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病历摘要例1,女性,54岁。因突发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36小时,以腹痛待查入院。2年前因胸下段食管癌在外院经左胸行手术治疗。查体:急性病容,左上腹明显压疼,伴轻度反跳疼,未扪及包块。胸透示左胸食管癌术后改变,左胸膜肥厚。腹透示肠胀气,未见液平。B超示腹部正常。经补液解痉对症治疗,腹痛无缓解,呈进行性加重,出现腹膜炎,急症行开腹探查,见部分大网膜和结肠脾曲自胃左后侧胃膈间隙疝入胸腔,嵌入组织已坏死。行部分大网膜及结肠脾曲切除,修补膈疝并胸腔闭式引流,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肾积水易引起误诊,现将3例报告如下: 例1:男,22岁。左上腹痛性肿块5天.5天前劳动时不慎跌跤,左侧胸着地,当时除局部疼痛外.无休克表现,次日.自觉左上腹出现肿块,且日渐增大伴胀痛。检查: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未及,左季肋部稍现隆起,可扪及约10×8cm之肿块,触痛明显。B超提示脾包膜下巨大血肿。化验:血红蛋白11g,白细胞7800。剖腹探查,证实为左肾巨大积水,右肾代偿性肥大。遂作左肾切除,大体标本21×13×10cm,内含混浊尿液1400ml。病理报告:左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炎性狭窄伴巨大积水。例2:男,25岁。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绞痛1  相似文献   

3.
男,60岁。因左下腹伴左腰部疼痛3 d于2002年12月22日入院。入院体查:肝脾肿大,左下腹压痛,拒按,左侧肾区叩击痛( )。血:WBC 175·7×109/L,晚幼粒0·21杆状核0·19分叶核0·52淋巴细胞0·07嗜酸性粒细胞0·01;Hb 99 g/L;PLT 86×109/L。腹部B超:左侧腰大肌见一16·0 cm×8·2 cm×7·3 cm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考虑左侧腰大肌实性病变。腹腔CT:左侧腰大肌正常形态消失,明显肿大膨隆,内部密度呈不均匀增强,左侧髂肌亦呈类似改变,左肾受压移位。骨髓形态及病理均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阳性率0%。PH染色体:46XY t(9:2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有效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效果。方法本组5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胸部切口手术25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11例,腹部切口手术16例。手术探查后,证实有膈肌破裂,对膈肌破裂口无活动出血,首先处理合并伤,然后修补膈肌破裂口。切除失活组织,止血、修补破裂脏器,还纳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膈肌裂口均采用7号或10号丝线间断或间断褥式全层缝合,安放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是否安放根据合并伤情况而定。结果本组52例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3年,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手术、尽早修补膈肌裂口、正确处理脏器合并伤、将疝入胸腔内脏器还纳入腹腔、保持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膈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外伤性膈疝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膈疝病人38例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总结发现,首诊仅15例明确诊断,其余病例在留观及手术探查时确诊,经胸部修补膈肌20例,经腹部修补膈肌6例,胸腹联合切口修补膈肌12例;仅1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膈疝易漏诊,应认真观察,手术仔细探查,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遗留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例1,男,59岁。因胃癌于1991年元月3日,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中可见:癌肿侵犯全胃,侵蚀膈肌,脾门,大网膜,胃左动脉。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空肠食道弓下吻合。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满意。于第二日出现顽固性持续性呃逆,曾多次肌肉注射利它林20mg,未能消除呃逆,术后第四天静脉给予滴注美诺佛(innovaz)2ml(含ml 芬太尼0. 25mg,氟哌啶1. 25mg),莫非氏管滴入,药尚未全部进入体内,呃逆消失,约1时许,再次出现呃逆,但症状较前减轻,静脉再滴美诺佛1ml,呃逆消失。  相似文献   

7.
1病例 患者女,48岁,高处坠落伤、胸腹闭合性损伤、左侧肋骨骨折、左侧髋部骨折、肝脾破裂、后腹膜巨大血肿.入院时查体温35.8℃,脉搏12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74/53mm Hg,腹部略膨胀、上腹部及脐周有压痛及反跳痛.诊断性腹穿抽出不凝血液约5 ml,行床边B超提示腹腔积液增多明显,考虑为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有急诊手术指针,建议破腹探查.然其为复合伤,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阳性,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阳性,手术风险极大,向家属交代病情,征得家属的理解及配合.  相似文献   

8.
患者以“刀刺伤致胸腹部疼痛、流血4小时余”为主诉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5℃,心率:143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81/50mmHg。神志谵妄,气管偏右,左侧胸廓膨隆,胸部伤口位于左锁骨中部下方,长约1.5cm,左侧桡动脉搏动存在。胸部CT提示左侧胸腔血肿伴左肺下叶压迫性肺不张可能,B超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血常规示Hb46g/L。  相似文献   

9.
杜庆国 《工企医刊》2007,20(4):52-5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体重63kg,系左侧胸腹部车祸伤1天入院.体检:神志清楚,BP10.6/6.6Kpa,HR72次/分,移动性浊音( ),左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3ml.B超示:腹腔积液、脾破裂.特殊的是该患者曾吸食吗啡及杜冷丁2年,被强制戒毒未果,四肢可见大量针孔及牛皮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总结胸腹部创伤的早期救治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56例胸腹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其中单一部位伤85例(55.1%),多处伤71例(44.9%)。急诊手术36例,其中肝破裂8例,脾破裂行脾切除11例,肠破裂修补及肠系膜破裂修补7例,剖胸探查4例(肺修补,开胸止血)。胸腹联合探查(心脏修补1例,膈肌修补3例。右胸肝膈面枪弹1例)。结果138例一期治愈出院,12例行二期手术(肋骨内固定7例,腹腔脓肿引流2例,颅内慢性血肿1例,骨盆骨折内固定2例)治愈出院,死亡6例。结论早期有效得的救治措施,特别是“120”现场及院前处理(紧急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呼吸道通畅、静脉通道的建立、伤情判断、必要快捷的辅助检查,医院急诊通道等),院内多专科合作对提高严重胸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例1,男39岁,在土建中被土石方压伤2h后送基层医院诊断为外伤性肠穿孔、休克,而作剖腹探查。术中见空肠距屈氏韧带20ml处有一破裂处,还发现有肝破裂,分别作肠修补术和肝修补后关腹,术中术后虽经输血输液病人仍处于休克状态,伴有进行呼吸困难,脉搏138次/min,术后Bh转入我院。胸片示左肋骨骨折,左膈肌升高,纵膈向对侧移位,膈上有汽泡影,诊断为创伤性膈疝。经腹径路探查,术中发现左膈肌破裂,胃疝入胸腔,还纳胃,修补膈肌。术后恢复顺利,24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4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左侧膈疝32例,右侧膈疝13例,双侧膈疝4例.1例闭合性胸腹联合伤并休克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3例诊断超过24h;其余闭合性膈肌破裂和膈疝患者,于伤后24 h内明确诊断,手术治愈.开放性膈肌破裂和膈疝患者,采用开腹探查术16例,5例漏诊需再次开胸手术;开胸探查术7例,2例术中改行胸腹联合切口手术;3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一期治愈25例;1例合并化脓性肋软骨炎,病程长达13个月.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易漏诊和误诊,术前制订合理的检查治疗方案可减少并发症,降低误诊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季永炳  孔秀兰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57-1458
创伤性膈疝多因经腹探查时不仔细,膈肌暴露不充分,只注意了重要脏器的处理,未探查膈肌,未能及时发现胃体嵌入膈肌裂口进入胸腔;查体不全面,经验不足,缺乏对贯通伤的认识;对术后病人呼吸困难和胸腔积液不能正确认识;只注意胸部及呼吸道症状,而忽略了腹部症状而误诊,并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任金国  刘健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1409-1409
创伤性膈疝多发于严重的胸腹部损复合伤 ,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易误漏诊而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 1985年共收治创伤性膈疝 12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创伤性膈疝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14~ 62岁 ;其中 ,左侧 11例 ,右侧 1例 ,挤压伤 5例 ,刀刺伤 4例 ,交通事故伤 2例 ,坠落伤 1例 ;伤后入院时间 1h~ 6年 ,其中后 12h内入院者 8例 ,术前诊断 7例 ,疝入脏器依次为胃、大网膜、结肠、脾、小肠及部分肝脏。 10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如胃肠道破裂、脾破裂、肾挫伤、腹膜后广泛血肿、…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膈疝是急性胸腹外伤中少见而严重的合并损伤,伤势较重、症状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容易被合并伤所掩盖而造成误诊。我院自2007年2月—2011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疝21例,其中首诊误诊11例,占52.3%,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3例。患者均为多发伤,其中血气胸8例,肋骨骨折7例,肺挫伤3例,颅脑外伤3例,四肢脊柱骨折5例,腹内出血2例。创伤位于左侧10例,右侧1例。疝入脏器左侧为胃、横结肠、大网膜、脾和小肠,1例右侧膈疝疝入脏器为肝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切膈肌游离胃在手术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在168例食管癌病人的手术治疗中均采用左胸入路,切开纵隔胸膜,吊起胸下段食管,切开贲门周围胸膜及腹膜反折,提出贲门,依次切开胃脾、肝胃、胃结肠、胃胰韧带及胃大弯网膜,清扫胃周淋巴结。结果165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脾门组织出血打开3cm膈肌止血,1例因幽门淋巴结肿大打开3cm膈肌清扫淋巴结。术后病人呼吸平顺,咳痰有力,反流性食管炎减少,无胸胃潴留、膈肌裂孔疝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结论该术式避免切断膈神经分支,保留膈肌完整性,降低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近期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学生,体重48kg,左腰肋部疼痛1天,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之前于2005年9月入学体检乙肝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腰部腹部绞痛,持续不缓解,无放射痛及牵拉痛,伴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尿频、尿急、尿痛,当日至外院就诊,B超示:左肾结石伴轻度积水;脾大原因待查。尿常规:红细胞3~5个/HP,蛋白(-),患者未接受治疗,立即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1.肾绞痛,2.左肾结石伴轻度积水”收住院。入院查:左下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左肾区叩击痛,血常规:WBC6.4×109/L,GR49.00%…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26岁,孕1产0。婚后三年不孕,本例无明显的闭经史。因腹痛伴少量阴道出血1天,呕吐3次入院。入院查体:脉搏98次/分;血压11/8kpa。患者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神志清楚,查体合作,下腹饱满,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子宫增大,左侧附件触痛阳性,触诊不满意。B超提示:宫外孕,腹腔内出血,立即手术,术中探查左侧卵巢有2x3cm2的破口,有活动性出血;双侧输卵管均正常,内出血的1200毫升,行左侧卵巢修补术,术中顺利,术后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左侧卵巢妊娠破裂。例2:患者37岁,孕5产1,停经47天;阵发性上腹部疼痛10小…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3岁。二个月前发现左上腹及剑突下有一包块.查体: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左上腹及剑突下可触及约10×20cm之包块,质地较硬,活动不佳,无血管杂音.B超检查,应用UM4超声显象仪,探头频率3.5MHZ.左上腹部做多切面扫查,于脾、左肾后下方与胰体尾间见18×12cm有壁、边界清楚,尚规整回声不均增强区,内见大小不等数个低回声区,后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2年收治胃大部切除后空肠输入襻梗阻3例,术前皆未明确诊断,治疗亦有延误,总结教训如下: 例1:男,40岁。上腹部隐痛伴呕吐4天,门诊B超发现左上腹20×6×6cm囊性包块,诊断“腹腔囊肿”入院。3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15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检查:T37.9℃,P80次/分,BP120/90mmHg。腹部柔软,左上腹可及6×8cm囊性肿块,表面光滑,不活动,有轻度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