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消化道肿瘤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胸苷合成酶(thymidilate synthase,TS)达到抗肿瘤效应。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是5-FU分解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TS和DPD分别作为5-FU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在5-FU的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活性是影响5-FU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TS酶和DPD酶的功能、特点及其与5-氟尿嘧啶疗效的关系,以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实现消化道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培美曲塞是礼来公司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抗代谢类抗癌新药,于2004年2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随后又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英文商品名为Alimta?,中文商品名为力比泰。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的抗癌药物,它发挥作用的靶点均为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几个关键酶,而该途径能够显著影响癌细胞的DNA合成和癌症的生长。因此理论上,培美曲塞对癌症的抑制作用应该十分显著,并且对多种癌症可能均有治疗效果。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培美曲塞被最早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胸膜间皮瘤,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对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均疗效不佳,而培美曲塞在该肿  相似文献   

3.
吴沛鸿  徐玲 《现代肿瘤医学》2019,(12):2192-2195
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等。尽管使用了各种治疗方式,癌症患者仍然有复发和转移。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即为中晚期,因而化疗在癌症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5-FU抗癌活性中的三个关键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胸苷酸合成酶(TS)与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是生物细胞中唯一催化二磷酸核糖核苷酸还原为二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的酶,调节dNTPs含量,在DNA合成及细胞增殖中至关重要,其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明确的联系。目前RR抑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以RR及其亚单位为潜在靶点开发新型抗癌药物,可望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选择。本综述从RR的结构和功能、RR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RR抑制剂的应用及研究前景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在癌症中的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沈华 《中国肿瘤》1998,7(10):32-32
雌激素被推测充当生长因素在促进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新的研究提示它在身体内的代谢产物,可引起最初的突变。通常认为细胞在遭受潜在因素引起突变到致癌是多步骤的变化。当细胞分裂时可发生自发的DNA复制错误,引起初始的自身基因损伤;也可能被外源性触发损伤,如吸烟或X线及其它形式放射引起。但新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在体内代谢的副产物是可疑的致灾变因素。一、雌激素的代谢物致位观点的铝出细胞培养研究显示,雌激素代谢物能够结合到DNA和触发损伤,同样的化合物也在动物实验中诱发癌症。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妇女体内一种酶含…  相似文献   

6.
大豆皂甙对荷瘤鼠免疫器官影响及其抑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年,大豆中各种微量成分对机体的生物活性影响已引起广大学者们的关注。大豆总皂甙(Total soyasapanin TS)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一类由齐墩果烯三萜与低聚糖连接而成的化学物质,现已被分离出5种单体。我们曾从免疫学角度对大豆皂甙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发现TS对正常鼠细胞免疫功能行增强作用。同时,经体外实验证明TS对体外培养中K_(562)、YAC—1,S_(180)等肿瘤细胞DNA合成有明  相似文献   

7.
Dong ZM  Cui YJ  Kuang G  Wang R  Yu FL  Zhang JH 《癌症》2005,24(10):1225-1229
背景与目的: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是DNA合成的关键酶。TS基因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region,UTR)串联重复序列和G/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可能导致酶表达或活性的改变,从而改变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及预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TS5′-UTR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探讨此多态性对T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232例ESCC患者和34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分别用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TS5′UTR28bp串联重复序列和G/CSNP的基因型。51例患者的术后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UTR的3G/3G,3G/3C,3C/3C,2R/3G,2R/3C,2R/2R和其它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7.5%,17.3%,29.3%,12.9%,17.8%,3.7%,1.5%和在病例组中分别为16.0%,16.0%,29.3%,13.8%,17.6%,4.3%,3.0%;3G,3C,2R和其它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32.8%,47.0%,19.5%,0.7%和在病例组中分别为31.2%,46.8%,20.5%,1.5%。与3G/3G基因型相比,2R/3G基因型显著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年龄和性别校正OR=11.53,95%CI=2.67~49.74)。TS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而与TS5'UTR基因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TS5′UTR重复序列及SNP多态性与ESCC淋巴结转移有关,而TS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8.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是机体维持基因组功能整体性、修复致癌因素所致的损伤及抗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NER途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DNA损伤的识别/切除为其限速步骤。ERCC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核酸内切酶,是NER途径的限速酶。ERCC1基因在癌症组织中是一种下调的基因,其表达低下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而ERCC1基因的表达与癌症的化疗及放疗效果有关,特别是与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效果呈负相关,而且ERCC1基因可能是相关癌症的预后指标。显然,ERCC1是一个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肿瘤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DNA光损伤、过氧化作用和免疫抑制效应诱发皮肤癌;也可通过合成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  相似文献   

10.
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它作为细胞内主要的钙受体,传递钙高于浓度变化的信息,影响许多关键酶的活性和生理过程的速串,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是通过对酿的调节,促进DNA合成,从而介入肿瘤代谢。实验显示恶性肿瘤细胞内ChM含量及活性较正常细胞高,且与肝癌生长速度呈正相关,CaM拾抗剂是一类阻断QM作用的药物,从而抑制ChM靶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的含量,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该研究通过体外、体内实验,观察DeM抬抗刑EBB的抗肝癌作用。应用MY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EBB(0.12…  相似文献   

11.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是机体维持基因组功能整体性、修复致癌因素所致的损伤及抗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NER途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 DNA损伤的识别/切除为其限速步骤.ERCC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 DNA核酸内切酶,是 NER途径的限速酶.ERCC1基因在癌症组织中是一种下调的基因,其表达低下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而ERCC1基因的表达与癌症的化疗及放疗效果有关,特别是与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效果呈负相关,而且ERCC1基因可能是相关癌症的预后指标.显然,ERCC1是一个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肿瘤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2.
 端粒酶逆转移酶(h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限制性组分,它能以自身RNA部分为模板,把端粒DNA的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末端,从而维持端粒长度和染色体功能的稳定。hTERT的高表达已成为癌症发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对57例癌症患者及21例正常人进行hTERT的定量检测,旨在探讨癌症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和不同癌症之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常见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DNA聚合酶的附属蛋白,是一种分子质量36 000的DNA多聚酶、sin辅助蛋白,其合成水平反映了细胞增殖率及DNA合成率,与多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与肿瘤化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端粒酶是RNA依赖DNA聚合酶,它能增加“TTAGGG”重复片段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保持端粒的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的无限分裂。而在几乎所有的人类癌症,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失去端粒酶活性后即趋向死亡[1]。因此,它作为一个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一个可能的预后因素被广泛研究。本文在综述端粒酶与肿瘤诸多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化疗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可能的原因,端粒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端粒酶抑制反映化疗效果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角鲨烯环氧化酶(SQLE)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和关键控制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QLE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SQLE不仅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还在维持肿瘤干细胞干性及调节人体胆固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SQLE可能是癌症治疗潜在的分子靶点。本文概述了SQLE在人体内胆固醇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以及SQLE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筛选新型SQLE抑制剂可能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豆皂甙对P^815肿瘤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皂甙(Total Soyasaponln 缩写 TS)是近年来从大豆中提取的新的化学物质,其分子主要由低聚糖与齐墩果烯三萜连接而成,经酸水解后,其水溶性组份主要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目前,有关 TS 对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研究较多,例如在降低血脂,减肥,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已达较深水平,但有关 TS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报道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 TS 对 P~(815)肿瘤细胞合成的影响,以探讨 TS 对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端粒是真核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的反转录DNA合成酶。目前检测端粒酶方法分二大类;端粒重复序列延伸法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其改良方法。人体细胞端粒酶一般附件阴性,而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阳性。端粒酶可能是研究治疗肿瘤的理想靶点。检测端粒酶活性不但是进一步研究的手段,而且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很多年来研究者们在寻找解释,说明癌症是由于DNA的一定片段发生重大改变所致。这些改变可能是致癌剂引起的细胞DNA的重排列,或者病毒引起的新的遗传物质的插入。如果一定的基因的确引起癌症,那末它们的分离和定序(Sequencing)以及对其蛋白产物的分析,将导致对癌症生物学的一种完全了解。分子生物学的若干进展使得这一方面有可能变为现实。我们现在能够用限制性内切酶切除DNA的一定片段,通过在质粒(plasmid)或噬菌体载体中的  相似文献   

19.
DNA错配修复( dMMR)可以在DNA复制过程中识别和修复自发错配的碱基,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是由dMMR受损引起的,是癌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Werner 解旋酶( WRN)是dMMR/MSI-H癌症的合成致死靶点,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具有很大比例的敏感性. WRN是DNA解旋酶Re-cQ家族的成员之一,在维持...  相似文献   

20.
许多国际文献都曾经报道说硒可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但是硒如何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尚无人知道,本文根据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和DNA和RNA的合成等基础知识详尽地探讨了硒对癌细胞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