,诚然病变在肺。因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若外邪侵袭,宣降失司,肺气壅阻,上逆成喘。亦有在肾者,因肾主水、纳气,其本在  相似文献   

11.
试谈“肾主纳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主纳气的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然而历代医著中对其论述较少,且观点不尽相同,有必要深入探讨之。肾主纳气一词,《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但却多次论及肾与呼吸有关,《素问·逆调论》曰“肾者……主卧与喘也”,《素问·经脉别论》曰“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均指出呼吸异常可以由肾所致。《难  相似文献   

12.
咳喘,是咳与喘的合称。咳之与喘,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脏腑气机升降失调的结果。肺司肃降,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脾乃气之本,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不喘"。前人论咳喘多不离肺、脾、肾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水,主纳气,肺肾经脉相互络属,子母相依。肺在上焦,其气宜降,肾在下焦,其气当升,肺肾气机上升下降,形成天气交泰之象,只有肺气肃降才能吸清呼浊,呼吸均调,通调水道,转降入肾。同时肾气充沛,肾阳蒸腾,肾水上升,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清者上升,润养肺脏,散布全身,浊者下降,通过三焦道路,排出体外。但肺肾之气是相互生化,又  相似文献   

14.
<正> 肾虚补肾,古有定法,然朱丹溪主张“补肾不如补脾’(《格致余论》),陈修园又提出“真正肾虚必专补脾”(《景岳新方砭》)。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均有偏颇,若改为补肾应佐补脾,则较为得体。试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论述:1 生理病理,导出此法1.1 精藏于肾,脾为之资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也依靠先天之精的作用才能不断生化,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其精气还需脾胃水谷之精不断生化和充养。《内经》: “肾合精于脾”,《血证论》:“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全赖中宫输精及肾,而后肾得补益”。1.2 水主在肾,制则在脾肾主水,司水的了阖。但这种开阖作用,有赖脾气加以制约,若脾气虚弱,一方面因不能运化水液而产生水湿,另一方面则肾水失去约束而在体内妄行。《景岳全书》:“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是此意。1.3 肾主纳气,脾为枢纽《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气逆于肺而为喘。然脾胃“为.  相似文献   

15.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题一:试述肺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及病理影响。答:肺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1)呼吸方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2)津液方面: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肾的气化,肺的肃降,共同维持水津在三焦中的升降循环。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的老年人,常感觉自己在呼吸时,呼出的气多而吸进的气少,稍加活动后特别明显。显然,这种"呼多吸少"的症状也是一种病态,长期如此会诱发头晕、胸闷、心慌、乏力、咳喘等症状。它不仅仅与肺疾有关,而且与肾的纳气功能变差也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与肾的纳气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呼气是依靠肺的宣发,吸气是依靠肺的肃降,  相似文献   

17.
安鹏  张飞 《陕西中医》2010,31(5):640-640,F0003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人体阴阳之源。《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类证治裁·卷二·喘症论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说明肾的主要功能有藏精、主水、纳气。而肾脏的功能失衡,会影响生长、发育和骨髓、脑髓的充盈,并可出现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尿量增多、气喘、呼多吸少等诸多病理现象。针灸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和协调阴阳的功能。而对肾病的治疗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纵观古今历代医家,治疗肾病的重要穴位大有可观。可大致分为本经穴五腧穴、足太阳经背俞穴及任脉腧穴。  相似文献   

18.
肺为气之主,司呼吸,主治节;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肾为母子之脏。金能生水,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将水谷之精微下输达于肾,使肾得以滋养,肾受肺精而藏之。加之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娇嫩,肾常虚,肺气亏虚,久病及肾,肾气不足,失于摄纳,不能引肺气下行以归元,从而导致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或肾气阳不足,易出现水寒金寒,肺寒则易感寒而咳。因此,充分发挥中医基础理论优势,详析慢性咳嗽脏腑相关性,从肾论治慢性咳嗽,可以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提供新的思路,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9.
自《内经》以来,历代在对有关喘证病机、证治的认识过程中,促进了“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肾主纳气”的形成发展脉络可分为4个阶段:(1)先秦秦汉时期——提出“喘出于肾”,并创用补肾法治喘;(2)宋金元时期——以 “肾虚不能收气归元”阐释喘证病机,并提出“肾纳气”说;(3)明清时期——确立喘证以肺实肾虚为纲的证治体系;(4)近代——阐发喘证肾虚冲气上逆之病机。“肾主纳气”理论的确立是历代医家治喘经验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正> 肾主纳气为肾脏的功能特点之一,它的客观性已被临床所证实。但对其机理教材及资料未曾论述,有感于此,笔者拟从中医的气机、经络、临床及现代生理学角度予以分析。中医学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与自然界有息息相关的联系。故认识肾主纳气的机理首先应从天人相应,人体气机变化这一角度来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形象的作了描述,似可认为人体气的升降运动为自然界天地运动变化的缩影。天之气必下降于地,地之气须上交于天,天地相交,万物才得一生长变化。那么,人体在上之肺气必须下降肾,肾之元阳上达于肺,生命才能不息。正如《类证治裁》所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足少阴肾经与手太阴肺经在经脉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