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9):1501-1506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发生巨大儿的风险,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方法:选取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与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卡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2 0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将其分为巨大儿组(新生儿体重≥4 000 g,n=125)与正常婴儿组(2 500 g≤新生儿体重<4 000 g,n=1 938)。比较两组年龄、孕次、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孕期增重、分娩体重、分娩孕周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⑴两组孕妇孕前BMI、糖耐量空腹血糖、孕中期体重增长、孕晚期体重增长、分娩体重和分娩孕周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前BMI、初诊孕周、糖耐量空腹血糖、孕中期增重、孕晚期增重、分娩孕周和分娩体重是孕妇妊娠可能是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⑶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娩孕周、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空腹血糖和孕中期体重增长是影响巨大儿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是保护性因素,而分娩孕周、糖耐量空腹血糖和孕中期体重增长是危险因素。结论: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分娩孕周、糖耐量空腹血糖和孕中期体重增长;应加强定期产检、孕期保健、合理膳食及适量运动,并严格控制孕中期体重增长,同时也要及时监测血糖,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期体质量变化和血糖情况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5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其中巨大儿组包括非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150例、GDM巨大儿60例,正常体质量儿组包括无妊娠期并发症出生正常体质量儿150例、合并GDM但出生正常体质量儿90例。记录两组孕妇孕前体质量、孕期的体质量变化及血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无论是在GDM还是非GDM孕妇中,巨大儿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孕期增重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一项血糖异常还是多项血糖异常的GDM孕妇中,巨大儿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项血糖异常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50.9%,30/59)高于一项血糖异常组(33.0%,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29)。在GDM孕妇中,巨大儿组餐后1 h血糖值〔(10.5±1.3)mmol/L〕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组〔(10.0±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P=0.02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OR=1.097,95%CI(1.064,1.131)〕、孕期增重〔OR=1.145,95%CI(1.088,1.205)〕、孕周〔OR=1.973,95%CI(1.508,2.582)〕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体质量和血糖情况均有关,但孕期体质量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更大,对孕期体质量过高、多项血糖异常以及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中餐后血糖1 h值异常的孕妇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沈峰  周锦扬  苍玉珍 《中外医疗》2013,(22):30-31,34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儿出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在该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6~24周初产孕妇,检测血糖,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筛查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果巨大儿的发病率为4.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dd ratio,OR)分别为1.12、1.08、1.13、4.96、2.10(P<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1、1.09、1.13、4.92、2.20。结论年龄、孕前BMI、孕前体重、孕期增长体重、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水平与发生巨大儿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分析12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2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情况分为巨大儿组(n=36)和非巨大儿组(n=110)。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OGTT血糖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①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PG)和OGTT 1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g葡萄糖筛查(GCT)值、OGTT 2 h血糖和OGTT3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妇FPG〈5.3 mmol/L各水平级别相对危险度(OR值)均〈1,发生巨大儿风险较低;FPG≥5.3 mmol/L各水平级别OR值均〉1,为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③孕期随体质量增加,OR值增高;体质量增加越快,巨大儿发生的风险越高;FPG〉5.1 mmol/L,体质量增长〉16~18 kg的孕妇其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FPG水平升高为发生巨大儿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巨大儿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样及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美国医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 2009年最新修订的孕妇孕期增重指南为标准,分析1 151例孕妇(流动人口302例,非流动人口849例)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非流动人群与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流动人群孕妇中,不同孕前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30,P=0.119),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为消瘦、肥胖及超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者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74,P<0.01);非流动人群孕妇中孕前超重及肥胖、孕期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孕前消瘦、孕期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孕妇中,仅有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流动人群中,孕期增重不合理者较多,非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体重,流动人群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湖分院近五年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巨大儿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从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湖分院分娩的出生体重≥4000 g的活产新生儿306例为巨大儿组,出生体重2500~3999 g的活产新生儿306例为正常体重新生儿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①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孕妇年龄及孕周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P<0.01).②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妇年龄、孕周、孕期体重增加、孕妇分娩次数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胎儿性别为女性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前BMI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孕期体重增加、孕妇年龄、孕妇分娩次数、孕周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等的增加值的逐渐变大,巨大儿发生的危险性是逐渐增加,胎儿性别女性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9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 02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08%(52/1 024);单因素分析显示,巨大儿、早产、孕妇年龄、分娩次数、产前胎盘早剥、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产程延长与新生儿窒息发生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性别、单胎、前置胎盘、孕期胎位不正、分娩方式、臀位助产与新生儿窒息发生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β=0.940,OR=2.559,95%CI(1.300,5.035)]、孕妇年龄≥35岁[β=0.858,OR=2.358,95%CI(1.290,4.310)]、分娩次数<2次[β=1.055,OR=2.872,95%CI(1.459,5.654)]、产前胎盘早剥[β=0.889,OR=2.432,95%CI(1.131,5.229)]、脐带绕颈[β=1.034,OR=2.813,95%CI(1.599,4.950)]、胎儿宫内窘迫[β=0.679,O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5例新生儿窒息的病案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1%(185/3 48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值比(OR)大小依次是产前出血(OR:3.901)、孕周(OR:3.717)、出生体重(OR:3.099)、羊水污染(OR:2.375)、羊水过少(OR:2.317)、脐带异常(OR:2.254)、年龄(OR:2.083)。结论产前出血、孕周、出生体重、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年龄为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和产时分娩监护,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1999~2010年的巨大儿的发生情况,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围产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 2010年住院分娩的巨大儿的发生情况.采用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巨大儿有关影响因素.结果 巨大儿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低出生体重儿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巨大儿检出率在1999、2005、2010年分别为7.2%、8.8%、12.1%;低出生体重儿检出率在1999、2005、2010年分别为5.3%、2.8%、2.5%,各年份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巨大儿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增重超过IOM标准、IADPSG标准诊断的GDM、羊水过多、无孕期营养知识、分娩孕周延长、孕期高甘油三酯水平等是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12年间巨大儿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孕期增重过多、IADPSG标准的GDM、孕期高甘油三酯水平、羊水过多、分娩孕周延长等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是其保护性因素.通过注意孕期营养、控制孕期体重、采用IADPSG标准诊治GDM、监测孕期血脂水平,加强孕期营养宣教等措施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并发症、孕前BMI、孕期增重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孕期管理及指导,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分娩的129例巨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110例体重2 500-3 999 g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孕周、孕产次、孕前BMI、分娩并发症及孕期体重变化等情况。结果 巨大儿组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孕周、产次、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孕期糖尿病、产次的增加是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巨大儿发生与孕妇孕前高BMI、孕期增重、产次的增加、孕期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应密切观察孕妇各孕期体重的变化,尤其是孕中晚期胎儿体重预测应根据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进行综合分析;应根据母婴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1.
苏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60-62
目的 研究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西电集团医院妇产医院住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168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同性别的正常体重婴儿16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其出生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头胎(x2=3.086,P< 0.05)、孕期贫血(x2=3.074,P<0.05)、妊娠高血压(x2=5.870,P<0.05)、早产(x2=35.097,P<0.05)、孕期情绪(x2=9.711,P<0.05)、孕期食欲(x2=11.429,P< 0.05)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因素;多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孕期贫血(OR=1.872,95%CI:1.293~2.970)、妊娠高血压(OR=1.984,95%CI:1.309~3.299)、早产(OR=2.985,95%CI:1.532~5.672)、孕期情绪差(OR=2.216,95%CI:1.429~5.867)、孕期食欲差(OR=2.612,95%CI:1.228~4.740)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孕期妇女情绪的调节,合理调节饮食,加强对贫血、妊娠高血压等重点对象的关注,是预防和控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充分利用廊坊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筛查质量,分析研究本地区儿童CHD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望诊、听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内儿童进行监测。对确诊阳性患儿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廊坊市儿童CHD发病率为2.299%,其中孕早期感冒(OR=4.983)、妊娠合并症(OR=5.32)、孕早期情绪状况(OR=7.9)、孕早期接触农药(OR=7.812)、孕期被动吸烟(OR=5.23)是危险因素,孕前检查(OR=0.167)、孕期服用多种维生素(OR=0.033)是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孕早期感冒、情绪差、接触农药、妊娠合并症、被动吸烟可增加新生儿患CHD的危险,而母亲孕前检查、及孕早期服用多种维生素则可以降低婴儿患CHD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188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并检测相关的19个临床指标,并对它们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β2-微球蛋白(OR=1.702,P〈0.01)、空腹C肽(OR=1.611,P〈0.05)、及糖尿病病程(OR=1.085,P〈0.01)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β2-微球蛋白、空腹C肽、及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以医院为基础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出生缺陷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在广州市天河区16家医院分娩或引产的孕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期出生缺陷患儿作为病例组,以1∶1配对方式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18.47‰,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放射线接触史(OR=2.205,95%CI:1.178~3.481,P=0.011)、孕期吸烟(OR=1.899,95%CI:1.270~2.839,P=0.002)、母亲先天性疾病史( OR=2.124,95%CI:1.243~3.629,P=0.006)、孕出生缺陷儿史(OR=3.893,95%CI:2.319~6.535,P<0.001)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期经常摄入优质蛋白(OR=0.874,95%CI:0.768~0.994,P=0.040)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减少和控制孕期主要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后感染因素。结果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氏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1.119,OR=3.052)、恶性肿瘤(β=2.014,OR=7.478)、贫血(β=1.585,OR=6.063)、手术时间(β=1.010,OR=5.755)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1~5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儿童预防保健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本院门诊体检的1420名1~5岁儿童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率,并对可能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地区1~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舟山地区1~5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平均水平为(124+39.6)nmol/L,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为7.3%,维生素D相对缺乏发病率为1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5,OR=1.339)、季节(P〈0.05,OR=1.529)、户外活动时间(P〈0.05,OR=2.195)、厌食(P〈0.05,OR=0.716)、经常腹泻(P〈0.05,OR=0.742)及是否规律服用鱼肝油(P〈0.05,OR=2.719)与儿童维生素D缺乏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厌食(P〈0.05,OR=0.975)、经常腹泻(P〈0.05,OR=0.374)是1~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P〈0.05,OR:4.026)及规律服用鱼肝油(P〈0.05,OR=2.024)是保持维生素D水平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舟山地区1~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仍然较为突出,应该加强儿童保健的科普教育,降低儿童维生素缺乏的发病率,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李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57-1458,146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危险因素,为HDC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 21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HDCP发生的相关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217例孕产妇发生HDCP 186例,发生率为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产次与HDCP发生有关(P<0.05),而HDCP发生与年龄、流产病史、胎次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地为农村和产前未经过系统检查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069、10.832,P均<0.05)。结论:居住地为农村和产前未经过系统检查是HDCP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控制HD-CP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孕期引起脐带胎盘插入口(以下简称插入口)异常的因素,分析插入口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接受检查的15771例孕妇纳入观察,分娩后病理确诊879例插入口异常,将其设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插入口正常的1000例设为对照组。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多次孕产史(OR = 3.34,P < 0.001)、疤痕子宫(OR = 3.54,P = 0.003)、双胎妊娠(OR = 5.25,P < 0.001)、胎盘位置异常(OR = 3.47,P < 0.001)、胎盘形态异常(OR = 8.52,P = 0.007)、体外胚胎移植(OR = 5.06,P < 0.001)、子宫肌瘤(OR = 4.86,P < 0.001)是脐带插入口异常的高危因素。妊娠结局方面插入口正常与边缘性脐带插入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与帆状脐带插入的临床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  多次孕产史、疤痕子宫、双胎妊娠、胎盘位置异常、胎盘形态异常、体外胚胎移植、子宫肌瘤为脐带插入口异常的高危因素。帆状脐带入口容易造成妊娠不良结局。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妊娠,产前超声应警惕插入口位置,提高插入口异常特别是帆状脐带插入的产前诊断率,改善临床妊娠及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1例,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患者术后感染在年龄、性别、病原菌种类、感染并发症部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因素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91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18%(8/191).耳鼻喉科术后感染发生率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因素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年龄、性别、病原菌种类、感染并发部位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染并发症部位(OR=2.108,P<0.05)、住院时间(OR=6.216,P<0.05)、手术时间(OR=5.485,P< 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1.470,P<0.05)与术后感染发生相关(P<0.05).结论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王艳  肖海清 《医学综述》2011,17(7):1087-1089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性肾囊肿(ACK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查阅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分析48例ACK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ACK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β=1.068,OR=2.910)、透析龄(β=2.148,OR=8.568)、周平均透析时间(β=-1.418,OR=0.242)与ACKD发病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年龄、透析龄、周平均透析时间为ACKD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患者随着年龄及透析龄的增加,ACKD发病率升高;周平均透析时间越少,ACKD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