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小脑桥脑角区肿瘤34例,其中听神经瘤25例、脑膜瘤5例、胆脂瘤3例、星形细胞瘤1例;肿瘤向中线斜坡、岩尖、幕上生长13例,肿瘤最大径2.6~8.0cm。结果听神经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例,脑膜瘤按改良Sim poson切除分级:Ⅰ级1例,Ⅱ级4例,胆脂瘤均全切除,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听神经瘤面神经解剖保留19例,其中面肌功能7例,有效听力保留3例;其余肿瘤均能保留面肌功能及有效听力。术后无其他新发生的颅神经损伤。结论该入路通过切除部分岩骨,可充分显露小脑桥脑角区,尤其适合向斜坡、岩尖及幕上生长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以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49例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脑神经受损、头痛、肢体无力和共济失调,其中45例肿瘤最大径>4.5cm。根据MR检查结果,将肿瘤部位分为上中斜坡型(Ⅰ型)、全斜坡型(Ⅱ型)和中下斜坡型(Ⅲ型)。上中斜坡型者23例,12例经颞下-小脑幕入路、8例经颞下-小脑幕-岩尖入路、3例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全斜坡型者19例,8例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2例经颞下-迷路入路、9例经枕下-乳突后入路;中下斜坡型者7例,均经枕下-极外侧入路实施手术。结果49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35例(71.4%);近全切除者10例(大于三分之二);部分切除者4例(小于三分之一)。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昏迷和偏瘫(2例)、四肢瘫(1例);1例因后组脑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而死亡。脑神经受损或症状加重者18例,其中多数于手术后3个月内恢复功能。结论选择手术入路的基本原则是考虑肿瘤占据斜坡的位置和肿瘤全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神经导航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的解剖和手术方案研究,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标本12例(24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观察暴露的岩斜区解剖结构;利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标本岩骨内部结构,最大限度磨除岩尖,观察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利用该入路切除11例临床颅底肿瘤,探讨该入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可完全暴露鞍旁区,通过海绵窦外侧壁的手术三角可对累及海绵窦内外病变进行直视手术;神经导航辅助下耳蜗、内听道等结构定位准确,头颅标本岩尖磨除后耳蜗内侧缘岩尖剩余最大骨质平均厚度(0.8±0.19)mm,内侧视角较非导航入路增加(8±2.5)°,后外侧视野增加了(25±3.2)°,获得(3.3±0.4)cm2硬膜显露,明显扩大了后颅窝的暴露范围。临床病例资料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2例,手术时间与既往相比缩短1~1.5 h,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脑神经损害症状加重3例,无长期昏迷及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能最大程度暴露蝶岩斜区病变,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1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探讨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优越性。方法分析1998年12月至2005年10月经不同手术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的31例岩斜区肿瘤.总结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握微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和术后处理。结果31例病人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1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8例,全切率为533%,出现并发症9例(60.0%),死亡2例(133%)。经其它入路手术16例,其中肿瘤全切2例(12.5%),出现并发症10例(62.5%),死亡3例(18.8%)。与其他入路手术相比,经乙状窦前入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P〈0.05),而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无屁著性差别。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充分显露岩斜区病变,手术全切除率明屁高于其它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岩斜区肿瘤23例,分别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1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7例)和幕上幕下(颞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5例)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23例岩斜区肿瘤中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12例,胆脂瘤2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1例中,肿瘤全切9例,次全切2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7例均全切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5例中,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1例。23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为(83.0±7.0)分,术后1月为(75.2±9.0)分,术后6个月为(80.0±6.0)分;6例次全切除及1例部分切除患者术后1月行伽玛刀治疗,在随访时间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根据岩斜区肿瘤的不同类型,选择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和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可以提供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92例岩斜区肿瘤,比较手术入路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根据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将岩斜区肿瘤分为四型。Ⅰ型,采用颞下-经天幕入路;Ⅱ型,采用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另有3例巨大型蝶岩斜坡型脑膜瘤采用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Ⅲa,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Ⅲb,采用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Ⅳ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肿瘤SimpsonⅠ~Ⅱ级全切除83例。次全切除9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5例,Ⅲb型1例,Ⅳ型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功能障碍16例(17.4%),肢体偏瘫2例;另有2例KPS评分为50分,这2例随访3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岩斜区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乙状窦后及其改良入路、颞下-经天幕及其改良入路是岩斜区重要的手术入路。而硬膜外岩斜区肿瘤适合于采用经蝶入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诊治与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3.0~8.2cm,病灶主体均位于岩斜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岩尖入路9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乙状窦前入路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结果脑膜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9例。术后并发脑脊液耳漏2例,脑积水2例,癫1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脑膜瘤大小、累及区域选择不同显微手术入路,术者应追求恰当的手术疗效/风险比值,而不是仅切除肿瘤,以免病人发生术后功能缺失,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颞下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与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颞下经小脑幕岩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对手术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该手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0例(48%),次全切除8例(38%),大部切除3例(14%),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脑神经损害症状明显加重7例(33%),无长期昏迷及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神经内镜辅助组手术效果优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 颞下经小脑幕岩嵴入路适用于肿瘤主体在中颅窝的Ⅰ型岩斜区脑膜瘤,通过磨除岩骨,术中辅助神经内镜,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及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23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肿瘤的显露状况、切除程度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的变化,其中采用颞下经小脑幕一岩骨尖入路9例、经乙状窦前入路7例、经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幕上下联合入路等其他术式5例,有16例手术在颅神经及脑干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15例(65%),次(近)全切7例(31%),大部切除1例(4%),术后新出现的颅神经损伤症状或原有症状明显加重共有16例(69%),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结论 颞下经小脑幕-岩尖入路简便迅速、安全、损伤少而且受解剖变异影响也少,能早期切断发自幕缘的供血,直接处理肿瘤基底,术野开阔;术中颅神经及脑干电生理监测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结合本组15例就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S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4例,症状好转7例,症状加重2例。死于并发症2例。结论:经颞下经小脑幕人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术野较大,肿瘤显露清楚,且能避开脑神经的阻挡,多能做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岩斜区肿瘤18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脑膜瘤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4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和1例胆脂瘤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2例脊索瘤和1例转移瘤经口鼻蝶入路切除。结果12例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岩斜区肿瘤向上可侵及岩尖、小脑幕切迹、Meckel囊、鞍旁及海绵窦,向下外可累及内听道甚至颈静脉孔;向中线可累及脑干及椎、基底动脉,肿瘤体积巨大时可累及一侧的第Ⅲ~Ⅺ对脑神经等重要结构,而肿瘤又多为良性,其手术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1],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和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都是治疗岩斜区域的肿瘤手术入路,二者的显露范围有一定的重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一步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989—2003年经显微外科治疗天幕脑膜瘤患53例,其中普通型天幕脑膜瘤42例(后外侧型32例、后内侧型10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11例(前外侧型3例、后内侧型8例)。普通型天幕脑膜瘤经颢枕或枕部入路9例,枕下正中入路6例,单侧枕下入路24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经枕-天幕入路7例,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改良翼点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野障碍(5例)、脑神经损害(7例)、偏瘫(3例)、癫痫发作(2例)、颅内感染(4例)以及手术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47例患接受为期7个月-8年的随访,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学习25例,改换工作11例,生活完全自理7例,部分自理4例。结论 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显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合理地使用辅助器械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枕叶下经小脑幕切开入路切除桥小角区大型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0年~ 1999年 ,采用枕叶下经小脑幕入路 ,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 5 2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男 32例 ,女 2 0例。年龄 35~ 6 7岁 ,平均 4 7岁 ,均做MRI及头CT检查 ,肿瘤位于一侧桥小脑角区。肿瘤大小及性质 :MRI片上测量最大直径≥ 4cm ,2 8例 ;≥ 5cm ,17例 ;≥ 6cm ,7例。其中听神经瘤 4 1例 ,脑膜瘤 9例 ,表皮样囊肿 2例。术前症状 :耳鸣、听力减退 11例 ,眩晕 18例 ,面瘫 3例 ,面部麻木 7例 ,声音嘶哑呛咳 10例 ,肢体共济运动障碍 2 1例 ,头痛伴视力下降 34例。术前体征 :颅神经受累体征 ,Ⅴ 9例 ,…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了1990年5月以来脑干区大型、复杂占位病变15例。其中,位于脑干内3例,脚间窝2例,岩尖部4例,全岩骨区1例,全斜坡区2例,第四脑室内3例,本组采用以扩大了的岩骨入路为主的联合入路,行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5例,2例仅作了活检加减压术。除1例死亡外,均恢复良好。本结合献,对脑干区手术入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岩斜区病变由于其深在的解剖位置及周围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手术难度大,肿瘤全切率低,术后并发症多。我院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1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25~62岁。病程3~38个月。临床表现:①颅神经功能障碍7例,其中2例分别为听神经和三叉神经单根颅神经损害症状,其余5例均为多发性颅神经症状;②颅内压增高征6例;③步态不稳,对侧肢体肌力减退2例,肢体麻木1例。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经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结合本组20例颞下入路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l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9例,好转11例。结论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简便、实用,术野宽阔,能避开脑神经阻挡,多能做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结果。方法 25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全部经CT、MRI明确诊断,其中大型(瘤径2.5~4.4 cm)18例、巨大型(4.5 cm)7例。均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镜下全切除肿瘤20例(80%),大部分切除5例,无死亡。术后新增颅神经损伤11例。术后随访1~24个月,全切病例有4例复发。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是切除中上斜坡以上尤其是侵及麦氏腔的岩斜区脑膜瘤实用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9.
内镜经鼻岩尖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岩尖区病变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06年4月间对11例岩区病变实施了单纯内镜经鼻的外科治疗。其中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神经鞘瘤1例,胆固醇肉芽肿1例、曲毒菌病1例、恶性淋巴瘤1例、低分化鳞癌4例。结果9例病变获得镜下及影像学全切,1例大部切除,1例以活检为目的:术中颈内动脉破裂1例,术后行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术无硕内出血、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及脑膜炎等行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镜经鼻外科技术处理岩尖病变是一种安全的、可供选择的新方法,能够简单和迅速地到达岩尖:既能够达到微侵袋目的,又能够满足全切某些肿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经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 结合本组20例颞下入路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9例,好转11例。结论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简便、实用,术野宽阔,能避开脑神经阻挡,多能做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