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BIS和AAI监测麻醉深度指导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病人对刺激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56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AAI组(术中监测AAI)和BIS组(术中监测BIS),麻醉诱导方法相同,诱导后根据病人BIS值50±5或AAI值20±5调整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靶控浓度,每次以1ng/ml为增减变量.记录诱导前T0、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T2、人工气腹开始T3、人工气腹开始后10minT4、手术结束停止给药后5min后T5等各时点AAI或BIS值,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后计算两组雷米芬太尼总用量.结果 两组诱导后AAI和BIS均迅速下降,在插管时,AAI组AAI值明显升高,BIS组BIS值无明显变化,两组平均动脉压在T1降低,T2、T3时点升高,且与T0比明显升高(p<0.05,p<0.01),组间比较T3时点BIS组高于AAI组,且BIS组发生高血压比例明显大于AAI组.结论 AAI和BIS都不能很好预测伤害刺激的心血管反应,但AAI比BIS相对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全麻诱导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ntential index,AEPindex)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8~55岁)40例。2%利多卡因2mL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异丙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静脉诱导,3~5min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IPPV,潮气量6~8mL/kg,PETCO235~40mmHg)。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后2min(T1),插管后2min(T2),插管后5min(T4),记录MAP、HR、SEF、BIS和AEP。结果诱导后各观察指标均较诱导前的基础值有所下降,插管后明显上升,血流动力学和BIS、AEPindex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BIS、AEP均能有效的反映插管的应激反应,可作为插管时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指标。AEPindex较其他几项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脑电双频指数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普鲁泊福麻醉深度局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电双频指数 (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监测全身麻醉深度的局限性。 方法 :收集普鲁泊福 (Propofol)麻醉中同时监测BIS和AEPI时 ,手术中出现AEPI值持续升高的 8例患者 ,记录麻醉诱导、手术期和恢复期各时间点BIS、AEPI、收缩期动脉压 (SAP)、舒张期动脉压 (DAP)、心率 (HR)、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值和普鲁泊福血药浓度。并做AEPI、BIS、血药浓度之间相关性分析。术后第 1天随访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麻醉诱导期和恢复期 ,AEPI和BIS与普鲁泊福血药浓度的变化呈线性负相关 ;而在手术期 ,AEPI值却偏离BIS值而明显增高 ,其中仅 2例有临床麻醉偏浅指征 ;3例术中AEPI值高达 90 % ,而且持续于手术全过程 ;手术期BIS值与普鲁泊福血药浓度呈线性负相关 (P <0 .0 1 ) ,而AEPI值则与二者均不相关 (P >0 .0 5 )。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 结论 :BIS监测不能完全反映手术中麻醉偏浅 ;部分患者手术中AEPI指标可能有误差 相似文献
4.
复合麻醉通过合理的麻醉剂量达到最佳麻醉效果,对患者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身麻醉时,血压、心率等传统意识体征,已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近年来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麻醉深度上具有简便、实用、快捷的特点。该文综述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监测临床麻醉深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期间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作用.观察吸入麻醉下BIS、AEP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估这两种监测方法在吸入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ASAI级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AAI和BIS两组,每组30例,行常规静脉诱导全麻,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并调整吸入末浓度为1.OMAC、1.5MAc,每一浓度维持15分钟,分别记录基础值(T1)、气管插管时(T2)、气腹后(T3)、1.0MAC时(T4)、1.5MAc时(T5)和气管拨管(T6)六个时间点MAP、HR、从I、BIS值.结果:T1-T6各时点比较,麻醉诱导插管后从I、BIS值有显著的下降(P<O.05)手术结束拔管后(T6)AAI、BIS也明显升高,但较诱导前基础值为低,两者比较有差异性(P<O.05).T3时点为气腹后BIS、AAI值都有上升,随着异氟醚呼末浓度的升高从I、BIS值明显下降(P<0.05),T5较T4有明显下降(P<0.05).MAP、HR诱导后下降,在T3时明显升高(P<O.05),在呼末异氟醚浓度为1.5MAc(T5)时下降,但T4较T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AI和BIS都与异氟醚吸入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与MAP、HR无好的相关性.结论:结合BIS、AAI监测可更全面的反映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7.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指数用于镇静深度监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指数(BIS、SEF、MF)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ASAI-Ⅱ级,听力正常的拟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硬膜外联合腰麻阻滞完善后,连续监测QEEG,按国际10-20标准连接Fp1-A1,Fp2-A2,Fpz接地,AAI的监测为三电极系统:左乳突(+)、前额正中(-)、Fp1参考电极。微量泵泵注异丙酚,Bolus0.5mgkg,2.4mg/kg/hr调节镇静深度,以OAA/S评分分别为1,2,3,4,5分为时点记录各参数,BIS、SEF、MF及AAI数据取各时点连续30s内的平均值分析,连续更新的数据用软盘下载。研究各参数与OAA/S评分的相关性和AAI与脑电指数(BIS、SEF、MF)的相关性,以及意识失前后AAI与脑电指数(BIS、SEF、MF)的变化。结果:BIS、SEF、MF与OAA/S评分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923,0.825,0.657。OAA/S镇静评分1分和2分两时点之间脑电指数(BIS、SEF、MF)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AI有显著性差异(P<0.05)。AAI与OAA/S评分、脑电指数(BIS、SEF、MF)无相关性。结论:AAI和脑电指数(BIS、SEF、MF)都是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重要指标,AAI对意识丧失和恢复的转变的监测更具优越性。AAI和脑电指数联合监测能更好地反映镇静深度的动态变化,对指导临床麻醉用药和管理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体温低外循环(CPB)麻醉深度监测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8例择期换瓣手术,分别于CPB前(T1);降温到33℃(T2);稳定低温期(T3);复温到33℃(T4);停CPB后30分钟(T5)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结果 温度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下降,麻醉深度加深,其相关性良好(P<0.01)。AAI在T4时点(复温到33℃)明显高于其它各时点。AAI的变异系数和变化率都明显高于BIS(P<0.01)。结论 AAI虽然比BIS更灵敏,但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BIS监测麻醉深度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对脑电图双频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非搏动性血流灌注、流量、灌注压、温度、低温停循环和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电图(EEG)双频指数 (bispectralindexBIS)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uditoryevokedpotentialsAEP)的影响。 方法 2 0例低温停循环患者分为Ⅰ组高流量和Ⅱ组低流量。每组设麻醉前、麻醉后等 15个观测点。在平稳的麻醉状态下观察CPB非搏动性灌注、流量、灌注压、温度和低温停循环对BIS、AEP的影响。结果 体外转流时、主动脉阻断时BIS、AEP明显下降 (p<0 .0 5 )。低温停循环时BIS、AEF显著下降 (p<0 .0 1)。恢复循环后显著上升 (p<0 .0 1)。心脏复跳后 ,体外停机后BIS、AEP明显上升 (p <0 .0 5 )。结论 CPB非搏动性血流灌注对脑电活动和意识有明显的抑制。CPB低流量、低灌注压、低温均对BIS和AEP有明显的抑制。低温停循环亦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δ脑电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并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指导异丙酚用量.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实验组n=30)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控制异丙酚用量;Ⅱ组(对照组n=30)无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只根据临床体征控制异丙酚用量,两者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Ⅰ组和Ⅱ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456±38.3)mg和(689.3±56)mg,Ⅰ组明显少于Ⅱ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血流动力学比Ⅱ组更为平稳(P<0.05).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下,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麻醉医师经验用药、改良OAA/S镇静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3种方法在全麻诱导时对丙泊酚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BIS在指导全麻镇静深度判定方面的价值。方法90例受试者(ASAⅠ~Ⅱ)被随机分入组1(临床经验判定组)、组2(改良OAA/S评分判定组)和组3(BIS值判定组),每组30例。各组受试者均接受咪达唑仑2mg,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铵0.1mg/kg的全麻诱导,同时均以20mg/(kg.h)持续恒速输注丙泊酚。组1根据麻醉医师经验判定丙泊酚输注终点;组2根据改良OAA/S评分,以言语反射消失作为丙泊酚输注终点;组3根据脑电双频指数,以BIS值下降到50作为丙泊酚输注终点。达终点时,分别记录各组丙泊酚诱导总量及插管即刻受试者的BIS值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各组受试者在插管时均未出现麻醉过浅的临床表现。插管即刻各组的BIS值和收缩压均有下降。组1、组2、组3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149.7±10.8)mg、(112.8±10.2)mg、(91.3±11.4)mg,与组1相比,组2、组3的丙泊酚用量分别节省了33%、47%。结论在全麻诱导中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避免了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使全麻诱导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全麻患者4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2组。诱导前右美托咪定组使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5 min),对照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吸痰时、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5、10 min的心率(f H)和平均动脉压(p MA)及BIS。结果:2组f H(F组间=23.635,F时间=13.421,P均<0.05)和p MA(F组间=3.790,F时间=3.461,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吸痰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和5min时f H增快,p MA升高,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f H和p MA较为平稳,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时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使用1μg/kg右美托咪定不影响全麻恢复期BIS,而且能够稳定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下,为术中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护选择合适的吸入麻醉药物和浓度。方法6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安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组,每组20例,按呼气末浓度为0.3、0.5、0.75、1.0和1.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时分别吸入不同浓度的麻醉药,记录皮层SSEP的N20波幅、潜伏期,并同时进行BIS监护,观察3种吸入麻醉药在不同吸入浓度下对SSEP和BIS的影响。结果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所有3组SSEP的N20波幅逐渐下降,潜伏期逐渐延长。其中在呼气末浓度1.0MAC时,异氟烷和地氟烷组的N20波幅下降已经超过50%,安氟烷组有3例波形消失;而在1.5MAC时,异氟烷和地氟烷组分别有3例的N20波形消失,安氟烷组共有6例波形消失。BIS监测发现在1.0MAC时,各组的BIS值均在60以下,而在0.75MAC时,安氟烷组(BIS值:45~64)和地氟烷组(44~61)仍有部分患者的BIS值高于60,而异氟烷组BIS值均在60以下(39~58)。皮层SSEP波幅和潜伏期与BIS值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BIS和皮层SSEP的影响成剂量相关性。在合适的麻醉深度下,选择0.75MAC的异氟烷更适合术中皮层SSEP监护。尽管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EEG和SSEP的影响分别与其作用于大脑皮层有关,但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μg/kg(S1组)、0.2μg/kg(S2组)和0.3μg/kg(S3组)。3 min后3组均静注丙泊酚2.5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后(T2)、静注丙泊酚后(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2min(T5)、5 min(T6)时的BP、HR和BIS。结果:S1、S2组在T4时SBP、DBP、MAP明显高于T1时(P〈0.05);而S3组变化不明显,但与S1组同一时点比较,SBP、DBP、MAP明显低于S1组、HR慢于S1组(P〈0.05)。3组间各时点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丙泊酚诱导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气管插管前诱导用药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期间的知晓与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由于老年人对镇静、镇痛药物敏感个体差异大,诱导用药量偏多会造成血压下降,用药量不足则会引起知晓和心血管反应,增加插管时的危险。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用于麻醉中监测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6.
麻醉中麻醉深度的精确监控对麻醉医生或患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的150多年间.麻醉医生主要依赖患的肌张力、呼吸状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帮助评价麻醉对大脑的效应.这些评价指标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不强。在监测麻醉深度的应用性上欠佳,但它们对丁我们理解“全身麻醉”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应符合下列标准: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麻醉(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高度敏感性(当患麻醉转浅时监测仪器必须明确提示),如果监护仪缺乏很高的敏感性。麻醉医生会因依赖监护仪而未及时加深麻醉从而导致患在麻醉过程中的清醒;麻醉深度的监测应该是经济实用的, 相似文献
17.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双频指数与异丙酚镇静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双频指数 (BIS)与异丙酚镇静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 0例ASAⅠ~Ⅱ级 ,腰段硬膜外阻滞 /腰 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骨科等手术的成年患者。监测AAI、BIS ,依据OAA/S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手术开始后用微泵注入异丙酚 6~ 8mg/ (kg·h) ,直至OAA/S评分达到 1分 ,分析AAI、BIS与OAA/S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AI、BIS随患者镇静程度加深明显降低 ,且与OAA/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 ,诱导期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 =0 933、 0 5 33,和恢复期r =0 94 3、 0 5 92 (均为P <0 0 1) ,诱导期与恢复期AAI的相关系数与BI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AI、BIS均可较好地反映异丙酚的镇静效果 ,且AAI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病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研究AAI与BI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例ASAⅡ~Ⅲ级在全麻下行择期心脏手术的老年病人。术前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1。以七氟醚、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诱导麻醉,气管插管。按常规调节挥发罐七氟醚浓度,通过静脉输液泵给瑞芬太尼,间断静注阿曲库铵维持麻醉。由专人负责监测AAI和BIS,并且纪录以下时间点的AAI、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诱导前即刻、意识丧失时、气管插管前后、切皮前后、锯开胸骨前后、体外循环开始前后、体外循环后15和30 min、体温降至33℃、复温至36℃、体外循环停止前及停止后15 min、缝合胸骨前后以及手术结束时。统计分析气管插管、切皮、锯开胸骨、缝合胸骨前后以及降温与复温期间AAI和BIS的变化,并且分析整个研究过程中AAI和BIS的相关性。[结果]麻醉诱导后,AAI和BIS均显著下降。气管插管、切皮、锯开胸骨以及缝合胸骨后较之前AAI和BIS均有所升高,但仅有AAI在气管插管前(14.9±4.6)与插管后(2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至36℃时AAI(27.2±6.9)和BIS(62.4±15.7)均较体温降至33℃时AAI(22.9±4.6),BIS(51.1±12.3)显著升高(P<0.05)。整个研究过程中AAI与BIS的相关系数为0.728。[结论]监测AAI和BIS对老年病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提示体外循环复温时浅麻醉状态的出现。但AAI和BIS之间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预测PACU病人苏醒和拔管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对全麻插管术后PACU病人意识恢复判断的有效性,及其预测苏醒和拔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40例,ASA I-II级。术毕病人带管送至PACU后,待呼吸恢复(VT≥400ml/次,RR≥12次/min),病人对言语指令有反应(OAA/S=3),且脱氧10~20min维持SpO2≥95%,拔除气管导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术毕及呼之睁眼(OAA/S=3)、吸痰、拔管后1min、5min各时点(分别记为T0、T1、T2、T3、T4、T5)的AAI、BIS、HRV、SEF、MAP、HR,计算T2时点AEPindex和BIS的ED50和ED95。结果:①T1时点,AAI、BIS、SEF所测数值均明显低于术前病人清醒时所测基础值(P<0.01),HRV则与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T2时点的AAI值明显高于T1时点,接近术前清醒值;BIS值虽较T1有所升高,但仍低于T0时点;SEF与BIS反应一致。③AAI在T3时点明显高于T0(P<0.01),T4时回复至T0水平;BIS在吸痰拔管强刺激下可上升至基础值T0水平,拔管后1min与T0值接近(P>0.05),SEF与其变化一致;HRV在T3时点则明显高于T0(P<0.01)。结论:AAI对全麻插管术后PACU病人意识恢复的判断是有效的,其对拔管刺激较其它几项指标反应更灵敏,可作为预测病人苏醒和拔管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静脉预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分别为:D1组:地佐辛0.05mg/kg;D2组:地佐辛0.1mg/kg;D3组:地佐辛0.2mg/kg;C组:生理盐水5mL。4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3tL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HR值比较,C组、D1组在T2-4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O.05),D2组仅在T2、T3时升高(P〈0.05),D3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时点比较,MAP、HR值D2、D,组低于C组(P〈0.05)。BIS值比较,与T1时比较,C组、D1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D2组仅在T2时升高(P〈0.05),D3组在T4、T5时显著低于T1时(P〈0.05),D3组在T2-5时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0.1—0.2mg/kg预注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