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液和脑脊液 (CSF)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急性白血病 31例患儿治疗前、完全缓解 (CR)时、连续CR期血液和CSF中TNF α水平。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1例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10例治疗前血液TNF α分别为(2 4 .35± 4 .84 ) pmol/L、(2 8.6 5± 5 .12 )pmol/L ,明显高于 13例正常对照 (11.2 8± 1.6 9) pmol/L(t=3.12 ,3.2 7 P均 <0 .0 1) ,获CR后降至正常 ,并在连续CR期稳定在正常水平 ,但复发时血TNF α又明显升高。ALL和AML治疗前CSF中TNF α分别为 (12 .35± 1.74 ) pmol/L和 (14 .5 6± 1.92 ) pmol/L ,明显高于 7例正常对照[(7.5 4± 0 .96 ) pmol/L](t=2 .97,3.13 P均 <0 .0 1)。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CSF中TNF α明显高于未并CNSL者 [(2 6 .4 7± 7.14 )pmol/L ,(13.15± 0 .92 ) pmol/L ,t=3.2 4 P均 <0 .0 1],并与CSF中白细胞数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r=0 .94 2 P <0 .0 5 ) ,经鞘内注射治疗后TNF α渐恢复正常 ,但较白细胞恢复慢。结论 血液和CSF中TNF α水平可反映白血病患儿的肿瘤负荷及CNS受累程度 ,是指导治疗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对肾病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24例NS患儿分为激素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IL-6,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中IL-1[(195±25) ng/L vs (120±25) ng/L],IL-6[(355±62) ng/L vs (200±23) ng/L],IL-8[(286±55) ng/L vs (178±32) ng/L]和TNFα[(265±36) ng/L vs (110±40) ng/L]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对NS患儿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RAI和RLISA法对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1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脑脊液中TNF及SIL-2R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无CNSL的白血病患儿及对照儿(<0.001),并且二者在CNSL患儿脑脊液中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r=0.643,P<0.05)。无CNSL组与对照组脑脊液TNF、SIL-2R的测定值相比无明显差别。提示监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脑脊液TNF或SIL-2R有助于CNSL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化疗药物浓度不易达到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治疗水平而成为白血病细胞残留的最佳庇护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导致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初诊时是否合并CNSL是评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危险度的独立因素之一,对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CNSL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治已成为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采用单克隆抗体双重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脑脊液(CSF)微小残留病(MRD)的检出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发病率约占儿童肿瘤的1/4,占儿童白血病75%~80%[1-3]。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对疾病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疾病的预后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儿童ALL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 )已达到80%,5年总存活率(overal survival,OS)也接近90%[4-5]。目前,复发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 CNSL)仍然是 ALL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6]。在CNSL的诊断方面,国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修订的儿童 ALL 的 CNSL 诊断标准[7]:(1)诊断或治疗过程中脑脊液(CSF )WBC≥5个/μL;(2)脑脊液中有形态学可确定的原幼淋巴细胞;(3)有或无 CNS 症状和体征。为了判断 CNSL受累的程度,国外学者提出:CNS-1:CSF中无白血病细胞;CNS-2:CSF 中白血病细胞小于5个/μL;CNS-3:CSF中白血病细胞大于等于5个/μL,或有颅神经麻痹症状、或影像学提示脑占位,其中CNS-3符合CNSL诊断标准[8]。由于该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有较高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约占40%,对于此类患者,如未进行早期诊断CNSL,则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9-11],因此,实现CNSL早期诊断而进行有效干预对延长ALL患者生存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C 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既往研究发现有高达60% CNSL患者没有颅神经麻痹的症状及细胞形态学的表现[12],尽管Zeiser等[13]认为MRI 对实体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血液学恶性肿瘤敏感性较低,然而对于存在神经麻痹等症状的患儿,部分患儿受白血病细胞影响的区域C T和MRI通常显示异常的信号。Laningham等[14]发现出现颅神经麻痹的ALL及AML患者,MRI 显示胸椎、脊髓、硬膜外与硬膜下区域、骶管、蝶骨等肿瘤的异常信号,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因此,对于早期有症状及脑脊液可疑的患者,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该文报道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脑脊液中3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I-β)、γ干扰素(IFN-γ)的结果,并讨论其在 CNSL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病例与方法 23例急性白血病儿,年龄≤15岁,分成3组:A 组8例属明显的 CNSL,B 组5例属CNSL 缓解期,C 组10例无 CNSL。体检和骨髓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急性白血病(AL)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脑脊液中的表达情况及患儿确诊CNSL前后脑脊液MMPs的动态表达情况,探讨MMPs与儿童AL发生发展和髓外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活性分析方法 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22例未发生CNSL的AL患儿、18例CNSL患儿和3例非肿瘤非感染性疾病患儿脑脊液MMP-2、MMP-9的活性表达,并且动态检测CNSL患儿确诊CNSL前后脑脊液MMP-2、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 MMP-2和MMP-9在对照组中的表达率为0,酶解活性水平分别为67.15±16.6和23.55±10.08;MMP-2和MMP-9在未发生CNSL的AL组中的表达率为 31.8%,酶解活性水平分别为115.13±43.67和60.86±37.80,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5);而MMP-2和MMP-9在发生CNSL的AL组中的表达率为100%,酶解活性水平分别为867.55±308.67和562.88±139.22,显著高于未发生CNSL组和对照组(Pa<0.05).MMPs过量表达,特别是MMP-2在CNSL患儿脑脊液中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高度相关.结论 MMP-2和MMP-9在AL患儿脑脊液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儿童AL的发生发展;通过检测MMP-2和MMP-9可间接反映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并可对高危人群早期加强治疗,从而预防髓外浸润的发生,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的住院资料,为CNSL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2例儿童CNS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结果在30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发生CNSL 22例,发生率7.3%,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MPAL)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例;在18例ALL中,B-ALL 11例,T-ALL 7例,T-ALL合并CNSL发生率(22.6%)高于B-ALL(5.6%);CNSL常见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及瘫痪等;CNSL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CNSL是急性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危险度来预防和治疗CNSL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分泌IL-6,TNF-α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儿童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对 19例儿童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 (PMMNC)体外培养。 9例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 (CMMNC)作对照 ,培养 72小时收集上清液 ,用双抗夹心法检测IL 6和TNF α。结果 ,病人及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自分泌IL 6,TNF α的能力。但CMMNC自分泌IL 6,TNF α的作用明显比PMMNC强 ,P <0 0 5。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比较 ,分泌IL 6有差异 ,P <0 0 5 ,但分泌TNF α无差异 ,P >0 0 5。病人血浆IL 6较正常人血浆IL 6含量高。而在病人血浆和正常人血浆中 ,TNF α含量未发现明显差异。结果显示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以及对照单个核细胞均自分泌IL 6,TNF α。植物血凝素 (PHA)诱生IL 6,TNF α在白血病病人和正常人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心肌炎心肌穿孔素及外周血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率高,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研究旨在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鼠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24只Balb/C鼠腹腔感染柯萨奇病毒B3亲心肌细胞株后,随机等分为两组:黄芪治疗组(黄芪注射液10 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d)和对照组(同法每天注射等容积注射用水)。实验第8天留取心肌和血液标本,进行心肌病理检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穿孔素(PFP)mRNA表达及放免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①黄芪治疗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②黄芪治疗组心肌PFP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1.10±0.07) vs (1.31±0.12)](P<0.01);③黄芪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39±0.21) ng/ml vs (2.97±0.32) ng/ml](P<0.01)。④PFP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4,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病毒性心肌炎中PFP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FCM及细胞形态学(CC)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脑脊液(CSF),对比这两种方法诊断儿童CNSL的敏感度.结果 脑脊液FCM检出67例异常表型细胞,检出率为20.36%;脑脊液CC检出6例异常细胞,检出阳性率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方法检测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患儿、其他病原菌感染肺炎40例(普通肺炎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IL-13和TNF-α的浓度。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3、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者的IL-13、TNF-α的水平分别为214.6±67.2 ng/L,0.55±0.13 ng/L,高于不伴喘息者(189.6±52.1 ng/L, 0.42±0.16 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TNF-α浓度增高可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喘息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4):275-277]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4(IL-24)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确诊未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非白血病患儿及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IL-2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白血病患儿血清IL-24浓度[ALL组:(28.25±2.6)ng/L;AML组:(26.32±3.2)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13.15±3.7)ng/L]和非白血病患儿[(105.82±4.2)ng/L]明显降低(P值均0.05);但ALL与AML组之间和非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LL及AML患儿血清IL-24浓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诱导治疗早期微小残留病(MRD)监测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价值。方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6月华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的16家医院治疗的1 164例初诊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诱导治疗第15天 MRD 水平分为MRD<0.10%组、MRD 0.10%~<10.00%组、MRD≥10.00%组;根据诱导治疗第33天MRD水平分为MRD<0.01%组、MRD 0.01%~<1.00%组、MRD≥1.00%组。分析各组间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差异, 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 164例ALL患儿中男692例、女472例, 诊断年龄4.7(0.5, 17.4)岁, 初诊白细胞计数10.7(0.4, 1 409.0)×109/L, 53例(4.6%)有CNSL, 随访时间47.6(0.5, 68.8)个月。5年总生存率(OS)为(93.1±0.8)%, 无复发生存率(RFS)为(90.3±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有冠心病(CHD)家族史儿童脂质三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脂(TG)]有无异常。方法:对83例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儿童检测血浆TG,LDL-C和HDL-C浓度,计算LDL-C/HDL-C,以无CHD家族史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CHD家族史的儿童血TG,LDL-C浓度明显增高[(1.46±0.63) mmol/L vs (0.84±0.43) mmol/L,(2.09±1.13) mmol/L vs (0.96±0.87) mmol/L],HDL-C水平降低[(1.48±0.48) mmol/L vs (1.72±0.53) mmol/L],LDL-C/HDL-C升高(1.71±1.29 vs 0.96±0.68)(P1.7 mmol/L及LDL-C/HDL-C>2.5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0.5% vs 1.2%)(P均0.05)。有早发CHD家族史的儿童血TG,LDL-C水平[(1.86±0.63),(3.12±1.32) mmol/L]高于无早发CHD家族史儿童[(1.34±0.58),(1.79±0.87) mmol/L]及对照组[(0.84±0.43),(0.96±0.87) mmol/L]。有早发CHD家族史者LDL-C/HDL-C(2.85±1.21)高于无早发家族史组(1.37±1.11)和对照组(0.96±0.68)(P均<0.01),HDL-C水平[(1.11±0.26) mmol/L]低于无早发家族史者[(1.59±0.47) mmol/L]和对照组[(1.72±0.53) mmol/L]。脂质三角异常发生率(52.6%)高于无早发家族史组(10.9%)和对照组(1.2%)(P<0.01)。结论:有CHD家族史的儿童存在脂质三角异常,以有早发CHD家族史儿童明显。提示儿童期脂质三角异常与CHD家族史关系密切,有CHD家族史儿童成年后发生CHD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对热性惊厥(FS) 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及配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 表达的影响。方法:16例FS患儿随机分为FS对照组和TNF-α干预组。TNF-α干预组采用1.0 ng/mL 的TNF-α进行干预。对照组16例,为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进行外周血PBMC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ICAM-1 和 LFA-1的表达。结果:FS 对照组在体外培养的PBMC表面ICAM-1和LFA-1表达水平分别为(20±9)% 和(43±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7)%,(30±16)%](P<0.05);TNF-α干预组的PBMC表面ICAM-1表达水平[(27±11)%]明显高于FS对照组(P<0.05),LFA-1表达[(52±21)%]较FS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介质TNF-α刺激可使FS患儿的LFA-1 和 ICAM-1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5例不同病期AL患儿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7.32 4.31ng/ml)比较,初诊时急性期组(12.01±4.40ng/ml)及复发组(12.59±2.79ng/ml)明显增高(P<0.01),完全缓解组(7.73±4.17ng/ml)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急性期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 降低,CD8~ 增高,CD4~ /CD8~ 比值降低。提示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AL患儿疾病活动性、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肿瘤,随着危险度分层治疗的不断完善,其完全缓解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仍是白血病死亡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儿童CNSL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VCAM-1、TNF-α水平,对照组为15例先天性畸形需外科手术患儿。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清、脑脊液VCAM-1和TNF-α分别为(15.68±2.90)μg/L、(17.18±3.67)μg/L和(2.09±0.45)μg/L、(2.25±0.54)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4.48±1.28)μg/L、(4.17±1.12)μg/L和(0.78±0.57)μg/L、(0.79±0.3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14.38,P均<0.01);恢复期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V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7.54±1.06)μg/L、(7.72±1.22)μg/L和(0.87±0.41)μg/L、(0.96±0.35)μg/L,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3~22.21,P均<0.01);脑脊液VCAM-1、TNF-α水平与血清VCAM-1、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患儿血液中炎症因子的清除效率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方面的效果,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小儿脓毒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4例脓毒症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是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7例),另一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观察组(1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中炎症因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分别为(103.6±26.1)ng/L、(106.6±31.6) ng/L,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分别为(772.8±92.4) ng/L、(761.3 ±89.2)ng/L,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TNF-α分别降为(85.6±23.7)ng/L、(63.6±26.4) ng/L,IL-6分别降为(109.7 ±38.5) ng/L、(78.1±24.7)ng/L,且治疗后观察组中的TNF-α和IL-6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2)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100.4 ±12.1)mmHg(1 mmHg =0.133 kPa)和血氧饱和度(94.2±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11.7) mmHg、(91.4±3.2)%,观察组的心率(85.1±17.3)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7±18.5)次/min(P <0.05).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够有效地滤除脓毒症患儿血液中的炎症因子,改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这对于保护脓毒症患儿的脏器功能以及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