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超对500例宫内节育器的定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莉仙 《云南医药》2000,21(5):432-433
宫内节育器 (简称IUD)的应用是一种常见避孕节育方法。目前我县城乡育龄妇女普遍采用IUD避孕措施 ,约占所有措施的 4 0 %左右。为及时发现IUD移位、脱落等异常情况 ,应用B超对IUD监护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对象和方法  50 0例均为采取IUD避孕的健康妇女 ,平均年龄 36 5( 2 3~ 50 )岁 ,放置IUD时间为 1个月~ 18a。应用SAL - 32型线性时实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 5MHz。受检者膀脱适度充盈 ,取仰卧位探查 ,纵横切子宫 ,观察子宫位置大小、形态及宫内回声是否正常。然后纵切子宫最大长度以和IUD光带图像时 …  相似文献   

2.
宫内节育器取出难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381-381
提倡计划生育以来,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已婚育龄妇女所接受。70年代放置IUD者,现已陆续进入绝经期,绝经后必须将放置于宫内的IUD取出。现主要讨论绝经后取环情况,并探讨IUD放置年限对取环的影响,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最常用的节育方法之一,目前约有50%育龄妇女在使用。B超探查IUD快速、简便、准确。本文旨通过对B超随访IU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IU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是计划生育临床上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治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具有直观、安全、准确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37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因节育器嵌顿、断裂、部分残留或“迷失”等所致节育器取  相似文献   

6.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避孕措施.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等特点,在各种避孕方法中使用最广泛,尽管操作简单,但由于宫颈条件、子宫位置、放置时机、放置技术、IUD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发生IUD异位、穿孔。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我院1991年11月-2003年7月收治的28例IUD异位穿孔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宫内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避孕措施,据统计我国约有51%的育龄妇女采用节育器,它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且放置时间长,而取出后又能继续恢复生育能力,正常情况下超声不但能够准确确定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形态、大小,并可以及时发现节育器有无异常,是安全、准确、可靠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是否正常,直接影响避孕效果.本文应用超声仪器对60例IUD位置异常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并就其发生原因及超声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宫内节育器(IUD)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计划生育领域内,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及可逆性的方法,被大多数育龄妇女所接受。IUD异常可导致下腹隐痛、出血、带器妊娠等副作用及并发症,最终导致避孕失败。因此,监测IUD位置在临床上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 7岁。因“反复膀胱炎、腹痛”来我院就诊,拟常规B超检查盆腔。B超显示:膀胱充盈后行膀胱扫查,以透声区内见一“T”字形光带,一端与膀胱右侧壁粘连,后伴彗星尾征,侧动体征无移动。子宫内未见节育环,双附件( - )。再结合X线、B超检查,诊断为:膀胱内强光带——考虑节育器异位。手术证实:膀胱内见一“T”形环,顶端插在膀胱右侧壁。讨论:本病例较罕见,节育器异位一般位于腹腔内,阔韧带或子宫直肠窝,首例发现异位于膀胱。考虑为当时上环时操作不当引起的。因其光带后伴彗星尾征且不移动,又有上环史,宫内未见节育器,所以较易与膀胱肿…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和人们实现计划生育自觉性的不断提高 ,一胎放环的育龄妇女数量也逐渐增多 ,一些带环怀孕及脱环怀孕的也有所增加 ,据近几年在工作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分析 ,实际放环人数 110 0人 ,其中发现脱环者 4 2人 (3.8% ) ,脱环后怀孕者 12人 (1.1% ) ,带环怀孕及异位妊娠者共计 10人 (0 .9% )。1 资料分析1.1 放置宫内节育器失败的一般情况1.1.1 宫内节育器脱落与放置时间长短的关系 (表 1)。表 1  4 2例节育器脱落与放置时间关系放置时间 (月 )脱落例数构成比 (% )<32 6 6 1.912~ 2 4 10 2 3.82 5~ 36 4 9.5>36 2 4 .8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AU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病例进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218例检查中,确诊IUD形态异常13例,占5.96%;位置异常37例,占16.97%;子宫腔异常63例,占28.90%;子宫内膜病变113例,占51.83%。B超、宫腔镜、病理检查总符合率分别为49.61%、69.88%、91.56%(P<0.005)。结论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与IUD形态、大小、位置、宫腔形态及内膜变化有关。对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病例进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具有直观、创伤少、准确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放环术后进行随访服务应用的价值,了解环位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1063例,分别进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超环位随访检查。结果 1063例放环术后的B超随访检查发现,术后6个月共发生环位异常40例,其中放环术后3个月内发生29例,占异常总数的72.5%。结论放环术后的B超随访检查简单易行,可以及早发现环位异常情况,从而减少意外妊娠,特别是放置术后3个月的B超检查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B超诊断宫内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放置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极为少见,近些年来大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对宫内放置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史慧星 《河北医药》2006,28(4):298-298
宫内节育器避孕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方法,节育器放置是一种盲视下的操作,由于放置失误常会发生节育器异位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节育器异位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长效、经济、简便、可逆等特点,受到广大育龄妇女欢迎。但节育器重放,会给妇女带来不少副作用,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现将笔者遇到的3例双重IU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B超对宫壁厚度测定及宫内节育器(IUD)定位的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268例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体检健康妇女,使用B超对其置器前的子宫壁厚度进行测定,并对其置器后进行宫内定位,观察测量的结果。结果 268例妇女的平均子宫底厚度(SD)为(14.36±1.15)mm,范围在10~19mm;IUD顶端与宫底外缘的平均距离(SD)为(15.38±2.06)mm,其中SD≤14mm者有62例(23.2%),SD在14.1~20mm者200例(74.6%),SD>20mm者6例(2.2%),IUD在宫内正常位置最多,低置次之,不同位置间例数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的IUD的置器后的SD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位置对置器距离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后位子宫置器后的SD明显大于前位子宫与平位子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平位子宫置器后的SD与前位子宫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B超在置器前对宫壁厚度进行准确测定,在置器后对宫底厚度及置器距离进行准确评估定位,有助于了解IUD置入宫内的位置,及时发现IUD低置的情况,及时处理,全面提高IUD的避孕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常见的节育方法,为了解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及其优缺点,特对2300例宫内节育器放置者进行B超追踪探查及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9.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普遍采用的避孕措施,部分妇女绝经后也未取出,致使取IUD困难。本研究将己烯雌酚用于绝经后取环,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2年1月起,取IUD对象为绝经半年以上,无阴道不正常出血的妇女,包括首次取IUD失败者共72例。年龄42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一胎放环的育龄妇女数量逐渐增多。据近几年工作中所观察到的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副反应有关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或周期中点滴出血的病例亦有增多趋势。我院应用宫宁颗粒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子宫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的总结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118例病例均经B超及妇科检查证实为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出血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宫宁颗粒组)60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大42岁,最小18岁,其中放环时间1年以上42例(70.0%),1年以下18例(30.0%)。对照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