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八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叫十二指肠淤滞症或Wilkie综合征,我院1978~1997年共收治14例,其中院内外误诊8例,误诊率高达57.1%。现就其误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及年龄男2例,女6例;年龄16~50岁。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食后饱胀、上腹部疼痛、恶心、嗳气、呕吐等 ,基层医生缺乏足够认识 ,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我院儿科 1996 - 0 3~ 2 0 0 1- 12收治的 1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8例。年龄 6~ 14岁 ,误诊时间最短 5 d,最长达 3 a。误诊为急性胃炎 5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 3例 ,肠系膜淋巴结炎 1例 ,肠激惹综合征 1例 ,肠梗阻 1例。本组 11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 ,均表现为十二指肠横段及上升段交界处有纵行压迫迹象 ,呈刀切征 ,钡剂通过受阻 ,改变体位或加压按摩可使钡剂通过 ,受…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男,5岁。1a内仅复发病10余次,每次均以恶心、呕吐为主诉住院,前几次均按急性胃炎治疗后好转出院。本次人院查体:营养不良外貌,心肺正常,全腹软,剑突下有轻微压痛,肠鸣音正常。给予补液等治疗后好转,并给予X线钡餐检查,确定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3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MAS)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92 - 0 8~2 0 0 2 - 0 8我院门诊及住院经 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 SMAS儿童 16例结合外院确诊为 SMAS儿童 15例。结果 :首先全部经保守治疗 ,好转 2 1例 ,痊愈 9例 ,1例因仍反复腹痛、呕吐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诊断 SMAS除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 ,主要确诊依据为 X线钡餐检查。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再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01/2008-01收治的1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6例,其中5例腹痛缓解,呕吐消失好转出院,1例症状反复行手术治疗后治愈;手术治疗5例,痊愈4例,好转1例,其中1例术后复发经再手术而痊愈。结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除典型临床表现外,主要通过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来诊断。明确诊断后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例,必须采取针对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7.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AME)是急腹症中少见的凶险重症。临床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 ,如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死亡率高。现将我院近 5年收治的 6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误诊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5 0~ 78岁 ,平均 6 6岁 ,其中≥ 70岁 4例。1 2 临床表现  6例均有急性剧烈腹痛 ,疾病早期腹胀、压痛及肌紧张程度较轻 ,晚期较重 ;恶心、呕吐、腹泻并伴有动脉硬化 5例 ,吐泻物为血性 ,肠鸣音减弱并伴有冠心病 4例 ,肠鸣音亢进伴有心房纤颤、心肌梗死 2例 ,伴有腹主动脉夹层瘤 1例…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5 6岁 ,因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36小时入院。因进食凉粽子、豆浆后感上腹隐痛 ,后为剧烈绞痛 ,呕吐频繁 ,大便呈水样 (每日 7~ 8次 )。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 (房颤 )史。 5年前曾患急性胰腺炎。查体 :血压 (BP) 2 6 /18k Pa(1k Pa=7.5 m m Hg) ,心率 90次 /m in,心律绝对不整 ,左上腹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血白细胞 12 .3× 10 9/L,血糖 2 2 .4 m mol/L,血淀粉酶 80 U。心电图示房颤、心肌缺血。初步诊断 :1急性胃肠炎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高血压病 ;4冠心病并房颤。 8小时后患者…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50例正常人及4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超声显像研究。正常人与患者在饮水后夹角内及其前后十二指肠横段的宽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首次提出本病的超声诊断标准:①饮水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内十二指肠横段最大宽度<10mmm。②十二指肠降段扩张>30mm。③显示“漏斗形”“葫芦形”图像。④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13°。⑤具有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为实时超声显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9岁,因顽固性呕吐2月,药物治疗无缓解入院检查。腹痛以夜间和进食后加剧,呕吐后腹痛缓解。呕吐每天2~3次,呕吐物中含有胆汁。腹部检查发现上腹饱满,下腹呈舟状。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检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100(图1)。胃潴留多,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及横部扩张,呈双泡征(图2)。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X线消化道钡餐提示:十二指肠水平部远端见一压迹,近端肠管扩张,但钡剂通过受压远端较少(图3),考虑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由于药物治疗呕吐症状未减轻,而行手…  相似文献   

1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彩色超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彩色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6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经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超声显像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及十二指肠通过段距离变小,饮水后其近端十二指扩张明显,左侧卧位时十二指肠潴留消失。结论:CDFI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高无损伤、实时,能同时显示肠管形态,判断血管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2D-CDFI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详述其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SMAS患者的2D-CDFI表现。结果 全部病例仰卧位发现十二指肠横部在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间均受压扩张,SMA与AO间夹角变小。结论 作者认为超声在本综合征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CDFI对19例临床怀疑SMA病变所致的急腹症患者进行SMA检查及部分患者术后随访。观察的内容包括SMA管腔结构、血流速度(PV)和阻力指数(RI),并与其他影像检查对照分析。 结果 19例患者中超声提示:SMA血栓致闭塞3例;SMA粥样硬化管腔狭窄14例;SMA夹层动脉瘤2例。以上患者均经MRA或DSA检查证实,其中2例SMA夹层动脉瘤患者放置支架治疗,1例SMA血栓闭塞患者做了X-线下取栓、溶栓,4例SMA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的患者放置支架。 结论 CDFI对SMA病变诊断率高,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评价治疗效果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对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测量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SMA)的血流参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了100例健康人SMA的血流参数。结果:SMA直径(D)、血流量(Q)、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男女性别之间、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提出了正常人SMA血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收治的7例小儿SMAS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为目前主要的确诊手段,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小儿SMAS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漏诊较高,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ymptomatic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可致肠缺血或破裂潜在风险,至今尚无基于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治疗指南,在治疗流程的选择以及手术治疗细节方面尚存在不少误区。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作者自身经验提出:①可行的治疗流程:对于无腹膜刺激征的SIDSMA首选保守治疗,若无缓解或加重,且仍无腹膜刺激征,可尝试腔内治疗,若失败可继续保守治疗,严密观察。对于伴有腹膜刺激征者,可尝试腔内支架置入,若成功则同期行腹腔镜探查,必要时予以肠切除。若腔内支架置入失败,则剖腹探查,根据探查结果决定肠切除、旁路、血栓内膜切除或开窗。②无法选择进入真腔是腔内治疗失败的常见因素,根据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形态适当选择肱动脉入路会有所帮助。③术前注重评估发自假腔的分支数量和直径,及其支架置入可能带来的缺血风险。④支架导入和释放前,应该确认导丝的行径,避免其穿越假腔。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和三维能量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型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M AS) 中的应用。方法: 对8 例SM AS患者 (SM 组) 15 例正常人 (NS组) 及 23 例经常腹胀不适, 饱食后加重, 多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而疑为SM AS患者 (SS组) 进行了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及彩色多普勒研究。结果: 1三维能量超声造影技术在三组资料中均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 (SM A) 与腹主动脉 (AO) 之间的夹角及角内左肾静脉 (LKV) 的情况, 显示率 100% 。2SM 组100% (8/8) 夹角小于195°, 最小者 2°, 最大者 18°。NS组 67% (1/15) 小于 195°, 最小者 17°, 最大者 134°(P< 001), 平均5493°。3SM 组 100% (8/8) 存在角内LKV 明显受压且血流呈高速湍流状态, NS组 27% (4/15) 仅存在轻度受压, 67% (1/15) 角内LKV 呈高速湍流状态(P< 001)。4SS组中217% (5/23) 基本符合SM AS诊断, 从而为这一类患者提供了新的病因线索。5SM 组中2 例为孪生兄弟, 并发症发生率为 50% 。结论: SM AS并不少见, 只是有些不易被发现, 有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癌手术治疗前后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2例肝癌病人手术治疗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检测,分析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及阻力指数(RI)的改变。结果 肝癌病人手术前后肠系膜上动脉VP、Vmin有明显改变(P〈0.05),RI值变化无统计这意义。结论 肝癌手术切除后一周内SMA血流VP及Vmin均呈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