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6),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以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验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结果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结果相近。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可促进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摄食训练、电针等综合康复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治疗20天,30例经过综合康复,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饮水试验评分与吞咽障碍评分相同。[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接受3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单纯康复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j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总分。结果:2组治疗后SS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含脑干损伤组患者SSA总分较不含脑干损伤患者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含脑干损伤患者中,试验组治疗后SSA总分分值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含脑干损伤患者中,试验组治疗后SSA总分分值降低也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6.
电针作为目前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主要有效手段,其相关参数的量化问题还未规范统一,本文通过梳理既往发表的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围绕常用刺激穴位、电针频率、波形、刺激时间、电流强度等相关参数,对当前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归纳各刺激参数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总结常用穴位、电针频率、波形、刺激时间、电流强度中的最佳疗效参数发现,电针参数不同,产生的疗效亦不同,首选廉泉、风池、夹廉泉、翳风;低频比高频治疗效果更明显、脑保护作用更强,尤其是2 Hz的频率;刺激时间以30 min/次最常用;电流强度方面以1 mA和2 mA常用。  相似文献   

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电针是目前治疗吞咽障碍常用的电刺激手段[1].笔者观察了不同频率电针(低频和高频)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2008- 02 ~ 2001 - 02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MRI/CT检查证实,伴有吞咽困难,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电针治疗;发病6个月以内;年龄在40岁以上,80岁以下;洼田氏饮水测试Ⅲ级以上(包括Ⅲ级),洼田氏吞咽能力测试Ⅲ级以上(包括Ⅲ级).  相似文献   

8.
孙秀萍  井辉明 《山西中医》2020,(11):30-31+33
目的:借助现代医学对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体系,观察针刺加电针联合冰棒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冰棒刺激组、针刺+冰棒刺激组、单纯冰棒刺激组,每组30例,分别予相应的治疗,2周后比较各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困难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困难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冰棒刺激组疗效最佳,针刺+冰棒刺激组次之。电针+冰棒刺激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冰棒刺激组总有效率为83.33%,均优于单纯冰棒刺激组的73.33%(P﹤0.01),且电针组+冰棒刺激组疗效最佳(P﹤0.05)。结论:针刺加电针联合冰棒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宝玉  成惠娣 《中医药学刊》2010,(10):2224-2226
目的:探讨低频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评定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低频电针配合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神经生长因子、康复理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45%,有误吸的中重度吞咽障碍发生率则高达33%。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吞咽障碍严重影响营养摄人,甚至因为肺部感染而危及生命。对吞咽障碍的处理,目前一般采用下胃管鼻饲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法,疗效仍欠满意。我科在长期治疗脑血管病过程中积累了治疗吞咽障碍的较好方法。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Vitalstim穴位电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方法: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予以基础脑卒中治疗的同时使用改装的Vitalstim电针仪刺激风池、廉泉、天突、金津、玉液等穴;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对洼田吞咽能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电视透视、生存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洼田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评分,以及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电视透视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Vitalstim穴位电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确立通督调神针刺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法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国际通用的吞咽训练方法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和分级,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VFSS评分差值、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差值、治疗后两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结论:通督调神法的针刺处方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性高、整体调理作用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穴位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电针配合放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吞咽障碍 ,是中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饮水呛咳 ,摄食水量减少 ,体内营养缺乏或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严重影响疾病预后 ,甚至危及生命。笔者自 1999年 ,以电针配合舌放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9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8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8例中 ,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78岁 ,平均 6 2岁 ;病程最短 3h ,最长半年 ;首次中风 2 5例 ,有 2次以上中风发作史 4 3例 ;其中脑梗塞4 8例 ,脑出血 2 0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4 0岁 …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吞咽障碍严重影响卒中后的康复,因其发病率高、临床危害大和治疗困难而备受广大神经科医生的重视。近年来,笔者以解剖为基础,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治疗手段,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慧玲 《光明中医》2007,22(8):62-65
主要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评估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并得出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波动在19-81%之间,与肺炎和病死率的增加呈正相关[1],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危重并发症,并对饮食、发音及患者与他人交流产生不利影响,重症患者还可因痰液阻塞气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严重地影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时有效地治疗吞咽困难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我科运用电针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后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恢复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予电针后继续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应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采用X线荧光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钡水、钡糊吞咽时相的通过时间缩短,喉部上抬和前移幅度也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VFSS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治愈9例,占42.9%;有效10例,占47.6%;无效2例,占9.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同时配合针刺,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配合冰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定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分级各级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Ⅰ级患者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冰刺激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组),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测定,并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86.7%,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测定及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优于康复训练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