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2001年8月到200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3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107例行经验性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术中只要所标测静脉的肌袖电位明确且与心房之间存在传导关系,以及标测和消融电极导管到位不困难,则行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消融静脉电隔离。术后不用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症状缓解且无房颤的心电图证据判定为手术成功。结果:107例房颤患者中105例即刻静脉电隔离成功(98%),平均每人行3.3±0.8根肺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共隔离静脉352根。21例因房颤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20%),3例进行了第3次手术,平均每人共完成1.2±0.5次静脉电隔离术。82例(78%,82/105)手术成功的患者随访13±8个月,66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及房颤复发的证据(80%)。结论:射频消融电隔离3根以上心脏大静脉可以预防约4/5患者房颤的复发,但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5,(4)
目的观察性研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ibrillation,AF)患者行慢径改良术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402例AVNRT患者,电生理检查或术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仍行房室结慢径改良术。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和房颤为手术终点。结果 8例患者在消融前的电生理检查过程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后直接转为心房颤动,5例自动转复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直接转复窦性心律。2例患者进行慢径改良时出现心房颤动,继续消融后心房颤动终止。随访2年,有1例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颤,行慢径改良术后,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及房颤发作为手术终点,是有效的,可不行房颤消融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电隔离肺或上腔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
方法选择连续收治的行射频消融经验性电隔离心脏静脉的房颤患者58例,所有患者在术中均不能确定诱发房颤的靶静脉.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22~75(54±11)岁.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患者二次消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而其复发的特点目前仍然不清,本文对房颤消融复发患者二次消融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共442例房颤消融治疗患者中,29例消融后复发的患者[男性19例,年龄(56±11)岁],本文患者复发时间〉6个月。对这些复发患者进行二次导管消融治疗。分析和对比初次与二次消融的电生理特点。结果29例房颤患者(20例为阵发性房颤,9例为持续性房颤)复发时间6—33(11.3±5.3)个月,所有患者初次消融后均服用3个月抗心律失常药。在复发的29例患者中,(1)3例初次消融术采用单纯靶肺静脉电隔离,二次消融发现1例出现非消融肺静脉触发灶,予以补充消融;另2例发现原靶肺静脉均有传导恢复,予以所有肺静脉经验性电隔离。(2)12例初次消融策略为所有肺静脉(48根)经验性电隔离,二次消融时发现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静脉传导恢复(36根),8例再次所有肺静脉节段电隔离(其中1例发现上腔静脉起源予以针对性电隔离);4例患者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同侧肺静脉环形电隔离。(3)12例患者初次消融策略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同侧肺静脉环形电隔离,二次消融时重复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1例患者术中发现左心房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并成功消融,2例患者术中出现左心房不典型心房扑动(房扑)成功消融。二次消融术后随访(15±10)个月,5例患者出现房颤复发(阵发性房颤1例,持续性房颤4例;成功率82.8%),1例患者出现严重左肺静脉狭窄。结论对于房颤进行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治疗,其复发患者以肺静脉传导恢复为复发的主要原因。单纯进行靶肺静脉消融的部分患者,其他肺静脉的触发灶对于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部分复发患者与非肺静脉起源的触发灶相关。复发的房颤患者,再次导管消融治疗可以达到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12)
正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都是常见的临床情况。全球约有3350万例房颤患者,从1990年到2010年,全球房颤负荷增加了18.8%(男性)/18.9%(女性)[1]。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1210万例房颤患者[2]。美国20岁以上成人中有650万例心力衰竭患者[3]。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超过800万例心力衰竭患者[4]。房颤和心力衰竭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肾疾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7.
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最近研究表明在经验丰富的医学中心,老年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年轻患者相似,导管消融治疗逐渐成为老年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的一般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的增加,Af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60岁以下发病率仅1%,而80岁以上可达6~10%以上。2002年我国调查显示40~50岁的发病率为0.2%,50~60岁发病率为0.5%,60~70岁的发病率为1.3%,70~80岁的发病率为3.1%,而80岁及以上达7.5%嘲。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Af的患者将越来越多。南于Af患者的血栓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导致患者的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使生存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连续入选25例HCM合并房颤行导管消融的患者作为病例组.1∶2匹配人选50例同期行导管消 融且年龄、性别、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匹配的不伴HCM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病例组24例患者和对照组47例患者完成随访.病例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47.6±7.6)mm对(40.5±8.2)mm(P=0.001).病例组房颤相关症状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评分为3.0±0.7,对照组为2.5±0.7,P=0.008.单次消融术后平均随访(3.1±1.0)年,病例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对42.6%,P=0.004).平均(1.2±0.5)次手术后,随访(2.9±1.2)年,窦性心律维持率在病例组为12/24(50%),对照组为33/47(70.2%,P=0.003).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的HCM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显著降低(1.4±0.5对1.1±0.3,P=0.0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CM和左心房内径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CM:HR2.5,95%CI 1.06~5.80,P=0.037;左心房内径:HR 1.1,95%CI 1.01~1.10,P=0.009).结论 HCM合并房颤患者,房颤相关症状更显著,导管消融成功率相对低,消融成功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复发机制可能不仅与其介导了左心房增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668例心房颤动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心房颤动组(≥60岁,308例)和非老年心房颤动组(<60岁,360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内容包括:心房颤动有无发作,生活质量有无改善等。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比较从未发作者所占的比例(62.3%和65.6%,P>0.05),发作很少(22.9%和21.8%,P>0.05)所占的比例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60岁心房颤动组患者自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8.2%和70.5%,P>0.05)与有所改善(15.7%和15.1%,P>0.05)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导管消融后与非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一样,也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 经静脉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近十年来心血管病学的进展之一。晚近,许多学者在能量形式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特作如下综述。一、不断探索新的能量形式 1981年,Scheinman等首次报道1例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SVT)患者,通过采用经静脉导管传送直流电(监护除颤器供能,R波同步放电)进行心内电击阻断希氏束,造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然后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而成功地治疗了RSVT。随后,Weber等、Hartzier等将此技术相继用于阻断房室旁道 相似文献
14.
15.
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是近年来心律失常领域无可争议的主角并已经成为各大电生理中心最日常的工作。房颤导管消融的进展日新月异,在此让我们回顾一下房颤导管消融近期的精彩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临床研究的充分证据,导管消融治疗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相关指南中的推荐级别越来越高。文章从房颤导管消融的最新临床证据、消融策略和工具进展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对临床医务人员和读者有所普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无论在控制症状方面还是改善预后方面均不理想的病种。房颤的导管消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从10年前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房颤治疗的革命,近2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学中心已将其作为房颤的常规治疗。本文就现阶段如何选择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作简要评价。1目前的方法简介由于迄今的资料充分证实房颤的起源90%以上位于肺静脉及其与左房后壁的过渡区域(肺静脉前庭),导管根治房颤的方法也就集中在将该区域与左房之间的电学传导阻断。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NavX指导下行肺静脉隔… 相似文献
18.
余国膺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1):25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80岁的老人中20%有此终生危险。它常见于心力衰竭、脑卒中,死亡率因而增高。但随机化临床试验反映,各种以维持窦律为目的的抗心律失常药并未能改善预后。最近医、患关注导管消融。几项观察经选择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病人的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反映,它维持窦律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虽然它在寿命和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逐渐伴随心房机械功能的退化,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常与左房室瓣疾病、心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肌病以及高血压相联系,并能增加脑卒中、心功能衰竭的全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