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讨论运用董氏金粟丹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法。认为其有平肝滋阴、定惊安神等功效,并总结出健脾固卫、预防复发是该病治疗重点。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金粟丹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50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治疗组(18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发作期予常规西药治疗,缓解期不予干预。治疗组发作期西药治疗结束2周后服用加味金粟丹。两组疗程均为2个半月、随访1年,观察综合疗效,比较高热惊厥的复发率、最低惊厥体温及脑电图异常率的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228例,其中治疗组165例,对照组63例。(2)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9.7%、54.0%;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惊厥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再次发生惊厥的患儿中,随访期间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最低惊厥体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最低惊厥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1年后,治疗组、对照组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9.5%、21.3%,组间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金粟丹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对高热惊厥所致脑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使小儿尽快摆脱惊厥状态,缩短大脑缺氧时间,以减少脑实南损伤,并防止复发。方法 针刺人中、涌泉穴,口服清热息风中药。结果 90.2%的患儿能够在1min内停止惊厥;96.1%的患儿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惊厥的发生。结论 快速针刺制止惊厥的最好方法,口服清热息风中药可减少惊厥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金粟丹联合针灸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高迁移率蛋白 盒 1 (HMGB1)、白细胞介素-6 (IL-6)、铁蛋白 (SF)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100 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 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现代医学常规疗法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联合加味金粟丹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惊厥消失时间、神志恢复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 (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NDF)、神经肽-Y (NPY)] 水平、SF、IL-6、HMGB1 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 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0%,对照组为 7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神志恢复时间、惊厥消失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NSE、NPY、B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 降 (P<0.05),观察组 NSE、NPY、BDNF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 SF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 升,HMGB1、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SF 水平高于对照 组,HMGB1、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 IgG、IgM、IgA 水平均较治 疗前下降 (P<0.05),观察组上述 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 4%,对照组为 26%,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金粟丹联合针灸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显著,能 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SFS)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5例属阴虚郁热型体质的SFS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期均用小剂量安定,观察组仅用退热剂。治疗组热退期另用滋阴柔肝养筋熄风中药治疗。结果:1年随访,治疗组SFS复发率、发热次数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P〈0.05和P〈0.01)。对照组发热次数、SFS复发率和观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阴柔肝养筋熄风中药配合安定预防SFS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复发因素。方法通过每6个月1次电话问询方法或来院随访获得资料,将复发的患儿根据不同发病年龄、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24 h内发作次数、发作形式及类型、发作后2~3周脑电图变化等逐项比较,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与首发年龄小、首次发作诱导体温低、有癫痫及高热惊厥家族史、首次发作持续时间长、首次发作后2~3周后脑电图有变化及发作前有低钙、营养不良、佝偻病有关。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评估、干预,采用积极措施预防复发有较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卫东 《国医论坛》2002,17(5):19-20
高热惊厥 ,又称热性惊厥 ,是婴幼儿时期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多数国家报告的儿童患病率为 2 %~5 % ,我国的调查为 3.9%。虽说绝大多数高热惊厥患儿远期预后良好 ,但的确存在很高的癫痫发生率。因此 ,有关高热惊厥的预后及其防治措施 ,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自 1 994年~ 2 0 0 1年 ,运用中药定惊汤防治 76例高热惊厥患儿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由 Knudsen和 Offringa等 1 985年提出的 ,凡因高热引起并排除其他原因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惊厥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 ,且处于高热惊厥发作的间歇期者 ,作为防…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尚忠 《中国针灸》1996,16(10):51-51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3例石尚忠(解放军84940部队卫生所,甘肃白银730900)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发作急骤。尽快终止惊厥是减少或避免脑细胞损伤的主要环节。笔者对53例不同病因导致的高热惊厥采用针刺救治,获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53例中男...  相似文献   

9.
97例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因素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复发因素和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资料,并对其家长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通过每6个月1次电话追踪或来院随访获得资料,将复发的患儿根据不同发病年龄、家族史、持续时间等逐项比较.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与首发年龄小、有癫痫及高热惊厥家族史、首次发作持续时间长、首次发作后2-3周后脑电图有变化有关.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复发有较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高热惊厥是指高热(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双眼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常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 min,严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1]。本病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5%。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高热惊厥复发患儿28例,经过采取相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方治疗32例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患儿并随诊观察。结果:30例痊愈,占93.8%;1例无效,占3.1%;失访1例。结论:该方对小儿高热惊厥防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羚羊角胶囊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羚羊角胶囊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67例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 ,曾发作1-2次的高热惊厥患儿 ,其中观察组32例 ,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在连续2年中每次发热即给予口服羚羊角胶囊0.15g,每天2次 ,共服2天 ;对照组患儿在连续2年中每次发热即给予口服维生素C片0.1g,每天2次 ,共服2天。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复发惊厥的病例数及出现惊厥的总次数率方面有显著差异(χ2=7.03,P<0.01;χ2=19.87,P<0.01)。结论 :羚羊角胶囊具有一定的预防高热惊厥复发作用 ,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固本防惊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疗效,评价该方防治小儿FC复发的综合临床效应及应用前景。方法:将易发高热惊厥患儿2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8例,对照组134例。治疗组给予固本防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短期间歇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各项检测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体质量、脑电图、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防惊汤能有效降低小儿FC复发率(1年复发率降至20.3%)、改善患儿体质,是防治小儿FC复发的有效汤剂。  相似文献   

15.
李小艳 《光明中医》2015,30(2):300-301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接收的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显效率为84.0%;24例患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13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显效率为52.0%;17例患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泻热汤对于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症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幼祺 《北京中医》2000,19(6):60-61
小儿高热惊厥症,是婴幼儿在发热时常伴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4~6岁的患儿亦偶有发生.而且一次发生以后,即使以后有中等程度的发热,亦极易再次发作惊厥.临床只作对症治疗,但不能防其再次发作,近年来笔者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运用王氏保赤丸进行治疗.通过临床60例随访观察一年,其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仅供参改.  相似文献   

17.
高热惊厥(FC)是儿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3%~4%。现就我科1990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FC20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8例FC患儿中,男115例,女93例。年龄5个月~6岁,其中5个月~18个月82例,~3岁95例,~6岁31例。体温38~42℃(肛表)。家族中有惊厥史者25例。FC的诊断标准[1]]:初次发作在1个月~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患。FC分单纯性和复杂性,单纯性FC为全身1次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5分…  相似文献   

18.
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雯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3):146-147
目的探寻小儿高热惊厥的中医防治方法.方法将 80例有高热惊厥史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羚角钩藤汤加减 (治疗组 )和苯巴比妥 (对照组 )治疗,并作疗效及副作用对比.结果两组防治惊厥疗效相近,但治疗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为短,副作用发生较对照组为少.结论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作用与苯巴比妥相似,临床症状的缓解优于苯巴比妥,用药后副作用较苯巴比妥低,说明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十宣穴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 1 0年来对 30例小儿高热惊厥采用十宣穴放血治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高热惊厥患儿 60例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2 8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45例 ,扁桃体炎 1 0例 ,支气管炎 3例 ,肺炎 2例 ,体温均 39°C以上。根据患儿就诊次序 ,随机分为十宣穴放血加止惊药物 (治疗组 )和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组 (对照组 )各 30例 ,两组资料均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 给予针刺十宣穴 ,先在局部揉捏 ,使血液积聚于指端。局部消毒后术者左手捏紧被刺的手指 ,右手持针在病人的十指尖上各点刺 1针 ,分别挤出 3~ 5滴黑紫色血。然后用酒精棉球按压针…  相似文献   

20.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年龄多在6个月~ 3岁 ,小于 3个月或大于 6岁者少见。惊厥多于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 ,惊厥呈全身性 ,抽搐时间短 ,神志恢复快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愈后良好。但是 ,近年来有关学者研究证明 ,如惊厥时间超过 30分钟者 ,约半数以上在日后发生癫痫。所以尽快制止惊厥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现将笔者抢救治疗的高热惊厥 4 9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9例患者中 ,男 38例 ,女 11例 ,年龄在 3个月~ 8岁 ,按左氏分类法 ,单纯性高热惊厥39例 ,复杂性高热惊厥 10例。1.2 临床表现 :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