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经脑室入路、经额/经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丘脑胶质瘤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9例丘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入路、结果、病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经胼胝体经脑室入路2例,经额/经顶皮质造瘘入路7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采取经胼胝体经脑室入路、经额/经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切除丘脑胶质瘤.  相似文献   

2.
翼点入路是显微神经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1942年由Dandy首先报告经此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后经Yasargil多次改进而成为神经外科处理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入路,又称为“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和神经显微技术器械等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现代解剖学的发展,人们对颅内结构的不断认识,从而使该入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采用经翼点入路行鞍区肿瘤术者逐渐增多。此入路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在经典翼点入路基础上予以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单侧额下入路切除嗅沟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单侧额下入路手术治疗嗅沟大脑膜瘤.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3例,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鼻漏,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于嗅沟大脑膜瘤,术前完善的检查,选择单侧额下入路,并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取得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体会(附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方法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76例。结果手术全切38例;次全切28例;部分切除7例。视力障碍41只眼中26只眼视力改善。22例内分泌亢进14例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症状消失;5例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症状减轻。长期尿崩症2例;其他垂体功能低下5例。死亡3例。结论正确掌握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方法,术后辅助药物和伽玛刀治疗可以提高垂体瘤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视神经鞘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和经验.方法 收治17例视神经鞘脑膜瘤,根据肿瘤位置采用三种不同经颅入路:①单侧额部入路;②经额经眶上缘入路;③经额经颧经眶上缘入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安全显露眶上裂外侧部、眶上裂中央部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14全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15例患者的眼球突出均恢复正常,13例其他症状和体征也恢复或改善.术后动眼神经麻痹2例,患侧眼失明2例.结论 熟悉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的经颅入路,可以提高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并使颅眶区的正常结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大型垂体腺瘤经颅显微切除术3种手术入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9例大型垂体瘤分别采用经额底入路、翼点入路和额叶前部纵裂入路进行经颅显微切除术,在显微镜下将肿瘤于被膜外分离切除。对3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额叶前部纵裂入路汇集了额底入路和翼点入路的优点,手术切除肿瘤角度好,路径短,鞍区术野暴露充分,解剖清晰全面,便于术者在显微镜下分离和全切除肿瘤组织,肿瘤全切率高  相似文献   

7.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大小2.5-6cm,病人均表现为视力减退。均行开颅手术,单侧额下入路14例,翼点入路8例,双额经纵裂入路3例。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变化5例,视力减退4例。结论 应用恰当手术入路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全切除,并改善病人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经双侧额下入路与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大型嗅沟脑膜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经双侧额下入路显微镜手术和经额外侧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视觉改变和嗅觉改变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的精神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大型嗅沟脑膜瘤患者经额外侧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颅底骨折患者经额入路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手术技巧。方法:12例病人经额或额颞进路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骨折或出血,磨开视神经管,剪开视神经鞘行视神经减压。结果:全部病人随访1至10个月,12例病人中8例有效,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额或额颞入路开颅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是治疗颅底骨折致视神经损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巨大型垂体腺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及部位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额下经蝶、扩大经蝶、扩大额下硬膜外、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配合电磁刀实施手术治疗。结果: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全切19例,近全切10例,大部切除7例,复发4例;病死l例。平均随访2年,证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依据巨大型垂体腺瘤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向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显微手术结合电磁刀是安全切除肿瘤、保护下丘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可分为经颅内与经蝶窦二种。Cushing等最初采用经蝶窦入路,但因暴露及照明困难而未能推广,故多年来广泛地使用经颅内入路。1965年后Hardy重新提出经蝶窦入路,并改进了手术器械,采用手术显微镜与X线电视机透视定位等,使其迅速发展成为近代显微神经外科的课题之一。我科1980年4月至1981年1月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以下简称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2例,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13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颅内动脉瘤按照Hunt-Hess分级,其中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1例,根据术前DSA显示动脉瘤部位,结合CT等判断破裂动脉瘤位置,选择翼点入路或额部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必要时行瘤颈加固。结果:本组12例行动脉瘤夹闭,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及暂时行载瘤动脉阻断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垂体腺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临床大多以内分泌障碍起病,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溢乳、双颞侧头痛、视力减退等[1].手术治疗包括经额下入路和经鼻蝶窦入路.额下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传统的经口鼻蝶窦入路虽能满意切除肿瘤,但因唇龈交界血运丰富,容易出血,损伤鼻腭神经引起口唇上切齿麻木[2].本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85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管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额中回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血肿明显清除,患者意识障碍减轻,GCS评分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结论:经额中回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脑损害,恢复神经功能.但应注意选择适宜病例,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眶部经颅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经颅至眶部手术入路提供详细的显微解剖学依据及解剖参数。方法 应用2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放大5 ̄20倍显微镜下,对眶内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及测量。结果 内侧入路是经上斜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间隙,经此入路可切除眶尖区内侧病变。中央入践是经提上睑肌与上直肌之间的间隙,根据额神经牵向内侧还是牵向外侧分为两种术式;经此入路可行眶内段视神经中段病变的切除。外侧入路是经上直肌与外直肌之间的间隙,根据  相似文献   

16.
50例巨大垂体腺瘤显微外科入路选择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垂体腺瘤不同显微手术入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显微镜下分别采用经额下和蝶窦入路,对50例巨大垂体腺瘤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50例巨大垂体腺瘤中显微镜下全切除26例,近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4例,无1例死亡.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1例,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除率,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翼点入路在鞍区肿瘤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98例鞍区肿瘤患者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及翼点入路应用体会。方法:按照翼点入路各项操作步骤行鞍区肿瘤切除98例,介绍了操作方法并讨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鞍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不同部位肿瘤作相应手术操作调整的方法。结果:鞍区肿瘤应用翼点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操作可良好显露鞍区及肿瘤各显微解剖结构以及手术操作平台,使其肿瘤全切率及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翼点入路手术操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关键及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兰青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3):90-92
上世纪60年代,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开展成为现代神经外科与传统神经外科间划时代的里程碑,其手术的微创性得到公认,并形成了各种显微手术标准入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神经影像学的极大发展,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日益改进,以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微创神经外科学得到不断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红恩 《微创医学》2007,2(2):103-105
目的探讨对内镜辅助锁孔手术的认识和经验。方法对33例颅内病变患者采用内镜辅助锁孔显微手术治疗,与同期30例常规显微镜下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率、病灶切除率和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成功率、病灶全切率、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锁孔手术组在开颅刨伤小、病灶显露及降低潜在手术风险上较常规显微手术组更具优势。结论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手术适应证选择、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及神经内镜操作技术,配合必要的设备,是内镜辅助锁孔手术的成功保障。  相似文献   

20.
报告8例经额蝶入路显微手术垂体瘤全切除。术后无死亡并均获满意的效果。此手术由于充分显露出腺瘤,所以为肿瘤全切除以达到根治提供了可能,从而增加了一个经额、硬膜、蝶窦显露蝶鞍治疗垂体瘤的新手术方法。文内对手术指征、入路、切除肿瘤方法、治疗效果及作者的治疗体会进行了讨论。操作技术:按常规经额入路显露颅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