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转子机制是目前房颤机制研究的热点,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房颤过程中存在转子现象。转子是有别于传统折返机制的螺旋波式的电活动,其存在分裂、漂移及波长可变的电生理学特性。正是因为具备此类特性以致于导致了房颤不同时期的复杂的电生理现象。在研究转子的形成机制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依据计算机模拟和光学标测实验详尽的解释了螺旋波的起源和转子的生成,其与临床研究的一致性尚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机制,经历了局灶快速激动,折返环形运动到多发子波理论。现在由于标测技术的发展,从三维标测观察了心房激动的整体过程,发现为螺旋波或"转子"。由于各标测方式的不同,看到的现象有所不同,其关于"转子"的命名或描述也有差异。深入认识"转子"有利于认请房颤的维持机制,指导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表明,于发作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者心房内能记录到转子,并确认转子是螺旋波,具有移动性,且周长是不稳定的,针对性消融转子不仅能即刻终止房颤,还能提高远期消融成功率。相近部位电位不一致的标测方法即离散度标测表明离散度能反映房颤维持因子的位置,说明利用离散度定位转子是可行的,因此转子消融可能在房颤个体化消融中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发生与维持的电生理机制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主流假说有多子波折返、肺静脉触发、局灶兴奋伴颤动样传导等[1],然而在房颤中究竟是否存在转子( ro-tor),以及其对房颤维持、消融的价值均受到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电复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电复律的若干问题 ,笔者将分三个部分介绍 :电击复律的基本理论和近代认识 ;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房颤电击复律临床应用和研究概况。1 电击复律的基本理论和近代认识1.1 房颤的基本理论 电击复律的研究主要以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为主 ,虽然与房颤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概念可相互适用 ,Idcher(PACE ,1994 )研究证实室颤、房颤的电击除颤条件基本相同。房颤发作时是多个子波的多处折返 ,其折返的程度决定于心房肌的重量、长度 ;根据Schert理论 ,一个自主病灶形成的单相波 (即子波 )频率过快 ,很难对其他静息心…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临床诊断:风心二狭二闭,房颤,心功能Ⅲ级。患者平时经常自行服用地高辛,剂量不详。近因胸闷急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而入院。入院后给予消炎、平喘、利尿、吸氧等治疗,数日后因故自动出院而失访。附图为入院当日连续记录的V_1导联,本图基本心律为房颤,依梯形图分析,房颤f波冲动下传心室的波形为RBBB型,而LBBB型的QRS则是来自右束支阻滞平面以下的折返型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逸搏。上行R_2是室性逸搏与f波下传心室冲动共同形成的“正常化”室性融合波,下行R_7则  相似文献   

7.
探讨右房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起源及折返机制 ,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指导。对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 (EnSite30 0 0 )标测其驱动房颤的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的起源点、起始激动部位、房颤折返途径与传导方向。结果 :7例右房房颤 ,2例合并左房房颤。其中 5例房早有 3个起源点 :3例起源于上腔静脉(SVC)、下腔静脉 (IVC)和界嵴 (CT) ;1例起源于SVC、SVC口和CT ;另 1例起源于SVC、IVC和峡部 (IS)。 1例有 2个起源点 ,起源于SVC口和IVC。单源起源 1例 ,起源于CT。 7例共 8个房颤的折返驱动点 ,其分别为 :SVC、SVC口和CT各 2个驱动点 ;IVC和IS各 1个驱动点。右房房颤的折返部位主要位于SVC、CT和IS ,部分折返经过IVC ;而所有房颤的折返均经过SVC后壁与右房交界处向CT传导。结论 :①用EnSite30 0 0可以精确标测房颤的起源和折返途径 ,指导消融线的设计和评价消融后的线性阻断效果 ;②房颤的机制是房早驱动的心房内不规则折返 ;③驱动房颤折返的房早起源部位有 :CT、SVC、IVC和IS,分单源、双源和多源 ,但大部分位于心房的上部 :SVC和CT ,多为多源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也表现在对心房颤动(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包括采用单部位心房起搏,双心房(左、右)起搏,双部位(右心房的不同部位)起搏及不同工作程序等方法。传统的观点认为房颤是由心房内持续性折返激动引起。1920年Lewis提出了折返激动是房颤的发生机制。1959年Moe在计算机程控刺激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个小折返环”学说。1977年Allesie在兔的急性房颤模型中标测到多个直径小于1cm的小折返环,并提出核心折返环的概念,认为环中心组织可自动形成一个功能性传导屏障,不需特定的解剖结构就可以发生折返。1981年Hoffman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35例房颤病例 f 波振幅与左房内径关系。取心电图 V_1导联3—4个心动周期 f 波振幅的平均值,≥1mm 为粗大 f 波、<1mm 为细小 f 波。左房大小取决于二维心超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40mm 者属左房增大。结果表明,风心病(8/15)出现粗大 f 波,(12/15)左房增大(r=-0.00176);冠心病(6/15)出现粗大 f 波,(8/15)左房增大(r=-0.1275);其他心脏病粗大 f 波与左房增大率均为(3/5)(r=0.0627)。粗大 f 波在风心病和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的 P 值>0.1,无统计学意义。认为房颤 f 波振幅与房颤病因、左房内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确掌握双房起搏的适应证及加强随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已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心律失常。据统计,40~90岁的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为5%~9%。由于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及其严重的后果(脑栓塞、心力衰竭),因此它也是老年病学家及老年心血管病医生所关注的问题。由于临床电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房颤的发生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Moe[1]早在1962年提出的促使房颤发生的多子波折返说(multiplereentrantwavelethypothesis)已被动物实验及临床电生理学研究所证实,并成为目前射频消融及起搏治疗的理论基础。  房颤仍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对上颌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重建.结果 本组上颌骨骨折以复合型较多见.CT横断图像对3例LeFort I型骨折显示欠佳,5例深部细小骨折在三维图像上未能明确显示,CT二维图像通过软组织窗能清晰显示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结论 上颌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在常规横断位图像的基础上加以二维多平面(MPR)及三维容积成像(VR)等二维、三维重建,能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心室晚电位的发现及体表信号平均技术的发展,已在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识别及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心房颤动(房颤)亦由折返机制所致,其发生及维持有赖于心房内缓慢传导的存在。基于以上观点,本文探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识别房颤患者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4月有 14例房性心律紊乱患者在我院行三腔起搏治疗。其中男 8例、女 6例 ,年龄 5 2 .5± 17.5 (45~ 80 )岁。每小时都有 3次以上经心电图证实的房性心律紊乱 [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10例 ,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及心房扑动 4例 ],其中 5例同时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及Ⅱ度Ⅱ型房室阻滞 ,9例在阵发性房颤时见RR间期≥ 2 .5s。体格检查均示心界不大 ,无瓣膜杂音 ,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正常。心电图在窦性心律时示P波增宽 ,P波时限 142± 94(12 0~ 180 )ms,有 8例P波呈双峰 ,峰距均为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单独及联合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价的可行性,找到理想的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估手段。方法选取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老年房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接受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对比两组入选者不同检查技术所得参数水平,分析不同参数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对房颤患者给予心功能分级,对比不同技术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对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左室收缩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PWD)、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左房舒张末期面积(LAA)、MRA/LAA、E/E′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心脏整体收缩期应变率(GSRs)、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左心室温体扭转度(RO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发现,二维超声心动图LVDd、LAA、MAR、MAR/LAA与房颤患者LVEF呈负相关(P0.05);二维斑点追踪成像GCS、GLS、GSRs、GSRe、LAVImax、LAVImin与房颤患者LVEF呈负相关,ROT与LVEF呈正相关(P0.05);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房颤患者心功能总体评估准确性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对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估准确率高于任一方法单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用于老年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单独使用仍有漏诊风险,故应将二者联合使用,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房颤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波离散度(Pd)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变化。方法测定未合并房颤及合并房颤的AVNRT经射频消融术前后Pd,比较术前术后Pd的变化。结果发现射频消融后无论合并房颤或未合并房颤的AVNRT,其Pd均有所延长,但P>0.05;合并房颤组与未合并房颤组的AVNRT相比,其术前两者比较及术后两者比较的Pd的P均<0.05。结论AVNRT可能不是心房电活动弥散度增加的因素;AVNRT合并房颤发作者AVNRT可能仅仅是诱发因素,而不参与其维持;24小时内的Pd可能不能用于预测AVNRT射频术后再发房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急危重症患者中房颤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机制主要有多子波折返与局灶激动、炎症反应、细胞内钙超载及交感神经激活等。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应放在首位,其次是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立即电复律;当血流动力学稳定时,主要控制症状,多数房颤患者优先给予心率控制,而新发房颤患者及因可逆性原因出现的房颤患者宜行心律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房扑)对心房颤动(房颤)发作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房扑和房颤的关系。方法86例房扑患者,其体表心电图均提示典型房扑,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50.0±15.6(11~74)岁,病程5.6±6.4(0.1~30)年。将所有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为房扑合并房颤患者,共25例;B组为不合并房颤患者,共61例;其中A组同时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T)10例;B组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对峡部依赖性房扑者,线性消融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致双向传导阻滞;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行旁道消融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者行慢径改良术,阵发性房速术中持续或可诱发,予以射频消融。平均随访27.1±14.1(6~63)月。结果A组25例患者中,术后68%(17/25)患者不再发作房颤;其余8例仍有房颤发作,其中1例为术前同时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为合并阵发性房速。61例术前不合并房颤者,术后随访中有16.4%(10/61)新发房颤。86例患者中,6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起搏器植入术,随访未诉心悸、胸闷,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出现。结论房扑可能与房颤具有共同的发生基质,也可以是房颤的触发因素,成功消融房扑后可以阻止房颤的发生。但房颤发生机制多样,消融峡部依赖性房扑,仍会发生房颤,术前合并房颤或房速者是最强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简化三维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作用。方法选取57例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随机分入二维组与三维组,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消融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维组与二维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手术总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9.31±14.39)min、(1.94±0.56)min、(2.92±1.74)min,较二维组的(69.18±17.16)min、(2.89±0.69)min、(4.20±2.10)min明显缩短(P0.05);术中发生的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三维组较二维组少(2vs 11,P0.05)。结论三维标测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AVNRT时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宽QRS波心动过速常由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房颤)、预激综合征逆向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原因引起。体表心电图有时对诊断宽QRS心动过速较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阐明递进式消融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复发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入选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持续性房颤递进式消融术后复发房速的19例患者.结果 19例患者均通过详细的三维激动标测(>200个采集点)和在每个折返环内拖带的方法确定了双环折返的机制,其中大折返环和大折返环组成的双环折返13例,大折返环和局部小折返环组成的双环折返6例.大多数病例消融策略采取分别消融两折返环各自的峡部,先将双环折返变为单环折返(由再次拖带结果确定),最后消融单折返环峡部终止房速.结论 双环折返性房速并非是持续性房颤递进式消融术后少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详细的三维激动标测联合拖带标测是确诊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