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在临床中又分为三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在治疗上有着本质区别,所以正确的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0例的X线和螺旋CT的检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高分辨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分析中耳胆脂瘤和中耳炎的CT扫描影像改变,探讨胆脂瘤和中耳炎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30例患者行颞骨岩部CT扫描,将影像表现与手术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鼓室胆脂瘤93.8%显示,骨的侵独全部显示,砧骨、狂骨破坏81.8%-100%显示,鼓室胆脂瘤上鼓室宽度大于耳炎上鼓室宽度,少数骨破坏有硬化边(20%),结论 高分辨率CT扫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胆脂瘤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颞骨岩部及乳突部结构复杂且微小,传统放射学检查难以清晰的显示这些精细而相互重叠的结构及其内的软组织影,普通CT虽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将软组织影显示,但难清晰的显示听小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ghy,RHCT)由于空间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细微结构及其改变,因而对慢性中耳炎的诊断,了解听小骨链的情况,帮助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现对本院经手术治疗的20例慢性中耳炎及1例误诊病例术前RHCT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1~65岁,平均37岁。耳部流…  相似文献   

4.
杨军克 《广西医学》2001,23(4):877-878
慢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常需手术治疗。高分辨率 CT( HRCT)空间分辨率高 ,能清晰显示耳部细微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改变 ,日益广泛用于慢性中耳炎的诊断 ,并为临床制订手术计划提供信息。本文对 40例手术证实的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的 HRCT扫描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 ,旨在探讨高分辨率 CT对慢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l 一般资料 :40例中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6~ 65岁 ,平均 35岁 ,40例均有反复耳流脓病史 ,最长病史 40年 ,最短 2年 ,伴耳痛 30例 ,听力下降 2 8例 ,头痛 2 0例 ,面瘫 2例。术前 HR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 HRCT)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病变评估及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7例术前HRCT检查, 按HRCT检查提示有无中耳骨质破坏分为A、B组,将术中所见(包括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听骨链缺损及咽鼓管鼓室口病变,解剖异常) 与术前颞骨HRCT诊断比较。【结果】 A组32例HRCT显示上鼓室、鼓窦、乳突有软组织影充填,无骨质吸收或破坏, 均行鼓窦凿开探查, 5例行封闭式鼓室成形术,21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6例行鼓窦探查术+鼓膜成形术,术中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肉芽、胆脂瘤)、听骨链病变、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HR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8%、0、66.7%、60%;B组45例HRCT显示上鼓室、鼓窦、乳突有软组织影充填,骨质有吸收或破坏,3例行封闭式鼓室成形术,40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例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肉芽、胆脂瘤)、听骨链病变、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术前CT显示的病变符合率分别75%、89.7%、90%、64.3%。HRCT较好显示中耳乳突解剖异常(乙状窦前位、天盖低位、颈静脉高位)及乙状窦壁、天盖、骨性半规管骨质破坏情况,与术中发现符合率100%。【结论】 颞骨HRCT检查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式选择、手术入路和病灶清除及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上鼓室鼓窦病变性质、听骨链破坏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中耳病变加重并出现骨质破坏,准确性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颞骨发生的并发症包括乳突炎、岩部炎、迷路炎和面瘫.最常见的是乳突炎.1 乳突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PM)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SOM患者158例术前常规HRCT检查,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性比较。结果 HRCT扫描可较早期发现病变,了解病灶范围及解剖特性。结论 HRCT检查对术式选择、手术入路和病灶清除及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成功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宏儒  陈志烈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56-957,I0001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率CT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观察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资料。结果高分辨率CT能清楚地显示中耳鼓室、鼓窦和/或乳突破坏腔内异常软组织密度灶以及相应部位的细微骨质破坏征象,鼓室、鼓窦及乳突腔软组织肿块36例,骨质破坏包括听小骨(32/36)、鼓棘(6/36)、鼓室盖(1/36)、面神经管(2/36)及乙状窦前壁(4/36)。手术与CT诊断符合率为86.1%-100%。结论高分辨率CT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颞骨骨折52例的高分辨率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 CT(HRCT)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颞骨骨折 5 2 (男 45 ,女 7)例 5 6耳 ,主要临床症状有耳道流血、面瘫、听力障碍、旋晕 ,所有患者行1 .0 ,1 .5或 2 .0 mm层厚 HRCT扫描 ,对疑有听骨链损伤者在听小骨区行重叠扫描 .结果 纵行骨折 30耳 ,横行骨折 1 4耳 ,混合性骨折 7耳 ,面神经管损伤 31耳 ,耳蜗、半规管损伤 5耳 .结论  HRCT是诊断颞骨骨折有效的方法 ,对疑有颞骨骨折的病例 HRCT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泽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诊断为CSOM的骨疡型患者105例,胆脂瘤型患者105例,术前通过HRCT来评估两型中耳炎在砧骨体、砧骨长脚、砧骨短脚、豆状突、镫骨、锤骨头和锤骨柄这7个部位的破坏情况,并与术中所观察到的两型中耳炎7个部位的破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骨疡型中耳炎患者在术前进行的HRCT检查显示的破坏程度与术中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7个部位部位的听骨破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除砧骨短脚、豆状突和镫骨部位的听骨破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的破坏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CT对CSOM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慢性中耳炎的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术前HRCT检查与手术所见。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30例HRCT表现为鼓室或(及)鼓窦内团块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伴有乙状窦、天盖,水平半规管破坏;骨疡型中耳炎21例HRCT表现多呈斑片状、条索状或网状软组织影,部分可见液平面,听骨移位及破坏较轻;单纯型中耳炎HRCT表现大多无异常。HRCT所见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符合率为96.4%。结论:HRCT有助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CSOM) is assumed to be a complication of acute otitis media (AOM), but the risk factors for CSOM are not clear. Objectives: 1. To study the aetiological organisms for CSOM. 2.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demographic factors on disease manifestation.

Method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a case series of 234 pati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National Hospital of Sri Lanka (NHSL), with the complaint of ear discharge and from whom the specimens were sent for microscopy and culture at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NHSL. The period of analysis was 1 year extending from 1 January 2009 to 31 December 2009.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fulfill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ecruited to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Among 234 patients studied, 129 (55.1%) were male and 150 (64.1%) were under 40 yrs old. The mean age was 39.5 yrs (range 12 to 60 yrs, SD = 22.6). The mean duration of ear discharge was 1.2 yrs. (range 6 weeks to 20 yrs.) Pseudomonas species (29.5%) was the commonest microbial organism to cause ear discharge, followed by staphylococcus (20.5%) and coliform (16.7%) species. Among the fungal agents identified, candida was the most common. 23.1% of the cultures did not reveal any microbiological agent. Eighteen patients (8%) had a prior history of trauma to the affected ear and 51 patients (21.8%) were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nclusion

The commonest microbial agents implicated in CSOM was pseudomonas species followed by staphylococci and coliforms.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or age did not seem to affect the disease manifestation significantly, though CSOM was less common among elderly and wome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的病变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在行手术治疗的儿童CSOM患者82例中,2例双耳病变者先行1耳手术,手术方式选择乳突根治术60例、改良乳突根治术20例、鼓室成形术2例。从术前并发症、病变范围、听骨破坏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探讨其临床特征。结果82例手术中胆脂瘤型56例(68.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26例(31.7%),病变范围广泛,多累及外耳道鼓室、鼓窦、鼓窦入口,而听小骨破坏程度最重。术后随访0.5~2年,并发症出现有外耳道口狭窄8例,术腔增生挛缩8例;胆脂瘤复发1例,因术前病变严重术后面瘫未恢复1例。结论儿童CSOM其术前并发症中以颅外并发症多见,年龄越小病变程度越重,对其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应放在首位,根据病变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主动定期随访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经典的乳突根治术对儿童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特征及其诊断。方法:分析97耳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影像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HRCT能清楚显示耳部正常影像解剖结构及其变异。97患耳HRCT诊断及分型和手术病理诊断基本吻合。结论:HRCT能准确的显示鼓室和/或乳突窦内软组织病灶的分布、形态及听小骨、鼓室壁及邻近重要结构的破坏情况,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颞骨CT及耳内镜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及中耳胆脂瘤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及中耳胆脂瘤患者42耳病历资料,从CT、耳内镜及术中发现进行分析。结果①根据CT结合术中所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CT分型分为单纯型、硬化灶型、肉芽型、硬化灶肉芽型。胆脂瘤型CT主要表现为听骨链消失或锤砧关节消失,乳突大部分呈硬化型,少部分为板障型,上鼓室鼓窦扩大,上鼓室、中鼓室甚至后鼓室乳突腔为软组织影占据,部分病例外半规管骨质破坏、面神经管水平段骨质破坏,部分病例外耳道后壁骨质破坏;单纯型CT示中耳鼓室乳突呈不完全气化型;硬化灶型CT示中耳鼓室乳突呈硬化型,病变局限于中鼓室,锤骨柄及镫骨周围有“类似骨质影”包裹;肉芽型、硬化灶肉芽型CT相似,示病变累及鼓室及乳突,听骨链基本完整,面神经管水平段骨质完整,但硬化灶型与肉芽型区别之处在于前者鼓室内听骨链周围有“类骨质”样散在高密度影。②耳内镜所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鼓膜紧张部穿孔,鼓膜可有钙化斑;中耳胆脂瘤型则有上鼓室内陷或穿孔、后上象限穿孔、大穿孔、外耳道顶壁或后上壁下塌。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及中耳胆脂瘤的术前CT及耳内镜评估,对病变性质、范围、程度及指导手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中耳及乳突内不可逆慢性炎症改变。截至目前本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病因复杂,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不健全等。其中病原菌感染是引起CSOM最重要、最直接的外源性致病因素。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CSOM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其病原菌组成也发生着变化。因此,尽早检测CSOM中病原菌及明确其药物敏感性,对临床治疗CSOM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CSOM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病原菌检测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部分相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43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其中鼓室成形术Ⅰ型26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Ⅱ型3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Ⅲ型14例。结果:手术后听力提高明显(P<0.001),手术成功率为88.4%,干耳率93.0%。结论:鼓室成形术Ⅰ型和鼓室成形术Ⅲ型能有效提高听力。耳甲腔成形和乳突腔骨膜瓣填充可增加干耳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病变的清理和重建中耳含气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成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同时征求患者对条目设置的意见,并对初步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将慢性耳病调查量表的条目作适当增补;再采用增补后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疗效调查量表对110例行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测试,于术后8~10月进行复试。根据测量结果评价增补后量表的性质,并分析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增补后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疗效调查量表包括活动限制、患者症状、医疗资源占用和心理健康,共17个条目。新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67,Cronbach′s α系数为0.864。新量表与慢性耳病调查量表得分的 Pearson 相关 系 数 为0.977(P <0.01);经因子分析法,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0.394%。手术前量表的平均得分为(51.660±10.762)分,手术后量表得分为(75.893±7.734)分,手术后量表总分较术前得分改善的平均值为(24.23±7.67)分(t=24.653,P <0.01)。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疗效调查量表是一个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量表,较慢性耳病调查量表更全面地反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6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27株,其中,细菌119株,真菌8株;前4位细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株(32.23%)、铜绿假单胞菌19株(15.0%)、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14.2%)、变形杆菌11例(8.7%);敏感药物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率的排序,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结果 571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79耳(占66.37%),其中细菌334耳(占88.13%)、真菌47耳(占12.40%).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耳(占57.19%)、金黄色葡萄球菌58耳(占17.37%)、铜绿假单胞菌31耳(占9.28%).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耳分泌物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