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钟敬泉  张薇 《山东医药》2003,43(28):54-55
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约占整个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10 % ,男性多于女性 ,体表心电图呈典型的“锯齿波”。根据折返环路的解剖位置 ,可分为典型房扑和非典型房扑两类。前者的折返环位于右心房 ,依照激动的传导方向又分为 型房扑 (激动的传导方向为逆钟向 )和 型房扑 (激动的传导方向为顺钟向 ) ;后者根据房扑的折返环所在部位又可分为右房复合环折返房扑、右房游离壁折返房扑、左房房扑、间隔部房扑、冠状窦参与折返的房扑等。1 房扑的诊断房扑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部分有器质性心脏病、低血钾或心脏手术等原因 ,如患者无病因可寻 ,称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68例房扑分为典型房扑组60例和非典型房扑组8例,典型房扑又分为逆钟向折返性46例和顺钟向折返性房扑14例两类,对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典型房扑中,逆钟向折返性房扑F波频率明显低于顺钟向折返性房扑(p=0.002);aVF导联振幅和aVF/Ⅰ振幅比值明显高于顺钟向折返性房扑(p值分别为0.004和0.01);无等电位线例数明显多于顺钟向折返性房扑(p=0.005);②非典型房扑的F波形态不规则,呈多样性。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观察各类心房扑动的不同特点,对房扑的诊断和随访具有独到之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射频消融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拖带刺激的电生理特征 ,更好的理解房扑机制 ,以期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复发率。 5例阵发性典型房扑患者 ,诱发房扑后 ,在高位、低位右房 ,冠状窦口 (CSO)及右房下部的峡部分别进行拖带刺激 ,分析心房激动顺序 ,然后进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的线性消融。 5例房扑折返环均为逆钟向旋转 ,峡部 ,高位、低位右房及CSO呈现隐匿拖带 ,左房和卵圆窝呈现显性拖带 ,平均放电 9± 6次 ,均达到右房峡部双向阻滞。CSO起搏时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P波形态发生改变。结论 :隐匿、显性拖带对判断峡部依赖性逆钟向房扑有较高价值 ,CSO起搏时心内电图激动顺序和体表心电图P波改变可做为判断峡部消融达到双向阻滞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正>房扑是频率为240~330bpm的房内大折返性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其房扑波(F波)形态单一,规律的双向锯齿样的两个扑动波之间无等电位线。F波在体表心电图的下壁Ⅱ、Ⅲ、aVF和V_1导联最易辨别。尤其是V_1导联,当存在一个小而锐利的心房扑动波时则有助于  相似文献   

5.
根据心电图特征可将心房扑动分为两型:Ⅰ型为典型房扑,F波频率为240~340bpm,锐角向下,较常见;Ⅱ型较少见,F波频率在340~400bpm,波型呈圆凸向上。绝大多数房扑属于Ⅰ型,激动沿右心房三尖瓣环大折返逆钟向传导,F波负向,似倒置P波,频率多为300bpm,常伴规律2:1下传。这时常有一个F波与QRS波群(R波)部分重叠,另一个F波位于两个RR  相似文献   

6.
普通型心房扑动的新现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普通型心房扑动 (AFL)的完整折返环路以及界嵴 (CT)和AFL的关系仍不太清楚 ,笔者应用电解剖 (CARTO)标测系统执行两项研究。Ⅰ :对 12例持续AFL的病人实施右房CARTO标测及多部位拖带。于三尖瓣环 (TA)周围测量传导速度。双电位 (DP)位于右房后下壁 ,相当于解剖上的界嵴 ,从下腔静脉 (IVC)与心房肌的连接处向上、稍前延伸 ,其长度为 40 .9± 7.9mm。所有病人的DP间期从上至下逐渐增加。在 9例逆向AFL病人中 ,右心耳后基底部的后方一狭长心肌位于折返环内 ,结果来自右心耳基底前、后方的两个心房激动波融合于右房下游离壁。在另 3例病人中 (1例顺钟向、2例逆钟向 )右心耳基底部后方未发现位于折返环内 ,迫使折返环仅绕三尖瓣与右心耳基底部前方之间的心肌兴奋右房下游离壁。在AFL的折返环中 ,没有固定的缓慢传导区 ,大部分病人的缓慢传导区位于间隔部和侧壁。Ⅱ :对 7例普通型AFL及 6例非AFL病人 ,在冠状窦起搏下 ,标测右房后壁。通过在右房重建中出现DP确认CT。以 6 0 0 ,30 0ms周长以及静脉注射氟卡胺 (1mg/kg)后以 6 0 0ms周长起搏冠状窦 ,分别测量CT上、中、下部位的刺激信号至双电位中第一及第二个心房激动波的传导时间 (SD1及SD2 )和此部位的电位间期 (DPI)。在AFL病例中 ,与以 6 0 0ms周长起搏冠状  相似文献   

7.
关于心房扑动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电生理机制认识比较清楚的是经过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峡部的右房内的大折返。其中逆钟向折返的房扑称为典型房扑或Ⅰ型房扑 ;顺钟向折返的房扑称为不典型房扑或Ⅱ型房扑 ,这是对房扑最经典的分类。但是 ,随着房扑电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新的房扑折返类型被发现 ,上述的分类方法已显滞后 ,由于目前许多类型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以及消融治疗方法仍不明确 ,房扑的分类仍没有统一的标准[1,2 ] ,使得临床中对各种房扑的名称趋于混乱 ,有必要重新进行分类。我们根据房扑心电图特点、电生理机制及其对…  相似文献   

8.
对5例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患者行右房射频消融术。3例单型房扑消融成功,2例复合型房扑/房颤失败。3例成功者随访6个月无复发。房扑与右房内大折返运动有密切关系。射频消融结果与右房结构、房扑的类型及折返运动有关。右房射频消融的远期效果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心房扑动(房扑)被分成为Ⅱ、Ⅲ、aVF导联扑动波负向的"寻常型"和扑动波正向的"非寻常型".本文介绍两名长期复发寻常型房扑患者,电生理试验提示心律失常的机理是发生在右房内的微折返,手术中的标测显示房扑时有类似于折返的电活动顺序,并且对估计的折返部位进行了小范围冷冻手术.方法:两病员分别有每月至少发作一次的复发性房扑病史8年和5年,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房扑周期长度均为220~240ms,常伴2∶1房室传导,形态呈寻常型.窦性心律时P波增宽分别为140ms和120ms.甲病员超声心动图正常,乙病员超声心动图示Ebstein畸形伴间隔叶稍低于三尖瓣环口,两位病员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右房峡部传导特性与心房扑动诱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后及 2例窦性心动过缓心脏电生理检查中 ,依次进行低侧右房和冠状静脉窦口刺激 ,检出右房峡部双向阻滞 6例、双向传导 2例、单向阻滞 4例。在 3例峡部逆钟向阻滞者 ,低侧右房刺激诱发出短阵顺钟向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 ;在 1例峡部顺钟向阻滞者 ,冠状静脉窦口刺激诱发出短阵逆钟向房扑。提示在无临床房扑史但有右房峡部单向阻滞者 ,可诱发短阵房扑 ,诱发房扑的类型与峡部阻滞方向及刺激位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10例经典Ⅰ型房扑病人进行心内膜标测。用探查电极在30个间隔相等的右房记录部位系统和顺序地记录双极电图,测定各部位的激动时间及相对的激动顺序。然后进行快速心房起搏。完成后静注普鲁卡因胺,转为窦性心律之后再次进行右房标测和用类似房扑的频率做心房起搏。测定从起搏部位到达其他部位的时间,并将窦性心律和房扑时得到的资料进行比较。激动顺序标测提示右房游离壁呈头-尾方向激动,房间隔呈尾-头方向激动,提示右房内有一个折返环存在。6例在整个房扑周期都可记录到电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典型逆钟向心房扑动(房扑)左右心房的电解剖标测,阐明其体表扑动波的产生机制.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入选15例典型逆钟向房扑患者,平均年龄(60±14)岁,男性14例,女性1例.对15例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电生理检查及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双心房激动标测,观察体表扑动波的形成与左右心房心内膜激动模式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0.8±6.6)%,平均左心房内径为(39.0±3.4)mm,平均扑动周期为(220±24) ms,均完成房扑节律下右心房、左心房的电解剖重建.在下壁导联,可将体表扑动波分为3个部分:缓慢下降区,快速下降区及终末正向成分,分别对应心腔内右心房峡部、间隔由下而上和左心房激动及右心房游离壁由上而下的激动.左心房激动始于快速下降区,终于终末正向成分.结论 典型逆钟向房扑体表扑动波与其特殊的大折返激动组成部分一一对应,是其特征性激动模式的心电反映.左心房激动参与了扑动波中下降部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方法 Ⅰ型房扑(心电图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而V_1导联F波直立)患者,二次以上电复律及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时选择作为消融对象。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用胺碘酮者停药一周)。消融导管置于右房后部三尖瓣环附近的冠状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外科修补术后形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脏电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因ASD术后房速于我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0例,在心动过速时电解剖标测右心房,根据激动标测及电压标测结果指导消融。结果:入选患者共诱发20种心动过速。8例患者为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房速,10例为同时围绕三尖瓣环及右房游离瘢痕的8字型折返,2例为围绕右房游离壁瘢痕顺钟向折返房速。对所有右房游离壁或前壁瘢痕至下腔静脉距离进行测量,双环折返及围绕三尖瓣环单环折返分别为(31±4)mm和(14±2)mm,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所有入选患者首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为100%,随访(25±14)个月,2例复发。结论:ASD术后患者间隔部位起源房速发生比例低。90%均为三尖瓣环相关房速。游离壁瘢痕至下腔静脉的不连续性为双环大折返房速提供了电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三维空间定位系统监测下经瘢痕区至上、下腔静脉线性消融治疗大折返性房速(MRAT)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右心房内大折返性房速患者采用隐匿拖带方法确定折返环所在区域,并在其相邻瘢痕区附近多点行拖带标测确定激动沿该瘢痕区折返,从瘢痕区至上腔或下腔静脉行线性射频消融。结果 11例存在14个折返环,位于游离壁11例、房间隔3例;其中8例线性消融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消融中房速转为房扑,消融房扑后心房静止,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失败;平均随访2.3 a,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复发、经再次线性消融后房速终止。结论对多数MRAT患者采用隐匿拖带及瘢痕区标测的非三维空间定位方法确定房速折返环部位,进行从瘢痕区至上、下腔静脉的线性消融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及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方法或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精确定位26例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起源部位,右房起源房速23例:界嵴5例,冠状静脉窦口5例,房间隔右侧3例,Koch三角2例,右心耳1例,上腔静脉1例,余右房各壁各1例。左房起源房速3例均为右上肺静脉。V1导联P波双向或负向者房速多起源于右房;P波正向或双向的房速起源于左房;aVL导联及Ⅰ导联P波正向对诊断右房房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初步探讨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非典型房扑CARTO标测的方法学和射频消融效果。 4例经电生理标测证实的非典型房扑患者 ,男、女各 2例 ,年龄 2 4~ 5 7岁。 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三房心外科术后 ,1例为慢 快综合征。房扑发作时在右房或左房CARTO标测 ,三维重建右房或左房 ,寻找房扑折返径路的关键峡部区域行线性消融。结果 :3例为右房非峡部依赖性房扑 ,1例消融径线为 2条 ,即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IVC)口和右房后外侧至IVC ,1例消融径线为右房前中外侧 ,1例为右房下外侧。 1例左房房扑 ,消融径线位于右上肺静脉口下方至卵园窝。 4例均即时消融成功。随访 8~ 2 4个月 ,有 1例先心病术后房扑复发 ,再次行CARTO标测发现房扑折返环位于左房 ,划线消融未成功。结论 :CARTO标测非峡部依赖性房扑有一定的优势 ,能显示房扑折返环和关键峡部 ,并能指导线性消融  相似文献   

18.
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心房扑动消融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在心房扑动 (房扑 )标测和射频消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例房扑患者 ,年龄 (6 0± 10 )岁 ,男 4例 ,女 3例。其中 1例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2例为采用常规方法消融典型房扑后复发患者。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构建右房三维几何模型 ,标测心动过速的折返激动顺序和关键峡部 ,并利用其导航系统指导峡部的线性消融。消融后分别于峡部两侧起搏判断峡部阻滞情况。结果  6例患者诱发出房扑 ,心动过速周长 (2 16± 2 2 )ms。6例房扑均为峡部依赖型 ,2例呈逆钟向传导 ,4例呈顺钟向传导 ;4例房扑呈双环折返激动 ;7例消融均成功 ,房扑不再诱发 ,峡部呈完全双向传导阻滞 ;手术时间 (30 0± 12 9)min ,X线曝光时间 (2 5 0± 6 5 )min ,放电次数 (2 5 7± 12 1)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3~ 1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房扑标测和消融中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是安全有效的 ,不仅能确定折返环路 (特别是双环折返激动 )的顺序和关键峡部 ,而且能准确判断线性损伤的连续性 ,同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间传导途径及其与心房扑动(FL)波的关系,以及冠状静脉安(CS)和Halo导管激动时间与FL波的对应关系。方法对20例峡部依赖性房扑患者行电生婵柃查,常规放置CS、His、Halo电极导管,观察CS、Halo导管激动顺序及其与FL波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结果4例为顺时针房扑(clockwise—AFL,CW—AFL),其中3例心电图下壁及V6导联FL波以正相为主;16例为逆时针房扑(counterclockwise—AFL,CCW—AFL),其中13例心电图下壁导联h波以负相波为主。CW—AFL患者2例冲动由CS近端向远端传导,2例冲动由CS远、近两端向中部传导;13例CCW—AFL患者冲动由CS近端向远端传导。仅1名(25%)CW—AFL患者CS激动时间对应体表心电图下壁导联FL波的升支,冲动由冠状静脉窦口(CSO)向上传导至右心房前侧壁的时间对应下壁导联FL波降支;13例CCW—AFL患者CS激动时间对应体表心电图下壁导联FL波降支,冲动自右心房前侧壁向CSO传导时问对应下壁导联FL波升支和正相切迹。结论CCW—AFL时冲动主要经CSO传导至左心房,CW—AFL时冲动町经CSO或Bachmann束(BB)传导至左心房。FL波的极性主要取决于心房间传导途径和左心房激动顺序。CCW—AFL时FL波与心房内特定部位激动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但在CW—AFL时这种对应关系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峡部消融线上标测到稳定的宽间期双电位作为典型心房扑动(AFL)射频消融(RFCA)终点标准,对消融前后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4例典型AFL患者,进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的线性消融。消融后于消融线标测双电位。消融前后,以及消融过程中分别进行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比较心电图P波形态的变化。结果RFCA成功后行低侧位右房及冠状窦口起搏,所有患者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P波在负向成分之后出现一正向波成分(100%),且P波时限延长,但是6例患者出现特征性心房激动顺序变化时(即低侧位右房刺激时呈顺钟向传导,逆钟向阻滞。冠状静脉窦刺激时呈逆钟向传导,顺钟向阻滞),消融线局部双电位为71.0±11.2ms,此时低侧位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口刺激也出现相同的P波变化,继续消融可见双电位延长至118.20±10.2ms,而再予刺激,并不出现P波形态的进一步变化(25%)。结论:对于典型AFL的射频消融治疗,峡部消融后进行峡部两侧刺激可以产生心电图P波形态的特征性变化。但是由于峡部为缓慢传导或者残存传导裂隙时也可以出现此种变化,加之影响P波形态的因素较多,所以这种判断方法临床实践应用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