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6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患者用国产BTX-A注射,注射剂量、位点根据受累肌肉大小多少程序个体化用药,观察注射前后肌力肌张力变化分别以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着注射部位肌肉痉挛程度降低,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者较前明显改善。结论:BTX-A肌肉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痉挛是一种在紧张性牵张反射中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是肌肉过度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upper motor neuron,UMN)的常见表现。临床上,肌痉挛是疼痛和运动不能的常见原因,可阻止患者的有效康复,使生活质量下降。而在中风、颅脑和脊髓外伤、多发性硬化、脑瘫  相似文献   

3.
运动控制障碍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励建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47-1549
运动控制障碍在上运动神经元(UMN)性神经瘫痪的患中十分常见,但往往容易忽视和误导。其病理生理的核心是动态畸形(肌肉失神经控制而导致的肌肉力量失衡)和静态畸形(长期运动障碍导致肌肉及结缔组织的继发性挛缩和骨关节畸形)。康复治疗包括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神经溶解技术,矫形器,神经骨科手术等,改善UMN控制能力或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塑,纠正肌肉张力和力量失衡,纠正异常的肢体生物力学缺陷,提高患的实际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火针针刺拮抗肌治疗脑血管病肌痉挛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脑卒中后偏瘫侧肢体肌痉挛是卒中患者常见的残障表现之一,也是治疗中棘手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抑制患者肢体肌肉痉挛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纠正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的前提,是偏瘫恢复的关键。本研究应用拮抗肌上腧穴为主针刺法,痉挛肌上火针针刺法,采用修改的Ashworth分级法、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法,对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痉挛的疗效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巍巍  杨坚  张颖  乔蕾  范利 《中国康复》2011,26(2):93-9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下肢伸肌痉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2~3级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各16例。2组患者均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分点注射BTX-A。综合组在注射24 h后结合康复训练,包括神经发育技术、物理疗法及运动疗法等。2组治疗前后采用MAS评定下肢肌张力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步速和步长测定。结果:BTX-A注射后1、6及12周时,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下降,FMA评分明显上升,步速和步长明显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综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BTX-A注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痉挛肢体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肌痉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其表现为肢体被动运动初始阻力持续增强,关节活动受限,是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关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脑卒中偏瘫后约有8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痉挛,其中上肢屈肌痉挛较为典型,并因此影响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加重异常运动模式.在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肌痉挛的控制是关系到患者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报道示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休息时的痉挛肌肉活动及联合反应;痉挛肌肉被动牵张时不需要拮抗肌活动,从而相应减少运动错误发生[1],故用肌牵张方法治疗痉挛疗效确定[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在脑卒中后肢体肌肉痉挛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受注射BTX-A治疗的脑卒中肢体肌肉痉挛患者52例,注射前进行心理疏导,在注射过程中、注射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注射BTX-A治疗后肢体肌肉痉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或减轻,同时配合各项护理措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发挥最好的疗效.结论 在脑卒中后肢体肌肉痉挛注射BTX-A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的及时准确有效的配合医生的工作有助于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的缓解或减轻,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影响BTX-A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得  王力红  刘加林 《华西医学》2005,20(3):547-548
目前,BTX-A(肉毒素A)作为一种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及肌肉痉挛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各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随着BTX-A在临床应用的普及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影响BTX-A疗效的因素较多。现将其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与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肌肉形态改变及不良反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最终纳入78例腘绳肌痉挛脑瘫患儿。常规康复组为A组,21例;BTX-A注射组为B、C、D组,分别为19、18、20例,注射剂量分别为3U/kg、4U/kg、5U/kg。治疗前后1、3、6、12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表面肌电图被动状态积分肌电值(i EMG)评定腘绳肌的痉挛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腘绳肌的肌肉形态;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评定运动功能。结果:在MAS分级、i EMG数值方面,BTX-A注射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GMFM评分方面,BTX-A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在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肌肉形态方面,不同剂量组与常规康复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半腱肌的横截面积及肌纤维长度无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BTX-A注射组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优于常规康复组且未影响肌肉发育,不同注射剂量在临床疗效、肌肉形态改变和不良反应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60%~70%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为痉挛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而肌痉挛所致各种继发畸形常使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因此,畸形的矫治是康复训练的主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被用于临床,成为缓解肌痉挛、改善畸形的有效辅助手段。我院于2001至2003年应用BTX-A辅助治疗小儿脑瘫6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运动控制障碍在上运动神经元(UMN)性神经瘫痪的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往往容易忽视和误导。其病理生理的核心是动态畸形(肌肉失神经控制而导致的肌肉力量失衡)和静态畸形(长期活动障碍导致肌肉及结缔组织的继发性挛缩和骨关节畸形)。康复治疗包括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神经溶解技术、矫形器、神经骨科手术等,改善UMN控制能力或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塑、纠正肌肉张力和力量失衡、纠正异常的肢体生物力学缺陷、提高患者的实际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病人常会出现上肢痉挛(即达到BrunnstromⅢ阶段),痉挛(spasticity)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是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在恢复过程中出现肌张力增高或痉挛状态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康复医学主要采用A型肉毒毒素、矫形器、手术等进行治疗。笔者运用手法与徒手牵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 )注射治疗结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肌肉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脑梗死后偏瘫伴肌肉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2组的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训练项目相同。观察组采用BTX-A注射后3d联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局部以生理盐水注射后3d给予与观察组相同的运动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后1周、6周及3个月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法(MAS)及 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3个时点M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 P<0.05,0.01);2组治疗后3个时点FM A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升高趋势( 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采用BTX-A局部注射结合功能训练措施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痉挛肢体的肌张力,对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索国产A型肉毒素(BTX-A)在神经科的临床用途。方法用A型肉毒素局部治疗面肌抽搐25例,眼睑痉挛11例,Meige综合征2例,咬肌痉挛2例,紧张性头痛6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10例,脑炎后肢体痉挛2例。结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有效率100%,Meige综合征部分缓解,紧张性头痛5例有效,1例无明显疗效,咬肌痉挛1例有效,1例无效,脑卒中后肢体痉挛8例缓解,2例效,脑炎后肢体痉挛2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不失为神经科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一有效手段,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1)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6例血管病后肌痉挛患用国产BTX-A注射,注射剂量、位点根据受累肌肉大小多少程序个体化用药,观察注射前后肌力肌张力变化分别以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着注射部位肌肉痉挛程度降低,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较前明显改善。结论:BTX-A肌肉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瘫痪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瘫痪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4例脑卒中后瘫痪肢体肌痉挛患者分为2组,其中采用BTX-A治疗的21例为研究组;采用力奥来素治疗的23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治疗2、4周后肢体肌力、肌张力及功能改变。结果:肌张力按改良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降低(P〈0.01);治疗2周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4周时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研究组在4周后步速、步长、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P〈0.05、P〈0.01),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TX-A治疗瘫痪肌痉挛安全、简便、起效迅速,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评价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肌痉挛(muscle spasticity)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S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限制患者活动、影响患者ADL独立的重要因素,是导致患者疼痛、抽搐而影响夜间睡眠的主要原因,可导致关节挛缩、行走困难及会阴清洁困难,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阵发性痉挛及肌强直。有关报道:60%的脊髓损伤患者会产生痉挛,有40%的患者因痉挛而影响康复治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杨卫新 《华西医学》2023,(6):822-827
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 BTX-A)可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传出神经的乙酰胆碱释放,抑制目标肌的收缩,改善膀胱压力和尿动力学参数,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BTX-A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跃症和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最近BTX-A治疗逼尿肌-括约肌协调障碍的临床试验也报告了有希望的治疗效果。该文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特别是大脑皮质和骶上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BTX-A注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肌肉过度紧张的肌痉挛状态虽然对维持肌肉质量和改善肌肉形态有着一定的功用,但是它也被认为是影响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成功康复的一个主要因素,肌肉挛缩可妨碍肢体的关节活动度(ROM)。作者即通过对比治疗前后MAS以及ROM值的变化来评价治疗后即刻的效果,以及两种不同SMS技术之间疗效的差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儿童上肢肌肉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择上肢肌肉痉挛的脑性瘫痪儿童20例,分为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组(注射组)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各10例。其中注射组在彩色超声引导下,将BTX-A准确注射到患儿上肢痉挛肌群,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2周、4周、8周、12周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相关评价。 结果注射组在注射后第2,4,8,12周肌肉痉挛的改善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注射前(P<0.01),并且痉挛程度在注射后第2周改善最明显。注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在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儿童上肢肌肉痉挛,定位准确、安全,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