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冠心病发作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多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HRV)是预测心脏严重事件发生的重要指标,并证实冠心病患者HRV较正常人显著下降,同时又有研究认为HRV下降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会增多。但冠心病患者发作性心肌缺血对HRV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尚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75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分析,旨在探讨发作性心肌缺血、HRV及室性心律失常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特点及其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作特点及心率变异性(HRV)与SMI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患者和42例健康人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对SMI发作的时间进行分析,病例组HRV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SMI发作前30分钟、发作时、发作后30分钟心率功率谱的变化。结果 SMI发作多在6:00-22:00,占总数的88.06%,其中6:00-12:00占总数的32.09%,17:00-21:00占总数的26.87%。SMI组SDNN、高频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低频峰、低频峰/高频峰均大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低频峰在SMI发作前、发作时均增高,发作后降低,高频峰在SMI发作前30分钟最低,发作后升高。结论 SMI发作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HRV降低,并且SMI发作有明显的昼夜发作特点,高频峰已经降低,说明SMI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性升高,自主神经的功能失调,SMI发作前30分钟交感神经已经兴奋,迷走神经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在窦性心律的一定时间内,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其实质就是分析心率的快慢差异性大小、快慢及其规律。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47例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以探讨HRV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门三瑞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1999,(3)
诸多研究证实心率变异性(HRV)是预测心脏严重事件如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发生的重要指标,并认为是不受平均心率,左室功能、复杂室性早搏影响的独立因素[1]。但是,HRV与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的关系却少有报道。本文通过24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反应H... 相似文献
8.
9.
《临床医学》2017,(2)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均接受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且1周内采用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测其心脏情况,其中53例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外53例未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平均心率都是心率变异性的重要参数,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参数(除平均心率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降低,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可能性。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的分析来筛选出患者是否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心率变异性(HRV)研究。一是用频域分析法建立心率功能谱已有报道,其二是用时域分析法,建立HRV分析软件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同步记录,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的目的,现察HRV在预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事件中的可靠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心率变异性(HRV)表现及其相关性,为心肌缺血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86例,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59例为A组,有心绞痛等症状患者27例为B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测的疑似心肌缺血的健康成年人6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各组DC、DRs、HRV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A组、B组DC、DR4、DR8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A组、B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A组上述指标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6例心肌缺血患者DC、DR2、DR4、DR8值与SDNN、SDANN、RMSSD、pNN50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心肌缺血患者DC、DRs、HRV水平比健康人群明显降低,且DC、DRs值与HRV值存在正相关,可为心肌缺血临床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45例)和稳心颗粒组(B组,45例),A组给与常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脂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9g/次,3次/d,连服12周。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缺血和HRV时域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有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两组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B组明显优于A组(P〈0.05或P〈0.01);B组HRV指标(SDNN,SDANN,SDNNIndex)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A组治疗前后HRV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不仅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且能提高HRV。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作者观察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差异,旨在了解HRV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与躁狂发作期心率变异性的变化,为研究抑郁症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17例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期及躁狂发作期分别进行短时程心率变异性检测分析.结果 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期与躁狂发作期心率变异性的时阈、频阈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期与躁狂发作期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变化,抑郁症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能仅是抑郁发作的一种伴随现象,而不是抑郁症特有的疾病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单纯冠心病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率变异性 ( HRV)的改变 ,探讨两者自主神经失衡的状况。方法 :前瞻、顺序地观察冠心病伴糖尿病 ( CHD &DM)患者 2 0例、单纯冠心病 ( CHD)患者 2 3例和健康人 2 0例 HRV时域、频域指标。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 ,单纯冠心病组 HR加快 ,SDNN、SDANN、VL P、HF显著降低 ( P<0 .0 5 ) ,SDNNindex、r MSSD、PNN50 虽有缩小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冠心病伴糖尿病组 HRV除 HR外 ,其余指标降低显著或非常显著 ( P<0 .0 5 ,P<0 .0 1)。结论 :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 HRV多项指标普遍降低而 L F/ HF增大 ,表明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不均衡地降低而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 HRV降低可能与其糖尿病性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较单纯冠心病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献血者心率变异性(HRV)与献血前紧张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用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紧张程度评估253名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态并分析其HRV时域和频域参数,分析SAS评分、紧张程度、HRV参数3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类型献血者的差异性,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47名献血者纳入分析,18~24岁献血者的HRV参数中有5项高于25岁以上献血者(P均<0.05),女性献血者焦虑程度(SAS评分41~46)高于男性(SAS评分35~43)(P<0.001);献血前SAS评分与紧张程度评估结果高度一致(r=0.970,P<0.001);献血前紧张程度、SAS评分均与HRV参数中的极低频(VLF)呈显著负相关(r=0.179,P=0.005),且关联独立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性别等混杂因素(P<0.05)。结论 HRV作为1种献血前心理评估工具,相对SAS和紧张程度评估,展现出更高的客观性,将HRV列入献血者常规筛查,可以评估献血前献血者焦虑程度,识别潜在的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风险人群,进而提升献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及其不同发病阶段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8 例,按心功能分级,对照组38 例,记录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 (1) 高血压病组功率谱的低频(LF)成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02) ;(2) 高血压病不同阶段LF 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01) ,心功能越差,LF 减低愈明显;SDANN 在心功能越差者降低明显( P= 0 .02)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且心功能越差时,变化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